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入产出分析直接分配系数,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投入产出分析直接分配系数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投入产出分析直接分配系数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


投入产出分析直接分配系数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


投入产出分析直接分配系数 投入产出直接消耗系数


1、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平衡关系所使用的方法。

2、从一般均衡的定出发,把各部门的产品量的依存关系表现为方程组。

3、再依据统计材料,制成一种矩阵形或棋盘形的平衡表,表现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品的供给和需求相平衡的全貌;并由此求得每一部门的产品总量与它生产这个总量所需其他部门的产品量的比例(称“技术系数”),从而确定上述方程组中的有关参数值。

4、从含有这些参数值的方程组,推断某一部门产销情况的变化对其他部门的影响,计算为满足上一定的“终消费”(即个人及 消费、投资和输出)所需生产的各种产品总量,并预测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景。

5、,理论基础,投入产出表,实物表,价值表,数学模型,实际套用,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方法。

6、 (钟契夫,陈锡康,刘起运,《投入产出分析》,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pp1)投入是进行一项活动的消耗。

7、如生产过程的消耗包括本系统内各部门产品的消耗(中间投入)和初始投入要素的消耗(初投入)。

8、产出是指进行一项活动的结果。

9、如生产活动的结果是为本系统各部分生产的产品(物质产品和劳务)。

10、(陈锡康,投入产出分析讲义,2004) 瓦西里·列昂剔夫(Wassily W.Leontief,1906—1999)是投入产出账户的创始人(SURVEY OF CURRENT BUSINESS,March 1999,pp9)。

11、1936年,列昂剔夫发表了《美国经济体系中的投入产出的数量关系》一文,接着在1941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29》一书,1953年,又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

12、在这些著作中,列昂剔夫提出了投入产出方法。

13、(何其祥,《投入产出分析》,科学出版社,1999.pp4) 列昂剔夫的投入产出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重农学派魁奈(Francois Quesnay,1694—1774年)的《经济表》。

14、列昂剔夫把他编的张投入产出表称为“美国的经济表”。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