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胜利手抄报内容简单

二、组建东北革命军,联合东北抗日义勇军共同作战 :

抗日胜利的手抄报文案和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七七事变文案 七七事变文案短句七七事变文案 七七事变文案短句


七七事变文案 七七事变文案短句


文案板块: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清楚记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后,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七七事变的战火硝烟弥漫在畔,从此抗日开始了。

东北抗联手抄报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族和东北军部分爱国官兵,在抗日的影响和推动下,纷纷组成救国军、自卫军、大刀会、红枪会等抗日武装,共约30余万人,统称东北抗日义勇军。至1932年,东北抗日义勇军陆续遭到挫败而大部失散。其间,满洲派军委到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一些部队中进行团结改造工作,建成直接的多支抗日游击队,共3000余人。至1933年春,在南满、东满、吉东、北满等地30余个县境,开辟了磐石红石砬子、延吉王隅沟、汤原太平川、饶河暴马顶子等数十个小块抗日游击区。

一、创建反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

抗日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永远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加油。

三、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支援和配合关内抗战 :

1936年4月~1937年上半年,经数千次战斗,共歼灭日伪军1万余人,不仅取得了反“讨伐”作战的胜利,而且把游击区扩展到70余个县境,建立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七七事变后,东北抗联的战略任务由作战转变为配合全国其他抗日战场共同抗战。

抗日胜利手抄报内容简单

抗日胜东北抗联手抄报文案:利的手抄报文东北抗联手抄报文案:案和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清楚记得一百多年前的甲午使中华民族蒙受了空前的奇耻大辱,使中华民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里越陷越深;三十多年后,九一八事变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七七事变的战火硝烟弥漫在畔,从此抗日开始了。

东北抗联手抄报

1936年2月20日,东北革命军改称东北抗日联军,东北革命军第1至第6军依次改称东北抗日联军第1至第6军,第8军改称第10军,各军主要人未变。另以第4军第2师为基础编成第7军,活动在虎林、饶河、抚远地区。同满洲于1933年5月16日作出决定,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东北革命军。从1933年下半年至1936年初,相继成立7个军,同时,革命军大力开展创建抗日根据地的工作。至1935年末,第1军在磐石、河里,第2军在延吉、和龙、珲春、汪清,第3军在珠河,第4军在密山、勃利,第5军在绥宁,第6军在汤原,由饶河游击队改编的第4军第4团在虎林、饶河,第8军在五常等地,共建立起8个游击根据地,其活动区域达到辽宁省东部、吉林省东南部和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共50余个县境,部队发展到1万余人,成为坚持东北抗日游击的中坚力量。时进一步加强对东北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的团结教育和,陆续编成了第8军,第9军,第11军。第8、第9、第11军分别活动于勃利、方正、桦川等地。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总人数达3万余人。

一、创建反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

三、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支援和配合关内抗战 :

1936年4月~1937年上半年,经数千次战斗,共歼灭日伪军1万余人,不仅取得了反“讨伐”作战的胜利,而且把游击区扩展到70余个县境,建立了东南满、吉东和北满三大片抗日游击根据地。七七事变后,东北抗联的战略任务由作战转变为配合全国其他抗日战场共同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