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的三大要素有哪些?怎么起作用(归因理论的三大要素有哪些怎么起作用)
本文目录一览:
- 1、韦纳归因理论是什么
- 2、什么是成败归因理论?
- 3、韦纳的归因理论有这么六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身心状态、运气好坏、其他因素(有书一说。
- 4、按照韦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 5、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韦纳归因理论是什么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归因理论的三大要素有哪些?怎么起作用(归因理论的三大要素有哪些怎么起作用)
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的是成败的原因受内部控制,还是外在环境的控制;
2、稳定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或者他人意愿所决定。
六个因素:(1)能力 (2)努力程度 (3)工作难度 (4)运气 (5)身心状况 (6)外界环境。
韦纳把人的成败原因分析为六个因素:能力(指个人评估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努力(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工作中个体当时的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外界环境。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什么是成败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的是成败的原因受内部控制,还是外在环境的控制;
2、稳定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或者他人意愿所决定。
六个因素:(1)能力 (2)努力程度 (3)工作难度 (4)运气 (5)身心状况 (6)外界环境。
韦纳把人的成败原因分析为六个因素:能力(指个人评估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努力(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工作中个体当时的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外界环境。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的,其记忆口诀是“围城”,围代表韦纳,城代表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归因理论因素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的归因理论有这么六个因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身心状态、运气好坏、其他因素(有书一说。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的是成败的原因受内部控制,还是外在环境的控制;
2、稳定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或者他人意愿所决定。
六个因素:(1)能力 (2)努力程度 (3)工作难度 (4)运气 (5)身心状况 (6)外界环境。
韦纳把人的成败原因分析为六个因素:能力(指个人评估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努力(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工作中个体当时的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外界环境。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的,其记忆口诀是“围城”,围代表韦纳,城代表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归因理论因素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3)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5)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6)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比海德的思想有所发展,并且有助于人们对成就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他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
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
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
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
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兔”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韦纳认为,教育和培训将使人在成就方面发生激励变化并促进激励发展。培训的重点是教育人们相信努力与不努力大不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按照韦纳的观点人们对成功或失败的解释主要涉及哪三个维度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的是成败的原因受内部控制,还是外在环境的控制;
2、稳定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或者他人意愿所决定。
六个因素:(1)能力 (2)努力程度 (3)工作难度 (4)运气 (5)身心状况 (6)外界环境。
韦纳把人的成败原因分析为六个因素:能力(指个人评估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努力(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工作中个体当时的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外界环境。
韦纳(B.Weiner)认为,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回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的问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韦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出一些归因的最基本的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相反,如果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对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倒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这种看法与我国传统的看法一致。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评价,而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受到评价。因此,韦纳总是强调内部、稳定和可控性的维度。
成败归因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提出的,其记忆口诀是“围城”,围代表韦纳,城代表成败归因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归因理论因素
1、因素来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
(1)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2)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3)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
(4)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5)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6)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扩展资料
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把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划分成三个维度,比海德的思想有所发展,并且有助于人们对成就行为的原因进行分析。他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归因,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一个人把考试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考试还会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能力是一个稳定性的原因;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那么以后考试就不大可能预期失败,这是因为运气是一个不稳定性的原因。
有成就需要的人会把成就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把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不甘于失败,坚信再努力一下,便会取得成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付,只要尽力而为,没有办不成的事。相反,成就需要不高的人认为努力与成就没有多大关系。
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其他因素,特别是归因于能力不足。成功则被看成是外界因素的结果,如任务难度不大、正好碰上运气等等。
作为对成就需要理论的一个补充,归因理论特别强调成就的获得有赖于对过去工作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不同归因。如果把成功和失败都归因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就会增强今后努力行为的坚持性。反之,如果把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太低、任务太重这些原因,就会降低自身努力行为的坚持性。
运气或机遇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过分地归因于这一因素会使人产生“守株待兔”的坚持行为,也是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所不屑为的。总之,只有将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内外部的不稳定因素时,即努力的程度不够和运气不好时,才能使行为人进一步坚持原行为。
韦纳认为,教育和培训将使人在成就方面发生激励变化并促进激励发展。培训的重点是教育人们相信努力与不努力大不一样。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书摘:三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田--
2014-11-19
书摘:三种主要的归因理论
三种理论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在企业管理中,韦纳的归因理论被更广泛地应用。
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恒常原则说)
对归因理论的探讨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海德提出的。海德认为,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如果这种需要不能被满足,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人的行为后果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因素(即内部因素)和环境的因素(即外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内因和外因。其中个人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能力和动机等,而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本身的难易程度和运气等。
海德发现,人们对事物的印象不仅取决于人们所知觉的表面行为信息,更取决于对隐含在这些表面行为背后的行为原因的知觉。人们在推论和判断某种行为性质时,总是从稳定和不稳定的各种因素中,找出某个原因和结果之间的依存关系,然后得出结论。
凯利的三度理论
凯利的三度理论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物(存在)、行动者(人)、所处的关系或情景。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被称为“三度理论”(见图)。
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这三方面的归因取决于行动的三个变量:
·区别性:针对客观物,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物做出相同的反应;
·一贯性:针对所处关系或情景,即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况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做相同的反应;
·一致性:针对行动者,即其他人对同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凯利认为,只有这三个方面都拥有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合理的归因。
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认为,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应包括两个维度:
·观察者必须分析成败是由于内在的因素还是外在的因素;
·观察者还必须分析成败是经常发生的(即稳定)还是偶然发生的(即不稳定)。
韦纳认为,两个维度相结合才能做出总结性的归因。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能力;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任务的难度;不稳定的内在因素是指个人的努力;不稳定的外在因素是指个人的运气。1979年,韦纳又提出了另一个重要的维度,即控制。他认为,努力、注意、他人的帮助等因素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是可控因素;而能力、运气、心境等因素是不受人的意志控制的,是不可控因素。韦纳的三维归因模式对认知理论的发展影响很大,被一些心理学家奉为经典。
韦纳重点探讨了成就情境中的归因问题。他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在进行成败归因时,最可能有四种归因:一是个人努力程度大小;二是个人能力大小;三是任务难度大小;四是机遇状况的好坏。然后,他用实验方法验证了人们在不同归因风格下的情绪反应和动机状态,如把成功归于内在因素(能力、努力),使人感到自豪和满意;把成功归于外在因素(难度、运气),使人感到惊喜和感激;把失败归于内在因素,使人感到内疚和无助;把失败归于外在因素,使人感到气愤和敌意。
韦纳还特别强调,个人所处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观念、人际关系等因素在成败归因上占有特殊地位。
三种理论的比较
海德的归因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多种可能因素可纳入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这四个范畴,这一直是归因的基础。
凯利对归因理论的贡献在于,他提出了一个归因过程的严密逻辑分析模式,对人们的归因过程进行了比较细致、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缺点是三度理论过分强调归因的逻辑性,而使之成为一个理想的模式,脱离了普通人归因活动的实际。其实,普通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期望对行为结果迅速做出归因的。
凯利和韦纳的归因理论所考虑的相关信息更为齐全。韦纳认为,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四方面的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以及运气。这四个因素可以按内在与外在、稳定与不稳定、可控与不可控三个维度来划分。在韦纳看来,稳定性归因决定一个人对将来成功的期望。如果某人获得成功,并认为成功的条件没有变化,他对成功的预期就会有一定把握。韦纳等人的一项实验表明,把成功归于稳定因素的被试者比把成功归于不稳定因素的被试者有更高的连续成功期望;将失败归于稳定因素(能力等)的被试者,会降低后继成功的期望;将失败归于不稳定因素(努力不够)的被试者,会保持甚至增强成功的期望。
三种理论都有它们各自的优点,在企业管理中,韦纳的归因理论被更广泛地应用。
(田成杰/2014-11-19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摘编自《员工情绪管理》,余玲艳/著,东方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我的更多文章:
书摘:归因理论(2014-11-15 00:42:40)
书摘:认知协调理论及其表现(2014-11-13 08:37:46)
书摘:自我认同与认同原理(2014-11-09 11:41:05)
书摘:本我、自我和超我(2014-11-06 15:51:42)
书摘:对情绪的误解(2014-11-02 16:45:04)
书摘:情绪与身体(2014-10-26 23:15:57)
书摘:对待情绪的三种方式(2014-10-25 16:12:30)
书摘:有效利用负面情绪(2014-10-20 23:17:48)
书摘:认识自我情绪的方法(2014-10-18 11:05:55)
书摘:情绪经历(2014-10-14 22:15:22)
标签:情绪 归因理论 生活
评论 评论共0条
暂无更多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归因理论三个维度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
1、控制点:指的是成败的原因受内部控制,还是外在环境的控制;
2、稳定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3、可控性:指个体认为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或者他人意愿所决定。
六个因素:(1)能力 (2)努力程度 (3)工作难度 (4)运气 (5)身心状况 (6)外界环境。
韦纳把人的成败原因分析为六个因素:能力(指个人评估自己能否胜任工作)、努力(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身心状态(工作中个体当时的身体及心情是否影响工作效率)、外界环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