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

山东枣庄附近有没有养泥鳅的不知道,给你提供一些养泥鳅的资料.

潜江泥鳅养殖基地电话_湖北泥鳅养殖大户潜江泥鳅养殖基地电话_湖北泥鳅养殖大户


潜江泥鳅养殖基地电话_湖北泥鳅养殖大户


潜江泥鳅养殖基地电话_湖北泥鳅养殖大户


1、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10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的深度80 厘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有条件的可用水泥抹光或用厚质塑料薄膜围造。进出水口以铁丝网拦挡,防止泥鳅逃跑。池沿要设泻水口,防暴雨时池水高涨漫过平面而逃鳅。由于泥鳅有逆水上游的习性,鳅池的四周沿口要高于池外地面,千万不要让地面水直接流入池内。池底应有面积为4 平方米、深为50厘米的土坑作为鱼溜(在排水口下设1个,池内均匀排布3-4个),以利泥鳅在水温过高时避暑。池内铺放厚约15厘米的肥沃河泥或富含有机质的黏土,池水深度春秋为30厘米,夏季为40厘米。

2、培育肥泥肥水。放鳅前20-30天,每100平方米用石灰3公斤消毒后施足基肥,每100平方米施干质鸡粪30 公斤,均匀撒在池内,或用大量猪、牛、羊粪肥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化。以后视水3、投喂质肥瘦适当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水层不见池底泥土为宜。

3、放养规格。选用3厘米以上的泥鳅作种苗,每100平方米放养15-30公斤。如以市场上收购来的小泥鳅作种苗,以每100平方米放养25-35公斤为宜。如有流水条件或有较高饲养管理水平,可适当多放一些种苗

4、投喂饲料。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除施肥外,还应投喂一定的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平时应定时定量定位投喂豆渣、麦麸、米糠、豆饼等精饲料。泥鳅的食欲与水温有关,20℃以下,应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约占70%-80%);20-25℃时,动、植物性饲料各半;25--30℃时,动物性饲料应占60%--70%。动物性食料可喂蝇蛆、蚕蛹、蚯蚓、螺蚌及屠宰场下脚料等。每天投喂一般为鳅总体重的8%,水温高时,可增至12%-15%。投喂时间可在下午一次投入,也可分早晚两次投喂,以次日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夏末初秋,应注意高蛋白饲料的配比,促使泥鳅快长速肥。

5、日常管理。 勤换水,保持良好的水质;勤检查堤坝,堵漏洞,保水位,防逃鳅;经常使用有机肥,保持活爽的肥水;防止鸭、黄鳝、蛇等进入池内伤害泥鳅;夏季在鱼溜上搭棚遮阳,冬季浅水或排水过冬。

6、适时捕捉。 捕捉时可用竹笼诱捕,也可排干池水掘泥捕捉。捕捉时应注意捕大留小,保存繁殖鳅种,以利来年再生产。泥鳅一般放养150-18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至32℃,最适水温为22至28℃;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冬季,泥鳅钻入淤泥20至30厘米处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水温达10℃以上时,才出来活动。0天,通过强化饲养,体重可增至鳅种的8--10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泥鳅:史健悟

从一个提篮小卖闯市场的农村青年,到被韩国泥鳅寡头环球株式会社社长金日锋先生称赞为“的泥鳅养殖基地老板”,史健悟艰苦创业了24年。

1983年,史健悟开始从事泥鳅生意。他从自己在河沟池塘捕捉贩卖,逐渐发展到专门收购泥鳅再运到外地出售,到1988年底已形成稳定的泥鳅收售渠道,生意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往来扩大至日本、韩国,到1999年已拥有个人资产150万元。

史健悟被当地人称为“泥鳅”。富裕后的他用自己的泥鳅生意带动家乡经济的发展,回报父老乡亲。泥鳅利用自己业务方面的关系,把韩国客商清水淡水株式会社的曹炯武先生引荐到梁园镇,兴建了卫星食品有限公司,公司投资240万美元,可生产泥鳅7000吨,创产值400万美元。依托卫星食品有限公司,韩商还兴建冷藏厂和饲料厂与之相配套,由活体出口到做成冰鲜产品和泥鳅罐头出口,同时还将利用泥鳅提取物,兴建养颜美容化妆品厂,泥鳅种苗人工繁殖场,完善泥鳅产业链,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在史健悟的带动下,梁园镇已有6000多户农民专门从事泥鳅的捕捞、养殖、贩运,养殖亩数达到30000多亩, 由此连带的捕捞、养殖、购销、运输等多环节从业人员多达十万之众,仅相关从业人员就达1万户之多。史健悟还

把央视光盘480套,印刷泥鳅养殖技术资料18000份,给各地来参观考察的学习者免费发放。他每月仅用于农户解答养殖难题的手机费用就达1000多元。到目前,全国除青海、甘肃、等省份外,史健悟全都建有联系网点与合作基地。几年来,在史健悟的直接或间接帮扶下,全国已发展起百亩以上泥鳅养殖基地50多个。

史健悟非常注重当地泥鳅产业的健康发展。他参与制定了省地方标准“泥鳅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规范”,组织开展了“泥鳅高密度养殖实验”,并获得成功。重视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在他的带领下,养殖基地通过了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和产地认证、省出口泥鳅质量安全区认证,2011年获得“省泥鳅产业基地”称号。目前,梁园已建成全省的泥鳅交易市场,开发“四季田园” 梁园泥鳅产业园,以此带动泥鳅养殖基地更大规模化,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养殖基地。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史健悟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事迹得到、省市的高度赞扬,多次对他进行。他先后荣获市“员”、市“全市农村人才”、市“劳动模范”、市首批“农村人才”等光荣称号。

卫星食品有限公司在史健悟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业务扩大到数十个,史健悟也经常往返国内外。

在2011年史健悟先生根据自己30年养殖经验制作了《泥鳅绝密养殖技术大全》系列光盘供客户内部使用,让很多养殖客户少走了很多弯路。2012年底史健悟根据客户要求在百忙之后再次抽出时间制作出《泥鳅绝密养殖技术大全2013版》,于2013年1月1日公开发行。

史健悟曾经白手起家,勇为人先,如今非凡业绩,广受认可,继而饮水思源,回馈,可歌可泣。本套《泥鳅绝密养殖技术大全》系列一共六张DVD集史健悟一生心血,所有利润将回馈,捐赠穷困儿童。购买请认准正版。

人工养泥鳅怎么养殖

(1)池塘四周夯实(池壁高出水面30-40cm,高出地面20-25cm),并在周围修建好防逃设施。

人工养殖泥鳅的方法有:池塘建造、放养前准备、投苗种、饲喂方法、饲养管理、日常管理等。

1、池塘建造

养殖泥鳅的池塘四周需要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厘米-100厘米,水深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池塘的周围需要以网片、塑板或瓷板做围墙,以防蛇、鼠等敌害进入养殖区。另外,进排水口用120目网布包裹,防止泥鳅逃跑及敌害生物和野杂鱼卵、苗种进入池塘。

2、放养前准备

在放养泥鳅之前需要清理池塘,放水深至10厘米后,需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放养前三天施基肥。

3、(3)靠近江河、湖泊等水源,并且水源没有受到污染。投苗种

泥鳅苗下塘时间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15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在苗种投入的过程中应注意放养前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除。

4、饲喂方法

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

5、饲养管理

泥鳅苗体长小于2厘米时可以适量追肥。追肥可用经过发酵的猪、牛、鸡、人粪等农家肥,每早晚各泼洒一次。等到泥鳅达到2厘米之后,加深水位,到50厘米,培肥水质,每天上、下午各投喂1次。

6、日常管理

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同时关注水位、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的中后期遇到泥鳅病害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请问下,有哪位朋友知道,在四川境内有鳝鱼养殖基地呀?

(2)定期检查防逃设施,尤其是在大雨过后,防止泥鳅逃跑。

本公司是国内有实力规模化黄鳝泥鳅养殖,黄鳝泥鳅繁殖,并面向全国提供黄鳝苗,泥鳅苗的综合养殖公司之一,而且我们公司网站上传的一切,视频都来自本公司养殖生产中的缩影,真实地见证了公司的成长历程。

泥鳅养殖条件

公司从2000年开始,在历经7年的不断探索中博采众长,结合实际,从最初的失败到目前的完全成功养殖。在辛酸苦辣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了非常成熟实用的一套泥鳅黄鳝养殖技术。正是有了这关键的技术保障,创办科信黄鳝泥鳅养殖公司。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一直依赖野生苗种养殖的历史,2006年在位于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水口村,兴建了占地30000平方米的泥鳅黄鳝大型养殖基地。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和野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市场需求反而在不断的增大,导致泥鳅的价格还在节节攀升.公司在2008年将再扩大200余亩的繁殖,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基地.同时在安岳龙台,重庆永川等地方建有养殖分场.本公司愿意做一片瓦,起到引玉的作用,从而改变传统农业结构,为实现新农村建设奉献自己的一片力量,本公司为带动一大批有志青年起来共同发展,而感到十分的自豪。

在近十年内,农民除了打工,学手艺,背井离乡,父母与子女分离,夫妻两地分离,情感上的伤害是不能用任何东西来代替的。基本没有什么出路,而且回乡,仍然没有固定的收入,也没有学到一技之长,即使有技术,在农村也没有用武之地,做生意也经不起任何失败的打击。子女在成长,父母也在衰老,开支在不断地扩大,而收入没有增长。到现在为止,即使是高中毕业的农村子弟,除了打工务农之外没有更好的出路。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式,既能赚钱改变命运,又能够照顾好家人,二者兼得?我们公司从2000年开始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作力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决定根据农村的人力资源丰富,野生黄鳝泥鳅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廉价,和农民的具体特点:知识的相对缺乏性和思维的相对局限性,并结合国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了发展泥鳅黄鳝特种养殖的创业项目的决定。在我们创业过程中历经无数的失败与成功,走访了全国各地知名养殖场和经验丰富的水产养殖技术专家,期间损失了极大的时间、人力、财力,但一直都没有放弃,因为我们背后一直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这是一个有前途,有钱赚行业,一直激励着我们。我们一直向前,在无数的失望与希望之后,最终尝到了成功的果实。

在巩固泥鳅繁殖技术的基础上,今年还将下巨资攻克黄鳝的繁殖难关,为我们公司的历程上添加光辉的一笔,也将为黄鳝养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发展特种养殖,振兴地方经济!

地址: 四川内江市东兴区永东乡

哪里有养殖黄鳝培训基地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有稻田改建,泥鳅放养。

云南有养殖黄鳝培训基地。

生活习性

云南保山瑞丰天虎特种水产养殖场成立于2008年,是云南规格较大的水蛭、泥鳅、黄鳝等水产品养殖基地。占地面积40-50亩,公司正在扩大规模,基地技术实力雄厚,与国内外众多水产科研单位,农业大专院校,强强联手,全面开展泥鳅、黄鳝、水蛭的人工繁殖和推广。

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刺少肉厚。肉嫩味美。黄鳝常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在各地均有生产,以长江流域、辽宁和天津产量较多,产期在6-10月,以6-8月所产的最肥。

广泛分布于东部及附近之大小岛屿,西起,东至菲律宾群岛,北起日本,南至东印度群岛。

哪里有黄鳝养殖技术?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养殖基地地址:利辛县五里行政村

电话:0558--8050333

养殖民间都有“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之说。泥鳅肉质鲜嫩,味道极为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养生佳品,适合各类人群的使用。而随着环境的恶化,野生泥鳅的数量逐渐,需求大于供给,必然会造成价格的上涨,也为创业者带来一个广阔的前景。鑫农9号泥鳅养殖作为一家多年养殖泥鳅的企业,拥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值得创业者的信赖与认可。技术:静水薄膜无土养殖

养殖种类:黄鳝,泥鳅

在百度里可以找到你想要的

泥鳅养殖场怎么建造

(3)定期更换新水(2)水体ph控制在6.5-7.5之间,水体氧气溶解量在4-5mg/L以上。。

泥鳅是一种价值很高的鱼类,泥鳅的养殖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水产养殖项目,在养殖过程当中,泥鳅养殖场所的建造特别关键,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建造,那么,泥鳅养殖场怎么建造?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泥鳅养殖基地建设方案。 一、泥鳅池的选址 1、交通:交通对于泥鳅的养殖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进苗、购买饲料、出售泥鳅等都很便利,不受季节天气的影响。 2、用电:泥鳅池一般要选在电压较为稳定的地方,这对养殖过程中换水的快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各地农村大多已经进行农网改造,但也还有一些地区由于变压器容量小、线路老化等原因,在用电髙峰无法启动水泵抽水,这很容易给泥鳅养殖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初次养鳅的朋友在选择养殖场地时一定要引起重视。 3、水源:水源是否充足决定着泥鳅养殖密度的髙低,因此泥鳅池一般都建造在离江河、湖泊较近的地方,但是水源一定不能受到较重的污染(能够适合鱼类生存)。如果你当地有着较为丰富的地下水,也可以用井水养殖,效果几乎是一样的。 4、土质:土质以黑土、黄土等较黏的土质为好,沙土保水性能,不要选用。 5、地势:地势要稍高,排水方便,而且在夏季洪水季节要不被淹没。 二、泥鳅塘的建造 1、时间:北方地区建造泥鳅塘一般在冬季建造比较合适,冬季建造的泥鳅塘经过下个冬天的冰冻,土质慢慢疏松,对于第二年养殖过程中的保水有较大的作用,当然其他季节也可以,只是要注意渗水的问题。 2、开挖:对于原来田埂较为矮小的稻田或者是在平地新建养鳅池塘,有条件的可以采用小型的推土机或挖掘机进行开挖池塘。在开挖之前,能用旋耕机把地耙一遍,然后再开挖,这样,泥土松软,对保水同样有利。对于稻田田埂已经比较牢实的,也可以采用人工将田埂适当加高加宽即可。 3、池的深度:建成后的泥鳅池深度一般保持在1米左右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太深,太深了,开挖的费用也较高。 4、埂(坝)宽度及防渗漏处理:一般保持在1-2米即可(具体根据当地土质确定>,只要能够蓄水在70厘米左右且渗水较慢即可。部分稻田有野生龙虾打洞,容易导致田埂漏水。有的地区土壤含沙较多,防渗效果不佳。对于这样的稻田,可以在度边覆盖土工膜,以防止出现塘水渗漏。一般每平方米130克规格的土工膜价格大约为3元,处理1条100米长的田埂大约需要花费600元,但一般可以使用3年。如果有条件,能将田埂用砖或混凝土进行防渗漏处理当然更好,只是这样一次性的投入就要大一些。- 5、池塘的大小:养鳅池塘一般以长70~120米,宽8~15米,面积1~3亩为宜。如果宽度过宽,投料等管理不是很方便;如果长度过长,换水很难达到比较。池塘当然也不要太小,那样管理起来也有些麻烦。 三、相关材料的准备 1、竹竿和铁丝:竹竿一般买6米长左右的即可,每根竹竿截成4节,每节1.5米,最上面的一节因为较细,所以不能用,其余3节可以用。在养殖泥鳅池毎3?5米就要用到一节竹竿,这样,就可以算出竹竿的购买量。支撑网布用水泥棒也可以,一般6?10米用一根水泥棒。可以向预制构件厂定购水泥棒,长度大约为1.5米(就是很多葡萄种植户用于搭架的那种)。此外还要准备适量的细钢丝绳或铁丝,其长度能够绕稻田1周即可,用于把每根竹竿或水泥棒连接起来,便于固定网布的一侧。 2、网布:网布主要用于防止泥揪在田埂四周打洞和外逃。为了保证网布的使用寿命和确保泥鳅不外逃,购买网布一定要选择质量较好的聚乙烯网布,网目的大小应根据所放的泥鳅苗而定(一般10~20目的网布均可)。质量较好的网布在日晒雨淋的露天场地可以使用3年以上,但质量的网布有的不到1年就老化变脆,容易造成养殖的泥鳅逃逸。网布的宽度(高度)以1.5米左右为宜。由于池水的深度可能在70厘米左右,加上泥下要埋入约50厘米,所以绝不能使用宽度仅为1.2米的网布代替。网布的长度视泥鳅池的周长而定。一般情况下若泥鳅池的周长为100米,购买布网时多买几米,因为网布在埋设时不一定能够做到完全拉直,这样就有可能增加网布的用量。 四、相关设施的设置 1、埋网:在放苗前1个月,就要把网埋在池塘里,埋网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养殖泥鳅的成与败,可以说,它与泥鳅的养殖同样重要,埋得不好,会造成泥鳅大量逃跑。埋网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埋网之前,池塘中不能有水,如果有水,网就埋不结实,但也不能太干,若太干,硬泥块在填埋时容易把网布戳破。 ②埋网沟要用人工挖,所挖的泥土不能放在池塘埂上,要放在池子中,以方便埋网时的回填。埋网沟要在距离池埂底部20厘米左右的地方开挖,如果距离池埂太近,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雨水的冲刷,埂上的泥土难免不出现塌陷,这些塌陷的泥土容易把围泥压垮,造成泥鳅逃跑。埋网沟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这主要是根据泥鳅的好动性设计的,如果埋得太浅,泥鳅容易把埋网的泥扫开,造成泥鳅从网底逃跑;埋得太深,上面的防逃高度就很难保证。在挖到池子四个角的时候,要把沟挖成弧形的而不能顺池埂挖成直角,以免在四角埋网时出现皱褶。 ③埋网沟挖好后,要立即进行埋网,以免泥土变干不利于填埋。网布与池底形成一个“」”形,这样能有效地预防泥鳅逃跑。埋网时,一定要把网拉紧拉直,千万不要让网起皱打兜,否则在养殖过程中,泥鳅容易在皱褶处聚集,时间长了容易把网“拱”破。 2、打桩:网捕埋好后,应在网布靠池埂一侧进行打粧(使用竹竿、杂木棒、水泥棒均可)。若使用竹竿或木棒的,可以将其一端削尖,然后使用锤子将其打入泥内即可(打入泥内的长度约30厘米),每隔3~5米打1个桩;若是使用水泥棒作为支撑的,可以在网外每隔6~10米用铲或锄挖1个坑(坑深30厘米左右),然后放入水泥棒并回填踏实。无论使用哪种材料打桩,都应尽量保证每根桩达到直立,以确保网布能够绷直。 3、拉线及绷网:桩打好后,应使用铁丝或细钢丝绳(铁丝或细钢丝绳的直径大约为3~5毫米即可)从桩的中上部将毎个桩连接起来。铁丝或钢丝绳的高度以略高于网布为宜。连接线拉好并固定到每1个桩上后,应将网布的一侧使用细铁丝或尼龙线捆扎到拉线上(每50厘米左右捆扎一下)。捆扎的时候应注意:部分地方网布边缘离铁丝的距离稍大,只要略微拉紧即可,不要把网布硬拉到拉线上,以防把网布撕破。捆扎好网布后,池塘围网的主要工作也就算基本完成了。 4、安装进排水管:泥鳅池塘的排水管道一般由1个弯头和2节排水管组成。排水管道的一般为大小100~160毫米,一节排水管的长度大约是池塘埂的宽度,挖开塘埂把其埋在略低于池塘底部的位置,在埋好管道的池内一端套上一个同规格的弯头/并用胶水粘好固定,使弯头口向上。在弯头口再插上一段长度约70厘米的同规格水管(不用抹胶),这样泥鳅池塘的排水管道就算安装完成。以后在养殖中,若池塘需要排水,把池塘内弯头上的那节水管抽掉即可。下雨或往池塘加水时,若池塘水位高于池塘内的水管,池塘水便可以通过排水管道流出,完全不必要担心池塘水满漫塘引起泥鳅逃跑。为了增大池塘围网的安全系数,防止万一出现网布破口造成泥鳅逃跑,也可以在排水管处再用小块网布进行围拦,这样即使有个别泥鳅侥幸逃出围网,也不可能逃跑到池塘外。养殖者在平时管理中,若发现有逃跑到围网外的泥鳅,可以使用捞网等将其榜起放回到围网中。由于泥鳅喜憨在进水口附近蹿跳,所以我们在安置池塘的进水管时,应让冲到离池边围网1米以上的位置,以免泥鳅在网布边聚集蹿跳造成头部擦伤。有的养殖户在出水管的下面放置了一小块木板,使抽水入塘时水花四溅,既增加了池水的溶氧,又可以有效地防止泥献在抽水时过度聚集,这一做法值得大家借鉴。 5、其他附属设施 ①打井:如果泥鳅池塘附近没有可靠的水源,则应考虑在塘边打井。在平原地区地下水一般都比较丰富,用直径40厘米左右的水泥管往下打几米即可有比较丰富的水源,放入水泵就可以连续不断地抽水,而且花费一般也就几百元。对于山区、?陵地区,若要依靠井水,则应该是先打井,再建塘,以免池塘建好了打的井却没有多少出水量,使泥鳅养殖无常开展。 ②建鱼棚:鱼棚的作用主要是供看守的人住宿和存放养殖的饲料等物品和养殖用具,一般可搭一个几平方米的简易棚即可。由于养殖泥鳅的投入比较大,在塘边搭建鱼棚并派认真负责的人进行日夜看守也是非常必要的。 ③塘埂的平整:由于开展泥鳅的养殖管理需要经常在塘埂上行走,因此对于新做的塘埂或新加高的塘埂,稍加平整,以方便管理人员行走。 以上设施准备完成以后,围网养殖泥鳅的池塘也就完成了。将池塘注满水(池水深度为50^60厘米),浸泡7天以上(主要是让网布泡软并着生浮游生物,使其光滑避免擦伤鳅体)就可以投放泥鳅入池开始养殖了。 通过以上关于泥鳅养殖基地建设方案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泥鳅养殖场怎么建造,要想养好泥鳅,选好合适的地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选择水源充足的、水质良好的地方,其次,养殖过程中需要运送饲料、运送泥鳅,因此得选择交通便利的地方。

四川省养泥鳅基地在哪里有百度app

(4)池塘中在中适量的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栽种面积为池塘面积的四分之一。

四川省没有养泥鳅基地。

养泥鳅基地,广东、浙江安徽亳州市利辛县鹏飞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相对多。

栖息环境

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但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湿润,泥鳅仍可存活很长时间。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在鳅科100余种鱼类中,唯独泥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至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天然饵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最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弃掉,边吃食、边寻找、边移动。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泥鳅白天大多潜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觅食,如果环境安静,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据养殖户观察,泥鳅在一昼夜间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上午8至9点和下午3至5点。而早晨5点左右为摄食低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泥鳅肠胃中的食物为其体重的8至10%;在繁殖季节,摄食量则更大些,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食物是不完全一样的。

湖北百鑫瑞鑫农9号养殖泥鳅是真的吗?

2、底质

目前,鑫农9号泥鳅养殖的产品已被市场所认可,深受大众喜爱,也为创业者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且规模可大可小,不论野外养殖、稻田养(2)每平方米放养50-60尾泥鳅苗,泥鳅苗的规格为3-4cm左右。殖、沼泽地养殖,亦或是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均可,经营更为灵活,也让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变得更为省心。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人工喂养时,可投喂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蚯蚓、嫩植物茎叶等,也可投喂豆饼、豆渣、糙糠等。

1、稻田改建

养泥鳅要选择在水源充足,无污染的稻田。在稻田四周用塑料板、水泥、纱窗等物品建立50~80厘米高的防逃墙;沿田埂修一条20厘米宽的台阶,离田埂顶12~15厘米;稻田四周及挖条水沟连接,呈“田”字形,沟宽和沟深均为50厘米;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各一个,管口要用细密的铁丝网拦好,防止泥鳅逃脱,排水管平时要封住。

2、泥鳅放养

泥鳅鱼是来源于原种场或从天然水域捕捞的,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2月下旬在稻田灌水前,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均匀泼洒,进行清理消毒;每亩施发酵过的猪粪1000公斤,进水经过滤入田,沟内水深30~40厘米,培肥水体,水的透明度为25厘米左右。秧苗返青后,亩放3~5克尾规格的鳅苗2万尾,放养前用3%的食盐液浸泡10分钟,消毒后入田。

泥鳅的生长习性:

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湿润,泥鳅仍可存活很长时间,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池内应种些水生植物,以利泥鳅生活(如套种慈菇,还可增加收入)。当夏季池中杂草太多时,应予清除。池内还可放养一些藻类或浮萍,以补充泥鳅的植物性饲料。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