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章 总则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6号文件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6号文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6号文件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6号文件


条为了规范内部审计人员对组织内部控制中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审查与评价,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风险管理,是对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四条风险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基本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对风险管理的审查和评价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内容之一。

第五条组织管理层负责确定可接受的风险范围,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并使之有效运行。

第六条风险管理包括以下主要阶段:

(一)风险识别,即根据组织目标、战略规划等识别所面临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即对已识别的风险,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三)风险应对,即采取应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组织可接受的范围内。

第七条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充分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过程,审查和评价其适当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八条风险管理包括组织整体及职能部门两个层面。内部审计人员既可对组织整体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也可对职能部门风险管理进行审查与评价。

第三章 风险管理的审查与评价

第九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组织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已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

第十条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中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 (一) 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

(二) 经济环境的变化;

(三) 科技的快速发展;

(四) 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

(五) 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

(六) 其他。

第十一条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中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其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 (一)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

(二)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

(三)组织资产的性质以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

(四)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

(五)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

(六)其他。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对风险评估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以下两个要素:

(一)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影响的程度。

第十三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充分了解风险评估的方法。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

(一)定性方法,是指运用定性术语评估并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

(二)定量方法,是指运用数量方法评估并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对管理层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审查,并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一) 已识别的风险的特征;

(二) 相关历史数据的充分性与可靠性;

(三) 管理层进行风险评估的技术能力;

(四) 成本效益的考核与衡量;

(五) 其他。

第十五条内部审计人员在评价风险评估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定性方法的采用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

(二)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数据难以获取时,一般应采用定性方法;

(三)定量方法一般情况下会比定性方法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风险应对措施进行审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作出的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回避。是指采取措施避免进行可产生风险的活动;

怎么记忆战略内控十八项指引

第1号——组织架构

第2号——发展战略

第3号——人力资源

第4号——

第5号——企业文化

第6号——资金活动

第7号——采购业务

第8号——资产管理

第9号——销售业务

第10号——研究与开发

第11号——工程项目

第12号——担保业务

第13号——业务外包

第14号——财务报告

第15号——全面预算

第16号——合同管理

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第18号——信息系统

有关企业风险管理的指引?

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作风险管理指引

这个得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缺什么补什么。注册风险管理师(CERM)不温不火报名中。

电话:010—58684020,56322 找杨老师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要求,下列属于合同管理需关注的主要风险的是( )。

【】:A、B、C、D

本题考核《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6号——合同管理》。合同管理需关注的主要风险包括:(1)未订立合同、未经授权对外订立合同、合同对方主体资格未达要求、合同内容存在重大疏漏和欺诈,可能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合同未全面履行或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诉讼失败、经济利益受损。(3)合同处理不当,可能损害企业利益、信誉和形象。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有哪些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共18号:

第1号——组织架构

第2号——发展战略

第3号——人力资源

第4号——

第5号——企业文化

第6号——资金活动

第7号——采购业务

第8号——资产管理

第9号——销售业务

第10号——研究与开发

第11号——工程项目

第12号——担保业务

第13号——业务外包

第14号——财务报告

第15号——全面预算

第16号——合同管理

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第18号——信息系统

内控指引18项都有什么

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

1、内部环境类指引有5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等指引。

2、控制活动类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9个指引。

3、控制手段类指引有4项,包括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等指引。

扩展资料

内控指引对单位内控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本次报告对内控信息化提出了全面的、更高的要求,往年的内控报告也考察信息化建设的情况,但只是一个考察项,问你所在的单位的内控信息化覆盖了哪些业务。

本次内控报告是整整一张表格,单位有没有上信息化软件,这些信息化软件模块是的还是相互连通的,软件汇总形成的大数据是否作为班子决策的依据,内控信息化不再是一项遥远的、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题,而是今年或明年上什么样的信息化软件的问题。

参考资料来源:

第1号——组织架构

第2号——发展战略

第3号——人力资源

第4号——

第5号——企业文化

第6号——资金活动

第7号——采购业务

第8号——资产管理

第9号——销售业务

第10号——研究与开发

第11号——工程项目

第12号——担保业务

第13号——业务外包

第14号——财务报告

第15号——全面预算

第16号——合同管理

第17号——内部信息传递

第18号——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