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802标准_IEEE802标准的主要成员
谁能告诉我制定网络通信协议的组织有哪些?
例如:00-0D-87-72-C3-A7局域网协议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下设的IEEE802委员会制定,并已得到标准化组织ISO的采纳.这些标准包括:
ieee802标准_IEEE802标准的主要成员
ieee802标准_IEEE802标准的主要成员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
IEEE802.1A—体系结构;
IEEE802.B—网络互作;
IEEE802.2—逻辑链路控制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4—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5—令牌环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7—宽带网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8—光纤网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9—综合话音数据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10—局域网安全技术;
IEEE802.11—局域网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12—优先级高速局域网访问控制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IEEE802.13—100M高速以太网;
IEEE802.14—电缆电视网.
制定网络通信协议和标准的主要组织
上制定通信协议和标准的主要组织有以下几个.
(1)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IEEE)是世界上的专业技术团体,由计算机和工程学专业人士组成.IEEE在通信领域最的研究成果是802标准.802标准定义了总线网络和环形网络等的通信协议.
(2)ISO: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是一个世界性组织,它包括了许多的标准团体.ISO最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它对开放系统的研究.在开放系统中,任意两台计算机可以进行通信,而不必理会各自有不同的体系结构.具有七层协议结构的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SI)就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作为一个分层协议的典型,OSI仍然经常被人们学习研究.
(3)ITU: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其前身是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CCITT).ITU是一家机构,共分为三个部门.IT负责电通信,ITU-D是发展部门,而与本书相关的是ITU-T,负责电信.ITU的成员包括各种各样的科研机构,工业组织,电信组织,电话通信方面的权威人士,还有ISO.ITU已经制定了许多网络和电话通信方面的标准.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组织和的公司等在网络通信标准的制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电子技术委员会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EIA),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IBM)等.
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TU:电信联盟
太多了
通常用的就 不多
如:TcpIp udp soap tp 等
请查阅各种资料,分别绘出OSI/RM及IEEE802、TCP/IP协议栈结构,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
OSI/RM共分为七层,TCP/IP分为四层。TCP/IP中的网络接口层相当于OSI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的应用层相当于OSI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其余层次基本对应。见图中左半部分,其中外围深颜色的是OSI层次,内部白颜色的是TCPIEEE802局域网标准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简称,其中文译名是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协会的总部设在美国,主要开发数据通信标准及其他标准。IEEE802委员会负责起草局域网草案,并送交美国标准协会(ANSI)批准和在美国国内标准化。IEEE还把草案送交标准化组织(ISO)。ISO把这个802规范称为ISO 8802标准,因此,许多IEEE标准也是ISO标准。例如,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层次。
IEEE802是局域网标准,局域网只工作在OS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互联网络的基础。I模型的下两层,也就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见图中右侧的部分。因为局域网是单一物理介质单一逻辑地址的网络是不需要网络层的,但OSI规定网络设备必须连接至网络层,所以在数据链路层上设置了一个服务访问点(SAP)用于连接网络设备。
试题5IEEE 802.3u标准支持的传输速率是__(5)Mbps。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试题5分析:
1995年IEEE 802委员会正式批准了Fast Ethernet标准IEEE 802.3u。此标准在LLC子层使用IEEE 802.2标准,在MAC子层使用CSMA/CD方法,只是在物理层做了些调整,定义了新的物理层标准100Base-T。100Base-T标准采用介质接口MII,它将MAC子层与物理层分隔开来,使得物理层在实现100Mbps速率时所使用的传输介质和信号编码方式的变化不会影响MAC子层。
试题5:(1)IEEE802参考模型:IEEE802参考模型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在1980年2月制订的,称为IEEE802标准,这个标准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又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100
IEEE802协议和tcp/ip有什么关系啊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TCP/IP协议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也有不同的作系统A)光纤技术,要想让这些装有不同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互相通讯,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TCP/IP协议就是目前被各方面遵从的网际互联工业标准。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上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
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SNMP(Simple Network ma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其中:
网络接口层 这是TCP/IP软件的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网络发送之,或者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网间网层 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一、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收到请求后,将分组装入IP数据报,填充报头,选择去往信宿机的路径,然后将数据报发往适当的网络接口。
二、处理输入数据报:首先检查其合法性,然后进行寻径--如该数据报已到达信宿机,则去掉报头,将剩下部分交给适当的传输协议;如该数据报尚未到达信宿,则转发该数据报。
三、处理路径、流控、拥塞等问题。
传输层 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其功能包括:
二、提供可靠传输。为实现后者,传输层协议规定接收端必须发回确认,并且如分组丢失,必须重新发送。
应用层 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比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访问、远程登录等。远程登录TELNET使用TELNET协议提供在网络其它主机上注册的接口。TELNET会话提供了基于字符的虚拟终端。文件传输访问FTP使用FTP协议来提供网络内机器间的文件拷贝功能。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关于OSI参考模型的相关概念,现在我们来看一看,相对于七层协议参考模型,TCP/IP协议是如何实现网络模型的。
IEEE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
IEEE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
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 LLC
IEEE802.3—CSMA/CD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
IEEE802.3 — 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四种不同介质10Mbps以太网
规范 :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
IEEE802.3u — 100Mbps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802.3中
IEEE802.3ab — 传输距离为100米的5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
IEEE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
IEEE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
IEEE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
IEEE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0 —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IEEE802.11 —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包括:
IEEE802.11a、IEEE802.11b、 IEEE802.11c 和IEEE802.11q标准。
简单点就是IEEE802是局域网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统称为IEEE802标准。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25)IEEE 802.7标准,定义了 A)光纤技术 B)宽带技术 C)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D)局
以太网卡可以工作在两种模式下:半双工和全双工。(25)IEEE 802.7标准,定义了(B)
C)城域网MAN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图112 802方案LLC和MAC标准范
D)局数据规范?
详解:IEEE 802主要包括:(1)IEEE 802.1标准,定义了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联以及网络管理与性能。 (2)IEEE802.2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功能与服务。 (3)IEEE802.3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4)IEEE802.4标准,定义了令牌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5)IEEE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6)IEEE802.6标准,定义了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规范。 (7)IEEE802.7标准,定义了宽带网络技术。 (8)IEEE802.8标准,定义了光纤传输技术。 (9)IEEE802.9标准,定义了综合语音与数据局域网(IVD-LAN)技术。 (10)IEEE802.10标准,定义了可互作的局域网安全性规范(SILS)。 (11)IEEE802.11标准,定义了局域网技术。
(26)FDDI使用__A__的单令牌的环网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
A)IEEE802.5
B)IEEE802.2
C)IEEE802.3
D)IEEE802.4
(27)网卡按所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进行分类时,不包括下列 (D)
A)双绞线网卡
C)光纤网卡
求 IEEE指定的标准
快速以太网和传统以太网的主要区别是什么IEEE被标准化组织授权为可以制定标准的组织,设有专门的标准工作委员会,有30000义务工作者参与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每年制定和修订800多个技术标准。 IEEE的标准制定内容有:电气与电子设备、试验方法、原器件、符号、定义以及测试方法等。IEEE 754 浮点 算法规范 IEEE 802 局域网/城域网 IEEE 802.11 网络 IEEE 829 软件测试文书 IEEE 896 未来总线Futurebus IEEE 1003 POSIX IEEE 1076 VHDL VHSIC 硬件描述语言 IEEE 1149.1 JTAG IEEE 1275 Open Firmware IEEE 1284 并口 IEEE P1363 公钥密码 IEEE 1394 串行总线 ("火线") IEEE 12207 信息技术-IT 其中比较出名的是IEEE 802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2月,它的任务是指定局域网的标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802委员会目前有12个分委员会,他们研究的内容如下: 802.1 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性能测量等; ——802.1d (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802.1p (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 ——802.1q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s:VLan) ——802.1w(快速以太网协议 RSTP) ——802.1x (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Based Network Access Control) 802.2 逻辑链路控制LLC ; 802.3 总线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D 及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3u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802.3z (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 ——802.3af(基于以太网供电POE:Power On Ethernet) 802.4 令牌环总线Token-Passing Bus (单一/多信道速率 1, 5, 10 MBit/s)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5 令牌环Token-Passing Ring (基带速率 1, 4, 16 MBit/s) 网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6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MAC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DQDB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7 宽带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宽带网络技术的建议; 802.8 光纤技术咨询组,为其他分委员会提供光纤网络技术的建议; 802.9 综合话音/数据的局域网(IVD LAN)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9a (IsoENET (proed)) 802.10 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 802.11 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CSMA/CA及其物理层技术规范; ——802.11b 11Mbps 802.11b + 是一个非正式的标准,称为增强型802.11b 。802.11b +与802.11b 完全兼容,只是采用了pbcc数据调制技术,所以能够实现类型2的 LLC 面向连接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络层和传输层协议的局域网环境 。高达22Mbps的传输速率。 ——802.11g 54Mbps 是IEEE于2002年11月15日批准的一种实验性新标准。802.11g和802.11b 一样也是工作在2.4Ghz频带,所以完全兼容802.11b ,但是速度却比802.11b 快5倍,能达到802.11a的水平。 802.12 100Mb/s高速以太网按需优先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100VG-AnyLAN(Vo Grade - Sprache geeignet) ——802.14 (有线电视 (CATV)) ——802.15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802.17 (弹性分组环 (Resilient Packet Ring)) IEEE 802 委员会出台的标准是802.1~802.6,这6个标准已被ISO采纳为标准,包含在ISO 8802-1~8802-6等文件中。美国标准协会(ANSI)把IEEE 802标准作为美国标准 参照百度百科 希望可以帮到你
求一IEEE802.X标准文档
B)细缆网卡IEEE802.X标准
OSI模型最下面的两层属于硬件:NIC和网络电缆,为了进一步改进在这两个层上进行作的硬件要求,IEEE已经对不同的NIC和电缆制订了一此专用的增强特性,从总体上看,这些附件就是802方案,本节将介绍这些增强特性和它们与OSI的关系。
本节学习目标
●述OSI模型的802增强特性
●描述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的各个子层的功能
一、802Project模型
当局域网在20世纪70年代未期首先作为潜在商务工具出现时,IEEE就意识到有必要定义某些LAN标准。为了完成这个任务,IEEE启动了有名的802方案,这个名称表示的是该工程开始的年月(1980年2月)。
尽管所发布的IEEE802标准实际上在OSI标准之前开始着手,但是,这两种标准不多在同一时间内发展,并且这两种标准共享许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导致了两种相互兼容的模型的创建。
802方案为网络的物理部件(比如网卡和电缆等)定义网络标准,这些物理部件组成了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802规范为下面内容建立一套标准:
●网卡
●广域网部件
●用于创建双绞线和同轴电缆网络的部件
802规范定义NIC通过物理介质进行访问和传输数据的方式,其中包括网络设备的连拉、维护和断开网络设备的连接。
1:IEEE802的类别
802委员所以定义局域网标准可以划分为16个类别,这16个类别可以分别用它们的802编号来标识,如表中所示:
规 范 描 述
802.1 规定跟网络管理相关的网络互联技术
802.2 为数据链路层定义通用的标准,IEEE把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LLC和MAC。MAC层随网络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它是由IEE802.3标准定义的
802.3 为使用CSMA/CD的总线网络定义MAC层,这是以太网标准
802.4 为使用令牌传递机制的总线网络(令牌总线LAN)定义MAC层
802.5 为令牌环网络定义MAC层
802.6 为城域(MAN)网规定了标准,城域网就是为城镇而设计的数据网络.从地域广度上来说,城域网比局域网要大,但是比广域网要小。城域网的特征通常是使用光纤介质或者其他数字化介质构成非常高速的连接。
802.7 由Broadband Technical Aisory Group(宽带技术咨询小组)所使用
802.8 由Fiber-Optic Technical Aisory Group(光纤技术咨询小组)所使用
802.9 定义集成语音/数据的网络
802.10 定义网络安全性
802.11 定义网络标准
802.12 定义Demand Priority Access LAN(要求优先权访问LAN),100BaseVG-AnyLAN
802.13 没有使用
802.14 定义电缆调制解调器标准
802.15 定义个人区域网(WPAN)
802.16 定义宽带标准
2:OSI模型的增强特性
OSI模型下的两层是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它们定义多台计算机能够同时使用网络而不用彼此进行交互的方式。
IEEE802方案把这两层中的规范合并起来,创建了一套标准,这套标准已经定义了那些主要的局域网环境,图111给出了数据链路层和它的两个子层:
图111 802方案的LLC和MAC子层
①LLC子层
LLC子层管理数据链路通信,定义SAP逻辑接口点的使用方法。其他计算机可以引用并使用SAP来把信息从LLC子层传输到它上面的那些OSI层。802.2定义了这些标准。
②MAC介质访问控制层
如图112所示,MAC子层是两个子层中更低层次的一层,它为计算机的NIC提供对物理层的方问。MAC子层直接和NIC进行通信,并负责在这些标准分成几个部分。802.1标准对这组标准做了介绍并且定义了接口原语;802.2标准描述了数据链路层的上部,它使用了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allinkcontrol)协议。802.3到802.5分别描述了3个局域网标准,分别是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标准,每一标准均包括物理层和MAC子层协议,下面仅介绍802.3。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没有错误的数据。
二、小结
以下几点概括了本节的主要内容
●IEEE802为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NIC、网络部件和介质定义一些规范。
●802.3定义以太网规范。
●802.5定义令牌环局域网规范。
●IEEE802标准把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LLC子层和MAC子层。
LLC(逻辑链路控制)详细资料大全
传统以太网的两种MAC帧分别是什么?基本介绍 中文名 :逻辑链路控制 外文名 :Logical Link Control 简写 :LLC 数据要通过网路进行传输,要从高层一层一层的向下传送,如果一个主机要传送数据到别的主机,先把数据包装到一个特殊协定报头中(一般分为mac头、llc头、ip头、tcp头),这个过程叫封装,右边是一个数据链路解封的工作示意图: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区域网路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区域网路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802标准所描述的区域网路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IEEE802委员会为区域网路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 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路层的IP协定。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IEEE 802.2 LLC 套用于 IEEE802.3 (乙太网)和 IEEE802.5(令牌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 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 2.连结定址 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 Aess Points (SAP) 4.排序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乙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 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 High-L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的子集。LLC 定义了四种数据通信作类型: 类型1:不确认的无连线服务。该方式不保证传送的信息一定可以收到。 类型2:面向连线的服务。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线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回响、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视窗(系数:128)。滑动视窗用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线应答回响服务。 类型4:高速传送服务。 不确认的无连线服务不需要事先建立连线,就可以传输数据帧。端-端流量控制和错控制由高层协定提供。这种服务不需确认,也比较简单。通信方式可为点-点通信、广播通信和组通信,这是一种数据报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线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允许在其上运行网路协定。使用传输层协定的网路协定通常会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类型2的 LLC 面向连线服务支持可靠数据传输,运用于不需要调用网路层和传输层协定的区域网路环境 。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激烈竞争的区域网路市场逐渐明朗。乙太网在区域网路市场中已经取得了垄断地位,并且几乎成了区域网路的代名词。由于网际网路发展很快而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区域网路只剩下DIX Ether而不是IEEE802.3标准中的区域网路,所以IEEE 802委员会制定的LLC子层的作用已经消失了。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抚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请写出符合IEEE 802 .3标准的MAC帧格式。
详解:网卡按所支持的传输介质类型分类:细缆10Base2 ;粗缆10Base2; 双绞线10Base T;光纤Fiber-Optic。IEEE802.3帧格式(1997)
在1995-1996年间,IEEE802.3x任务组为支持全双工作对已有标准作了补充。其中一部分工作就是开
发了流量控制算法。
帧格式方面的变化是:MAC控制协议使用DIX以太网风格的类型域来区分MAC控制帧与其他协议
的帧。这是IEEE802委员会次使用这种帧格式。只要该任务组把MAC控制协议对类型域的使用合法化,他
们就能把任何IEEE802.3帧对类型域的使用合法化。IEEE802.3x在1997年成为IEEE通过的协议。这使原来“
以太网使用类型域而IEEE802.3使用长度域”的别消失。IEEE802.3经过IEEE802.3x标准的补充,支持这个
域作为类型域和长度域两种解释。两者都是“IEEE802.3格式”,类型域和长度域的不同解释正如本节前部所
述。作为类型域用法标准化的一部分,IEEE承担了为类型域设定惟一值的则任(Xerox从1980年已开始对类型域赋值)。千兆以太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网络,是一种技术规范。网使用了这种混合的帧格式。
以太网帧
该帧包含6个域:前导码(preamble)包含8个字节(octet);目的地址(DA)包含6个字节;源地址(SA)包含6个字节;类型域包含2个字节;数据域包含46-1500字节;帧效验序列(FCS)包含4个字节。
数据链路层的MAC和LLC子层的区别
1.为何只有局域网内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
802.3(局域网)是共享介质的,而广域网是专用的(通常是点对点的)不存在介质冲突的问题
2.何为数据链路层的(DATA LINK LAYER)的MAC子层和LLC子层?
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错控制等。MAC子层的存在屏蔽了不同物理链路种类的异性;
Collision Detection,CSMA/CD)这种介质访问方法的。
LLC子层负责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LLC 是在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l Data-Link Control)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使用了 HDLC 规范子集。LLC 定义了三种数据通信作类型:
类型1:无连接。该方式对信息的发送通常无法保证接收。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承认响应、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系数:128)。通过改变滑动窗口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承认响应服务。
类型1的 LLC 无连接服务中规定了一种静态帧格式,并支持运行网络协议。有关传输层网络协议通常是使用服务类型1方式。
注意:在Windows 2000网络体系结构中,LLC子层是由传输驱动程序实现的,而MAC子层是由网络接口卡(NIC:网卡)来实现。
LB)宽带技术LC子层
LLC-Logical Link Control 逻辑链路控制
LLC是Logic Link Control的缩写,意为:逻辑链路控制。
IEEE于1980年2月成立了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802标准。802标准所描述的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对应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与物理层,它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层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IEEE802委员会为局域网制订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802标准。其中 IEEE 802.2 LAN 标准定义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的功能与服务,并且是IEEE 802.3,IEEE 802.4和 IEEE 802.5等标准的基标准。
LLC负责识别网络层协议,然后对它们进行封装。LLC报头告诉数据链路层一旦帧被接收到时,应当对数据包做何处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主机接收到帧并查看其LLC报头,以找到数据包的目的地,比如说,在网际层的IP协议。LLC子层也可以提供流量控制并控制比特流的排序。
IEEE 802.2 LLC 应用于 IEEE802.3 (以太网)和 IEEE802.5(令牌1980年2月成立IEEE802委员会(IEEE -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IEEE802标准。按IEEE802标准,局域网体系结构由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Media Access Control)和逻辑链路子层LLC(Logical Link Control)组成。环) LAN,以实现如下功能:
1.管理数据链路通信
2.链接寻址
3.定义服务接入点 Serv Access Points (SAP)
4.排序
LLC 为上层提供了处理任何类型 MAC 层的方法,例如,以太网 IEEE 802.3 CSMA/CD 或者令牌环 IEEE 802.5 令牌传递(Token Passing)方式。
据通信作类型:
类型2:面向连接。该方式提供了四种服务:连接的建立、确认和数据到达响应、错恢复(通过请求重发接收到的错误数据实现)以及滑动窗口
(系数:128)。滑动窗口用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类型3:无连接应答响应服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