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 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
初学者电脑基本知识入门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电脑cpu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到大家。学学 电脑技巧 和 网络技术 、电脑组成部分,off办公等软件安装、使用,上网搜索等;就是可以学习 作系统 的安装和电脑的组装、维修等。一起来看看初学者电脑基本知识入门,欢迎查阅!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 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
计算机硬件知识大全 计算机的硬件基础知识
可以看出来,你对自我的评价是否客观和充分。同时可以评估你的计算机知识是否全面,
电脑基本知识
电脑初学着知识入门基本知识1、首先要了解电脑,对于台式的 ,要知道主机和显示屏,对于 笔记本 电脑,要熟悉开机键在哪,电源插孔在哪,鼠标插件,网卡启动按钮。
2、了解电脑的组成,主要有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包括CPU、存储器、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主机板、各种卡及整机中的主机、 显示器 、打印机、绘图仪、调制解调器等等。软件系统则主要指的是作系统,通俗的讲就是带动电脑程序运行的,软件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主板是电脑中各个部件工作的一个平台,它把电脑的各个部件紧密连接在一起,各个部件通过主板进行数据传输。也就是说,电脑中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在主板上,它工作的稳定性影响着整机工作的稳定性。
4、要了解电脑的显示器分辨率,这个一般买电脑的时候都要考虑,直接决定了电脑显示的清晰度。显示器分辨率就是Windows桌面的大小。常见的设定有640_480、800_600、1024_768等。屏幕字型分辨率:PC的字型分辨率是96dpi,Mac的字型分辨率是72dpi。
5、CPU即处理器,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CPU由运算器、、寄存器、高速缓存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总线构成。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CPU 也是整个系统的执行单元,因此CPU已成为决定电脑性能的核心部件,很多用户都以它为标准来判断电脑的档次。
6、要学会键盘上的作,首先要学会打字,打字时要手指弯曲、悬腕。按住Ctrl+Shift进行语言的切换,在桌面的右下方可以看到变化。一个手指击键时,其余手指要保持在原位上。每个手指都要按规定区域范围内去击键,不可彼此替换。击键时不可使劲过猛,具体的手指的摆放等。
电脑配置常识有哪些?
主板 —处理器 内存 硬盘 显卡 声卡 网卡于一体 通过自身将各式硬件组合并发挥其作用
内存 —存储软件运行时的缓存数据 内存越大 代数(DDR123)越好说明性能和速度越好 目前为止 三代硬盘 —俗称机械盘 属于物理存储数据 盛放游戏
视频 歌曲等各种数据 硬盘越大 说明容量越大显卡 —一个电脑分辨率高低以及色位多少的重要硬件 显存位宽/频率/显存越高 说明可显示的色位越多 越快 大致分为64MB,128MB,256MB,512MB,1024MB等 等级
光驱 —提供光盘运行安装的硬件速度的快慢取决于多少倍 如16倍光驱就不如24倍的快 LCD —显示器 大致分为台式和液晶 液晶显示较好 不伤眼 辐射小机箱 —盛放各个硬件的一个外壳
电源 —提供给各个硬件能源 供给运行动力的硬件音箱 —播放
声音 外阔 键盘鼠标 —属于输入硬件 提供给电脑作命令电脑配置大致分为商用机和家用机家用机分为娱乐消遣,游戏达人和骨灰级玩家 因游戏比较吃硬件 所以游戏占取内存越大 效果越高说明越需要高配置电脑而商用机多是办公 若是进行文档编辑作及管理数据等就不需过高配置
中低等配置即可若办公类型属于图像制作 例如3DMA_高智能软件 那么就需要较好配置
另外
电脑的各项配置不是越高就越高 还存在兼容之说 因电脑硬件各属不同厂家 因此就存在不同的兼容问题-
电脑配置相关知识
硬件方面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率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现在的CPU有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相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 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现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这项与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_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稳定的电源是很重要的。
7、显示器: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软件方面
1、作系统: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电脑的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 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ows _P要快,而原版X_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 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是原版的系统,也就是没有精简过的系统。同理,精简过的Windows _P一般来说,会比原版的X_速度快些,因为精简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显提升。
WIN7系统以它的超稳定性的优点正在迅速普及,而且有取代_P系统的趋势。
2、软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适当优化,以适合使用者,如:一般办公文员,配置一般的电脑,装个精简版的_P和精简版的Off 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Microsoft Direct_ 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1]
哪些能软件查看电脑配置:
1、EVEREST
2、鲁+优化
3、硬件快捕
5、gpu-z
新版本都支持的酷睿i5 酷睿i7等新品
电脑详细配置
主流桌面级CPU厂商主要有INTEL和AMD两家。In平台的低端是赛扬和奔腾系列,高端是酷睿2(已成功代替酷睿1)09年作为下一代更先进的CPU I7也上市了,在此不久后32NM6核心I9也可能于2011年上市。
AMD平台的低端是闪龙,高端是速龙,皓龙。最常用的是两者的中低端。INTEL处理器方面,在中高端有e7400,可以搭配频率更高的DDR2内存,这一点是AMD中高端平台中难以实现的。
AMD盒装CPU
AMD64bitSP0+虽然超值,但缺少了对内存双通道的支持,这一点让许多玩家感觉不爽。
In盒装CPU
In和AMD 市面上的主流配置有两种。一种是In配置一种是AMD配置。其主要区别在于cpu的不同,顾名思义In配置的cpu是In品牌的,AMD配置的cpu是AMD品牌的。产品的市场定位和性能基本相同。价格不同,主要性能倾向有所区别。可根据需要和价位而定。
电脑主板
主板配置
常用的比较好的牌子其实不止in,华硕[2](ASUS)、技嘉[3](GIGABYTE)、精英(ECS)、微星(MSI)、磐正(EPO_)、双敏(UNIKA)、映泰( BIOS TAR)、硕泰克(SOLTEK)、捷波(JETWAY)、钻石(DFI)这些,还有一些二线牌子象克这些也比较好。
内存配置
常用内存条有3种型号:一)SDRAM的内存金手指(就是插入主板的金色接触部分)有两个防呆缺口,168针脚。SDRAM的中文含义是“随机动态储存器”。二)DDR的内存金手指只有一个防呆缺口,而且稍微偏向一边,184针脚。DDR中文含义是“双倍速率随机储存器”。三)DDR2的内存金手指也只有一个防呆缺口,但是防呆缺口在中间,240针脚。DDR2SDRAM内存的金手指有240个接触点。
内存条
硬盘配置
硬盘按接口来分:PATA这是早先的硬盘接口,2009年新生产的台式机里基本上看不到了;SATA这是主流的接口也就是平常说的串行接口,市面上的硬盘普遍采用这种接口;SATAII这是SATA接口的升级版,市面上这种硬盘有是也有,就是不多,主要就是缓存和传输速度的提高;SCSI这是一种在中采用的硬盘接口,它的特点是转动速度快可以达到10000转,这样读写速度就可以加快而且还支持热插拔。
显卡配置
显卡作为电脑主机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喜欢玩游戏和从事专业图形设计的人来说显得非常重要。民用显卡图形芯片供应商主要包括ATI和nVIDIA两家。
显卡的基本构成
一、GPU
全称是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图形处理器"。NVIDIA公司在发布GeForce 256图形处理芯片时 首先提出的概念。GPU使显卡减少了对CPU的依赖,并进行部分原本CPU的工作,尤其是在3D图形处理时。GPU所采用的核心技术有硬件T&l、立方环境材质贴图和顶点混合、纹理压缩和凹凸映射贴图、双重纹理四像素256位渲染引擎等,而硬件T&l技术可以说是GPU的标志。
显示卡
显示卡(Display Card)的基本作用就是控制计算机的图形输出,由显示卡连接显示器,才能够在显示屏幕上看到图象,显示卡有显示芯片、显示内存、RAMDAC等组成,这些组件决定了计算机屏幕上的输出,包括屏幕画面显示的速度、颜色,以及显示分辨率。显示卡从早期的单色显示卡、彩色显示卡、加强型绘图显示卡,一直到VGA(Video Graphic Array)显示绘图数组,都是由IBM主导显示卡的规格。VGA在文字模式下为720_400分辨率,在绘图模式下为640_480_16色,或320_200_256色,而此256色显示模式即成为后来显示卡的共同标准,因此通称显示卡为VGA。而后来各家显示芯片厂商更致力把VGA的显示能力再提升,而有SVGA(SuperVGA)、_GA(e_tended Graphic Array)等名词出现,显示芯片厂商更把3D功能与VGA整合在一起, 即成为所贯称的3D加速卡,3D绘图显示卡。
像素填充率
像素填充率的值为3D时钟乘以渲染途径的数量。如NVIDIA的GeForce 2 GTS芯片,核心频率为200 MHz,4条渲染管道,每条渲染管道包含2个纹理单元。那么它的填充率就为4_2像素_2亿/秒=16亿像素/秒。这里的像素组成了在显示屏上看到的画面,在800_600分辨率下一共就有800_600=480,000个像素,以此类推1024_768分辨率就有1024_768=786,432个像素。在玩游戏和用一些图形软件常设置分辨率,当分辨率越高时显示芯片就会渲染更多的像素,因此填充率的大小对衡量一块显卡的性能有重要的意义。上面计算了GTS的填充率为16亿像素/秒,再看看M_200。它的标准核心频率为175,渲染管道只有2条,那么它的填充率为2_2 像素_1.75亿/秒=7亿像素/秒,这是它比GTS的性能相一半的一个重要原因。
显卡 显存
显示内存的简称。顾名思义,其主要功能就是暂时储存显示芯片要处理的数据和处理完毕的数据。图形核心的性能愈强,需要的显存也就越多。以前的显存主要是SDR的,容量也不大。而市面上基本采用的都是DDR规格的,在某些高端卡上更是采用了性能更为出色的DDRII或DDRIII代内存(DDRIII已不是更为出色的,而是最的那种了)。
显示芯片制作工艺
显示芯片的制造工艺与CPU一样,也是用微米来衡量其加工精度的。制造工艺的提高,意味着显示芯片的体积将更小、集成度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的晶体管,性能会更加强大,功耗也会降低。 和处理器一样,显示卡的核心芯片,也是在硅晶片上制成的。采用更高的制造工艺,对于显示核心频率和显示卡集成度的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重要的是制程工艺的提高可以有效的降低显卡芯片的生产成本。
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靠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器件的特征尺寸不断缩小,从而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芯片制造工艺在1995年以后,从0.5微米、0.35微米、0.25微米、0.18微米、0.15微米、0.13微米、0.11微米、0.09微米一直发展到当前的0.08微米。
显存时钟周期
显存时钟周期就是显存时钟脉冲的重复周期,它是作为衡量显存速度的重要指标。显存速度越快,单位时间交换的数据量也就越大,在同等情况下显卡性能将会得到明显提升。显存的时钟周期一般以ns(纳秒)为单位,工作频率以MHz为单位。显存时钟周期跟工作频率一一对应,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工作频率=1÷时钟周期×1000。那么显存频率为166MHz,那么它的时钟周期为1÷166×1000=6ns。
对于DDR SDRAM或者DDR2、DDR3显存来说,描述其工作频率时用的是等效输出频率。因为能在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能传送数据,所以在工作频率和数据位宽度相同的情况下,显存带宽是SDRAM的两倍。换句话说,在显存时钟周期相同的情况下,DDR SDRAM显存的等效输出频率是SDRAM显存的两倍。例如,5ns的SDRAM显存的工作频率为200MHz,而5ns的DDR SDRAM或者DDR2、DDR3显存的等效工作频率就是400MHz。常见显存时钟周期有5ns、4ns、3.8ns、3.6ns、3.3ns、2.8ns、2.0ns、1.6ns、1.1ns,0.09甚至更低。
显存时钟周期数越小越好。显存频率与显存时钟周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__ns)之间为倒数关系,也就是说显存时钟周期越小,它的显存频率就越高,显卡的性能也就越好!
显存位宽
显存位宽是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送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则瞬间所能传输的数据量越大,这是显存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市场上的显存位宽有64位、128位和256位三种,人们习惯上叫的64位显卡、128位显卡和256位显卡就是指其相应的显存位宽。显存位宽越高,性能越好价格也就越高,因此256位宽的显存更多应用于高端显卡,而主流显卡基本都采用128位显存。
大家知道显存带宽=显存频率_显存位宽/8,那么在显存频率相当的情况下,显存位宽将决定显存带宽的大小。比如说同样显存频率为500MHz的128位和256位显存,那么它俩的显存带宽将分别为:128位=500MHz_128∕8=8GB/s,而256位=500MHz_256∕8=16GB/s,是128位的2倍,可见显存位宽在显存数据中的重要性。
显卡的显存是由一块块的显存芯片构成的,显存总位宽同样也是由显存颗粒的位宽组成,。显存位宽=显存颗粒位宽×显存颗粒数。显存颗粒上都带有相关厂家的内存编号,可以去网上查找其编号,就能了解其位宽,再乘以显存颗粒数,就能得到显卡的位宽。这是最为准确的 方法 ,但施行起来较为麻烦。
接口技术:PCI E_press接口
PCI E_press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而采用此类接口的显卡产品,已经在2004年正式面世。早在2001年的春季“英特尔开发者”上,英特尔公司就提出了要用新一代的技术取代PCI总线和多种芯片的内部连接,并称之为第三代I/O总线技术。随后在2001年底,包括In、AMD、DELL、IBM在内的20多家业界主导公司开始起草新技术的规范,并在2002年完成,对其正式命名为PCI E_press。(AGP已基本被PCI-E所取代)
电脑配置攻略
CPU | In酷睿i3 540
主板 | 微星 H55M-E33
显卡 | 微星 N450GTS暴雪
硬盘 | 希捷500G
电源 | 航嘉 宽幅王二代
光存储 | 先锋DVR-219CHV
显示器 | 三星 E2220W
键鼠 | 富勒U79
音频 | 兰欣U100
耳机 | 魅格 PC31
总计 | 约4750元
配置
配 件 型 号 价 格(元)
CPU :AMD Athlon II _4 640/盒装 625 散热器 CPU原装 -
主板 :微星 880GM-E41 599
内存 :金士顿 DDR3 1333 2G 180
硬盘 :希捷 500G SATA2 16M(7200.12/ST3500410AS) 275
显卡 :蓝宝石 HD5770 1GB DDR5白金版 1099
显示器 :AOC iF23 1199
光驱 :先锋 DVD-231D 139
机箱 :动力火车 绝尘侠_3 180
电源 :酷冷 战神400 229
文件夹是用来有组织的存储文件位置,他就向保存文件的文件柜一样,要创建文件夹,
可执行以下步骤:从任务栏单击(开始)按钮
选择(程序)—(附件)
单击(windows资源福管理器)选项
在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可以看到硬盘上显示的文件和文件夹的结构树。通过资源管理器,可以创建、删除或查看特定文件夹和文件的属性。要在驱动器C上创建文件夹。
可执行下列步骤:从左窗格中选择驱动器C
右击右窗格中现有文件夹或文件以外的任何位置
从弹出来菜单中选择(新建)选项
单击如下图所示的文件夹选项,将创建一个以(新建文件夹)命令的文件夹。
给该文件夹命令
按下Enter键
此外,还可以查看现有文件夹的属性。要查看现有文件夹的属性,可执行下列步骤:右击(要查看的文件夹)
单击快捷菜单中的(属性)选项
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属性窗口
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重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查看文件和文件件。资源管理器使用户可以方便的查看不同类型的视图,要了解有关视图的详细信息,
可执行下列步骤:单击要查看的文件夹。以上显示的视图为(详细资料)样式。
单击(查看)菜单可以更改为其他视图
可以将视图更改为大图标、小图标或列表的样式
用户可以关闭资源管理器窗口,也可以小化该窗口以便以后使用。最小化、化个关闭按钮如下图: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如何创建文件夹了,下面我们来学习如何创建文本文件并将该文件存储到刚创建的文件夹中。要创建文件,
可执行下列步骤:单击开始按钮
单击程序选项
单击附件选项
单击记事本选项
输入文本内容
单击文件菜单
单击令存为选项
双击要保存文件的文件夹
输入适当的文件名
单击保存按钮
该文件将以扩展名为.t_t保存,这是使用记事本创建的所有文件的默认扩展名。
此外,创建文件、文件夹和快捷方式后,用户还可以更改它们的位置;windows提供的剪切、和粘贴选项可以实现此目地。
从弹出的菜单中单击(剪切)选项。如下图:
选择目标文件夹
右击该文件夹
点击(粘贴)选项
同样,如果要保留两份同样的文件,不要选择(剪切)选项,而是选择()选项,然后再在目标文件夹中粘贴该文件。
创建了许多文件以后,你可能会忘记特定文件的确切保存位置。因此,需要搜索该文件,
搜索文件可执行下列步骤:
单击开始按钮
单击搜索选项
单击文件和文件夹选项将显示如下图所以的窗口
单击开始搜索按钮
如果找到该文件,窗口将显示该文件及其完整路径。双击即可打开该文件。
右击文件或文件夹
单击弹出的快捷菜单中的(重命名)选项
输入新名称
注意:用户也可以在资源管理器或桌面上执行这些步骤,以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单击(删除)选项,可以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初学者电脑基本知识入门相关 文章 :
★ 电脑基础教程
★ 电脑入门,学习方法和技巧
★ 电脑入门,基础维修知识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入门,一些基础按键
★ 电脑入门电脑键盘指法教程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入门
★ 电脑入门,基础的硬件知识
我现在特别喜欢电脑的硬件,主板啊CPU啊,显卡,但是我不知道从那里开始学,谁能给个意见。谢谢
该文件夹就被移至这个新文件夹中了。学习硬件呢~首先由于固态硬盘内部是采用闪存颗粒而制成的硬盘,没有机械部件转动,没有磁盘和磁头机械马达、风扇等,因此在运行时做到的静音,而且发热量较小。你要对电脑感兴趣,其次就是善于思考。
平时有空多去中关村 IT168什么的网站上看看,我偶尔买买《电脑报》看看,上面有很多信息,譬如评测什么的,多帮别人修修电脑,还有就是帮别人配配电脑,看看这种东西不需要刻意去学,我的经历就是:自己配的系统平台合适不合适,有没有什么东西是多余的或者缺少的,哪些需要改进,哪些需要增强……。
淘宝买本书,例如装机大全。你可以无师自通,看好你呦。(点个赞再走,谢谢)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
cmos引起的故障主要是指硬盘类型.现在的机器都可自动检测硬盘的类型.连接新的硬盘或者更换新的硬盘都要通过此功能重新进行设置类型.当然,现在有些类型的主板能自动识别硬盘的类型.如果硬盘类型错误,的就是 不能启动 系统,但有时是能够启动的,也会发生读写错误.比如cmos中的硬盘类型小于实际的硬盘容量,则硬盘后面的扇区将无法读写.如果是多分区状态则个别分区将丢失,那还有一种原因,由于目前的ide都支持逻辑参数类型,硬盘可采用normal,lba, large等.如果在一般的模式下安装了数据,而又在cmos中改为其他的模式,则会发生硬盘的读写错误故障,因为其物理地质的映射关系已经改变,所以不能读取原来的正确硬盘位置.硬盘是电脑缺一不可的硬件之一,在电脑中起着存储的作用。目前 DIY 装机在选购的硬盘时候,一般固态硬盘是目前装机,而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存储盘使用。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硬盘的参数 知识大全 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注意,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但是也不能性急,平时容多思考多了解了解,我敢肯定,过一段时间,你会变得非常厉害~。硬盘的接口类型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IDE硬盘接口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是用传统的 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盘接口
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为375M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750MB/s的传输速度。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硬盘接口
SCSI,全称是Small Comr System Inte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更加昂贵。
4.SAS硬盘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此外也透过缩小连接线改善系统内部空间等。
此外,由于SAS硬盘可以与SATA硬盘共享同样的背板,因此在同一个SAS存储系统中,可以用SATA硬盘来取代部分昂贵的SAS硬盘,节省整体的存储成本。但SATA存储系统并不能连接SAS硬盘。
5.USB硬盘接口
常见于移动硬盘中,如图为u3.0的接口。
6.ZIF硬盘接口
ZIF接口硬盘是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盘(当时Compaq PC机所使用的 硬盘)专用的“PCAT”接口,后来的3.5英寸硬盘也采用这项规格,ZIF: 零中频;零插入力;ZIF硬盘符合并口接口规范。 PATA标准规范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希捷并购了“Imprimis科技-大容量硬盘和部件”公司。 A__D ZIF接口硬盘ZIF接口机械硬盘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更稳定、性能更好的ZIF电子硬盘, 兼容IDE 传输接口。ZIF接口电子盘是具备高效能,高稳定度的快速记忆体储存媒体元件, 为时下效能成本比异的记忆体储存媒体解决方案。
7.CF硬盘接口
CF(Compact Flash)接口主要应用在移动等小型设备里面,CF接口遵循ATA标准制造,不过它的接口是50针而不是68针,分成两排,每排25个针脚。
8.CE硬盘接口
CE接口是东芝公司出的1.8寸硬盘接口,与CF接口类似。
9.光纤硬盘接口
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拥有此接口的硬盘在使用光纤联接时具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4Gb/s或10Gb/s)、远程连接等特点;内部传输速率也比普通硬盘更高。限制于其高昂的售价, 通常用于高端领域。
选购机械硬盘需要注意什么参数?
机械硬盘
1、按需选择适合的容量
对于主流用户来说,在众多机械硬盘容量中,目前性价比的机械硬盘容量是1TB和2TB,也是之选。
2、机械硬盘转速
机械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的,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minute的缩写,转/每分钟。RPM值越大,那么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机械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机械硬盘的转速越高,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就越短,数据传输率就越高,机械硬盘的性能就越好。目前市面上的机械硬盘主流转速为7200RPM。
机械硬盘转速的不同,性能别主要在随机读取/写入寻道时间的性能上。随机寻道性能这个参数的数值是越低越好,也是日常机械硬盘应用在速度上最能直接体验的一个性能。无论是Windows系统启动、大量零碎文件的读写、各种软件的启动时间等等,都和随机读取/写入时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这是CPU、内存性能再高都无法改变的,所以不少用户开始选择固态硬盘。
3、机械硬盘缓存大小
除了转速影响机械硬盘的速度以外,机械硬盘的缓存大小也是影响速度的重要参数,机械硬盘存取零碎数据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机械硬盘具备大缓存,可以将零碎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存中,减小对系统的负荷,也能够提升数据传输速度。
目前的市场中的主流1T、2T、3T容量的机械硬盘一般缓存容量为64MB,不过还是有一些低容量的机械硬盘为32MB,比如500GB的,而一些大容量的机械硬盘达到了256MB,例如4T机械硬盘,缓存越大,速度越快。
4、单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
在日常的应用中,机械硬盘的性能好坏的区别能够直接感受到的,除了寻道性能就是持续传输速率,它们性能表现在不同的的应用上也作用各不相同。在说明持续传输速率之前,先要说一下和它性能表现有密切关系的——单碟容量。
垂直记录技术出现之前,机械硬盘盘片的容量和性能到达了一个瓶颈,直到2006年采用垂直记录技术的机械硬盘产品开始量产,这个瓶颈才得到缓解。
目前,主流机械硬盘的单碟容量,单盘片容量越大,机械硬盘可储存的数据就越多。传统机械硬盘主要由磁盘和磁头组成,由于体积的限制,每个机械硬盘腔体所能安放的盘片也有限。要在有限的盘片里增大机械硬盘的容量,就只能靠提升碟片的存储密度。通过垂直记录技术,不但盘片的容量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此同时,由于盘片数据密度的增加,机械硬盘的持续传输速率也获得了质的提升。
由于采用了磁道密度更高、单碟容量更大的盘片,在软件测试上的平均持续传输速率获得了超过25%的性能提升。而最能体验这种性能提升的应用就是机械硬盘间的大体积文件拷贝。像一些光盘镜像、高清视频文件,在两个机械硬盘之间对拷时,这25%的性能提升就意味着可以比原来节省了1/4的等待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5、机械硬盘接口类型
机械硬盘的接口与主板连接的部件,作用时是机械硬盘缓存与内存之间的传输数据。机械硬盘的接口决定了与电脑的连接速度。
目前的机械硬盘主流接口是sata3类型的,老接口还有IDE、sata1、sata2,目前新款机械硬盘都是SATA3接口的。一般来说,无论是sata1、sata2还是sata3接口,都可以相互兼容,SATA1、SATA2、SATA3外观上是没区别的,接口外观相同,线也相同,主要是传输速率不一样,控制芯片不一样。
SATA1.0:理论传输速度为1.5Gbit/s
SATA2.0:理论传输速度为3Gbit/s
SATA3.0:理论传输速度为6Gbit/s
此外,IDE接口属于老式的硬盘接口,IDE是接口理论传输速度为100或166MB/S,传输速度较慢,因此已被淘汰,目前的主板都不支持IDE。
总结 :
以上就是装机之家分享的机械硬盘选购知识,我们在选购机械硬盘的时候除了需要关心容量方面,还需要注意一下缓存和转速的,它决定了传输速度。至于机械硬盘品牌方面,我们优先选用希捷与西部数据两大品牌。
电脑硬盘错误以及处理 方法
个:系统不承认硬盘
首先讲一种常见的故障问题,就是硬盘无法启动,从a盘启动不可以进入c盘,用cmos中的自动监测功能也不可以发现硬盘的存在.这种故障都会出现在连接电缆或ide口端口上,硬盘本身的故障率是很少的,重新插拔硬盘电缆或者改换ide口及电缆等进行替换试验,会很快发现故障的所在.新接上的硬盘不承认,还有一种原因就是硬盘上的主从条线,如果硬盘接在ide的主盘位置,那硬盘必须跳为主盘状,跳线错误一般无法检测到硬盘.
第二个:主程序引起的启动故障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种问题,硬盘的主扇区是硬盘中的最为敏感的一个部件,里面主程序是它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检测硬盘分区的正确性,并确定活动分区,负责把权移交给活动分区的dos或其他 作系统 .这个程序损坏将无法从硬盘,但是从软区或光区之后可对硬盘进行读写.修复方法也很简单,用高版本dos的fdisk最为方便,当带参数/mbr运行时,会直接更换(重写)硬盘的主程序.实际上硬盘的主扇区正是此程序建立的,fdisk.e__e之中包含有完整的硬盘主程序.虽然dos版本不断更新,但硬盘的主程序一直没有变化,从dos 3.__到目前有windos 95的dos,所以只要找到一种dos盘启动系统并运行此程序就可以修复了.此外,像kv300等其他工具软件也有此功能.
第三个:cmos引起的故障
第四个:分区表错误的启动故障
分区表错误的故障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没有活动分区标志,计算机就不能启动.但从软区或光区系统后可对硬盘读写,可通过fdisk重置活动分区进行修复.如果是某一分区类型错误,可造成某一分区的丢失.分区表的第四个字节为分区类型值,正常的可的大于32mb的基本dos分区值为06,而扩展的dos分区值是05.如果把基本dos分区类型改为05则无法启动系统, 而且就不能读写其中的数据.如果把06改为dos不识别的类型如efh,则dos认为改分区不是 dos分区,就不能读写.很多人会利用此类型值实现单个分区的加密技术,恢复原来的正确类型值即可使该分区恢复正常.分区表中还有其他数据用于纪录分区的起始或终止地址.这些数据的损坏会造成该分区的混乱或丢失,是不能进行手工恢复的,的方法就是用备份的分区表数据重新写回,或者从其他的相同类型的并且分区状况相同的硬盘上获取分区表数据,否则将导致其他的数据的丢失.在对主扇区进行作时,可采用nu等工具软件,作非常的方便,可直接对硬盘主扇区进行读写或编辑.也可以采用debug进行作,要注意的是不仅作繁琐而且这是有风险的.
第五个:dos系统引起的启动故障
dos系统主要由dos扇区和dos系统文件组成.系统文件主要包括io.sys, msdos.sys,command,而command是dos系统的外壳文件,用其他的文件替换也是可行的.缺省状态下是dos启动的必备文件,在windows 95携带的dos 系统中,msdos.sys是一个文本文件,是启动windows必须的文件.但只启动dos时可不用此文件.当dos出错时,可从软盘或光盘系统,再用sys c:传送系统即可修复故障,包括扇区及系统文件都能自动修复到正常状态.
第六个:分区有效标志错误引起的 硬盘故障
硬盘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其的两个字节:55aah,此字为扇区的有效标志.当从硬盘,软盘或光区启动时,将检测这两个字节,如果存在则认为有硬盘存在,否则将不承认硬盘.这个标志从硬盘启动将转入rom basic或提示放入软盘.从软盘启动时无法转入硬盘.此处可用于整个硬盘的加密技术.可采用debug方法进行恢复处理.此外,dos扇区仍有这样的标志存在,当dos扇区无标志时,系统启动将显示为:"missing operating ".其修复的方法可采用的主扇区修复方法,只是地址不同,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下面的dos系统通用的修复方法.
第七个:fat表引起的读写故障
fat表有存储数据地址的作用,里面每一个文件都有一组连接的fat链指定其存放的簇地址.fat表的损坏意味着数据的丢失.庆幸的是dos系统本身提供了两个fat表,如果目前使用的fat表损坏,可用第二个进行覆盖修复.但由于不同规格的磁盘其 fat表的长度及第二个fat表的地址也是不固定的,所以修复时必须正确查找其正确位置,因为一些工具软件如nu等本身具有这样的修复功能,所以用起来也非常方便.采用debug也可实现这种作,即采用其m命令把第二个fat表移到个表处.如果第二个fat表也损坏了,则也无法把硬盘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但文件的数据仍然存放在硬盘的数据区中,可采用chkdsk或scandisk命令进行修复,最终得到__.chk文件,丢失fat链的扇区数据就在这里.如果是文本文件则可从中提取并可合并完整的文件,如果是二进制的数据文件,就很难恢复出完整的文件.
第八个:目录表损坏引起的故障
目录表是记录硬盘中文件的文件名等数据的地方,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这个文件的起始簇号,目录表没有自动备份的功能,如果目录损坏就会丢失大量的文件.解决方法是采用上面的chkdsk或scandisk程序的方法,从硬盘中搜索出chk文件,因为目录表损坏时是首簇号丢失,所以在fat为损坏的情况下所形成的chk文件一般都比较完整的文件数据,每一个chk文件都是一个完整的文件,只要把其改为原来的名字可恢复大多数文件.
第九个:格式化硬盘数据的恢复
通常在dos高版本状态下,格式化作format在缺省状态下都建立了用于恢复格式化的磁盘信息,实际上是把磁盘的dos扇区,由于后面的扇区很少使用,所以fat分区表及目录表的所有内容到了磁盘的几个扇区中,但是数据区中的内容不会改变.这样通过运行;即可恢复原来的文件分配表及目录表,从而完成硬盘信息的恢复.另外dos还提供了一个or命令用于纪录当前的磁盘的信息,为格式化或删除之后的恢复使用,这种方法还是很有用的.
第十个:误删分区时数据的恢复
误删分区时,数据表面现象是硬盘中的数据已经完全消失,在没有格式化时进入硬盘会显示无效驱动器.fdisk只是重新改写了硬盘的主扇区(0面0道1扇区)中的内容,这是它工作原理的体现.具体的来说就是删除了硬盘分区表信息,但是硬盘中的任何分区的数据都不会改变,这时可以按照上面分区表错误的修复方法,想办法恢复分区表数据就可以恢复原来的分区即数据,但是只限于除分区或重建分区之后.如果分区已经用format格式化,必须要先恢复分区,才能继续恢复分区数据.
硬盘的参数基础知识大全相关 文章 :
★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学习
★ 电脑入门基本知识大全
★ 电脑硬件有哪些高配置
★ 电脑入门基本知识有哪些
★ 调查报告范文3篇
★ 互联网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 磁盘碎片基础知识大全
★ 调查报告范文3篇
电脑初学者电脑入门必备知识大全
15. 对于薪酬待遇的要求。 关于:工作地点,加班,出的看法。、电脑故障排除的十种方法!观察法观察法就是通过看、听在要搜索的文件或文件夹名为文本框中输入要搜索的文件名或文件夹名。、闻、摸等方式检查比较典型或比较明显的故障。
2、⑥声卡:声卡是组成多媒体电脑必不可少的一个硬件设备,其作用是当发出播放命令后,声卡将电脑中的声音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送到音箱上发出声音。⑦显卡:全称显示接口卡、显示适配器,分显卡和集成显卡。
3、正式学习文档中打字,画表、作图、做幻灯片,这些相对简单,比较容易学会1、机械硬盘容量,新手学电脑时必须要学的。学会这些,你就可以处理文档了。同时学会了解文件属性,比如:大小、分辨率、尺寸等等。
电脑cpu基础知识
电脑cpu基础知识大全:
1.CPU的位和字长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 “0”或是“1”在CPU中都是 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 计算机常识及技巧大全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2.CPU扩展指令集
CPU依靠指令来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从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指令集可分为复杂指令集和精简指令集两部分,而从具体运用看,如In的MMX(Multi Media Extended)、SSE、 SSE2(Streaming-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Extensions 2)、SEE3和AMD的3DNow!等都是CPU的扩展指令集,分别增强了CPU的`多媒体、图形图象和Internet等的处理能力。我们通常会把CPU的扩展指令集称为"CPU的指令集"。SSE3指令集也是目前规模最小的指令集,此前MMX包含有57条命令,SSE包含有50条命令,SSE2包含有144条命令,SSE3包含有13条命令。目前SSE3也是的指令集,英特尔Prescott处理器已经支持SSE3指令集,AMD会在未来双核心处理器当中加入对SSE3指令集的支持,全美达的处理器也将支持这一指令集。
3.主频
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 GHz 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不多跟2.66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 GHz Itanium 2大约跟4 GHz 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目前分为三种硬盘: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混合硬盘(SSHD)。其中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为主流,机械硬盘采用磁性碟片进行存储,目前市面上主流机械硬盘品牌有:希捷、西部数据、东芝。固态硬盘采用闪存颗粒进行存储,有体积小、速度快等特点。混合硬盘可以看做是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结合体,多用于对空间要求较高的 笔记本 电脑中,但是随着固态硬盘的普及,混合硬盘也逐渐被市场淘汰。4.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CPU来讲,超频是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4、 cpu -z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7.制造工艺
制造工艺的微米是指IC内电路与电路之间的距离。制造工艺的趋势是向密集度愈高的方向发展。密度愈高的IC电路设计,意味着在同样大小面积的IC中,可以拥有密度更高、功能更复杂的电路设计。现在主要的180nm、130nm、90nm。最近已经表示有65nm的制造工艺了。
8.CPU内核和I/O工作电压
从586CPU开始,CPU的工作电压分为内核电压和I/O电压两种,通常CPU的核心电压小于等于I/O电压。其中内核电压的大小是根据CPU的生产工艺而定,一般制作工艺越小,内核工作电压越低;I/O电压一般都在1.6~5V。低电压能解决耗电过大和发热过高的问题。
9.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Hub (MCH) ,I/OHub和PCI Hub,像In很典型的芯片组 In 7501、In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 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 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 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各类硬盘选用基础知识
6.你对X系统熟吗?你会Z开发软件吗?在X系统出现I问题时你怎么解决,在Z开发过程中是怎么解决的目前固态硬盘开始普及,而在组装电脑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考虑选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由于这两种硬盘优势各有千秋,对于小白来说,是很纠结的事情。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的相关知识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3.重量和体积、抗震性一文看懂固态硬盘!
硬盘对于整台电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电脑所运行的 作系统 、软件、以及游戏等所有文件资料都是存放在硬盘里面的,硬盘的不同类型和你电脑的性能密切相关,本期笔者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硬盘的知识。
硬盘的种类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区别
固态硬盘普遍要比机械硬盘体积小且重量轻。其次是速度,固态硬盘比机械硬盘存储速度快,如果将机械硬盘比作是一辆货车,那固态硬盘就是一辆跑车。机械硬盘采用物理方式读写数据,所以在工作时会有噪音,使用时间久一点的机械硬盘噪音尤为明显,而固态硬盘因为读写原理不同,噪音为0,并且功耗更低。固态硬盘采用闪存颗粒制作而成,具有更强的防震抗摔性,而机械硬盘在运行过程中,如遇到震动,则很容易产生坏道而造成数据丢失。那么固态硬盘就没有缺点了吗?当然不是,固态硬盘有读写次数限制,而机械硬盘有着更长的寿命。
固态硬盘的重要参数
主控是固态硬盘的控制中心,市面上常见品牌的主控有迈威(Marvel),后改名为“美满”,人们常叫它“马牌”,还有三星、英特尔、慧荣、群联、东芝等。主控好比是固态硬盘的司机,司机技术越好,就越能发挥出固态硬盘的性能。
闪存颗粒同样重要,3D NAND和3D __point为目前主流,NAND闪存又分为SLC、MLC、TLC、QLC四种类型闪存颗粒,SLC为单阶存储单元,每一个单元存储一个信息,MLC为双阶存储单元,每一个单元存储两个信息,TLC为三阶存储单元,每一个单元存储三个信息,以此类推。其中SLC颗粒传输速度最快,使用寿命最久,但是成本也相对,多用于企业级存储。而MLC颗粒速度和寿命都不如SLC颗粒,但成本较低,多用于消费级市场。而TLC颗粒和QLC在MLC的基础上速度更慢,寿命更少,成本更低(后来TLC颗粒成为主流)。这些颗粒组合之后就成了NAND平面闪存,将这些平面闪存多个堆叠在一起就组成了3D NAND闪存。而3D X__oint比3D NAND速度更快,延迟更低且寿命更长,但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目前只有英特尔使用。目前具备自主生产颗粒能力的厂商有:英特尔、三星、西部数据、镁光、东芝、海力士。
固态硬盘接口和传输协议
目前分为三种接口:SATA、M.2、PCIE,传输速度由低到高。SATA接口固态传输速度不会超过550Mb/s。M.2接口分为M型和 B型 两种类型,M型走PCIE通道,传输速度更快,而B型走SATA通道,传输速度相对较慢。我们可以把传输协议比作是道路,路越宽传输速度越快。
以上就是有关固态硬盘性能的部分重要参数,希望能够帮助到你,笔者建议选择有自产闪存颗粒能内存 | 威刚2G DDR3 1333力的品牌,再根据自己预算进行选择避免翻车。
的 硬盘知识
以下是主流硬盘:
1. SATA硬盘(普通硬盘,特点:便宜,读写速度一般,寿命一般)
2. SSD硬盘(固态硬盘,特点:读写速度很快,寿命较低,数据恢复不易)
3.SAS硬盘(大数据专用,特点:读写速度快,寿命很长)
比较:
读写速度:SSD〉SAS〉SATA
寿命:SAS>SATA>SSD
一般机房默认的是SATA硬盘,这个硬盘是自带的,价格比较便宜特点上面也列有。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自带的SATA硬盘就足够;如果是追求读写速度的话SSD硬盘的确是个好选择;如果数据比较重要的话,建议使用SAS硬盘,但是SAS硬盘对机器要求比较高,目前只有E5的机器支持。
如果是做数据库,建议是对每台的硬盘做阵列,这样以免当硬盘出现问题的时候,造成的数据不必要的损失,一般机房做最多的是阵列1和阵列0
硬盘的阵列1与阵列0
阵列0:两块500G硬盘做成的一块1T硬盘,比一般单独的1T硬盘发挥效果更好
RAID 0又称为Stripe或Striping,它代表了所有RAID级别中的存储性能。RAID 0提高存储性能的原理是把连续的数据分散到多个磁盘上存取,这样,系统有数据请求就可以被多个磁盘并行的执行,每个磁盘执行属于它自己的那部分数据请求。这种数据上的并行作可以充分利用总线的带宽,显著提高磁盘整体存取性能。
RAID 1通过磁盘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成对的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拷贝中读取数据,因此RAID 1可以提高读取性能。RAID 1是磁盘阵列中单位成本的,但提供了很高的数据安全性和可用性。当一个磁盘失效时,系统可以自动切换到镜像磁盘上读写,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科普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知识
机械硬盘篇
机械硬盘(HDD)优势就是在于容量大,价格便宜。传统的机械硬盘采用的是高速旋转的磁盘来存储数据,通过磁头来进行读写,在这个机械运动过程中会存在延迟,并且无法同时迸发多向读写数据,目前的机械硬盘已经遇到了速度瓶颈。
对于主流用户来说,目前性价比的就是1T、2T机械硬盘,也是容量之选。因此我们在装机时候可根据自己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容量,一般家用、办公、游戏用户,选择1T或者2T容量就对了。
2、机械硬盘转速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机械硬盘,转速一般是7200转,部分会有5400转,建议考虑7200转。一般来说,机械硬盘转速越高,那么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读写速度越快,也就是机械硬盘的速度越快,但是发热量也随之增加。
3、机械硬盘缓存
除了转速会影响机械硬盘的速度之外,机械硬盘的缓存大小也会影响速度,机械硬盘存取零碎数据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如果机械硬盘具备大缓存,可以将零碎数据暂时存储在缓存中,减小对系统的负荷,也能够提升数据传输速度。
4、单碟容量越大性能越高
目前,对于机械硬盘来说,单盘片容量越大,机械硬盘可储存的数据就越多。传统机械硬盘主要由磁盘和磁头组成,由于体积的限制,每个机械硬盘腔体所能安放的盘片也有限。要在有限的盘片里增大机械硬盘的容量,就只能靠提升碟片的存储密度。通过垂直记录技术,不但盘片的容量提到了一个新高度。与此同时,由于盘片数据密度的增加,机械硬盘的持续传输速率也获得了质的提升。
5、机械硬盘接口类型
现阶段的机械硬盘主流接口都是SATA3.0类型的,IDE、SATA1、SATA2接口都属于机械硬盘老接口,其中SATA1、SATA2接口可以互相兼容,主要是传输速率不同,SATA1.0为理论传输速度为1.5Gbit/s,SATA2.0为理论传输速度为3Gbit/s,SATA3.0为理论传输速度为6Gbit/s。此外,IDE是老式的机械硬盘接口,理论传输速度100或166MB/S,由于传输速度较慢,因此被淘汰,而目前的主板也已经完全取消了IDE接口的支持。
固态硬盘篇:
固态硬盘的优势主要是读写速度快,完全突破了机械硬盘的速度瓶颈。固态硬盘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组成,有点类似于U盘,缺点是容量较小,价格较贵。
1.数据读写速度
入门级的SATA3.0固态硬盘读写速度能够达到500M/S,而机械硬盘只能达到150MB/S,约三倍的距。更别提现在的M.2 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了,读写速度高的吓人。
2.固态硬盘噪音与散热
固态硬盘内部都是类似于内存颗粒一样的存储芯片,所以重量轻, 体积小,抗震性能好。
5.功耗:
由于固态硬盘内部没有机械部件,没有高速旋转的磁盘,所以功耗较小,更加节能省电。通常不超过3W,而机械硬盘则是5-10W,大了两三倍,因此固态硬盘更加符合节能环保。
注:固态硬盘除了容量小的缺点,固态硬盘在数据安全性也是缺点,可能会导致数据无法恢复,但是机械硬盘损坏,一般还可以进行数据恢复,从数据安全性来讲,机械硬盘也有优势。
总结 :
能够看出来说,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优势确实各有千秋,那么买电脑选固态硬盘还是机械硬盘?对于目前普通用户来说,如果对安全性要求不是很高,并且对容量存储要求不高,建议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当然,如果预算足够,我们更加建议固态+机械双硬盘方案,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符,而机械硬盘作为存储重要数据,兼备速度与大存储需求。
各类硬盘选用基础知识相关 文章 :
★ 电脑硬件的基础知识学习
★ 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你知多少?
★ 组装电脑选择硬盘技巧?怎么挑选硬盘才好?
★ 基础的硬件知识
★ 【电脑硬件知识】:新手必备的四大电脑硬件基础常识
★ 内存硬核选购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基础的硬件知识
★ 【硬盘知识你知多少】:小心被淘汰的硬盘会泄露你的信息!
★ 【电脑硬件知识】:电脑硬件基础知识你知多少?
面试计算机常识
机械硬盘的转速指的是内部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机械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完成的转速,而转速的快慢是决定机械硬盘的速度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机械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到机械硬盘的速度,机械硬盘转速越快,则读写速度越快,不过发热量也随之增加。1.计算机专业面试一般会问些什么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1.你目前对这个行业认识,见解、规划!
2.谈谈这几年来的行业成长经历
3.计算机从业人员会接触到企业的机密,你如何理解?对于重要数据,你如何理解备份?
4.某些生产设备是由计算机系统搭建的,如何做到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展开急救措施?
5.如果一个项目因为种种原因未完成,直接人不是你,当上级找你解释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应对?
2.学计算机面试自我介绍
你好
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系本科生。大学的四年,给我奠定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组织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还有良好的为人处世能力。
理论学习上,我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在学好专业必修课的同时,我还阅读了大量计算机书籍。同时对于法律、文学等方面的非专业知识我也有浓厚的兴趣。在校期间,在专业考试中屡次获得单科。获得院设奖学金一次,院三等奖学金五次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大全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大全。是个成绩的学生,一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在专业知识上,我除了精通Visual Basic、SQL 、ASP,熟练使用Linux、Windows 9x/Me/NT/2000/XP等作系统,熟练使用Off、WPS办公自动化软件。还自学HTML 、Frontpage 、Dreamweer 、Fireworks 、Flash等网页制作相关软件。对于常用软
工作上,曾担任院学生会成员、副班长等职,现任计算机系团总支组织部。多次组织系部、班级联欢会、春游等活动,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思想修养上,我品质,思想进步,笃守诚、信、礼、智的做人原则
在实践上,四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自己严格要求,注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实践动手能力更是我的强项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大全默认。曾多次参加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
无论今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会把新的工作当做一个新的起点,不断学习和加强专业技能,以我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和踏实负责的作风把每一项工作做好。
满意请采纳
3.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大学四年中,我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可以说,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我已经具备了适应工作的能力。这学期即将画上了句号,就是毕业了。回首往事,至少可以自信地说一声“我没有虚度”。有必要对这四年做个自我评定。
在思想上,我要求上进,一直以乐于助人为已任,多次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自己的2009年的内存已经升级到DDR3代,DDR3内存向DDR2内存兼容,同样采用了240针脚,DDR3是8bit预取设计,而DDR2为4bit预取,这样DRAM内核的频率只有接口频率的1/8,DDR3-800的核心工作频率只有100MHz。主流DDR3的工作频率是1333MHz。在面向64位构架的DDR3显然在频率和速度上拥有更多的优势,此外,由于DDR3所采用的根据温度自动自刷新、局部自刷新等 其它 一些功能,在功耗方面DDR3也要出色得多。一线内存品牌厂家均推出了自己的DDR3内存,如金士顿、宇瞻、威刚、海盗船、金邦等。在价格上,DDR3的内存仅比DDR2高出几十块,在内存的发展道路上,DDR3内存的前途无限。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孜孜不倦,争取着大学那美好的时光去学习。大学四年,不光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使我懂得了学习的方法。正是利用这种方法,在除学校开设的课程外,我还自学了网络数据库、网页制作、平面设计等知识,很好地充实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为自己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我已掌握了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有关网络的基本知识。除此之外,对计算机的爱好让我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一定的编程能力。
工作方面,我参与了校学生社区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使它成为同学们喜爱的校内站点之一。目前正在参与校远程教育的建设实践的经验让我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同时,更激起我强烈的学习欲望,让我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在生活上,我生活俭朴,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多参加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将来的工作是对我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人生的挑战。我会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适应工作的需要。所以我希望找一份与自身知识结构相关的工作,如网络出版、多媒体制作、印前处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来证明自己,发展自己!
4.求计算机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你需要对于你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经验,进行详细,规范的介绍。
比如:
1. 你学过的计算机语言,擅长的计算机语言,以及计算机硬件的知识。
数据库知识和经验,网络知识和技能,
是否取得过某些计算机资格证书,级别如何,何时取得的。
2. 做过什么项目:
关于什么业务的项目,客户是什么公司,新项目还是升级项目。
你所在的团队的任务是什么, 你的是什么,你的工作量是多少
(比如:做了多少个画面, 编了多少代码,多少功能等)。
你是否经历过“测试”,单体测试 还是 结合测试。
你是否参与过与客户“洽谈业务”,是否做过“项目管理”
失败的经历,成功的经历。上司和客户的评价如何。
3. 自我评价,技术的,性格的,交流能力,自学能力,立即能力,心等等。
4. 以往的跳槽原因,以及,此次的应聘初衷目的等。
6. 对于,中外行业动向,技术动向的了解,以及今后自我的发展方向的想法。
---------------------------------------------------------------------------------------------------------------
通过以上的自我介绍。一般可以看出,你的思维和叙述是否有条例,是否有清晰的表达力。
计算机技术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经验是否丰富。等等。
以上这些不一定都会问到,但是,你要做到心里有数,如果被问及的话可以有条理地回复。
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描述一下大学里的实习经历,以及在校做的一些项目。
学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选购机械机械硬盘机械硬盘,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容量的大小,它直接决定了用户使用存储空间的大小,所以在机械硬盘的容量选择上主要看用途而定。如今,1TB机械硬盘已经是主流,如果存储量大,可以按需搭配适合自己的容量,例如2T、3T、4T等。快速学会电脑基础知识1开机关机零基础学电脑要学的是正确开机关机,不建议用休眠模式开机很简单,直接按主机的电源即可,显示器可以不关正确的关机方式是鼠标点击电脑桌面左下角的开始,然后点击关闭计算机即可。
平时用电脑的时候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譬如:我跑这个游戏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全开? 是显卡的问题,然后我就上网查找自己在用的显卡的信息,既然上网了,就肯定不zhidao止一块显卡的信息吧~看了自己的显卡信息,然后看看其他的显卡信息,了解一下,为什么它们比我的显卡好(),主要出在哪些参数上,再了解一下相应的参数的作用,想想自己要开的话起码要有什么样的内显卡…然后参考价格……。计算机基础入门知识如下1计算机r就是一种能接收与存储信息,并按照存储在其内部得程序这些程序就是人们意志得体现对输入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然后把处理结果输出得高度自动化得电子设备2计算机从诞生发展到今。
步骤一打开关闭菜单首先单击“开始”按钮,然后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点击“关要将上面创建的文件移至其他位置,可执行下列步骤:右击该文件闭计算机” 步骤二在弹出的“关闭计算机”对话框中单击“关闭”即可关闭电脑 3重新启动和注销电脑 步骤一重新启动电脑 按照前面的方法打开“关闭计算机。
二电脑键盘作基础知识电脑键盘上一般功能Fuction键,所以功能键就定义为F,一共有12个,通常被称为F键,其位置一般是在键盘顶部,从F1到F121F1 如果你处在一个选定的程序中而需要帮助,那么请按下F1如果。
学计算机需要什么基础1 1英语基础 计算机英语与传统的英语知识不同,需要了解的大部分是计算机的专业单词或者词汇,普遍较为简单但是在高级编程中,会出现比较生涩的词汇,对于想要参与计算机语言设计以及在职业发展上有。
基础知识一键盘的认识,二十六个按键 键盘是电脑主要的输入工具,学电脑可以先从认识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布局开始,可以通过键盘字母游戏进行熟悉基础知识二鼠标的使用,单击 右键 移动 粘贴 与键盘一样,鼠标也是电脑。
电脑入门基础知识首先要学会开关机打字鼠标的使用,然后是系统作的熟练应用,进而才能会上网之后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继续深度学习和应用电脑开关机台式电脑开关机键在电脑主机上,开关机按键1秒后松开即可,待屏幕完全。
大学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是1计算机定义电子计算机简称计算机,是一种处理信息的电子机器,能自动高速地对信息进行储存传送和加工处理2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按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件划分电子管计算机。
电脑初学的基础知识 学会打字 先了解下电脑键盘,就可以开始用电脑了想要打字快些,还会去练练五笔打字,拼音打字打字练习软件有金山打字通,五笔打字员学习办公软件的使用 平时工作,基本上用的比较多的是办公软件。
电脑放在现在来说已经是一个极为平常的东西了,但是有关电脑的基本小常识却没有多少人能有底气的说自己很了解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 电脑入门 必备基础 知识大全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零基础学电脑从入门到精通 电脑零距离 一认识。
4主板是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焊接在多层印刷电路上的CPU插座北和南桥芯片组BIOS芯片内存条插槽AGP插槽PCl插槽和其他各种接口等构成5分子计算机的基础是制造出单个的分子,其功能与三极管二极管及。
1电脑的组成 电脑都是由主机主要部分输出设备显示器输入设备键盘和鼠标三大件组成而主机是电脑的主体 ,在主机箱中有主板CPU内存电源显卡声卡网卡硬盘软驱光驱等硬件从基本结构。
没基础能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吗 接触一个新的专业零基础很正常啊,不要对知识有畏惧的心理那些有基础的是极少数,或许他们能很快的甚至已经掌握了一些软件硬件开发技术但这不会影响到一个零基础的人学习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是什么 1 台计算机ENIAC诞生于1946年,是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是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是大规模集成电路 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科学计算信息管理实时控制办公生产自动化。
采用“存储程序”技术,以便计算机能保存和自动依次执行指令 七十多年来,现代计算机基本结构仍然是“冯?诺依曼计算机” 2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1946 年2 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的ENIAC 是世界上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
像原码,反码,补码,定点数浮点数的表示和运算也是编程中必备的知识,几乎每种语言都要涉及现在很多语言都是在虚拟机上运行的,你只要是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原理,再去看哪些虚拟机,就会发现概念都是相通的另外CPU中的。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电子科技知识大全
阵列1:两块500G硬盘做成的一块500G硬盘,有备份功能1、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科学计算是指利用计算机来完成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提出的数学问题的计算。在现代科学技机箱 | 星宇泉V1215术工作中,科学计算问题是大量的和复杂的。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计算、大存储容量和连续运算的能力,可以实现人工无法解决的各种科学计算问题。
2、数据处理(或信息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传播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据统计,80%以上的计算机主要用于数据处理,这类工作量大面宽,决定了计算机应用的主导方向。
3、辅助技术(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计算机辅助设计(Comr Aided Design,简称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工程或产品设计,以实现设计效果的一种技术。它已广泛地应用于飞机、汽车、机械、电子、建筑和轻工等领域。
4、过程控制(或实时控制)。过程控制是利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值迅速地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调节或自动控制。采用计算机进行过程控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的自动化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控制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从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及合格率。
5、人工智能(或智能模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ce)是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智能活动,诸如感知、判断、理解、学习、问题求解和图像识别等。现在人工智能的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有些已开始走向实用阶段。
6、网络应用。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构成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不仅解决了一个单键鼠 :Razer 橘仓金蛛游戏套装 399位、一个地区、一个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共享,也大大促进了间的文字、图像、视频和声音等各类数据的传输与处理。
电脑硬盘类型区别技巧
还有,英文原版的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性及速度都有是关系的。硬盘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以及混合硬盘三个类型,而绝大数的用户都是采用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双硬盘方案,目前混合硬盘市场需求很小,市场上装机常见主要是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下面就让我带你去看看电脑硬盘类型区别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硬件小知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都有什么区别?
在我们日常攒机过程中,总有 经验 丰富的老玩家会语重心长的建议我们,“系统装固态,资料放机械”,这个建议的背后,实质上是表明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之间存在的巨大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 说说 ,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之间究竟存在哪些不同。
01 本质区别:存储介质存在异
传统的机械硬盘,是以机械磁盘为存储介质,通过磁臂和磁头、磁盘之间的机械构造进行数据存储。
NAND闪存
固态硬盘则是以NAND闪存,即一种非易失性的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通过存储器内部的电荷数即cell的通断电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写入,进而实现数据存储。
02 架构区别:机械结构和半导体工艺
在内部核心组成,或者说组成架构上,二者也有着相当的区别。机械硬盘的核心其实是以次面、磁头、磁臂等机械结构为主,通过三者之间高速的机械配合实现数据存储,其本质依旧是机械核心。这就使得机械硬盘,有着怕碰、怕摔、不防水等一切机械产品拥有的共同弊端。
PCB板集成
至于固态硬盘,则是以半导体技术支撑,在单位面积PCB板上,集成了包括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即存储介质)以及缓存芯片,外加大大小小的控制芯片和核心单元等核心组件,通过通电和放电的形式,将数据存储到闪存介质之中,实现数据的存储。半导体工艺制程,让固态硬盘的内部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拥有着防磕碰、防摔、防水(部分)等突出优势,更能适应负责的工作环境。
03 性能区别:百兆和千兆的时代异
基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在存储介质、核心架构上的原理性异,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异也是相当明显的。
机械硬盘的机械结构存在的性能瓶颈,使得现阶段的机械硬盘的读取性能大多徘徊在100MB/S-200MB/S之间,某些应用了全新技术的高端机械硬盘能够到达300MB/S;
至于采用了NAND闪存架构的固态硬盘,则是在性能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普通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基础性能能够达到500MB/S以上,至于采用NVMe协议的M.2固态硬盘,读取性能则能够达到3000MB/S以上的性能,同时随着接口的升级和协议的扩容,在更先进的PCIE4.0标准下,固态硬盘的读取性能已经能够达到5000MB/S。
性能异
所以,回想到此前的话题,即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之间的区别,其实是基于二者之间完全不同的内部架构、存储介质以及工作核心,而产生了巨大的性能异;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结构的弊端会被进一步放大,而固态硬盘半导体结构带来的全面优势,迟早将老旧的机械硬盘淘汰出局,这也是二者的宿命。
认识硬盘固件
固件的定义
固件又称Firmware,通俗的理解就是“固化在硬件中的软件”,其担任着一个系统最基础层的工作。对硬盘固件,可以这样来理解:设硬盘是一台电脑主机,固件则相当于 BIOS 和 作系统 程序,里面装的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命令、控制语句和执行语句,协调和控制硬盘各个内部部件之间相互作用。
虽然以“固件”为名,但还是应当被理解为软件,并且由于目前集成电路的进步,升级固件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固件程序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程序的区别已经越来越小。
固件的位置
对于固件的保存位置来说,不同品牌的硬盘各不相同。有的硬盘是部分保存在电路板的芯片中,部分保存在负磁道,即零磁道前而的磁道;而有的硬盘则将所有固件信息全部保存在负磁道。
在硬盘的正常工作状态下,固件区是无法访问的。只有通过专业工具,将硬盘转入工厂技术状态下,才能实现对硬盘进行读写固件区信息、获取固件区模块和表格配置图、获取扇区分配表、进行LBA(逻辑地址)与CHS(物理地★ 2019超详细电脑硬件及电脑配置知识大全讲解址)互换、进行低级格式化以及读、写硬盘的闪存芯片等作。
固件的作用
固件就是硬件设备的灵魂,因为一些硬件设备除了固件以外没有 其它 软件组成,因此固件也就决定着硬件设备的功能及性能。
在硬盘中,固件负责驱动、控制、解码、传送、检测等工作,如管理数据的存放位置、记录己经损坏的缺陷扇区、避免使用过程中再次用到这些坏的缺陷扇区、记录硬盘在工作中的温度或出现的错误等。少了固件的硬盘就只是一堆机械和电子元件,不能正常运转,更不用说在其中读写数据了。
固件的组成
硬盘固件分为几个不同的工作区,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硬盘,其工作区各不相同,不同工作区的组成模块也不尽相同,有的硬盘只有A、B两个工作区,而有的硬盘有A、B、C 三个工作区。
硬盘的固件信息以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能每个模块记录一个信息,也可能一个模块记录多个信息。这些模块的大小并不一致,有些模块只有几个字节,有些则达到几十个字节,它们并不是连续存放的,而是各有其固定的位置。硬盘固件的信息模块包括管理模块、配置和设置表、缺陷列表以及工作记录表等,下期我们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固件的升级
我们之前提到了固件虽然以固件为名,实则却为软件,因此固件升级也就不难理解了。使用新版本的固件可以让磁盘的性能提升,就像我们更新软件版本一样。
硬盘的接口类型
硬盘按数据接口不同,大致分为ATA(IDE)和SATA以及SCSI和SAS。接口速度不是实际硬盘数据传输的速度,目前非基于闪存技术的硬盘数据实际传输速度一般不会超过300MB/s。
1.IDE硬盘接口
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 IDE接口,也称之为ATA接口,即“电子集成驱动器”,,是用传统的 40-pin 并口数据线连接主板与硬盘的,接口速度为133MB/s,因为并口线的抗干扰性太,且排线占用空间较大,不利电脑内部散热,已逐渐被 SATA 所取代。
2.SATA硬盘接口
SATA,全称Serial ATA,也就是使用串口的ATA接口,因抗干扰性强,且对数据线的长度要求比ATA低很多,支持热插拔等功能,SATA-II的接口速度为375MB/s,而新的SATA-III标准可达到750MB/s的传输速度。SATA的数据线也比ATA的细得多,有利于机箱内的空气流通,整理线材也比较方便。
3.SCSI硬盘接口
SCSI,全称是Small Comr System Intece(小型机系统接口),经历多代的发展,从早期的 SCSI-II,到目前的 Ultra320 SCSI 以及 Fiber-Channel (光纤通道),接口型式也多种多样。SCSI 硬盘广为工作站级个人电脑以及所使用,因此会使用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碟片转速15000rpm的高转速,且资料传输时CPU占用率较低,但是单价也比相同容量的 ATA 及 SATA 硬盘更加昂贵。
4.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本质上都是用于数据存储的 DIY 硬件,其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存储介质。所谓存储介质,就是指硬盘内部存储数据的材质。SAS硬盘接口
SAS(Serial Attached 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取序列式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可达到6Gb/s。此外也透过缩小连接线改善系统内部空间等。
此外,由于SAS硬盘可以与SATA硬盘共享同样的背板,因此在同一个SAS存储系统中,可以用SATA硬盘来取代部分昂贵的SAS硬盘,节省整体的存储成本。但SATA存储系统并不能连接SAS硬盘。
5.USB硬盘接口
常见于移动硬盘中,如图为u3.0的接口。
6.ZIF硬盘接口
ZIF接口硬盘是Imprimis公司推出Wren系列5.25英寸硬盘(当时Compaq PC机所使用的 硬盘)专用的“PCAT”接口,后来的3.5英寸硬盘也采用这项规格,ZIF: 零中频;零插入力;ZIF硬盘符合并口接口规范。 PATA标准规范产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 希捷并购了“Imprimis科技-大容量硬盘和部件”公司。 AXD ZIF接口硬盘ZIF接口机械硬盘基本上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速度更快、更稳定、性能更好的ZIF电子硬盘, 兼容IDE 传输接口。ZIF接口电子盘是具备高效能,高稳定度的快速记忆体储存媒体元件, 为时下效能成本比异的记忆体储存媒体解决方案。
7.CF硬盘接口
CF(Compact Flash)接口主要应用在移动等小型设备里面,CF接口遵循ATA标准制造,不过它的接口是50针而不是68针,分成两排,每排25个针脚。
8.CE硬盘接口
CE接口是东芝公司出的1.8寸硬盘接口,与CF接口类似。
9.光纤硬盘接口
FC(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接口),拥有此接口的硬盘在使用光纤联接时具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4Gb/s或10Gb/s)、远程连接等特点;内部传输速率也比普通硬盘更高。限制于其高昂的售价, 通常用于高端领域。
电脑硬盘类型区别技巧相关 文章 :
★ 组装电脑选择硬盘技巧?怎么挑选硬盘才好?
★ 我们应该怎么区分硬盘和内存?
★ 电脑硬盘普遍知识大全
★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
★ 笔记本硬盘型号都一样吗
★ 电脑硬盘的基础知识大全
★ 电脑硬盘常用的基础知识大全
★ 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你知多少?
★ 硬盘基础知识大全
★ 机械硬盘的别是什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