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的历史
庐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
庐山: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庐山: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
“苍润高逸,秀出东南”的庐山,自古以来深受众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的表睐,并成为隐逸之士、高僧名道的依托,政客、名流的活动舞台,从而为庐山带来了浓浓的文化色彩,并使庐山深藏文化的底蕴。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山水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自身的过程中辟出的一片壮丽天地,亦是构成中华民族形象的重要精神支柱。
庐山山水文化,是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是山水文化的历史缩影。庐山的自然,是诗化的自然,亦是“人化”的自然。自东晋以来,诗人们以其豪迈、生花妙笔,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有4000余首。东晋诗人谢灵运的“登庐山绝顶望诸峤》、南朝诗人鲍照的《望石门》等,是早的山水诗之一,庐山并成为山水诗的策源地之一。诗人陶渊明一生以庐山为背景进行创作,他所开创的田园诗风,影响了他以后的整个诗坛。唐代诗人李白,五次游历庐山,为庐山留下了《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等14首诗歌,他的《望庐山瀑布水》同庐山瀑布千古长流,在华大地及海外华人中家喻户晓,成为古代诗歌的。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充满辩证哲理的名句……
庐山风景,是以山水景观为依托,渗透着人文景观的综合体。庐山,通过诗人、书画家、文学家、哲学家们的心灵审视,创造出众多散发着特别浓郁人文氛围的历史遗迹。正如一位新加坡学者所评论的那样:“如果说泰山的历史景观是帝王创造的,庐山的历史景观则是文人创造的。”
陶渊明以庐山康王谷作为文化背景,创作的《桃花源记》,洋溢着“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光灿。南朝时的《庐山二女》,以庐山为活动舞台,成为早期志怪的名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一诗,造就了一处名胜——花径;他在庐山筑有“庐山草堂”,所撰的《庐山草堂记》,是记述古代山水园林的名作。宁学家朱熹复兴白鹿洞书院,并使其成为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由此宋明理学在这里千秋耕耘,并真切地记录了这一具有深刻特征的文化现象的过程和历史。朱熹订立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封建教育的准则和规范,同时也影响了历史文化的进程。
山水诗、山水画是山水文化中两大华项,山水诗在庐山大放光采,山水画亦在庐山一展,闪烁出耀人的辉光。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成为绘画史上幅存在的山水画,从此历代丹青以庐山为载体,以这一艺术形式对庐山赋予美感境界的表述。画在理论上的次突破,亦是顾恺之的“传神说”,然而这是受到东亚高僧慧远在庐山阐发的“形尽神不灭论”哲学思想影响的结果。庐山东林寺莲社“十八高贤”之一的宗炳,他所撰的《画山水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篇山水画论,他所阐述的山水“畅神说”,打破了“君子此德”的美学观,表现了一个新的美学思潮的兴起。
文人墨客对庐山抒情写意,浓墨重彩,使庐山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家们对庐山进行科学探求,揭示其美的真谛。现代地质学家李四光,以庐山第四纪地质地貌为研究对象,发表了《冰期之庐山》等一系列研究著作,从而开创了第四纪冰川学说,又由此而引发中外学者对庐山第四纪冰川的学术论争,从而演奏出一部第四纪地质学的世纪交响曲……
庐山,这座世界名山,鲜明的特征是她的文化。文化,是庐山的精魂所在。
景区内有楚人村、康王谷、恩桃庵、陆羽亭等遗址;有谷帘泉、汉阳峰、乌龙潭、吕洞宾洞等胜景;有陶渊明、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历代名家咏康王谷和谷帘泉的大量诗文和所留下的摩岩石刻,是旅游休闲、度避暑胜地。“楚时明月晋时风,掩玉藏珠孰问津。春染仙源今面世,古香新色醉游人。
庐山是哪个省的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绵延的90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的三叠泉瀑布,落达155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庐山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点。
基本信息
中文名:庐山
外文名:lushan
别称:匡山
建立时间:1982
景区相关名人:李白
其他信息: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现主要有12个景区、37个景点、230个景物景观
庐山的历史背景
庐山的历史背景? 庐山的历史背景:早关于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
庐山 庐山(匡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是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点,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其中的三叠泉瀑布,落达155米。其是典型的地垒式块段山,长约25公里,宽约10公里,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并有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
庐山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只32℃,在-16.8℃,全年平均为11.4℃,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以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夏季为22.6℃,秋季则为17.4℃,冬季常在1℃左右。
庐山 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为庐山一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