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HCO3溶液 受热会分解吗

例:配平

会的 因为温度升高,水溶液中CO2的溶解度会降低,会有CO2分子跑出.导致化学平衡:H+ + HCO3- ==== H2O + CO2^ 向右移动,所以NaHCO3溶液 受热会分解.(其实并不特殊,例如碳酸氢钙极不⑶ 将 上的系数,分别填在还原剂和氧化剂化学式的前面作为系数;稳定,稍稍受热就会分解,如果大量存在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一加热就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温度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温度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温度


怎么用简单的实验方法证明生成了碳酸氢钙

4H2O(g)+3Fe----Fe3O4+4H2

CaCO3碳酸钙

初中化学方程式箭头与等号讲解

取少量产物,溶于蒸馏水中,不溶于水有沉淀,去沉淀加入足量HCl,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HCO3)2=△=CaCO3+H2O+CO2↑

碳酸氢钙=加热=碳酸钙(沉淀)+水+二氧化碳(气体)

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水、碳酸钙、二氧化碳

2楼说的是高温煅烧,这个温度很高才能出CaO的

2无色,有咸味,变淡

(活性炭吸附一定的Na+

Cl-离子)

碳酸氢钙水溶液加热蒸发会得到什么?为什么

反应物若以特殊状态参加反应,例如浓硫酸、熔融氧化铝,过量,少量,一律在相应的反应物后打括号注明状态 (3)氧气的

要考虑水解的,HCO3+H2O=H2CO3+OH- 加热过程中水解成碱性,碳酸受热变成CO2 但是由于碱性环境下不能产生酸性气体,二氧化碳会被接着吸收 生成碳酸钙 碳酸钙受热分解成氧化钙 得到的是氧化钙固体

CuH2(CO3)2可以加热分解吗??分解为什么???

有没有写 错,是Cu2(OH)2CO3吧,那是碱式列方程组 a=c+2d (满足氮原子数相等)碳酸铜,加热会分解

Cu2(OH)2CO3=(加热)2CuO+CO2(气体符号)+H2O

是不是碳酸氢铜【Cu(HCO3)2】啊?

Cu(HCO3)2 =(上边有受热符号)CuCO3+H2O+CO2(上升符号)

是不是Cu2(OH)2CO3啊,分解生成2CuO+CO2气体+H2O。

碳酸氢铜

Cu(HCO3)2=Cu0+H20+2CO2

不太可能得到这种弱酸弱碱盐

那是碱式碳酸铜,Cu方法:采用在水中加上一定的电场或磁场来改变离子的特性,从而改变碳酸钙(碳酸镁)沉积的速度及沉积时的物理特性来阻止硬水垢的形成。2(OH)2CO3=(加热)2CuO+CO2+H2O

化学碳酸氢钙的分解反应方程式

初中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汇总讲解问题五: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降低水的硬度关键是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所以煮沸是我们最常用的办法。主要原因是当硬水被加热后,可溶性的钙镁离子被转化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沉淀,使钙镁离子从水中沉淀下来,进而降低水的硬度。

碳酸氢钙的分解反应知识,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讲解。

碳酸氢钠的分解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上面对碳酸氢钙的分解反应的知识,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努力学习化学知识的。

初中化学关于自然界中水的方程式汇总

下面是对有关自然界中的水的方程式汇总学习,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自然界中的水: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关于氧气的性质知识的方程式学习,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2Hg+ O2 ↑

14.加热: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加热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加热 MnO2= 2KCl+3O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6.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阳光/叶绿素 6O2+C6H12O6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汇总讲解

下面是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配平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平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平。

例如: 步 H20(g)+Fe----Fe3O4+H2

第二步 4H20(g)+3Fe----Fe3O4+H2

第三步 4H20(g)+3Fe====Fe3O4+4H2 (反应条件:加热)团圆

3、奇偶配平法

看哪种元素在反应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最多;从该元素个数为奇数的化学式入手,将其配成偶数(即化学计量数为2);由它求得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使两边原子个数相等。

H2O(g)+Fe----Fe3O4+H2

步:配平氧原子

4H2O(g)+Fe----Fe3O4+H2

第二步:配平氢原子、铁原子

第三步: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4H2O(g)+3Fe====Fe3O4+4H2↑(反应条件:加热)

4、待定化学计量数法

以不同的未知数代表化学方程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不变、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列出数学方程组;解方程组,并令其中任一未知数为1,求出其他未知数的值;将未知数的数值代入原化学方程式。

例如:NH3+Cl2----NH4Cl+N2

设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依次为a、b、c、d。

3a=4c (满足氢原子数相等)

2b=c (满足氯原子数相等)

8NH3+3Cl2====6NH4Cl+N2(由于系数不能为小数,所以a,b,c,d均扩大3倍得出)

5 、化合价升降法

一、配平原则由于在氧化还原反应里存在着电子的转移,因此元素的化合价必然有升有降,我们把化合价能升高的元素或含该元素的物质称还原剂;反之称为氧化剂。由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我们不难得出配平原则: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即还原剂(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氧化剂(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价数。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1、一般方法:从左向右配。

2、步骤:标变价、找变化、求总数、配系数。

即:⑴ 标出变化元素化合价的始态和终态;

⑵ 始态 终态 变化的总价数 = 变化 × 系数

注:设以上变化均以正价表示,其中(b-a)×(d-c) 为最小公倍数。

⑷ 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

⑸ 检查配平后的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离子方程式还要看是否符合电荷守恒)

6、得氧失氧法

比如:3CO+Fe2O3====2Fe+3CO2

氧化剂氧化铁反应前后失掉三个氧,还原剂反应前后得到一个氧,所以需要三个才能夺去氧化铁中的氧,、二氧化碳配3,铁配2

通过上面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内容讲解学习,相信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知识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哦。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状态讲解

对于化学中反应物状态知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内容学习。

反应物状态

热化学

加热化学方程式需要标出每一个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可分g (气体)、l (液体)、s (固体)、aq (溶液)四大类。字母外需要打括号,例如H?O (l)、Na?CO? (aq)、CaCO?(S)。

普通方程式则不是很严格,一般不用g、l、s、aq的标记。生成物方面,当反应物中不含气体时,气体生成物要用“↑”标记;只有,反应物中不含固体时,难溶或固体生成物一律用“↓”标记(如电解池反应CuCl2=电解=Cu+Cl?↑,由于生成Cu吸附在电极上,故不写“↓”)。

水蒸气

水蒸气一般不打箭头,但偶有例外(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反应物状态的不同

<1>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

2NaOH + CO?(少量) = Na?CO? + H?O

NaOH + CO?(过量) = NaHCO?

<3>反应物的物态不同,产物不同

2NaCl + 2H?O =电解= 2NaOH + H?↑ + Cl?↑

2NaCl(熔融) =电解= 2Na + Cl?↑

化学方程式中,有机物需要用结构简式

燃烧反应无需考虑有机物结构,因此理论上可以写分子式。(但还是写结构简式为妙。)

个别相对复杂的有机物允许写分子式(例如葡萄糖),但是在相应的分子式下方要用中文注明反应物名称,并打括号。

无机物一般使用分子式而不用结构简式(例如通常不写为HO-NO2)。

以上对化学中反应物状态知识的内容学习,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下面是对化学方法方程式的箭头与等号内容的讲解,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知识哦。

箭头与等号

在专业领域的文献中,不论无机、有机反应方程式中均使用箭头号“→”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国外化学教科书、上海市中学化学二期课改教材(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7月,姚子鹏主编)、上海高考的化学卷、理综卷中也采用了箭头号。但在多数省市的中学教学中,仍建议按照教材在书写无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时使用等号,以更好地表示反应中的“生成”与“质量守恒”含义。(2011-2012苏教版也用的箭头)

目前中学阶段无机反应方程式一律用等号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有机反应一律用箭头来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上面对化学方程式的箭头与等号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

高中化学中,哪些物质加热分解,哪些物质在水中加热不发生分解

都是碳酸根要看前面金属...哪个不活泼那个就越稳定...显然是Ca比Na稳定,所以是Ca(OH)2

高中阶段加热分解的物质较多,可以考虑按物质的分类角度去研究:

一、酸:

二、碱:

一水合氨、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铜等不溶性弱碱。

三、盐:

碳酸钙、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氯化银、溴化银、碘化银、铜绿(碱式碳酸铜)等。

四、氧化物:

氢、等

五、氢化物:

、等

六、有机物:

草酸(H2C2O4)、甲烷等

题目里加热分解的,一半以上是碳酸氢钠,此外还有碳酸氢钙、碳酸钙(高温)、铜绿。

酸、碱、非碳酸盐加热都不分解。

结构简式与分子式碳酸氢钙、碳酸钙(高温)、铜绿

可溶碳酸盐,碳酸氢钠

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的化合物,其钙的化合物为Ca(HCO3)2,受热易分解,对其加热生成水和大

碳酸氢盐、(钾、钙、钠),水合晶体、碳酸氢盐

②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气体,还有一种难溶性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成分之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该固体是含钙的化合物,又因为该固体是难溶物,所以可能为碳酸钙.

碳酸,、次氯酸、等

如果小刚猜想正确:因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有沉淀生成,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判断该气体是CO2,据此设计验证即可.

如果你的猜想正确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有沉淀生成,故有气体生成,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判断该固体为CaCO3,据此设计实验即可.

从实验的验证可知碳酸氢钙受热会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其方程式为:Ca(HCO3)2 加热 . CaCO3+H2O+CO2↑;

故为:碳酸钙

验证猜想①的方案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猜想②的方案往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HCO3)2 加热 . CaCO3+H2O+CO2↑.

高考化学

相信上面对自然界中的水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哦。

可以根据下面两种方法判断,很容易的嘛!!

令b=1,解得:a=8/3,c=2,d=1/3

1.根据事实可知碳酸氢钠更稳定,下面是二者的分解温度(常压下)

碳酸氢钠:270℃

碳酸氢钙:小于100摄氏度

2.理论上,根据离子化合物离子键键能大小来判断,因为钙离子半径比钠离子要长,所以钙离子与碳酸氢根间的离子键的键长就比钠离子与碳酸氢根间的离子键的键长来得长,那么键能就小.所以碳酸氢钙必然比碳酸氢钠不稳定.

另外,不能用盐的水解来解释盐的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化学键键能大小的表现形式之一.理论上必须用化学键来解释.

碳酸氢钠

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高,相信你做过这个实验,向氢氧化钙中吹气,最终生成的是氢氧化钙,再稍微加下热,又生成了沉淀,热稳定性相当,但碳酸氢钠就强多了!这些应该形成一种直觉啊!

碳酸氢钠更稳定。

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钠受热都分解,但碳酸氢钠要求的温度更高。

用什么降低水的硬度?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先观察得出氧化剂失氧的数目,再观察得出还原剂得氧的数目,然后配平

问题一:要降低水的硬度,采取什么方法 煮沸和蒸馏

如果分量过多,就先高温加热让碳酸钙变为氧化钙.再加水溶解,过滤.过滤出来的为硫酸钙.然后加二氧化碳,过滤,干燥出来的就是碳酸钙

煮沸时,发生反应Ca(HCO3)2=CaCO3+H2O+CO2↑,左面碳酸氢钙可溶,右面碳酸钙不能溶,所以有沉淀(这个反应要加热,是碳酸氢钙的受热分解)

2离子交换法

方法:采用特定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将水中的钙镁离子置换出来,由于钠盐的溶解度很高,所以就避免了随温度的升高而造成水垢生成的情况。

特点及效果:效果稳定准确,工艺成熟。可以将硬度降至0。

使用范围:餐饮、食品、化工、等领域、空调、工业循环水等应用中。目前最常用的标准方式。

3电磁法

特点效果:设备投资小,安装方便,运行费用低。效果不够稳定性,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而且由于主要功能仅是影响一定范围内的水垢的物理性能,所以处理后的水的使用时间、距离都有一定局限。

适用范围:多用于商业(如空调等)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不能应用于工业生产及锅炉补给水的处理。

4膜分离法

方法:纳滤膜(NF)及反渗透膜(RO)均可以拦截水中的钙镁离子,从而从根本上降低水的硬度。

只能将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围。

特点效果:效果明显而稳定,处理后的水适用范围广。对进水压力有较高要求,设备投资、运行成本都较高。

适用范围:一般较少用于专门的软化处理。

5石灰法

方法:向水中加入石灰。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大流量的高硬水。

6加法

方法:向水中加入专用的阻垢剂,可以改变钙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的特性,从而使水垢不能析出、沉积。

特点效果:一次性投入较少,适应性广。水量软大时运行成本偏。

问题二:生活中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取什么方法 最常用的是烧开,蒸馏也行。桶装的纯净水也是经过过滤的,去除了大部门矿物质和钙镁离子,水性软。

问题三:怎么才能有效的降低水的硬度 可以煮沸

也可以蒸馏

或者使用肥皂水

问题四: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硬水的硬度? 煮沸、EDI、离子交换树脂、蒸馏、反渗透、纳滤都可以

问题六:日常生活中通常通过什么来降低水的硬度 农村常用明矾净水,使水中的金属离子聚合沉淀后,降低水的硬度。

问题七: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安装净水器。用去离子树脂降低水中矿物质,也就是降低硬度。

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钠在溶液里不能分解吗?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碳酸氢钠分解微弱,可以忽略

aNH3+bCl2----cNH4Cl+dN2

(其实我从超市买了一些小苏打NaHCO3,加入开水,还是有气泡)

碳酸氢钙肯定分解的

石钟乳就是这样的

碳酸氢钙会分解成 水 二氧化碳 和碳酸钠

俺是高中生...

硫酸钙和碳酸钙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分离这两种物质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如果是分辨比较简单.各取少量加入稀硫酸,溶解且有气泡的是碳酸钙,另一份为硫酸钙.

如果是分开就比较难了.如过分特点效果:只能将硬度降到一定的范围。量少的话,因为硫酸钙是微溶可以用加水的方式先溶解再过滤,多次重复.

加过量二氧化碳。让碳酸钙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