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的主要作品

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姜夔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有以瘦硬清刚之笔调矫婉约词媚无力之意。代表作《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借咏叹梅花,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其《扬州慢·淮左名都》是较有现实内容之作,它通过描绘金兵洗劫后扬州的残破景象,表现对南宋衰亡局面的伤悼和对金兵暴行的憎恨。词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几句颇受人们称道。他晚年受辛弃疾影响,词风有所转变,如《永遇乐·云隔迷楼》、《汉宫春·云日归欤》等,呈现出豪放风格。《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并注有旁谱,是流传至今的完整的南宋乐谱资料。姜夔上承周邦彦,下开吴文英、张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对后世影响较大。其诗初学黄庭坚,后学晚唐陆龟蒙,虽精心刻意词句,但较少纤巧之痕,诗风清妙秀远,如《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等。所著《诗说》颇有独到见解。生平详见夏承焘《姜白石编年笺校》等。卒年据《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和琴曲《古怨》。代表作品如下: 《江梅引·丙辰之冬》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玉梅令·疏疏雪片》 《踏莎行·燕燕轻盈》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霓裳中序·亭皋正望极》(自度曲) 《庆宫春·双桨莼波》 《齐天乐·蟋蟀》 《满江红·仙姥来时》 《一萼红·古城阴》 《念奴娇·闹红一舸》 《法曲献仙音·虚阁笼寒》(自度曲) 《琵琶仙·双桨来时》 《玲珑四犯·

姜夔词集叫什么 姜夔词集书籍姜夔词集叫什么 姜夔词集书籍


姜夔词集叫什么 姜夔词集书籍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虚怅望,因赋是阕。来有月知。

姜夔白石词所创立的词派

东风烧烛夜深归。

是骚雅派。

骚雅词派是南宋末期规模、作家最多的一个词学流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唯有阑干,伴人一霎。派,又是成就卓然、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一个文人群体。姜夔是这一词派的奠基人与代表。

所谓“雅”是指他们都受时代濡染赋潭州红梅,以雅相标榜,以雅为美学理想。所谓“骚”是指以诗人的笔法入词,侧重继承以《离骚》为开创和代表的,以表现自我、抒发自我的主观性描写为主要目的的抒情传统上,注重写心境是其重要特征,姜夔是这一词派的代表。

骚雅派词人加强了词表现自我的能力,丰富了词的抒情手段,在词史上有一定的开创之功,但为了追求骚雅,走上了过于隐晦、细小、破碎、缺少开阔意境与开阔手段的道路,将词带到一个狭小的天地,这对词的发展又起了不利和限制的作用。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近期选购12书思虑记略:其中10书为别集选集

传语城中客,功名半是愁。

近期选购12书思虑记略:其中10书为别集选集

东风落靥不成归。

@铁山青士(笑独行)[述记]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为了读赏个人此前很少关注的南宋词。实际上,《宋词三百首笺注》早前个人也很不熟悉,这次翻检该书目录才意识到,吴文英词作入选25首,这个比例实在是相当惊人的,因为朱孝臧的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总共也就收录了283首词作。岳麓书社这个“校注”版本的精装本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感觉有点土(内页设计也不讲究,只能说还看得过去),在书店里比较了这个“校注”版本的平装“插图珍藏本”,后者封面封底颜色和设计要好很多,而配了插图每册多5元也不贵,可惜的是插图尺寸不一且偏小,而且有些插图品相不佳,看着有低劣感,所以还是觉得精装本相对好一点。

4月28日与29日、5月8日与10日四次前往福州鳌峰坊书店,一次前往福州安泰中心书店,合计购书14种12册。其中7种5册为别集,5种5册为选集,从个人的读赏习惯和购藏喜好出发,除了一本篇幅很小的《楚辞》带有译文外,买的都是注释本(甚至是接近白文本的简注本)。兹略记如下:

1.《晏殊词集·晏几道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晏殊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觉得晏殊与欧阳修在宋词中都只是过渡名家,不值得专门买别集,而且二人词作均与冯延巳词有所关联,风格也相近,而个人则是对冯延巳相当反感的;晏几道词集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的《小山词》(王根林校点,64开本词林集珍)。

2.《黄庭坚词集·秦观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初版,国学典藏)

黄庭坚词集此前没买过,主要是因为对黄庭坚认识不够;秦观词集拥有四川出版社1984年9月初版的《淮海词笺注》(杨世明笺)。

3.《辛弃疾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初版,国学典藏)

辛弃疾词集拥有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的《稼轩词注》(俞樟华注,印次未详)。

4.《姜白石词笺注》(陈书良笺注,中华书局2013年1月初版,2018年8月二印,中华国学文库)

姜夔词集此前没买过,除了因为对南宋词缺乏认识外,也与个人很不喜欢“夔”字有关。

5.《李贺诗集》(张立敏注评,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初版,2017年3月四印)

李贺诗集拥有上海出版社1977年10月初版的《李贺诗歌集注》([清]王琦等注,即《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古典文学丛书);

又拥有文学出版社1959年1月初版的《李贺诗集》(叶葱奇疏注,1984年6月三印)。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注评”版本是横排本,而上述两个版本则都是竖排本。

6.《元曲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二版,2013年12月五印,任中敏、卢前选编,潘天宁注析新编)

任中敏、卢前选编的《元曲三百首》早前至少买过两个版本,应该还保存着一本,只是记不清版本了。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个人对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实在是太不熟悉了,此前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正经读赏过。

7.《唐宋词格律》(龙榆生编撰,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又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并一直使用到现在(后来又至少买过一本这个版本的某个版次本送人);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词格律》(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已经买了三十六年的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1983年2月三印本实在是太陈旧了,同时还有所污损,使用起来很是影响心情。而且,该书所附词韵乃是《词林正韵》全编,感觉也比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所附张珍怀辑《词韵简编》(根据《词林正韵》删编)更适应填词需要。

8.《唐宋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6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唐宋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新一版、1982年5月三印本(后来又买过这个版本的1998年6月十印本和另一个版次本送人),不过保存着的到底是这个版本的哪个版次也记不清了;

还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恢复了[1956年]修订本删去的[1934年]初印本中的177首词作,也就是说,这个“全本”比通行的[1956年]修订本多了177首词作。其间,与初印本相对照,修订本最极端的改变乃是删略了吴文英29首词作。

如今这个初印本与修订本合璧的“全本”入选词作最多的词家是辛弃疾(49首),其次为苏轼(45首),吴文英(39首)、贺铸(38首)、周邦彦(37首)、晏几道(35首)分列第三至第六,欧阳修(31首)排名第七,柳永(29首)、姜夔(29首)并列第八。随后是冯延巳(24)、张炎(23首)、温庭筠(22)、韦庄(22)、李清照(21首)、李煜(19首)、晏殊(19)、秦观(19)、元好问(19),位列第十至十八名。

9.《近三百年名家词选(全本)》(龙榆生编选,中华书局2018年1月初版)

龙榆生编选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曾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

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7月初版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词学四种)。

这次买该书主要也是因为这个版本是“全本”,不过,这个“全本”的意义和价值是不可与《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同日而语的,主要就是恢复了[1962年]修订本删除的[1956年]初印本中的陈曾寿全部20首词作。

10.《宋词三百首》([上彊村民编,]陆明校注,岳麓书社2016年11月初版)

朱孝臧(上彊村民)[1924年]重编本《宋词三百首》曾拥有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的《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笺注);

《宋词三百首笺注》又买过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新一版、1994年11月三印本。

11.《楚辞》([战国]屈原、宋玉著,韩星编译,三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国学经典10元本)

《楚辞》拥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0月新一版的《楚辞集注》([宋]朱熹撰,李庆甲校点);

买过中华书局1983年3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

拥有凤凰出版社2007年1月初版的《楚辞补注》([宋]洪兴祖 补注,卞岐整理);

拥有出版社1980年5月初版的《楚辞选注》(金开诚选注,1982年12月二印)。

这次买带有译文的该小书主要是因为这个“编译”版本不是《楚辞》全本,只选了屈原名下的所有作品和宋玉名下的一篇《九辩》,同时解题和注释都相当简略,所以整体篇幅很小,又配有尺寸相对统一的线描插图,感觉大大改善了阅读的小“环境”。《楚辞》的注释向来存在繁琐累赘和穿凿附会的问题,故个人读赏《楚辞》始终害怕依据《楚辞补注》与《楚辞集注》。

12.《国学常识》(曹伯韩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7月初版二印)

曹伯韩所著《国学常识》近四年前曾买过一本送知己女友,感觉其间对于“国学”范畴的界定比较符合个人认识,而其中关于古物、佛学、理学、科学及艺术的常识又是个人相对欠缺的,于是便再为自己买一本。

以上12册书有6册是精装本,这其实是个人不太喜欢的,因为精装首先是让一本书变得沉重了,且不说多数情况下也让书变得昂贵,而如果装订又不够精工和紧致,那就更烦人了。说到昂贵,应该说价格也是个人买书时比较介意的一个问题,尽管个人在买书方面已经算是相当大方的了。如今出版社出书每每都有做大、做厚、做重、做豪、做花等倾向,这对于首先看重内容质量的书友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的目标就是做贵。当然,封面封底的颜色、质地和设计讲究还是很重要的,总之是不能给人以粗俗和低劣的感觉。

以上12册书价格的是48元的《唐宋名家词选(全本)》,其次是39元的《姜白石词笺注》,说实话,这两本书个人就已经感觉有点贵了,只是勉强还能接受。本来看到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的《东坡乐府笺》,个人也是很想买一本的(此前买过岳麓书社2005年1月初版、吕观仁注的《东坡词注》),但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6月二版的竖排精装本一本78元(2017年5月初版横排平装本一本55元,可惜现在书店里买不到,得上孔夫子旧书网买),文学出版社2018年6月初版的横排平装本一本68元,便气短作罢了。

(2019年5月11日)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丙午之秋,予与安甥或荡舟采菱,或举火罝兔,或观鱼簺下,山行野吟,自适其适,凭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是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音乐家,还有 书法 家。你知道姜夔的 书法作品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姜夔也是一位 书法家 。他的《续书谱》仿效孙过庭《书谱》而撰写,但并非《书谱》之续。全卷分总论、真书、用笔、 草书 、用笔、用墨、 行书 、临摹、方圆、向背、位置、疏密、风神、迟速、笔势、情性、血脉、书丹等十八则,所论书法艺术的各个方面,实自抒其心得之语。是南宋书论中成就,影响的学术著作。姜夔“崇晋贬唐”,反对俗书,和提倡文人意趣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等相一致。但他对“唐法”并非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予以否定,而是用了大量篇幅对“法”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并从肯定和解释引申了“晋韵”古法。

说起姜夔的书法还要从他的早年经历开始说起,少时家境贫寒激励了他求学进取之心,在诗词、文学、书法、音乐等各个方面皆有涉猎,因此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因为姜夔的多方面才能闻名于世让他博得了与苏轼齐名的全才美名,他被世人尊称为继苏轼之后不可多得的全能型人才。虽然姜夔拥有满腹的才华与抱负,但终因造化弄人没有取得自己心心念念的官位,在多次名落孙山之后毅然选择游历江湖,在山水之中抒发自己感家怀国的情怀,用自己娟丽的书法行文留下佳作。

《续书谱》是姜夔在书法方面的登峰之中,该书分为十八个部分表述自己的书法技巧,总结自己的行文 经验 ,以简洁明了的文笔叙述深奥复杂的书法系统。虽然《续书谱》一书是效仿孙过庭的《书谱》所作,但是并不是单纯地印刻,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传世佳作。

姜夔书法作品咏梅思想内容介绍

南宋文学家姜夔在诗词上颇有造诣,在仕途上坎坷曲折,一生不得志,多才多艺的他与诗词音律结下不解之缘,常以作诗词表述情怀。姜夔一生难忘合肥情侣,常以梅花传递情感,遂常作咏梅诗词用来怀念情人。

引《江梅引》原词: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

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其中《江梅引》是创作在姜夔居住在无锡庄园中时,那是正逢腊梅绽放,姜夔便见梅思故人,作词以表怀念之情。其词中有“人间离别易多时”以此表明姜夔与合肥女友别离时刻已久,现甚是思念的情怀,不知何时还能相见的感伤,“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表明诗人常因思念而梦中幽会出游,以梦境述说别离的伤感之情。

后以“湿红恨墨浅封题”、“心事已成非”表现诗人姜夔欲与之通信,书信已写好,但却无处可通的愁绪,一股相思之情无人能述说。姜夔在词的一部分以淮南春草赋总结全文,收回情绪,梦已醒,人不归的情怀更是表现了诗人仇恨相见两难的悲情。

以“漂零龙榆生编撰的《唐宋词格律》早在大学时代的1982年5月就曾让同窗密友帮我以三倍价格从北大图书馆“赔”过一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初版),后下落不明;客、泪满衣”来感叹自己身世,寄人篱下,漂泊不定,不能得志的命运更是升华全词的情感思想。

姜夔比较好的诗词

归其功于姥云。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一)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出北关

吴儿临水宅,四面见行舟,

蒲叶浸鹅项,杨枝蘸马头。

年年人去国,夜夜月窥楼。

昔游诗 (其二)

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是中太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同舟总下泪,自谓餧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转盼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宋 - 姜夔 - 浣溪沙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宋 - 姜夔 - 浣溪沙

春点疏梅雨后枝。

翦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宋 - 姜夔 - 浣溪沙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宋 - 姜夔 - 浣溪沙

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宋 - 姜夔 - 浣溪沙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宋 - 姜夔 - 浣溪沙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宋 - 姜夔 - 浣溪沙

钗燕笼云晚不忺。

拟将裙带系郎船。

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

些儿闲事莫萦牵。

宋 - 姜夔 - 浣溪沙

春点疏梅雨后枝。

翦灯心事峭寒时。

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

宋 - 姜夔 - 浣溪沙

花里春风未觉时。

美人呵蕊缀横枝。

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

寂寥惟有夜寒知。

宋 - 姜夔 - 浣溪沙

翦翦寒花小更垂。

阿琼愁里弄妆迟。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

老夫无味已多时。

宋 - 姜夔 - 浣溪沙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宋 - 姜夔 - 浣溪沙

著酒行行满袂风。

草枯霜鹘落晴空。

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

当时何似莫匆匆。

姜夔

姜夔,字尧章,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后寓居武康(今浙江德清),与白石洞天为邻,因号

白石道人。早年随父宦游,居汉阳。后过着游士式的生活,屡试不第,布衣终身。其书法精湛,诗负盛

名,尤以词著称。词作或感慨时世、抒写恋情,或写景咏物、记述交游。琢句精工,韵律谐婉,格调高

旷,寄意幽邃,艺术造诣较高。以清冷刚健的词笔开创了体制高雅的风雅词派。亦称格律词派。对史达

祖、吴文英等人很有影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诗说》、《绛贴平》、《续书谱》,词

有《白石道人歌曲》。

前人关于姜夔评介摘略

◆姜夔(约1155年──约1221年),字尧章,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

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

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有词集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乐府,其间

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

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

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

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

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

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之劲敌,南宋一

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小重山令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江梅引

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

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

事已成非。歌罢淮南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

蓦山溪

题钱氏溪月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烟外带愁横,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

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莺声绕红楼

甲辰春,平甫与予自越来吴,携家妓观梅于孤山之西村,命国工吹笛,妓皆以柳黄

为衣。

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两年不到断桥西 ,长笛为予吹。

人妒垂杨绿,春风为、染作仙衣。垂杨却又妒腰肢,近前舞丝丝。

【原诗句中夹注】“近(平声)前舞丝丝”。

鬲溪梅令

仙吕调,丙辰冬自无锡归,作此寓意。

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漫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

阮郎归

为张平甫寿,是日同宿湖西定香寺

红云低压碧玻璃,惺忪花上啼。静看楼角拂长枝,朝寒吹翠眉。

休涉笔,且裁诗,年年风絮时。绣衣夜半草符移,月中双桨归。

阮郎归

旌阳宫殿昔徘徊,一坛云叶垂。与君闲看壁间题,夜凉笙鹤期。

茅店酒,寿君时,老枫临路歧。年年强健得追随,名山游遍归。

好事近

赋茉莉

凉夜摘花钿,苒苒动摇云绿。金络一团香露,正纱厨人独。

朝来碧缕放长穿,钗头罣层玉。记得如今时候,正荔枝初熟。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舞。

点绛唇

寿祝寿筵开,画堂深映花如绣。瑞烟喷兽,帘幕香风透。

一点台星,化作人间秀。韶音奏。两行红袖,齐劝长生酒。

点绛唇

金谷人归,绿杨低扫吹笙道。数声啼鸟,也学相思调。

月落潮生,掇送刘郎老。淮南好,甚时重到,陌上生春草。

虞美人

赋牡丹

西园曾为梅花醉,叶翦春云细。玉笙凉夜隔帘吹,卧看花梢摇动、一枝枝。

娉娉袅袅教谁惜,空压纱巾侧。沈香亭北又青苔,唯有当时蝴蝶、自飞来。

虞美人

摩挲紫盖峰头石,上瞰苍厓立。玉盘摇动半厓花,花树扶疏、一半白云遮。

盈盈相望无由摘,惆怅归来屐。而今仙迹杳难寻,那日青楼、曾见似花人。

忆王孙

番阳彭氏小楼作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少年游

戏平甫

双螺未合,双蛾先敛,家在碧云西。别母情怀,随郎滋味,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匆匆归去,今夜泊前溪。杨柳津头,梨花墙外,心事两人知。

鹧鸪天

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京洛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颦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鹧鸪天

予与张平甫自南昌同游西山玉隆宫,止宿而返,盖乙卯三月十四日也。是日即平甫

初度,因买酒茅舍,并坐古枫下。古枫,旌阳在时物也。旌阳尝以草屦悬其上,土人谓

屦为屩,因名曰挂屩枫。苍山四围,平野尽绿,隔涧野花红白,照影可喜,使人采撷,

以藤纠缠著枫上。少焉月出,大于黄金盆。逸兴横生,遂成痛饮,午夜乃寝。明年,平

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曾共君侯历聘来,去年今日踏莓苔。旌阳宅里疏疏磬,挂屐枫前草草杯。

呼煮酒,摘青梅,今年官事莫徘徊。移家径入蓝田县,急急船关打鼓催。

鹧鸪天

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鹧鸪天

正月十一日观灯

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

鹧鸪天

元夕不出

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

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鹧鸪天

元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沈吟各自知。

鹧鸪天

十六夜出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夜行船

己酉岁,寓吴兴,同田几道寻梅北山沈氏圃载雪而归

略彴横溪人不度,听流澌、佩环无数。屋角垂枝,船头生影,算唯有、春知处。

回首江南天欲暮,折寒香、倩谁传语。玉笛无声,诗人有句,花休道、轻分付。

杏花天影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

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醉吟商小品

石湖老人谓予云:琵琶有四曲,今不传矣:曰濩索〈一曰濩弦〉梁州、转关绿腰、

醉吟商湖渭州、历弦薄媚也。予每念之。辛亥之夏,予谒杨廷秀丈于金陵邸中,遇琵琶

工,解作醉吟商湖渭州,因求得品弦法,译成此谱,实双声耳。

又正是春归,细柳暗黄千缕。暮鸦啼处,梦逐金鞍去。一点芳心休诉,琵琶解语。

玉梅令

高平调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范村,梅开

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

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

花千转。

踏莎行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1155 - 1221)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诉衷情

端午宿合路

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浣溪沙

予女须家沔之山阳,左白湖,右云梦,春水方生,浸数千里。冬寒沙露,衰草入云。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销魂都在夕阳中。

恨入四弦人欲老,梦寻千驿意难通。当时何似莫匆匆。

浣溪沙

巳酉岁客吴兴,收灯夜阖户无聊,俞商卿呼之共出,因记所见。

春点疏梅雨后枝,翦灯心事峭寒时。市桥携手步迟迟。

蜜炬来时人更好,玉笙吹彻夜何其,东风落靥不成归。

浣溪沙

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浣溪沙

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浣溪沙

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花里春风未觉时,美人呵蕊缀横枝。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寂寥惟有夜寒知。

浣溪沙

翦翦寒花小更垂,阿琼愁里弄妆迟。东风烧烛夜深归。

落蕊半黏钗上燕,露黄斜映鬓边犀。老夫无味已多时。

霓裳中序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

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

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

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

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庆宫春

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

甫、銛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

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

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

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

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

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父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父约予同赋,以授歌者。

功父先成,辞甚美。予裴回末利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

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贮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

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幽

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原诗尾注】宣政间有士大夫制蟋蟀吟。

满江红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

声,方谐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

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

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以绿笺,沉于白

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岁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

辄能歌此词。按曹至濡须口,孙权遗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曰:孙权不欺

孤。乃彻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命驾群龙金作轭,

相从诸娣玉为冠|<庙中列坐如夫人者十三人>|。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却笑英雄无好手,一

篙春水走曹瞒。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一萼红

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

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苍苔细石间,

野兴横生,亟命驾登定王台。乱湘流、入麓山,湘云低昂,湘波容与。兴尽悲来,醉吟

成调。

古城阴,有官梅几许,红萼未宜簪。池面冰胶,墙腰雪老,云意还又沈沈。翠藤共、

闲穿径竹,渐笑语、惊起卧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荡湘云楚水,目极伤心。朱户黏鸡,金盘簇燕,空叹时序侵寻。记

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

念奴娇

予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

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

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

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

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

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

谢人惠竹榻

楚山修竹,自娟娟、不受人间袢暑。我醉欲眠伊伴我,一枕凉生如许。象齿为材,

花藤作面,终是无真趣。梅风吹溽,此君直恁清苦。

须信下榻殷勤,翛然成梦,梦与秋相遇。翠袖佳人来共看,漠漠风烟千亩。蕉叶窗

纱,荷花池馆,别有留人处。此时归去,为君听尽秋雨。

他是南宋人,词牌家,也算是作曲家。代表作:暗香,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他号白石道人,一生困蹇,怀才不遇,但却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学艺术遗产。对他的词调音乐,我国民族音乐史学家杨荫浏著有《白石道人歌曲研究》一书,论证泽注极详,可资参考。

一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一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足以!

扬州慢·淮左名都作者: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年年知为谁生。

扬州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