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从正反面各举一例说明掌握日常礼仪规范知识的重要性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关于规范反面示例 反规范化手段关于规范反面示例 反规范化手段


关于规范反面示例 反规范化手段


关于规范反面示例 反规范化手段


小学生课堂的反面教材

1、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懂得,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是一种起码的礼貌,是对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应在预备铃一响就立即进入教室,准备好课本、联系本、文具等,安静端坐,恭候老师的到来。

2、一堂课起始时的礼仪规范:

“上课”时:[班长]:起立!礼,立正、目视老师,[全体同学]:(鞠躬礼)同时喊:“老师好!”[老师]:“同学们好!”(点头礼)。[班长]:请坐!

下课时:[班长]:“起立”,[全体同学]:(立正、目视老师)鞠躬礼“谢谢老师!”[老师]:同学们再见!

3、上课迟到,应先敲门或喊“报告”,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方可悄悄入座。

4、回答问题时,应先举半臂右手,经老师允许后再起立发言。专心听讲,不嘲笑回答错的同学。

5、读、写、坐姿应规范统一,科学,有利于身心健康。忌东倒西歪。

6、严守课堂纪律,不私下说话,不做小动作,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上好每一节课。

去大学拍下来,保证多的是。

找节副科,换上比起好的老师哦

去大学拍下 保证多的是

企业对的正面事例和反面事例

正面例子:(1)远洋运输()总公司---中远通过中远慈善基金会在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等重大自然灾害中慷慨解囊,规范而有序地进行捐款资助,累计捐赠资金3.1亿元,援助项目100多个,多次获得颁发的“中华慈善奖”。持续性支持公益事业,关注民生,已成中远履行、回馈的行为习惯。定点援助洛隆县,定点扶贫河北盐山县、海兴县和湖南安化县、沅陵县,每年扶贫资金近1800万元,不过是中远援助项目的冰山一角。

(2)南方航空公司-以创建节能型企业为目标,南航着眼未来,在节能排放方面牢记,高度关注不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大力倡导推行“绿色飞行”。在确实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动态成本指数飞行、优化飞行高度层、就近选择备降机场、按实际业载加油、减轻飞机重量等办法,精打细算为飞机加油。巧借空中管制外力,截弯取直,打造“空中直行道”,缩短飞行距离,减少航油消耗。在2009年-2010年度,南航通过优化各类机型航线232条,减少飞行时间5600小时,共节约航油1.68万吨。

负面例子:

2008 年 6 月 18 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就 IBM 公司抑郁症员工一案作出裁决:IBM()公司与抑郁症员工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并赔偿 4 个月工资及奖 金共计 57332 元。 本案申诉人袁元(化名)26 岁,两年前正式签约 IBM,成为其上海分公司的一名软件 工程师。因为工作压力巨大,袁元 2007 年 6 月被确诊为双向性情感障碍,袁元向公司请求 辞职,随后经 IBM 公司主动提议,转成了病。而 2008 年 2 月 27 日,TBM 上海分公司突然向袁元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理由是,袁元多次违反公司纪律,影响公司正常 工作秩序,且屡教不改。袁元遂于 2008 年 3 月 7日,将 IBM()公司诉至上海市浦东 新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袁元的律师认为,袁元递交的辞职报告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已与协 商撤销,双方之间的劳动合同关系仍然存在。IBM 在知晓袁元患病的情况下,违法解除劳 动合同,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法律。益仁平就业 法律援助事务所负责人于方强认为,作为一个企业,IBM 不但违反了其签署的 EICC《电子行业行为准则》中“不”条款,还违反了我国《就业促进法》的规定。

一个正面案例是在汶川后亿元捐款,和后续持续的慈善事业投入。就负面案例而言个人不太同意所谓王石员工捐款上限10元只说,首先捐款10元为限有误传;其次,这是王石的个人行为不应认为是企业行为。我比较倾向以三鹿奶粉和诸多出事的厂讨论企业的负面影响,此二者都造成了对行业信任,对稳定的巨大负面影响。

正面事例,陈光标的公司在汶川的时候无条件将公司的上百台重型机械投入。反面事例,王石公司员工为汶川受灾捐款上限为每人10元。

关于“维护公平”“坚持正义”“承担”的正反两面事例

检举提供关于“公平与正义的资料 关于公平正义的事例三个 个税改革是公平的实现而非仇富 个税改革听证会的举行,既是化的体现,也是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倾听各个阶层的声音,吸纳民众的意见,优化公共政策。毕竟的个税征收机制起征点太低,即有“劫贫济富”之嫌,客观上也有悖公平,使两级分化继续扩大。而听证会的举行,调高起征点,一定程度上是“按比例贡献”原则的体现,促使税赋朝向不利者有利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平。 但是,大学林毅夫却提出:“个税改革勿带仇富心理(青年报,9月27日)”,说不支持富人赚那么多钱就应该交出来。并说,“把富人的钱征了以后来补贴给穷人,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平衡财富。但是,如此,谁还愿意去赚钱呢?” 这话作为一个经济学家讲出来,自然有他思考的角度,也有他自己的道理。但是同样产生了两个问题,,个税改革是否就是仇富或者劫富济贫?第二,个税改革是否会导致富人再不愿赚钱,进而导致整个的无效率?窃以为,林的看法是荒唐的,至少,从当前的现状来讲,提出这样的看法,根本就是没必要。 首先,当前个税改革或调整,是以税赋政策不公平的前提下进行的。我国的个税制度自80年代初实施以来,800的起征点已经维持了20多年不变,税赋的主要群体是工薪阶层,而即使贫苦大众,由于起征点低,也不得不缴纳一定数量的税。这样的制度,并没有体现出多少个税调节的杠杆作用,也没有体现出多少“比例平等”或者“按比例贡献”的原则,反而是“劫贫济富”,是对公平的一种践踏,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贫富距、基尼系数的不断扩大,对稳定、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恶性影响,直接威胁着的和谐稳定。所以,目前的个税改革,只是对以为不公平政策的调整,是坚持公平原则下的适当的微调,而并非对富人所赚的钱的大量剥夺,这又如何谈的上是仇富呢? 其次,对富人适当的征税难道就一定导致他们不想去赚钱?进而导致整个的无效率?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关注投入产出比,强调效率无可非议。但是,就整个的良性发展而言,公平较之效率更关键。没有公平根本就谈不上效率,因为不公平必然导致矛盾丛生、冲突甚至革命,也必然损害效率,导致无效率、正负效率相抵,甚至带来“负效应”的增长。所以,要实现的和谐稳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始终把公平的价值理念放在首位。因为“公平是效率的根本保证”,公平正义既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发展的佳状态”。公平的实现,不仅不会损害效率,相反,能够形成良好的秩序和合力,实现更大的效率和效益。这样的,不仅富人会一如既往的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继续打拼,实现个人创业的价值理想。底层的民众,也会看到希望,也会积极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致富的愿望。否则,既无利益表达途径,也无利益表达的话语权,只能遭受不公平的剥夺,连生存也维护不了,那这个对他们而言又有何意义?以过激的手段维护自己的生存权也就成了可能,这是非常可怕的。 所以,只有把公正作为公共政策的目标和首要价值,创造正义的制度环境基础,达到全程度的正义,的发展才能和效益,才能和谐。任何破坏正义、没有公正的制度势必导致的冲突、对抗甚至革命,也势必是无效率的,更勿论效益与绩效。而个税改革,无疑是回应了当前的热点问题,是顺应当前时代潮流的,不存在什么仇富、降低经济发展效率之说。 ###还有宝马撞人案,强化政法机关职能作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