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鼠伤寒排菌要多久 宝宝鼠伤寒可以痊愈吗
鼠伤寒沙门氏菌主要引起小肠结肠炎,是小儿沙门氏菌感染中常见者。全年均有发生,以6~9月发病率。绝大多数患儿为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小于1岁者占1/3到1/2,且易在新生儿室流行。
宝宝鼠伤寒排菌要多久 宝宝鼠伤寒可以痊愈吗
宝宝鼠伤寒排菌要多久 宝宝鼠伤寒可以痊愈吗
宝宝鼠伤寒排菌要多久 宝宝鼠伤寒可以痊愈吗
自然疫源广泛,很多家禽、家畜、鼠、鸟和冷血动物是自然宿主,蝇、蚤可带菌传播,常由污染的水、牛奶和食物经口感染。
本病潜伏期一般为8~48小时。起病急,病初常以腹泻、发热起病,但一部分首发表现是咳嗽、精神萎靡、肺部湿罗音、腹胀或营养不良伴见脱水,此后才有明显腹泻症状。
本病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厌食、呕吐、腹痛、腹胀等,次数增多,者每日可达数十次,性状多样易变,为黄绿色或深绿色水样、粘液样或脓血便。新生儿可间歇排出白色胶冻样便,是由于胆总管和十二指肠部炎症性水肿,使胆汁排出受阻所致,多为重症。腹泻频繁者可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本病病情轻重不等,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并发病越多。轻症排出数次不成形后随即痊愈,重症可发生败考试,大收集整理血症和远隔部位的化脓病变,甚至休克和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般病例的症状常在3~5天后消退,部分患儿发热和腹泻可持续2周左右。有败血症者病程较长,可达数周。半数患儿病后排菌约2周,少数达2个月以上,但6个月后多消失。
因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常可被误诊。如先有咳嗽、肺部湿罗音,然后才出现腹泻症状者,极易被误诊为肺炎;如以发热、脓血便、稀水便或吐泻并存者,常被误诊为急性菌痢;以持续高热为主而略见稀糊便时,常难与结核、伤寒、风湿病相鉴别;特别是新生儿,当其感染本病后,不吃、不哭、体温不升、萎靡嗜睡时,就难与肺炎、败血症、硬皮肿症等鉴别。
因此早期诊断此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本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主要靠细菌培养阳性确诊,但因为该菌在婴儿常呈间歇排菌现象,且有的患儿入院前已应用过多种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使鼠伤寒菌呈隐匿状态。所以对两岁以内急、慢性腹泻患儿,或6个月内突然发生腹泻的婴幼儿应连续作3次以上的培养,且要指明注意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
(2)幼托机构、婴儿室、新生儿病房发生的两人以上或集体腹泻现象,以及两岁以下长期腹泻婴幼儿,用抗生素治疗不佳者,应疑及本病。
(3)腹泻迁延不愈,性状多变,且具特殊腥臭味,即使无明显接触史和流行病学资料,也应高度怀疑并除外本病。
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属多价O抗血清的B群,也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沙门菌1。鼠伤寒沙门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感染发病率居沙门菌感染的首位,约占人源沙门菌感染的40%~80%。多见于婴幼儿,可导致医院感染和暴发性食物中毒,病率较高。
[概念]
本症是指小儿次数增多,便质稀薄甚至如水样,或完全不化的症状。一般不挟有脓血,也无明显的里急后重。
本症在古典医书中名称繁多,如《内经》称"濡泄"、"飧泄"、"洞泄",《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称"下利"、"洞泄"、"注下"、"久利"、"冷利"等,今统称泄泻。《证治准绳.幼科》将"泻"分为九型,对证候的描述较为详细,其认识亦有很大进步。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腹泻:泄泻清稀多沫,臭味不大,肠鸣腹痛,或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轻咳,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指纹红。
湿热腹泻:发热或不发热,泻下稀薄或粘稠,色黄或绿,日十余次,兼见口渴心烦,短赤,苔黄腻,脉滑数,指纹深红或紫滞。
伤食腹泻:腹痛胀满,粘滞,泻下腐臭如败卵,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口臭纳呆,常伴呕吐,舌苔黄厚或垢腻,脉滑,指纹暗红而伏。
脾虚腹泻:久泻不愈,或时泻时止,稀溏,水榖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倦怠,睡时露睛,舌质淡,苔薄白而润,脉沉无力,指纹隐伏不露,或淡红。
鉴别分析
属于哪种情况可以告诉我
鼠伤寒沙门菌小肠结肠炎:占沙门菌感染的40%-80%,全年均有发生,夏季发病率高,绝大多数患儿为小于2岁的婴幼儿,新生儿和<1岁婴儿尤易感染,常引起暴发流行。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发病较急,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胀、发热;每天数次至数10次,稀糊状、带有粘液甚至脓血,性质多变,有特殊臭味;镜检有红、白细胞和脓细胞。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发生休克;亦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病程迁延,有并发症者可长达数周。带菌率高,部分患儿病后排菌可达2个月以上。
病因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简称鼠伤寒)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些年来,发病数有增多趋势。鼠伤寒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自然界分布较广,许多家禽( 鸡、鸭、鸽等)、家畜(猪、牛、羊、马、狗、猫等)、鼠类和飞鸟的肠道中储有这种细菌,所以家禽、家畜、鼠类、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苍蝇、跳蚤是传播媒介。感染主要通过受污染的食物传播。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侵袭性细菌,主要侵犯回肠和结肠,也可侵犯整个胃肠道。鼠伤寒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6~9月)发病率高,可散发,也可暴发。2岁以内患者占半数以上,6个月内患病数更多。病情危重。由于接触传播,可在产院婴儿室和儿科新生儿病房发生流行。
治疗
(1)对症处理:胃肠炎患者应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为重点,辅以必要的对症处理。轻、中度失水可予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重度失水则需静脉补液,情况改善后再改用口服补液。对年老、年幼或虚弱者应积极处理,中毒症状并有循环衰竭者应注意维持有效血容量,必要时可采用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禁食后腹痛、腹泻常可显著改善。重症患者可试用抗分泌的物如黄连素、氯丙嗪、心得安、葡萄糖酸钙、消炎痛等。解痉剂以短期应用为宜。
(2)针对病原治疗:对无并发症的胃肠炎型患者,不必应用抗菌物。因为应用抗菌物并不能缩短病人的病程,反而促使肠道产生耐菌株,使排菌时间延长,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婴幼儿(尤其是4个月以下的婴儿)应加用相应的抗菌物。对胃肠道外感染及败血症型、伤寒型、局部化脓感染型,应予抗菌物全身应用。应加用相应的抗菌物。对胃肠道外感染及败血症型、伤寒型、局部化脓感染型,应予抗菌物全身应用。
以往对沙门氏菌感染一般选用氯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或羟氨苄青霉素等,且大多于用后4~6天热退。但有些病人可出现复发,不过再次给仍然有效。近年来病原菌耐现象不断增加,故能参照敏结果选用适当抗生素。目前,临床常用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如环丙氟哌酸、氟嗪酸、洛美沙星、益保世灵等,常有较好的疗效。
孩子拉肚子的根源是肠道问题,都是强制治疗,宝宝好了就会反复。可以给宝宝吃益彤益生菌,补充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环境,宝宝的拉肚子就好了。
中医有个土方法:夏天用熟鸡蛋沾白糖,冬天沾红糖吃,一天两次,一次两个不多了。以前我女儿拉肚子我就用这个方法治好的。现在肠胃很好。
鹅沙门氏菌病,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鹅的传染病,常引起雏鹅的大批发病和亡。本病是对养鹅业危害较大的细菌性疾病。
(1)症状
病雏鹅表现食欲废绝、口渴、饮欲增加、怕冷、嗜睡、呆钝、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颤抖。眼结膜发炎、流泪、眼睑水肿,鼻腔有黏液性分泌物;身体虚弱、腿软、行走迟缓,痉挛抽搐,突然倒地,头向后仰,或出现间歇性痉挛。病初粪便呈稀粥样,后变为水样,周围有粪便污染,导致排便困难。
(2)预防措施
①首先应防止种蛋被污染,种鹅舍要干燥,要有足够的产蛋箱,勤捡蛋,保证种蛋的清洁。
②蛋库内温度、湿度要适宜。
③接运雏鹅用的木箱、纸箱、运雏盘,于使用前后进行消毒,防止污染。接雏后应尽早饮水,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抗菌物,其用量、用法是每升水中加入氟苯尼考10毫克,并加电解0.25克,连用7天;每千克饲料添加强力霉素20毫克,连用7~10天。这是防止雏鹅感染的有效措施。
④鹅舍要坚持灭鼠和害虫,消灭传染源。
⑤隔2天要带鹅消毒1次,如发病每天消毒1次。并要对饲槽、饮水器、用具消毒。
(3)治疗措施
①把鹅群中表现异常、疑似患病的鹅立即挑出隔离,对禽舍及饲养用具用0.1%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全面消毒,病鹅销毁、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对全群定患病鹅,在饲料中按0.05%的比例添加环丙沙星物,连喂5天。
③对病鹅应用物治疗。用土霉素粉,按饲料的0.06%~0.1%拌入料内,连喂5~7天;同时用电解、环丙沙星拌料,连喂5天,以控制继发感染。
①防止蛋壳污染。保持产蛋箱内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垫料。每天及时捡蛋,做到箱内不存蛋。每天的种蛋及时分类、消毒后入库。蛋库的温度为12℃,相对湿度为75%。要做到经常性消毒,保持蛋库清洁卫生。种蛋入孵前再进行1次消毒。孵化器和孵化室的卫生防疫消毒工作非常重要,要制定相应的制度,闲人免进,做到室内无、无细菌。
②防止雏鹅感染。接运雏鹅用的箱具、车辆要严格消毒。育雏舍在进雏前,对地面、空间和垫草要消毒,雏鹅的饲料和饮水中加适量抗菌。消灭鼠类和蚊蝇,防止麻雀等飞进育雏舍。
③加强雏鹅阶段的饲养管理。育雏舍内要铺置干燥清洁的褥草,要有足够数量的饮水器和料槽。舍内温度在1周龄内要保持28~30℃,以后每增加1周龄舍温下降2℃。雏鹅不要与种鹅或育肥鹅同栏饲养。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夏季要避免舍内进入雨水,防止地面潮湿。
④治疗:土霉素等对本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用量和用的途径,可依据病情而定。
本条内容来源于:农业出版社《病虫害诊断与防治》
小儿腹泻的临床表现
什么是婴幼儿“腹泻病”性状改变与次数比平时增多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在未明确病因前,统称为“腹泻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约占半数。腹泻或其他肠道不适, 都将致使宝宝小肠粘膜受损,,致使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的乳糖酶分泌减少或者活性降低,引起阶段性乳糖酶缺乏,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而且腹泻后乳糖酶活性和数量需要2-8周甚至更长时间去恢复,这也是加重腹泻并使腹泻迁延不愈的关键因素。可以随奶添加乳糖酶滴剂来缓解。
小儿腹泻时常常发生脱水的现象,所以小儿发生腹泻病情家长也不能马虎。那么家长要十分了解小儿腹泻症状都有哪些,对于家长们发现小儿腹泻及时带宝...
- 小儿腹泻病的临床表现:病程在2周以内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
您好!儿童腹泻的临床表现是: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恶心、呕吐、腹泻、腹泻
小儿腹泻时常常发生脱水的现象,所以小儿发生腹泻病情家长也不能马虎
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主要特点为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伴有发热、呕
宝宝的手非常的黑。可能是宝宝的手比较吧。也有可能是宝宝的手每天洗的不干净。此时给宝宝的手要洗干净。
小儿腹泻,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
是不是斜颈需要医生进行检查,孩子如果睡觉时没有正确姿势,也可能会导致看起来有点歪。
鼠伤寒由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感染引起,系常见的沙门氏菌感染类型之一,多发生于婴幼儿。临床上以急性起病,发热、恶心、呕吐和腹泻为特征。
1892年Loffler从鼠身上分离出该菌。1893年,在Breslan城首先证实本菌可引起食物中毒,明确了该菌可以使人、鼠共同致病。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染菌的家禽、家畜及鼠类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患者与带菌者也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动物→动物、动物→人、人→人、人→动物构成鼠伤寒沙门氏菌自然循环与传播。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乳、禽等需要量增加,家畜、禽类大量集中饲养、屠宰与供应,以及耐菌株的增多,人类接触病原的机会增高,感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引起医院内感染值得医务人员重视。
(二)传播途径 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但主要是通过污染食物、水经口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传播。如医院内感染主要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医疗用具、尿布及尿垫等间接传播。病原体污染的空气也可经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婴幼儿多为显性感染,多为隐性感染。年龄愈小,易感性愈高。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善,胃肠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IgM缺乏,胃酸pH值高,肠道中拮抗病菌的正常菌群少,加之人工喂养者,又不能从母乳中获取IgA、溶酶素、补体等,故婴幼儿多见。
(四)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世界各地,缺乏严格的地区性,国内除广西、江西、湖北、四川、山西、湖南、吉林及等省区外,已有22个省市有本病发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免疫功能低下或慢性疾患者,如新生儿窒息、过期生产、产后颅内出血、硬皮病、吸入性肺炎、脐炎、婴幼儿肝炎综合征、营养不良、肠道功能紊乱、败血症等易罹患本病。流行方式以医院内感染多见,多发生在新生儿病室、婴儿室、妇产科病房、儿科病房等。且呈局限性流行或爆发。
[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2小时,长可达4周,多数为12~72小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和规律性。通常免疫功能正常者多表现为胃肠炎型,免疫功能不全者则为败血症型和混合型。
(一)胃肠炎型 本型多见。
1.食物中毒型 起病大多急骤,畏寒、发热、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全身酸痛,持续数小进或数日,随后发生腹泻,呈糊状或稀水样。乳婴儿多为黄绿色粘液便或稀便,内有不消化的蛋花样奶块,个别患者偶带血丝。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偶尔可有腹部绞痛。由于剧烈的吐泻,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和休克,婴幼儿常发生高热、惊厥或昏迷。
2.慢性迁延型 此型可由食物中毒型或轻型感染迁延而来。临床表现为间歇性不规律发热,突然性腹泻,每日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多为或绿色稀水便,时而呈粘液、脓血便,少数患者有间歇性胶冻样便,伴有显著腥臭味。
除胃肠症状外,患者多有进行性营养不良、消瘦、精神萎靡、衰竭,贫血等症状。婴幼儿可有脱水征、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亦可发生肺炎,真菌感染,肠出血,肠穿孔,坏性出血性小肠炎、心肌炎,心、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二)败血症型 可无胃肠症状或轻度胃肠症状而以不规则弛张热或稽留热为主要表现。发冷、出汗、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惊厥、昏迷,乃至休克。体检时多发现全身多系统感染中毒表现,如皮疹或出血点、局部炎症性改变或器实质性损害。患者血培养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
重症或老年患者常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肝炎、心肌炎、麻痹性肠梗阻、中毒性脑病及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伴有并发症者预后。
(三)局灶化脓感染型(内损害型) 主要继发于败血症。一般在胃肠炎后,继而出现畏寒、高热、全身的中毒症状,在此基础上出现全身某系统或某部位的症状。经血、粪、尿、痰、脑脊液、胸水、腹水等培养阳性者,方可确诊。
局灶型可表现为:①消化系统 坏性出血性小肠炎、中毒性肝炎、兰尾炎、腹膜炎及肠穿孔。②运动系统 骨髓炎、骨关节炎。③循环系统 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④呼吸系统 支气管肺炎、胸膜炎。⑤神经系统 中毒性脑病、脑膜炎、脑室管膜炎。⑥泌尿系统 尿路感染,输卵管炎。⑦其他 局限性脓肿等。
(四)混合型 大多数患者除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及多形性便)外,还具有败血症型或局灶型的临床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或与可疑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临床上有发热、腹泻、多样易变并有猩臭味,对抗生素易产生耐性,病程迁延不愈等特点诊断。粪便、血液及尿液培养获得病原菌者,即可诊断。鼠伤寒沙门氏菌血清凝集试验效价≥1:160亦有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及其他沙门氏菌感染相鉴别。
[治疗]
(一)胃肠炎型
1.食物中毒型 为短期自限性疾病,治疗应着重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可不应用抗菌物。对原因不明的慢性腹泻或慢性肠道感染等患者继发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时,应即时选用抗菌物治疗。
2.慢性迁延型 治疗措施是:①加强支持疗法 补充各种维生素、铁剂、胃蛋白酶、胰酶等;补充热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间歇给予新鲜血液或血浆,静脉滴注复方氨基酸及水解蛋白等。②增强免疫功能 针对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采用免疫增强剂治疗,可酌情选用左旋咪唑、转移因子等。③病原治疗(见败血症型)。
(二)败血症型 根据所培养出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株敏测定结果,选用敏感的抗菌物,或选用患者病后从未使用过的抗菌物。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恶唑对本病均有一定疗效。可根据病情选择2~3种联合治疗。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有强大杀灭作用,且抗菌活性10倍于、二代头孢菌素,是氨苄青霉素的400倍。其物有: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头孢三嗪(菌必治)、头孢氧哌唑(先锋必)、头孢氨噻肟等。近年来,由于新耐菌株的产生,使物不易进入细胞壁,难以杀灭进入细胞内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喹诺酮类物可进入细胞内,通过拮抗细菌DNA旋转酶,而阻断细菌DNA的,快速消灭细菌。此类物有氟哌酸、氟嗪哌酸、氟嗪酸和氟啶酸。
[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对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应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对动物传染源应给予及时处理。
(二)切断传播径 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对病畜、病禽及其污染的食品,应消毒处理。防止医院内感染,特别是产房、儿科病房和传染病房,应防止病房内流行,一旦发现,要消毒,一般擦试及烟熏多难凑效,床垫、被褥宜高压密闭消毒。严密隔离,防止患者污染环境。必要时应停诊处理。注意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三)保护易感者 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可以加强婴儿肠道的被动免疫,防止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本病尚无菌苗供预防注射使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