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有哪些?
加法法则: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在加法或者减法中使用“截位法”时,直接从左边高位开始相加或者相减(同时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进位与错位),知道得到选项要求精度的为止。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时,为了使所得结果尽可能,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扩大(或缩小)一个乘数因子,则需缩小(或扩大)另一个乘数因子。
二、扩大(或缩小)被除数,则需扩大(或缩小)除数。如果是求两个乘积的和或者(即ab+/-cd)。
三、扩大(或缩小)加号的一侧,则需缩小(或扩大)加号的另一侧。
四、扩大(或缩小)减号的一侧,则需扩大(或缩小)减号的另一侧。 减法公式
1、被减数-减数=
2、+减数=被减数
3、被减数-=减数
减法相关性质
1、反交换率:减法是反交换的,如果a和b是任意两个数字,那么
(a-b)=-(b-a)
2、反结合律:减法是反结合的,当试图重新定义减法时,那么
a-b-c=a-(b+c)
初一上册数学所有用到的公式。
太好啦 太好啦 太好啦 太好啦 太好啦 太好啦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什么?
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式是如下:
一、直棱柱侧面积S=ch
二、正棱锥侧面积S=1/2ch
三、正棱台侧面积S=1/2(c+c)h
四、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
五、球的表面积S=4pir2
六、圆柱侧面积S=ch=2pih
七、圆锥侧面积S=1/2cl=pirl
八、弧长公式l=a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
九、扇形面积公式s=1/2lr
十、锥体体积公式V=1/3SH
十一、圆锥体体积公式V=1/ir2h
初一上册的数学公式
【初一上册】
有理数——比较:a=0,|a|=0
a>0,|a|=a
a<0,|a|=-a
|a|>|b|,a<0,b<0,则a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法则:a-b=a+(-b)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除法法则:a÷b=a(1÷b)【b≠0】
角与线——对顶角相等
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直角=90°,180°<优角<360°,平角=180°,周角=360°
90°<钝角<180°,0°<锐角<90°
【初一下册】
方程及不等式——解方程的两种基本方法: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
如果a>b,则a+c>b+c,a-c>b-c
如果a>b,c>0,则ac>bc
如果a>b,c<0,则ac 三角形及正多边形——外角+相邻内角=180°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小于第三边。 【n=多边形的边数】(n>0) 多边形的外角和:180° 多边形的内角和:180°(n-2) 多边形的边数:n边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n(n-3)÷2 正多边形的各个内角:180°-360°÷n 初一常见公式: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七年级数学公式如下表所示,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的乘法,可以先把O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 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式?答: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 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分数。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 ... 追问追答 初一上册数学必背公式有如下: 一、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二、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三、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四、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 五、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七、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八、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九、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2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公式
初一上册数学必背公式
初一上册数学必背公式有哪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