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有哪些
与“文化”相关的词语有哪些?
1、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有哪些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 关于中外文化交流的词语有哪些
一.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
二.概念
1.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 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2.广义文化:指 人类在 历史发展 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的总和。
3.它包括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包括交通工具、服饰、日常用品等,是一种可见的 显性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分别指 生活制度、 家庭制度、 制度以及思维方式、 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它们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包括文学、哲学、等方面内容。
4.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 宗教、 信仰、 风俗习惯、道德情、学术思想、 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三.造句
1.伏羲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本源,中华儿女得以生息繁衍壮大的命脉。
2.老板无胸怀,企业无团队。老总无思想,企业无文化。
3.传统文化在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进入了嬗变的关键期。
4.“免费摸奖”行为在经济、文化相对薄弱的农村存在较为广泛。
5.享有同蒲剧、晋剧同等历史的文化资格,是上戏的代表剧种。
哪一个单词能体现中外文化的异?
dragon
龙从古到今,龙一直作为形象的一个代表性标志而为中外所普遍认同。人也往往以自己是“龙的传人”而平添了几分自豪感。然而,“龙”的英文“Dragon”,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
多了。举个例子吧。1.方便。不用说了。。。it's convinient.这个很方便。
你方便么?方便面。方便一下。。
2.touch
感觉好像是摸,很,但是还有抚摸,触及,但是用英语很美的句子。
i wannna touch your bleeding scars.我想摸摸你的伤。。。。
帮我想一个古代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词
河西走廊
丝绸之路
丝路花雨
胡杨漫道
驼铃出域
楼兰过客
敦煌沙烟
张骞持节
中西合壁
丝绸!
嘉澍的成语嘉澍的成语是什么
嘉澍的成语有:谠言嘉论,嘉言善状,嘉肴美馔。
嘉澍的成语有:嘉谋善政,嘉肴美馔,令闻嘉誉。2:拼音是、jiā shù。3:注音是、ㄐ一ㄚㄕㄨ_。4:结构是、嘉(上下结构)澍(左中右结构)。
嘉澍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好雨;及时雨。《东观汉记·顺烈梁后传》:“顺帝阳嘉元年立为皇后,是时自冬至春不雨,立后之日,嘉澍沾渥。”《后汉书·明帝纪》:“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_斋祷请,冀蒙嘉澍。”李贤注引《说文》:“时雨所以澍生万物。”
二、引证解释
⒈好雨;及时雨。引《东观汉记·顺烈梁后传》:“顺帝阳嘉元年立为皇后,是时自冬至春不雨,立后之日,嘉澍沾渥。”《后汉书·明帝纪》:“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雨者,长吏各_斋祷请,冀蒙嘉澍。”李贤注引《说文》:“时雨所以澍生万物。”
三、国语词典
及时雨。
四、网络解释
嘉澍嘉澍是刘琳的笔名,38岁,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研究会理事,《中外文化交流》编辑。
关于嘉澍的诗词
《春雷·嘉澍因风分外清》《乙亥六月乡民祈雨寿春祠下嘉澍既降槁苗尽兴》
关于嘉澍的诗句
嘉澍疑盆翻霈然得嘉澍嘉澍因风分外清
关于嘉澍的词语
嘉肴美馔忠言嘉谟嘉谋善政谠言嘉论孟嘉落帽美酒嘉肴嘉言善状旨酒嘉肴嘉言善行懿言嘉行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嘉澍的详细信息
汉语言文字与中越文化交流?
摘要汉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富于艺术魅力和审美情趣的载体。从公元前三世纪,汉语言文字传入越南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汉字是作为越南的主要交际工具。在汉语言文字传播的过程中,越南吸收借鉴汉字的特点,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同时,汉语言文字传递了两国的文化资讯,为中越在物质、制度和文化上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 汉语言文字 中越 文化 交流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汉文化输出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越南作为的邻居,两国的语言,同属于单音语系。根据语言家所说,在越南词汇中半数以上是语或源于语言的词。其中术语基本都来源于汉语言文字。汉语言文字大量的传入越南,对其文化、文字、生活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影响。长期以来,越南文化吸收和储存汉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自身文化特点。而在输出的同时,也领略了许多越南文化独特的魅力。作为中越文化交流的桥梁,汉语言文字的影响渊源流长。 1 汉语言文字传入越南的情况 在越南立国之前,越南和就已经开始交往。汉语言传入越南,依据文献记载,古代西蜀的语言是早的和影响比较大的。其次是在公元前三世纪到一世纪,伴随着秦汉时期的迁居越南时,将汉语言带到越南,至今越南还储存著古代遗留下来的语言。在不多同时代,汉文字也传入越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文字也统一了。北方人赵佗,依靠秦人和九真的力量击败安阳王,派了两名使者管辖当时被称为交趾的越南。并且“以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随着的迁移和上的需要,越南人也逐渐习得汉文字。 2 各个时期汉语言文传播的情况 2.1北属时期 公元前207,秦亡。南海蔚赵佗“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建南越国,都番禺”。从此时到939年正式建国之时,越南史称“北属时期”。秦汉之际,是汉语言文字传入的初期。赵佗在位期间积极鼓励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使其在越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交州外域记》曰:“秦余徙民,染同夷化;月南旧风,变易俱尽”,正是的解释。公元1年,汉朝在南越设立交趾部,下辖九郡,汉中人锡光任交趾太守,公元29年,南阳人又任任延九真太守。他们积极传播汉语言文字,建立学校,以礼仪教育。南越史籍《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属西汉纪》亦云:“岭南文风始二守焉”。“二守”上承赵佗,下启土燮,土燮是苍梧广信人,三国年间任交趾太守,当时许多名士如程秉、刘熙、薛综等人来到交趾避难,他们和土燮在汉语言文字传播上作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土燮,被越南史学家称为“土王”和“南交学祖”。 汉语言文字随着、名士交流和居民迁移等多种方式不断传入越南,从而形成了一个 ,另一个 则是隋唐时期。此时,越南被称为“”。隋唐在推行文教制度,如公元845年明确规定,每年可选送进士和明经入仕,并在开办学校,发展文化教育。这些都对汉语言文字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越语系统地、全面地吸收了汉语词汇,直到现在,越南语中存在许多唐代进入的汉语借词。 2.2 自由时期 唐末,藩镇割据,唐室衰微。公元968年,丁部领锄平十二使君,统一。越南封建正式建立,称为“自主时期”。建国以后,越音汉字或汉字越音开始出现,越南人将汉语言文字本土化,淡化其外来性,促进了汉语言文字的普及。同时,越南统治者为巩固封建政权,主动学习汉语言文字,从而学习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越南儒士更是将学习四书五经作为修身之徳,汉字至今被越南人称为“儒字”。明朝驻交趾总兵张辅曾先后三次遣送交趾的人才一万六千多人到南京,明成祖派官员教他们读书和研究经史。 公元1070年,文庙的建立标志著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在越南的一个顶峰。文庙以儒家思想为主,尊孔子,推崇汉学。公元十三世纪,一种借助汉字创造的越南语读音的“喃字”产生。由于统治者推崇汉语言文字,“喃字”并未得到普及。当时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都以习得汉语言文字为荣。有几个朝代更是以汉语言文字为语言,用其编撰史书,创作文学作品。1839年道光十九年,越南国王阮福皎奏请清道光帝赐予《康熙字典》,以便越南学习汉语言文字。越南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一直持续到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为止。 2.3 殖民时期至今 公元17世纪,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西方传教士制定出根据越南话的发音按拉丁字母设计的“国语字”。越南人开始普及这种语言文字。法国殖民者为巩固其统治,禁止越南人学习汉语,自此汉语言文字在越南的地位逐渐下降,但是千年以来的影响是无法消除的。越南语中有许多汉语词语,这些并未换掉,而是换了一种新的书写方式。即以国语字书写汉语借词,从而继续汉语言文字的传播。同时,随着越南的发展,在引进新的词汇时,仍以汉语言文字为主。同时,许多汉文著作传入越南,特别是越南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爆发之后,不维新思想著作,还有古典诗文、散文、戏剧作品和武侠等被译为国语字文字。借助于上述著作,汉语言文字继续传播到越南。到了20世纪,越南人开始认识到汉语言文字是研究越南史学的关键,它在越南人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越南开始着手恢复对汉语言文字的学习,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 3 汉语言文字是汉文化的基本的细胞,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至今越语中保留大量的汉语词汇,这是中越两国合作的产物。同时它也承载了中越两国文化资讯,它就像是一座桥梁,联结著两国的文化,对中越两国在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3.1 汉语言文字与中越物质文化交流 中越自古为邻邦,两国在物质文化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原始时期。《古文观止》中记载到“交趾之南有越裳过。周公居摄六年,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九而献白雉。”可见很早之前,越南的物产已经进入,其后两国物质文化交流更是丰富多彩,汉语言文字的文字材料,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言文字在越南具有崇高的地位,为了学习它,统治者数次向求书,如李朝李仁宗曾遣使,向北宋“乞市书籍”,宋朝统治者决定除了卜噬、、兵书、阴阳、历算、敕令等书外,“余书许买”。同时,越南则以其特产换取书籍,如1457年,越南国王黎浚的陪臣黎文老曾泰表:“诗书所以淑人心……本国自古以来,每资书籍……今乞循习,以带来土特产味香等物,易其所无,回国资用。”除此之外,也赐书给越南。赐书始于景德二年,据考证之后宋朝向越南赐书络绎不绝。明清时期,种类开始增多。明代以儒书为主,清则均为御定小学类书籍。求书或赐书前,越南已经了解了汉语言文字,而之后更是深入地学习了汉语言文字。在这个过程中也为中越双方留下了许多物质文化遗产。 3.2 汉语言文字与中越制度文化交流 越南作为汉文化圈的一个部分,在制度文化上难免不受到文化的影响。由于汉语言文字传播的作用以及其在越南独特的地位,越南在学习它的同时也充分地运用它。越南仿效建立典章制度,考试内容同一样用八股以及诗、赋和财务策。同时开办学校,教学内容,即以儒家经典著作和王朝历史。除此之外,483年定制《洪德法典》,它是参照《大明律》,按儒家的思想为主制定的法律条文,从而确定家庭、村舍和整个的等级尊卑关系。越南接受了许多传统的制度文化,又在汉语言文字传播的同时反馈到,即深受典章制度影响的本土汉喃典籍。他们代表着越南文化流回到。这些汉喃典籍使我们了解到越南的制度文化特色,如《越南史要》卷三中记载了黎中兴而至西山,涉及历代管制、兵制、课税,对李太祖至莫朝的功臣、名儒、史家、名医等做的简述。 3.3 汉语言文字与中越精神文化交流 文化交流的层次是精神文化交流。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看到,在汉语言文字传播这个漫长的过程当中,带给两国在精神文化方面交流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直到现在,在越南人的婚礼上都有大大的双“喜”字;过春节时,在门上要倒贴“福”字;祝寿时,也要用“寿”字。在越南还有一些年岁很高且具有汉字书法基本功的老人,逢年过节,他们都忙于写春联、喜丧事、建房、求子题名等,他们被称为“儒学老人”。同时,由于历朝越南在遣使向越南朝贡时,也会要求赐予佛经。已经习得汉语言文字的越南人对佛经的理解也就和人相去不远,经典的传入深刻影响了越南的宗教信仰,至今许多越南家庭的神桌上或寺庙里都有写着汉文字的佛经。 在汉语言文字传播的过程中,有许多人已经熟练的掌握它们,因此,从李朝到陈朝末期,就有人用汉字写书、写诗。如陈朝末期进士陈睿宗的《奉赓冰壶相公寄赠杜中高韵》: 城中几度斗炎凉,漫送悠悠岁月长。散质岂堪便世用,娇心羞把妒时妆。 寒松晚菊渊明径,独树孤村子美堂。贤相倘怜门下士,肯容群作白头郎。 这首诗描写了陈朝末期的官场及其的腐朽,以及作者的郁郁不得志。又如元言禅派的第九代祖的杨空路的《言怀》: 择得龙蛇地可居,野情终日乐无余 。 有时直上孤峰顶,长啸一声寒太虚 。 禅诗中,我们看到六朝、隋唐的禅学对越的影响。同时也表现了李朝禅学自己开朗的独特性质。 这些作品都是用汉语言文字写的,在写的过程中难免不受人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李朝太祖李公蕅写的《迁都沼》,“表现了越南汉语言文学作品如同古典文学的“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又因这些汉语诗是越南人所写,因此在传入时,其内容和风格也带着越南人的思想和特色。总之,汉语言文字是精神文化资讯的载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所承载的文化资讯就有可能被运用或启用,为中越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4 结语 从公元前三世纪到21世纪初近两千年间,汉语言文字在不断传入越南的过程,同时也承担了中越文化交流的使者。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越南人学习汉语言文字。它不仅是中越文化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越南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工具。汉语言文字不但已经成为越南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文化也成为越南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为了解越南文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参考文献 [1] 沈立新.中外文化交流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 [2] 张秀民.中越关系论文集.文史哲出版社,1992. [3] 陈修和.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青年出版社,1957. [4] 陈玉龙等.汉文化论纲——兼述中朝中日中越文化交流.大学出版社,1993. [5] 陈重金.越南通史.戴可来,译.商务印书馆,1992. [6] 黄国安,杨万秀等.中越关系史简编.广西出版社,1986. [7] 刘玉珺.越南汉喃字古籍的文献学研究.中华书局,2007. [8] 陶维英.越南古代史.科学出版社,1959. [9] 越南科学委员会.越南历史.科学出版社.1971. [10] 范巨集贵,刘志强.越南语言文化探究.民族出版社,2008.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