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稳压芯片怎么测量好坏 1117稳压芯片的识别
用万用表测量芯片的好坏如何测量
方法一:离线检测。
1117稳压芯片怎么测量好坏 1117稳压芯片的识别
1117稳压芯片怎么测量好坏 1117稳压芯片的识别
测出IC芯片各引脚对地之间的正、反电阻值,与好的IC芯片进行比较,找到故障点。
方法二:交流工作电压测试法。
用带有dB档的表,对IC进行交流电压近似值的测量。若没有dB档,则可在正表笔串入一只0.1至0.5微法隔离直流电容。该方法适于工作频率比较低的IC。
要注意这些信号将受固有频率、波形不同而不同,因此所测数据为近似值,仅供参考。
方法三:总电流测量法。
通过测IC电源的总电流,来判别IC的好坏。因IC内部多为直流耦合,IC损坏时,如:PN结击穿或开路,会引起后级饱和与截止,使总电流发生变化,所以测总电流可判断IC的好坏。在线测得回路电阻上的电压,即可算出电流值来。
请问主板中的1117三端稳压管如何判断好坏?用万用表怎么测呀?
常识啊,跟测三极管一样,分测是否被击穿。不过光用表不能准确判断好坏的,我们维修部一般用替换法判断,如果换一个好的上去,故障消除,就是原来那个坏了,如果故障依旧,就证明是好的
如何用万用表判断稳压器好坏
用万用表判断稳压器好坏的方法:
1、测量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由于集成稳压器的品牌及型号众多,其电参数具有一定的离散性。通过测量集成稳压器各引脚之间的电阻值,也只能估测出集成稳压器是否损坏。若测得鞭两脚之间的正、反向电阻值均为无穷大,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已开路损坏。若测得集成稳压器的阻值不稳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的热稳定性能不良。
2、测量稳压值;即使测量集成稳压器的电阻值正常,也不能确定该稳压器就是完好的,还应进一步测量其稳压值是否正常。若测得集成稳压器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的电压值输出稳定,且在集成稳压器标称稳压值的正负5%范围内,则说明该集成稳压器性能良好。
给触模小板供电的稳压IC:AMS1117 5.0V为什么会坏呢?
呵呵,这要看你的电路有没有问题了,所以你要监测一下1117芯片的工作温度、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是多少,数值是否正常。另外,想个办法在PCB上1117芯片输出端的走线上用刀切断后,先通电测量一下此芯片的输入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然后再串入电流表,监测一下整个电路工作时的工作电流是多少。要是太大,恐怕就是后续电路有过载或是短路的情况发生了。这就要仔细查看后边的电路了。
再就是看看,这个芯片是不是有毛病,一般非很容易有问题,但这种可能性较小。
或许,你再仔细看看1117芯片的手册,看看与典型应用电路是否一致。管脚有没有接反。工作参数是否适合你的应用电路。
希望对你有帮助。
稳压管要怎样测量好坏?
测量方法:
判别普通稳压管是否断路或击穿损坏,可直接用万用表的Rx100档或Rx1k档测其正向电阻或反向电阻,看其阻值的大小进行判断。
置万用表Rx100档,两表笔分别接稳压管的两引脚,在测得阻值较小的一次中,黑表笔所接的引脚为稳压管的正极,红表笔所接引脚为稳压管的负极。一般二极管的正向电阻约为几十到几百欧,反向电阻约为几千欧到几百千欧。
测量所得的正反向电阻相越大,说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好。若测得管子的正反向电阻值相近,表示管子已经失去单向导电作用;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小或为零,表示管子已被击穿;若正反向电阻都很大,说明管子内部已断路,都不能使用。
稳压二极管(又叫齐纳二极管):
是一种硅材料制成的面接触型晶体二极管,简称稳压管。此二极管是一种直到临界反向击穿电压前都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器件。
稳压管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者说在一定功率损耗范围内),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性,因而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与限幅电路之中。
稳压二极管是根据击穿电压来分档的,因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稳压二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串联就可获得更多的稳定电压,称为双向稳压管。
扩展资料
稳压管工作原理:
稳压管也是一种晶体二极管,它是利用PN结的击穿区具有稳定电压的特性来工作的。稳压管在稳压设备和一些电子电路中获得广泛的应用。把这种类型的二极管称为稳压管,以区别用在整流、检波和其他单向导电场合的二极管。
稳压二极管的特点就是击穿后,其两端的电压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当把稳压管接入电路以后,若由于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或其它原因造成电路中各点电压变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将基本保持不变。
稳压管反向击穿后,电流虽然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但稳压管两端的电压变化很小。利用这一特性,稳压管在电路中能起稳压作用。因为这种特性,稳压管主要被作为稳压器或电压基准元件使用。其伏安特性见稳压二极管可以串联起来以便在较高的电压上使用,通过串联就可获得更多的稳定电压。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