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的笔顺笔画

笔顺: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草的笔顺怎么写 草的笔顺怎么写笔画草的笔顺怎么写 草的笔顺怎么写笔画


草的笔顺怎么写 草的笔顺怎么写笔画


草的笔顺怎么写 草的笔顺怎么写笔画


笔画:9画

部首:艹

结构:上下结构

释义:

1.名词

竹木、谷物、菜蔬以外,茎秆不是木质的高等植物的统称。「地里长满了草」

2.名词

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植物的茎、叶。「粮草」

3.名词

指山野、民间。「落草为寇」

4.形容词

卑。「草民」

5.形容词

不细致;不认真。「潦草」

6.动词

创始。「草创」

7.动词

写初稿。「草拟」

8.名词

文章的初稿。「起草」

9.形容词

初步的;试行的。「草稿」

10.名词

文字书写形体的名称。「真草隶篆」

拼音字母和某些外文字母的手写体。「大草」

11.形容词

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

草的笔顺怎么写笔画

草字共有9画,笔画顺序为: 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字义扩展

草:cǎo ㄘㄠˇ。《说文解字》:“草,草斗,栎实也。一曰象斗子。从艸、早声 ”。日如蚤般争先在头上是早之范式。艸、早两范式叠加。地之毛逢春争先而出是草之范式。本义: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衍义:引申指“粗糙,不细致”。如: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衍义:引申指“中文的一种书体”。如: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①指汉字草书;②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 衍义:引申指“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如:草拟、草诏(为草拟诏书)。 衍义:引申指“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如:草野、草莽、草寇、草贼。 衍义:又用作姓 ,是中文一级常用字 ,早见于甲骨文

草笔画顺序

草的笔顺是一丨丨丨フ一一一丨。草共9笔,一(横)、丨(竖)、丨(竖)、丨(竖)、_(横折)、一(横)、一(横)、一(横)、丨(竖)。

草,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

基本字义:

本义: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

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如: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衍义:引申指“粗糙,不细致”。如: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1) 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今“草”字系借字,原是“皂”的本字。《说文》:“草,草斗,栎实也”栎实:栎树的荚果,即皂角。借为“草木”之“草”以后,则另造“皂”字来代替。本义:栎实

(2) 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大草不生。——《吕氏春秋·任地》。注:“草,秽也。”

草食者羶。——《吕氏春秋·本味》

草苴比而不芳。——《楚辞·悲回风》。注:“生曰草。”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 刘禹锡《陋室铭》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3) 又如:除草;粮草(军用的粮食和草料);野草遍地;寸草不留;青草;牧草;茅草;草厅(草堂;厅堂);草莽(草丛。比喻无用的东西)

(4) 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草的笔顺

一、草的笔画: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二、拼音:cǎo。

三、部首:艹。

四、释义:

1、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

2、汉字的一种书体:~书。

3、打稿子,亦指稿子。

相关组词:

1、草书 [ cǎo shū ]

基本释义:汉字字体之一。字形比隶、楷简化,笔画牵连曲折,便于迅速书写。从汉代以来,体势屡有变迁,有章草、今草、狂草、行草等。

2、起草 [ qǐ cǎo ]

基本释义:打草稿:起草文件。这个报告是谁起的草?

3、花草 [ huā cǎo ]

基本释义:指供观赏的花和草。

4、草地 [ cǎo dì ]

基本释义:草本植物群落的统称。分湿生的草甸、中生的次生高草甸、亚高山草甸以及旱生的草原等。如青藏高原的草本植被,统称草地。

草的笔顺是

草的笔顺是: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基本解释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绳。~鞋。

3、旧指山野、民间:~贼。~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5、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汉字形体的一种:~书。~写。真~隶篆。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小~。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案。~稿。

8、起草:~拟。

详细解释

1、(形声。从艸,早声。小篆艸,象两棵草形,是草的本字。)

2、草本植物的总称。

艸,百卉也。从二屮。会意。经传皆以草为之。汉书多以屮为之。《说文》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唐朝刘禹锡《陋室铭》

3、指用作燃料、饲料的干草。

今又盛寒,马无稿草。《资治通鉴》

又如:草库伦(指围起来的草场);草料。

4、未开垦过的荒地。

垦草创邑,辟地生。《韩非子,外储说》

5、文书的底稿;初稿。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 宋代洪迈《容斋续笔》

6、一种书写体 。

如:章草;狂草;草行(书法中的行书兼草体)。

草的笔顺

如下图:

草拼音cǎo

1、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

2、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

3、粗糙,不细致。

4、汉字的一种书体。

5、打稿子,亦指稿子。

扩展资料相关组词:

1、草原[cǎo yuán]

生长着旱生或半旱生草本植物的大片土地。分布在温带地区的叫温带草原,间或杂有耐旱的灌木;分布在热带地区的叫热带草原,常见稀疏的树木。

2、花草[huā cǎo]

指供观赏的花和草。

3、野草[yě cǎo]

地面生长的掺进植物,耕作中通常伤害作物或损害地方的外貌、经济方面无用的植物。

4、草书[cǎo shū]

汉字字体之一。

5、草木[cǎo mù]

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上下结构的字,通常笔画顺序是自上而下,所以草的笔顺为:

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一共9画。偏旁是草字头。

横竖竖竖 横折 横横横竖

横 竖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

草笔顺怎么写

草的笔顺: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基础释义: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青~。割~。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绳。~鞋。

3、旧指山野、民间:~贼。~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驴。~鸡。

5、草率;不细致:潦~。字写得很~。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汉字形体的一种:~书。~写。真~隶篆。拼音字母的手写体:大~。小~。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案。~稿。

8、起草:~拟。

造句:

1、不久午餐就送来了,当时他正埋头于一本满是潦草字迹的记事簿。

2、旧时人们在提到自己的字的时候,往往用“草字”两个字表示谦虚。

3、汉字中有一些部首是代表一定意义的,例如“草字头”的字很多都跟植物有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首都有意义。

4、冯掌柜名叫冯薙,是草字头下面一个雉鸠的‘雉’;他弟弟名叫冯荠,是草字头下面一个齐国的‘齐’字。

5、章草字字,又字字不同,因此练习这种字体往往需要先到字帖上找字,仔细临摹、布局,后才能落笔成章。

6、我名叫刘修,修身齐家的修,草字德然,便是涿县人。

7、小生姓袁名凡,草字梦倾,不知姑娘如何称呼?

8、字不好,便将挪字的提手旁移至顶上,变成个草字头,以盼草长根茂、繁衍生息,于是便有了罗溪这个名字。

9、黄,草字当头,扎根大地;俭,一生布衣,俭以养廉。

10、吴江周正卿,草字务德,见过仁兄。

草字笔顺怎么写

草字的笔顺为横、竖、竖、竖、横折、横、横、横、竖。

基本释义:

(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统称:野草。

(2)指用作燃料、饲料等的稻、麦之类的茎和叶:稻草。

(3)旧指山野、民间:草贼。草野。

(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驴。草鸡。

(5)草率;不细致:潦草。字写得很草。

(6)文字书写形式的名称。草书。草写。

(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

(8)起草:草拟。

造句:

1、草看了一遍,就把书还给他了。

2、真是胡闹,这么的事情怎么能草草处理呢?

3、这件事绝不能草草了事。

4、行人叹息风土好,居人生计何草草。

5、这个工作很重要,希望你慎重为之,千万不可草草了事。

6、去年,奶奶在院子里种植的那些花花草草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7、本人喜爱各种花花草草,绚丽多彩的月季,雍容华贵的牡丹,清新怡人的君子兰,七里飘香的桂花,等等。

8、这件事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决不能草草了事。

9、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马观花,草草了事。

10、所以别再让前戏草草了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