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

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积累成语的意识,对提升自我有益无害。那形容工作态度我们会用到哪些成语?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形容工作态度的成语相关内容。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象征读书多的成语 是读书多的成语象征读书多的成语 是读书多的成语


象征读书多的成语 是读书多的成语


象征读书多的成语 是读书多的成语


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1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9、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1、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32、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33、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34、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7、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38、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39、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40、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41、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2

案盈几堆

【解释】:堆:堆积。案:案头。公文、书信、图书等堆积满案头。原指等待处理的文凭大量积压。后也指书籍或文字材料非常多。

【出自】: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素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答,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

浩如烟海

【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自】: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左图右史

【解释】: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自】:《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

汗牛充栋

【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书盈四壁

【解释】:指书在房间里四面墙都占满,还没摆下,即书多,形容词。

【例句】:老爸的书房内书盈四壁,到处都是老爸感兴趣的书籍,一有时间老爸就躲进书房看书。

文山书海

【解释】:文件多得像山,书多得想海。指文献量十分巨大,浩瀚无边。

【出自】:文山书海三十载辛勤耕耘田。

形容人读书多的成语3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高才博学】:高才:才能杰出;博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高才大学】: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高才硕学】:高才:才能杰出;硕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

【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房屋的墙高达数仞。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

【涵今茹古】:涵:包容;茹:吃。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通晓古今。

【好问则裕】: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宏儒硕学】:指学问渊博的人。

【泓涵演迤】:泓:水深;涵:包含;演:长流;迤:延伸。比喻学问渊博精深。

【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鸿儒硕学】: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悔读南华】:《南华经》即《庄子》。比喻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

【绩学之士】:指学问渊博的人;学者。

【江海之学】:比喻学识渊博。

【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矜奇炫博】:以奇异和渊博而夸耀、自负。

【举十知九】:列举出的.十件事情中,通晓的就有九件。比喻学识渊博。

【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钜儒宿学】:钜:通“巨”,很大;宿:老成。指学识渊博,学术上有权威的人士。

【钜学鸿生】:学识渊博的人。

【老师宿儒】:年纪大而学问渊博的人。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如古涵今】:包容吞吐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儒林丈人】:尊称学识渊博的前辈。

【沈博绝丽】:指文章的含意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铄古切今】: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铄懿渊积】: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谈笑有鸿儒】:鸿儒:大儒,有名的学者。与学问渊博的人在一起无拘无束地谈笑。指交游的人不同一般。

【通才练识】:通才:学识渊博的人。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

【通才硕学】:学识通达渊博的人。

【通古博今】:形容知识渊博。同“通今博古”。

【通今博古】: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通今达古】:形容知识渊博。同“通今博古”。

【通儒达识】: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同“通儒达士”。

【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儒硕学】:犹言通儒达士。指知识渊博、明智达理的学者。

【通文达艺】:多才多艺,知识渊博。

【汪洋浩博】:形容人的气度宽广、文辞豪放、学识渊博像水势浩大无边。

【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不沾洽】:沾洽:原指雨水沾足,这里指渊博。指学识不够渊博。

【学富才高】:学识渊博,才能高强。

【学贯古今】:贯:通。学识渊博,通晓古今知识。

【学贯天人】: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学海波澜】:比喻学识渊博的人驰骋于文坛。

【学际天人】:天人:天道与人世,自然与。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学究天人】: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学无所遗】:遗:遗漏。形容学识渊博,无所不晓。

【淹贯精微】:精微:精深微妙。渊博贯通、精深微妙。

【研经铸史】:精研经史。形容学问渊博。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于:向。有才能的人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渊博的人向学识肤浅的人请教。比喻不耻下问。

【以莛叩钟】: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教。

【以羽扣钟】:用羽毛敲钟。比喻才疏学浅却不自量力地做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也比喻拿浅显的东西向学识渊博的人请教,

【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知识渊博的人。

【有脚书橱】: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杅杅富人】:杅杅:广大。学问的渊博,就象富有的财产。

【知今博古】:贯通古今。形容知识渊博。

【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智周万物】:天下万物无所不知。形容知识渊博。

表示读书特别多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 形容书非常多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成语】: 浩如烟海

【拼音】: hào rú yān hǎi

【解释】: 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 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举例造句】: 古今载籍,浩如烟海。 清·周永年《儒藏记》

2、【成语】: 汗牛充栋

【拼音】: hàn niú chōng dòng

【解释】: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出处】: 唐·柳宗元《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举例造句】: 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封三娘》

3、【成语】: 左图右史

【拼音】: zuǒ tú yòu shǐ

【解释】: 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处】: 《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

【举例造句】: 北山在狱中,一日三餐,左图右史,倒很舒服。 《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十二回

4、【成语】: 不计其数

【拼音】: bù jì qí shù

【解释】: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出处】: 宋·魏了翁《奏措京湖诸郡》:“或谓官民兵在城内者约二十万,而散在四郊者,不计其数。”

【举例造句】: 去州桥河内周围上下点灯,不计其数。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

5、【成语】: 左右图史

【拼音】: zuǒ yòu tú shǐ

【解释】: 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

【出处】: 《新唐书·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2. 形容读书多的四字成语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立地书厨

【解释】:比喻一个读书非常的多,学识非常的渊博。

【出自】:《宋史·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描写读书多的成语:博览群书

发 音:bó lǎn qún shū

英文读法:Read books

释 义:博:多,广。览:看、阅读。群书:很多的书。广泛地认真阅读各种书。形容知识面相当广泛,读的书籍特别的多,非常的有文化。

出 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1,此人学识渊博,博览群书,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2,博览群书可以让我们通天文知地理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近义词: 博大精深、博学多才、见多识广

反义词: 目不识丁、胸无点墨、才疏学浅

英文读法:Educated car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解释: 五车:指的五车书。一个人读的书籍可以装五车那么多,说明这个人非常爱读书,学识丰富。

出处: 先秦·庄周《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孔子学富五车,是历史上伟大的圣人,是儒家文件的创始人

描写读书多的四字成语:五车腹笥

【典故】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下》

【解释】:比喻读书非常的多,非常的有学问,和学富五车意思不多

【用法】说起他聪明,就如颜子渊闻一知十;论起他饱学,就如虞世南五车腹笥。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7卷)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不识之无

3. 形容书非常多的四字成语

【汗牛充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栋:栋宇,房屋。

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左图右史】 拼音:zuǒ tú yòu shǐ 释义: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处:《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浩如烟海】 拼音:hào rú yān hǎi 释义: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坐拥百城】 拼音:zuò yōng bǎi chéng 释义:意思是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南面百城?”【拥书南面】 拼音:yōng shū nán miàn 释义: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出处:近现代成语。

4. 形容读书特别多的的成语

学富五车

汗牛充栋

博览群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学富五车

秉笔直书 闭户读书 不刊之书 博览群书 闭门读书

白面书郎 白面书生 伴食中书 刺股读书 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丹书白马 掉书袋 读书得间 读书君子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

大书特书 读书种子 奋笔疾书 奋笔直书 废书而叹

燔书阬儒 焚书坑儒 燔书坑儒 飞书走檄 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 黄麻紫书 洪乔捎书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据鞍读书 家书抵万金 借书留真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寄雁传书

临池学书 立地书橱 立地书厨 两脚书橱 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囊萤照书 飘零书剑

曝书见竹 磬笔难书 骑牛读汉书 琴棋书画 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 罄竹难书 然荻读书 史不绝书 书不尽言

书不尽意 手不释书 书不释手 胜读十年书 世代书香

书读五车 书画卯酉 书空咄咄 识礼知书 十年读书

书囊无底 书缺有间 诗书发冢 书声琅琅 书声朗朗

四书五经 书生之见 书通二酉 书同文,车同轨 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 书香人家 书香世家 三余读书 识字知书

徒读父书 摊书傲百城 通书达礼 摊书拥百城 无巧不成书

文弱书生 悬石程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乡书难寄 学书学剑

殷浩书空 燕颔书生 有脚书橱 有脚书厨 一介书生

博采众长 博采众议 博大精深 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 博古通今 博览古今 博览群书 博览五车

博洽多闻 博识多通 博硕肥腯 博施济众 博士买驴

博通经籍 博闻辩言 博闻多识 博物多闻 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 博物洽闻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 博文约礼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褒衣博带 博弈犹贤

沈博绝丽 沉博绝丽 地大物博 峨冠博带 繁征博引

高冠博带 兼览博照 兼收博采 米盐博辩 旁求博考

旁收博采 旁搜博采 旁征博引 洽博多闻 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 仁言利博 瘦羊博士 通古博今 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 学识渊博 由博返约 远溯博索

5. 形容读书特别多的的成语

1、学识渊博成语拼音:xué shí yuān bó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成语出处:孙犁《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2、学富五车成语拼音:xué fù wǔ chē成语解释: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3、博览群书成语拼音:bó lǎn qún shū成语解释: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

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成语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4、博古通今成语拼音:bó gǔ tōng jīn成语解释:博:广博;知道得多;通:通晓。通晓古代和现代的事情。

形容知识渊博。成语出处:《晋书 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5、汗牛充栋成语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成语解释: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

形容书籍极多。成语出处: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6. 形容书非常多的四字成语

1. 【汗牛充栋】

拼音: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栋:栋宇,房屋。本义是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2. 【左图右史】

拼音:zuǒ tú yòu shǐ

释义:形容室内图书多。

出处:《新唐书·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图右史。”

3. 【浩如烟海】

拼音:hào rú yān hǎi

释义: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宋·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简牍盈积;浩如烟海;抉摘幽隐;枝计毫厘。”

4. 【坐拥百城】

拼音:zuò yōng bǎi chéng

释义:意思是有一万卷书,胜似管理一百座城的大官。比喻藏书极丰富。

出处:北齐·魏收《魏书·李谧传》:“丈夫拥书万卷,何南面百城?”

5. 【拥书南面】

拼音:yōng shū nán miàn

释义:比喻藏书极其丰富或嗜书之深。同“拥书百城”。

出处:近现代成语。

7. 形容读书特别多的成语和名言

成语:

1、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出自:《庄子·天下》

2、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作谓语、定语;用于赞扬别人。出自:《晋书·郄诜传》

3、才高八斗:形容文才非常高。才:才华。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

4、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出自:《周易·屯》

5、才华横溢: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作谓语、宾语、定语。出自:清 《嘉业堂藏书志·清别集》

名言:

1、青年人治学,要注意把知识 面搞得宽一些。–苏步青

2、多学少评,这是值得提倡的正确的求知 态度。–邓拓

3、治学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验。–裁布罗格利

4、只有广泛地得到教益,自己才能兼容并蓄,融会贯通,然后才能独创一格。–荀慧生

5、读书无嗜好,就不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描写多读书的成语

1.表示书读得多成语:

博览群书、学富五车、博闻强识、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博古通今、汗牛充栋、才高八斗、读书破万卷

立地书厨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学富五车 博古通今 才高八斗 博览群书 满腹经纶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形容精读书的成语:精益求精 字斟句酌

形容泛读书的成语:一目十行 浅尝辄止 浮光掠影

形容广泛读书的成语:博览群书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刻苦勤奋的成语:韦编三绝 孜孜不倦 悬梁刺股 刺股悬梁 映雪读书 囊萤映雪 凿壁偷光

形容爱读书的成语:手不释卷 学而不厌

形容读书快:一目十行

形容书籍多:浩如烟海 汗牛充栋

形容读书有益:开卷有益

参考资料:在网上查的

# 闭门读书 # # 不知寝食 # 不知肉味 # 澹泊明志, … # 得其三昧 # 砥志研思 # 笃学不倦 # 笃学好古 # 笃志好学 # 废寝忘餐 # 废寝忘食 # 皓首穷经 # 鸿鹄将至 #

1、一心一意 2、屏息凝神 3、全神贯注 4、聚精会神 5、专心致志 6、目不转睛 7、心无旁鹜 8、目不斜视 9、苦思冥想 10、全心全意

闭门读书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寝食 不知肉味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得其三昧 砥志研思 笃学不倦 笃学好古 笃志好学 废寝忘餐 废寝忘食 皓首穷经 鸿鹄将至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敬业乐群 埋头苦干

形容读书特别多的的成语

学富五车

汗牛充栋

博览群书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学富五车

秉笔直书 闭户读书 不刊之书 博览群书 闭门读书

白面书郎 白面书生 伴食中书 刺股读书 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丹书白马 掉书袋 读书得间 读书君子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丹书铁契 丹书铁券

大书特书 读书种子 奋笔疾书 奋笔直书 废书而叹

燔书阬儒 焚书坑儒 燔书坑儒 飞书走檄 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 黄麻紫书 洪乔捎书 衡石程书 衡石量书

据鞍读书 家书抵万金 借书留真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寄雁传书

临池学书 立地书橱 立地书厨 两脚书橱 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 牛角挂书 牛角书生 囊萤照书 飘零书剑

曝书见竹 磬笔难书 骑牛读汉书 琴棋书画 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 罄竹难书 然荻读书 史不绝书 书不尽言

书不尽意 手不释书 书不释手 胜读十年书 世代书香

书读五车 书画卯酉 书空咄咄 识礼知书 十年读书

书囊无底 书缺有间 诗书发冢 书声琅琅 书声朗朗

四书五经 书生之见 书通二酉 书同文,车同轨 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 书香人家 书香世家 三余读书 识字知书

徒读父书 摊书傲百城 通书达礼 摊书拥百城 无巧不成书

文弱书生 悬石程书 学书不成,学剑不成 乡书难寄 学书学剑

殷浩书空 燕颔书生 有脚书橱 有脚书厨 一介书生

博采众长 博采众议 博大精深 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 博古通今 博览古今 博览群书 博览五车

博洽多闻 博识多通 博硕肥腯 博施济众 博士买驴

博通经籍 博闻辩言 博闻多识 博物多闻 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 博物洽闻 博闻强识 博闻强志 博文约礼

博学多才 博学多闻 博学洽闻 褒衣博带 博弈犹贤

沈博绝丽 沉博绝丽 地大物博 峨冠博带 繁征博引

高冠博带 兼览博照 兼收博采 米盐博辩 旁求博考

旁收博采 旁搜博采 旁征博引 洽博多闻 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 仁言利博 瘦羊博士 通古博今 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 学识渊博 由博返约 远溯博索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1、学富五车xué fù wǔ che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出处:《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例句: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了。

2、汗牛充栋hàn niú chōng dòng

释义: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出处: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例句:我们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多达数十万册,真可说是汗牛充栋。

3、博览群书bó lǎn qún shū

释义:博:多,广。览:看、阅读。群书:很多的书。广泛地认真阅读各种书。形容知识面相当广泛。

出处:《周书·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例句:枢博览群书,工诗赋。使车所至,登临啸咏,动盈卷轴。

4、博古通今 bó gǔ tōng jīn

释义: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通今。”

例句:我们的历史老师~,受到同学们的爱戴。

5、 满腹经纶mǎn fù jīng lún

释义: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

出处: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商调集贤宾·题春园·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例句:经过几十年的知识积累,现在~,博学多才。

1.学识渊博

xué shí yuān bó

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成语出处孙犁《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2.学富五车

xué fù wǔ chē

成语解释学问很多;有五车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富:丰富;五车:指五车书;形容书很多。

3.成语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博览群书

bó lǎn qún shū

成语解释览:观看;阅读。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形容学识渊博。也作“博览群籍”。

成语出处《周书 庾信传》:“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

4.才高八斗

cái gāo bā dǒu

成语解释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

成语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5.满腹经纶

mǎn fù jīng lún

成语解释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 商调集贤宾 题春园 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汗牛充栋、文山书海、数不胜数

书盈四壁、不计其数、浩如烟海

有:学而不厌、如饥似渴 等

形容读书特别多的的成语

我来答有奖励

多肉20170326

LV.8 2019-10-10聊聊

1、学识渊博

成语拼音:xué shí yuān bó

成语解释:指学识深而且广

成语出处:孙犁《杂谈》:“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

2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特别多.

一目十行,形容读书速度特别快,

五体投地,比喻敬佩到

极点

.

著作等身

学富五车、博览群书

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1、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7、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8、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9、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10、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11、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12、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13、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1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15、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16、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17、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18、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19、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0、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1、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2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23、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24、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25、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6、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27、囊萤照读: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 )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28、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9、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31、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32、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33、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34、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3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7、才贯二酉: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因以之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

38、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39、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40、书香世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41、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

形容读书的成语

1、舌战群儒:舌战:激烈辩论。儒:儒生,旧指读书人。原指与众多的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泛指与许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2、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3、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4、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5、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6、山陬海筮:山隅和海边。泛指荒远的地方。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8、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9、目不识书:谓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10、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11、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12、五车腹笥: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14、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15、臧谷亡羊:《庄子骈拇》载,臧、谷二人牧羊,臧挟策读书,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为典,喻事不同而实则一。

16、匡衡凿壁:《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以匡衡凿壁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17、书声朗朗:形容读书声音清朗而响亮。

18、世代书香:世世代代都是读书的人家。

19、画荻教子: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20、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21、五行并下: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22、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3、源头活水:原比喻读书越多,道理越明。现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4、招贤纳士: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25、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26、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27、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28、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29、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30、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1、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32、十年寒窗:形容长年刻苦读书。

33、文弱书生:文弱:文雅而体弱。举目文雅,身体柔弱的读书人。

34、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

35、尽信书不如无书: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36、一介书生: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37、书读五车:形容读书多、知识丰富。

38、摘句寻章:摘取、搜寻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39、九儒十丐:儒:旧指读书人。元代统治者把人分为十等,读书人列为九等,居于末等的乞丐之上。后指知识分子受到和苛待。

40、据鞍读书: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41、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42、白面书郎: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才贯二酉:二酉yǒu:指大酉山、小酉山。据《太平御览》卷四引《荆州记》裁:传说大酉、小酉(在今湖南沅陵县)二山藏书很多。因以才贯二酉形容读书甚多、学识渊博。《镜花缘》一六回:大贤世居大邦,见多识广,而且荣列胶庠,自然才贯二酉,学富五车了。

44、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45、十年窗下: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46、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47、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48、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49、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50、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51、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52、滚瓜烂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5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54、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55、挂席为门:汉初丞相陈平,好读书,在未发迹时,家里很穷,挂着破席子当门。见《史记陈丞相世家》。后以挂席为门指隐士居处。亦形容贫穷或居处简陋。

56、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57、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58、寻章摘句:寻:找;章:篇章;摘:摘录。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

59、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60、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61、书香门第:旧时指上辈有读书人的家庭。

62、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部分国: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63、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64、徒读父书:徒:只。父书:父亲之言论。白读父亲的兵书。比喻人只知读书,不懂得运用知识,加以变通。

65、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66、废书而叹: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67、孙康映雪: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68、浑浑沉沉: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一说,沉当为沆字。

69、照萤映雪: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70、枕籍经史:枕着经典,垫着史书。形容专心一意读书。

71、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72、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73、诗礼之家: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74、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75、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76、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77、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78、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79、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80、雪天萤席:比喻不分寒暑,刻苦读书。

8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82、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83、春诵夏弦:指应按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84、五行俱下:谓读书敏捷神速。

85、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8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87、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88、病国殃民:使受害,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8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90、硕学通儒:儒:指读书人。学问渊博,通达事理的学者。

、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92、书声琅琅:形容读书声音响亮。

93、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94、读书三到:形容读书十分认真。

95、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96、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97、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98、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许许多多贫寒的读书人。

形容数量多的成语

1、铺天盖地: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

2、擢发难数:形容罪过之多,即使将头发全拔下来计数,都还不够数。

3、琳琅满目:琳琅,珍贵的玉石。满眼都是精美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多指书籍、工艺品。

4、千仓万箱:形容因年成好,储存的粮食非常多。

5、不可胜数:胜:尽,数:计算。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6、不一而足:足,充足,足够。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不止一个,非常多。

7、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8、漫山遍野:漫,满;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9、排山倒海:排:排开;倒:翻倒。推开山岳,翻倒大海。形容来势猛,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10、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

11、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12、成群结队:成:够,达到一定数量.结:系。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后来也比喻团结一致。

13、成百上千:形容数量极多,成群结队的。百和千在这里是一个泛指,并不是指具体的数目。

14、不胜枚举:胜:尽;枚:个。举:举出。不能一个个地列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

15、成千上万:形容数量很多,数不胜数。

16、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

17、不计其数:计:计算。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18、数不胜数: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19、数以万计:以万来计算。形容极多。

20、铺天盖地: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来势凶猛,到处都是。

21、车载斗量: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22、层出不穷: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止尽。比喻事物变换之快并且多。

23、人山人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24、多如牛毛: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25、不知凡几:凡,总共。几,多少。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26、琳琅满目:琳琅:精美的玉石。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

27、堆积如山:聚集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28、满山遍野:满:漫;遍:到处。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

29、恒河沙数:本为佛经用语。恒河,南亚大河。比喻数量多到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比喻数目很多。

30、成千累万:形容数量极多。

31、盈千累万:盈:满;累:积。成千上万。形容数量非常多。

32、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比比,处处;皆,全,都。

形容花多的成语

1、遍地开花:比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

2、绿肥红瘦: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3、枯枝败叶: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4、花簇锦攒:形容五色缤纷、繁盛艳丽的景象。同“花攒锦簇”。

5、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6、绿暗红稀: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7、百花争艳:各种花草树木竞相开放出艳丽的花朵。

8、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9、看朱成碧: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10、枯树生花: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11、簇锦团花: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

12、葵藿倾阳:葵:葵花。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葵花和豆类植物的叶子倾向太阳。比喻一心向往所仰慕的人或下级对上级的忠心。

13、梨花带雨: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14、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15、百花齐放: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16、枯木生花:枯树开了花。比喻绝处逢生。也比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17、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18、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19、枯树开花:已经枯的树又开起花来。比喻绝处逢生获奇迹出现

20、六出纷飞: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表示书读得多的四字成语

成语是非常精辟的词语,仅仅四字就可以传达许多信息。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表示书读得多的四字成语。欢迎欣赏

表示书读得多的四字成语

1.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 汗牛充栋: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3. 峨冠博带: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4.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5.博通经籍:博:广博:籍:书籍。广博而又精通经典文献。形容人学识渊博。

6.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7.米盐博辩:比喻议论广博细杂。

8.乡书难寄:乡书:家书。家书很难寄回家中。比喻与家乡消息隔绝。

9. 书缺有间:泛指古书残缺已有多年。

10. 博古通今: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表示书读得多的精彩四字成语

1. 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只可形容书多,不能形容其他的事物。

2.学富五车: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很多学问,肚子里都是知识文化。

3.书不尽言: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4.囊萤照书: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5.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6.书香人家:指世代都是读书人的家庭。

7.识字知书:指有文化知识。

8.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9.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10.才高八斗:才:文才,才华。比喻极有才华。

表示书读得多的精选四字成语

1.博大精深: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2.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4.博闻强识:广博。闻:见闻。记: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博学多才:博:广博;才:才能。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7.才高八斗: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8.繁征博引:引用多方面的资料作为证明。

9.丹书铁契: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

10.由博返约:指做学问人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终达到简约。

11.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12.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13.借书留真:指借别人的书,抄写后留下正本,把抄本还给别人。

14.博而寡要: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15.书生之见: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

16.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17.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18.临池学书: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19.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表示读书很多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表示读书很多的成语,欢迎大家分享。

表示读书很多的成语1

1、才高八斗:才:文才,才华。比喻极有才华。

2、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3、满腹经纶: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4、博闻强识:广博。闻:见闻。记: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5、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6、博学多才:博:广博;才:才能。学问广博精深,有多方面的才能。

7、博古通今:通晓古今一切知识和事情,形容知识渊博。亦称“博古知今”。

8、汗牛充栋:栋:栋宇,房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只可形容书多,不能形容其他的事物。

9、学富五车:意思就是一个人有很多学问,肚子里都是知识文化。

表示读书很多的成语2

燔书阬儒、焚书坑儒、燔书坑儒、飞书走檄、黄耳传书

狐鸣鱼书、黄麻紫书、洪乔捎书、衡石程书、衡石量书

据鞍读书、家书抵万金、借书留真、尽信书不如无书、寄雁传书

临池学书、立地书橱、立地书厨、两脚书橱、目不识书

目不知书、牛角挂书、牛角书生、囊萤照书、飘零书剑

曝书见竹、磬笔难书、骑牛读汉书、琴棋书画、弃书捐剑

磬竹难书、罄竹难书、然荻读书、史不绝书、书不尽言

书不尽意、手不释书、书不释手、胜读十年书、世代书香

秉笔直书、闭户读书、不刊之书、博览群书、闭门读书

白面书郎、白面书生、伴食中书、刺股读书、咄咄书空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丹书白马、掉书袋、读书得间、读书君子

读书破万卷、读书三到、读书三余、丹书铁契、丹书铁券

大书特书、读书种子、奋笔疾书、奋笔直书、废书而叹

书读五车、书画卯酉、书空咄咄、识礼知书、十年读书

书囊无底、书缺有间、诗书发冢、书声琅琅、书声朗朗

四书五经、书生之见、书通二酉、书同文,车同轨、书香门第

书香门户、书香人家、书香世家、三余读书、识字知书

徒读父书、摊书傲百城、通书达礼、摊书拥百城、无巧不成书

文弱书生、悬石程书、学书不成,学剑不成、乡书难寄、学书学剑

殷浩书空、燕颔书生、有脚书橱、有脚书厨、一介书生

博采众长、博采众议、博大精深、博而不精

博而寡要、博古通今、博览古今、博览群书、博览五车

博洽多闻、博识多通、博硕肥腯、博施济众、博士买驴

博通经籍、博闻辩言、博闻多识、博物多闻、博物君子

博闻强记、博物洽闻、博闻强识、博闻强志、博文约礼

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褒衣博带、博弈犹贤

沈博绝丽、沉博绝丽、地大物博、峨冠博带、繁征博引

高冠博带、兼览博照、兼收博采、米盐博辩、旁求博考

旁收博采、旁搜博采、旁征博引、洽博多闻、强记博闻

强识博闻、仁言利博、瘦羊博士、通古博今、通今博古

汪洋浩博、学识渊博、由博返约、远溯博索

学富五车、汗牛充栋、博览群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