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古籍《本草纲目》,作者是谁?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本草纲目的作者(本草纲目的作者)本草纲目的作者(本草纲目的作者)


本草纲目的作者(本草纲目的作者)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圣”。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百科全书”。

英国李约瑟( Joseph 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物学界中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参考资料: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李时珍这本书是他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和心血才完成的,非常有意义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圣”。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百科全书”。

英国李约瑟( Joseph 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物学界中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参考资料:

这本书的作者就是李时珍这本书是他历经了几十年的时间和心血才完成的,非常有意义

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一名医生,但是在当时那个时代,医生并不是一个非常受人尊重的职业,而且生活十分艰苦,因此他的父亲不想他做一名医生,而是想让他好好读书,考取一份功名。但是李时珍从小就喜欢医学,不热衷于科举,在中了秀才之后,多次落榜,所以他开始专心钻研医学,二十三岁的时候跟着他的父亲学医,随后成为了一位有名的医生。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发现之前他看过的许多古典医籍中都存在着一些错误,给了许多人一些错误的指示。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还跋山涉水的走过了许多地方,亲自去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物。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编写工作。《本草纲目》是我国物学的空前巨著。达尔文称赞它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璧。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古代伟大的医学家、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其著有《濒湖脉学》。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李时珍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收集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此外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多种。被后世尊为“圣”。

扩展资料:

本草纲目刊行后,促进了本草学的进一步发展,倪朱谟的《本草汇言》、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黄宫绣的《本草求真》等,均是在其学说启示下而著成的本草典籍。达尔文(Chrles Robert Darwin)在其著作中亦多次引用本书的资料,并称之为“古代百科全书”。

英国李约瑟( Joseph Needham)称赞李时珍为“物学界中子”。本书为本草学集大成之作。刊行后,很快流传到朝鲜、日本等国,后又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