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魅力小学语文 金钱的魅力阅读
跪求90后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目录,特别是有一篇讲的是一头瘦骨嶙峋的老牛的故事,是什么名字啊
组
金钱的魅力小学语文 金钱的魅力阅读
金钱的魅力小学语文 金钱的魅力阅读
金钱的魅力小学语文 金钱的魅力阅读
1草原
2丝绸之路
3白杨
4把修到去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第二组
5古诗词三首
6冬阳童年骆驼队
7祖父的园子
8童年的发现
9儿童诗两首
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
第三组
10杨氏父子
11晏子使楚
12半截蜡烛
13打电话
口语交际习作三
回顾拓展三
第四组
14再见了,亲人
15金色的鱼钩
16桥
17梦想的力量
口语交际习作四
回顾拓展四
第五组
18将相和
19草船借箭
20景阳冈
21猴王出世
口语交际习作五
回顾拓展五
第六组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七组
22人物描写一组
23刷子李
24金钱的魔力
口语交际习作七
回顾拓展七
第八组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26威尼斯的小艇
27与象共舞
28彩色的非洲
口语交际习作八
回顾拓展八
选读课文
1古城
2故事两则
3一件运动衫
4丰碑
5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6我们家的男子汉
7孔明智退司马懿
8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9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25 《老牛》,阅读课文,80后的。
《老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中有哪些马克吐温的作品
五年级下册有两篇《百万英镑》和《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的主要作品有:《卡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1867)、《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艰苦岁月》(1872)、《镀金时代》(1873,与查尔斯·达德利·沃纳合写)、《汤姆·索耶历险记》(1876)、《国外流浪汉》(1880)、《王子与贫儿》(1882)、《密西西比河上》(1883)、《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4)、《亚瑟王朝廷上的康涅狄格州美国人》(1889)、《傻瓜威尔逊》(1894)、《贞德传》(1896)。他后出版的作品有:《神秘的来客》(16)、《马克·吐温的笔记本》(1935)和《自传》(1959)。
《金钱的魔力》,《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
金钱的魅力作文260字
金钱的魅力
从小妈妈没有给过我零用钱,有什么需要,总是向妈妈拿,所以我对金钱没有很清楚的概念。
初一时,在一次考试中我进入红榜,排在全校第四十八名,因此拿到两百元奖学金。我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次赚到的钱。回家后,出于习惯,将钱交给妈妈,想不到她竟叫我自己存起来。在一次春游,我将这二百元花到剩下不到五十元。看到这辛苦得来的钱剩下这么一点,觉得十分可惜,一来因为是自己 次赚的,二来是因为下次拿到钱还不知要多久。自从这次之后,我学会珍惜金钱,并拥有良好的储蓄习惯。
前不久,我的一位同学去魔术道具专卖店买了一个“十元”,其实是把一个十元切成一半,让别人以为是用牙齿咬出来的。当他拿给我看后,便要我猜猜看一个 “十元”要多少钱,我从五十元开始猜,一直猜到两百元,没有一个正确,后来他才公布:“六百元!”天呀!为了一个“十元”,他居然花了六百元。事后我 觉得他花这些钱很不值得。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听过这个故事:有个富翁有一大堆金子,他每天都会把金子拿出来看一看。有天,他的金子被偷走了,他十分伤心,朋友建议他说:“你可以找一堆石头,每天都把它们拿出来,像看金子一样看一看。”看在旁人眼里,富翁的那些金子,就如同石头一样,无法发挥作用,对生活毫无帮助,没有什么价值。
我始终认为,把钱花在“需要”的地方,对钱适当的管理,养成储蓄的习惯,遇到要花钱时不要舍不得,就是正确的金钱观。对我来说,钱,够用就好。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金钱的魔力》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1
说教材:
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组课文为我们展现了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金钱的魔力》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倍受关照的故事。作者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文章主要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来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说教学程序:
本课拟一课时完成,全文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揭题解题
1、金钱:百万英镑。概述故事背景:一个富豪之家刚接过钱去时,—————就像——————
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时,—————就像—————
看清楚了那张钞票时,————————就像——————
讲到第二句时课件拓展火山边上凝固起来的熔岩,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实物来理解这个恰切的比喻。
第三句学生可能会说:看清楚了那张钞票时,他再也没有了那份傲慢与神气,就像焉了的茄子,毫无生气。
看清楚了那张钞票时,他的脸色大变,就像刚被批评过的犯错的职员。
看清楚了那张钞票时,他用仰视的神情望着托德,就像见到了大财神一样。
2、指导朗读。
马克吐温的描写就是与众不同,同一张脸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了这么多的变化。这都是因为有了百万英镑,这时二次回扣课题读——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二、老板的形象——自读交流
1、找出文中有关老板的各种描写,谈谈对人物的感受。完成---------------的老板,并从文中找出依据。
2、交流:惊喜万分、语无伦次、说话啰嗦、世故圆滑、见风使舵、毕恭毕敬等。
3、小结:是什么使他变成了这样呢?——百万英镑,这时三次回扣课题读——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通过这一环节的自读交流,学生头脑中许多鲜活的词语就派上用场了,课标中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学生在交流中感悟了人物的特点,也在运用中积累了词语。真是一举三得。
三、主题升华
1、出示说话训练题目:
因为没钱,我——,托德——,老板——。
因为有钱,我——,托德——,老板——。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2、对金钱的魔力是否有了更新的认识?
3、可是我要告诉同学们:生活中没钱不行但钱也不是成能的,我们应该正视金钱,别做金钱的奴隶。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的短篇。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到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马克吐温的《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王子与乞丐》等作品,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的幽默画。这些作品读来亲切、自然,充满轻松的幽默又蕴涵深刻的批判意义,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金钱的魔力》说课稿2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金钱的魔力》。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策略、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金钱的魔力》是义务教育新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同时也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课文节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短篇《百万英镑》。课文主要讲了“我”到裁缝铺买衣服时,先遭到冷遇,而后由于拿出了一张一百万英镑的大钞,又备受关照的故事。作者采用前后内容对比的方法,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小市民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丑态。
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和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新词,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则是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习作中学会运用。
二、说教法和学法
1、重视文本以外的学习资源。语文课程是一个开放的结构,应当不断地汲取相关的学习资源来充实文本,让课文“厚”起来,让课文“活”起来,让课文“立”起来,从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改善学生语文学习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语文教学要以语言体悟为本位。语文课的价值在于语言文字,语文课首先要重视预压的涵咏、品味,语文课应当上成语言文字课。如果要关注精神,也须由文字引发,由文字贯穿,始终落脚于文字,即“着意于精神,着力于文字”。
三、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初识魔力
我首先由谈话入手,是想吸引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先检查词语掌握情况,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分别是什么身份?并介绍《百万英镑》的故事起因。再让学生去思考:他们三个在金钱的魔力下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并填写指导丛书中的问题:因为没有钱,我( ),托德( ),老板( ):因为有了钱,托德( ),老板( ),我( )。再全班汇报交流。
(这是一篇外国的节选,话语方式和其他课文有所区别,对于五年级的学生阅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要认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抓住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重点感悟扫平障碍。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的“写”,因此安排这个写的.练习,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对整个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脉络。)
(三)品读课文,感受魔力
首先我是让学生再读课文,抓住托德和老板在“我”拿出钞票前后的态度体会他们俩的性格特点以及通过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来交流学习。然后联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再次点题,再小结写作特点
这个环节重点抓住托德的“笑”来感悟托德的性格特点。我为了引出托德笑的可恶、恶心,从各式各样的笑展开,让学生想象托德的笑究竟是怎样的难看,不断设置悬念,调足学生的胃口,呈现的画面不禁让所有学生捧腹:沙皮狗的外形与文中托德的笑是那样惊人的相似。从而从这恶心的笑走进托德丑陋的灵魂与内心。由学生的自读自悟,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进入他们“认钱不认人”的内心世界,突出托德、老板在金钱面前的贪婪姿态,进一步强化了金钱的巨大的“魔力”。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应用。
(四)拓展延伸,超越金钱的价值
我用莎士比亚关于金钱的一句话引入,交流既然金钱的力量这么大,是不是一切都可以用金钱买来?然后再让学生积累一些关于金钱的名言警句。把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对金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五)作业课外
1、有感情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本文人物性格特点和作者的写作特点。
2、阅读《百万英镑》这部,感受语言的魅力。
(将学生的注意力由书内转移到书外,由课内转移到课外,激发学生对外国名著的兴趣,激活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四、说板书
说说我的板书设计,板书师生合作,有助于消除学生疲劳,保持注意力。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板书,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的思维,还能创造教与学默契配合的氛围,从而取得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回归文本
摘要: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本色,又要做到扎实有效,真正体现高效低耗。
:解读文本,把握内涵 有效交流
在听课过程中,我们也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或者是先复习引入,再逐段读讲,归纳段意,了解完中心思想,文本教学内容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是稍做过渡,直扑重点段落,使原本完整的文章支离破碎,失去了整体的美;或是只抓住字词,名曰体现其工具性……并且非语文活动多,说学逗唱,喧宾夺主;而且教学设计环节繁复,设问多多,圈套多多……华中师大杨再隋用“虚、闹、杂、碎、偏”五个字概括了这种种语文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教师教得辛辛苦苦,课时紧紧张张,目标完成度可想而知,谈及收获更是“高耗低效”。崔峦老师在新课改研讨会上就针对如何克服小学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问题时提出:“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如何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回归本色,如何让语文教学既简单又有实效,我们从以下方面做了努力:
一、深入地解读文本,把握文本内涵
准确地解读文本,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我们从普通读者欣赏性的阅读、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这三个角度,一步一步地潜心研读文本,把握其语言特点及人文内涵。我们把解读文本分为三步:步,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形象美、语言美、意境美、人格美……第二步,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学目标力求简单,明确。对于文中把握不准的再通过资料解决。以免只注重资料,放弃文本,造成“泛语文”倾向。
在充分挖掘文本的内涵所在,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后,教师要树立学生是阅读教学主体的思想,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学生认真思考,潜心会文,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接触,做好对话准备。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后,再进行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对话,相互交流自己对文本的独特见解。
《金钱的魔力》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文中对于小伙计托得的笑的描述可谓到位,有比喻,有夸张,颇耐人寻味。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托得的笑背后所隐藏的真实内涵呢?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对文本进行深入研读,对教案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多形式地朗读体会,并进行了适度拓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
1、广阅资料,深入探讨。备课组教师为了设计好教案,课前分头搜集整理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与文本有关的作品,如:《百万英镑》等,还收集了部分作品写作背景。然后对教材进行潜心研读和深入探究,分析教材的前后联系,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把握各部分的重点和关键,确定教学重难点。
2、精心设计,反复修改。依据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进行梳理、分析,提出教学策略,紧紧抓住“相”,在多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如:创设情境,课前激趣;巧用导语,恰当点拨;以读促悟,读写结合等。
3、合作学习,读中感悟。教学过程中我们坚自读自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汇报等形式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
4、适度拓展,积累语言。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如:威苏维火山的熔岩和托得的笑容有相似之处么?既然没有,为什么还用做比喻呢?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学生进行适度拓展:“看到托得的笑,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那就是托得是一个见钱眼开的财迷!
实践证明,一堂精彩的课,老师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老师对文本的独到理解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只要我们潜心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的语文课堂一定会焕发生命的活力。
跟金钱的魔力相似的作文300字
有人说书是一扇门,可以把人带入另一个世界,推开一扇门,就是一个惊喜,踏进一扇门,就是一个奇迹。
当我推开《金钱的魔力》这扇门时,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以钱取人、金钱至上的错误理念,描写托德面部表情更是让这种理念暴露得异常明显,那种无法形容的魔力,完完全全将旧的人们见钱眼开的丑恶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严格按照贫富地位让人发疯,就连某些所谓受过上等教育的绅士和淑女都有这种错误理念,这个真可悲!
当我踏进这扇门时,金钱的魔力显得魅力十足,让文中的“我”瞬间身价百倍。
托德虽然没有多大态度的改变,但老板却异常兴奋,对文中“我”的吹棒更是吹到肉麻的程度——这个小裁缝店根本不可能接到外国亲王的订单,更不可能做了,又那里来做好的成品呢?——由此可见金钱的魅力在这个吹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让钱的现存地位更上了一级。
《金钱的魔力》这篇课文不仅揭露了人性的弱点,也展现了金钱的魔力的魅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