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养殖方法

4、池塘的四周需要用竹箔围好,防止敌害,可在水面下的10cm处设饵料台。

3.幼蛙的饲养和管理。

吉林温室大棚牛蛙养殖技术_河南牛蛙养殖大棚厂家直销吉林温室大棚牛蛙养殖技术_河南牛蛙养殖大棚厂家直销


吉林温室大棚牛蛙养殖技术_河南牛蛙养殖大棚厂家直销


吉林温室大棚牛蛙养殖技术_河南牛蛙养殖大棚厂家直销


4成蛙的饲养是整个牛蛙养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生产程序。目前牛蛙养殖可分精养和粗养两种方式。粗养,就是将蛙放养于比较宽广的场所,利用天然饵料任其自然生长。精养,则是利用较小的池子,采用人工投饵,进行高密度养殖。下面主要是介绍精养的方式。.饲养管理。

牛蛙食量大,环境污染会恶化水质。所以要经常清洗水泥池,注意池水的更换,保证牛蛙的水质干净。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或漂消毒一次。在高温养殖环境下,要合理降低水温,保证牛蛙的正常生长。因为牛蛙有以大小争食的习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可以提高牛蛙养殖的效率。

牛蛙是一种经济养殖业,牛蛙养殖要求有什么?

一定要有特种养殖许可证,然后在选择地址的时候要选择水源充足,环境比较安静,水没有污染,交通便利的地方,如果池子有100平方米大的话,那么要分为4个小池子,温度应该控制在25~32℃之间。

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水域,1、一般选小型水泥池当培育池,面积为8-10平方米,水深0.6-1m。然后也应该选择优质的品种,要定期的去除杂草,千万不要污染水源,要定期的更换水源,还需要保持水中的氧气充足,要选择有营养的饵料。

养殖应该注意周边的温度,同时也要注意周围的环境问题,也要注意在温水中进行养殖,也要保持水的干净幼蛙的大小和饲料状况要根据饲养管理水平来决定。如果每平方米养殖100~120只青蛙,必须喂人工饲料。一般可以饲喂蚯蚓、蝇蛆等活饲料或颗粒饲料,费用要控制合理。而且牛蛙的食量、温度、饲料都有较大异,要合理控制投喂量。,也要注意保持定期的光照。

有谁知道林蛙养殖技术吗?

3、定时巡查培育池,如果发现了肉食性鱼类、蜻蜒幼虫、水蛇、虎斑蛙蝌蚪、龙虱幼虫等生物,需要及时清除,避免牛3.选择优质的蛙苗和饲料。蛙蝌蚪被吞食。

林蛙长白山亚种所产的林蛙油品质。“吉林长白山林蛙油”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GB/T19507—2008,2008年11月1日实施)。林蛙长白山亚种适宜生活在林区有山涧、河流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特别是长白山地区,蕴藏量占全国的90%以上。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目前适宜林蛙生存的环境不断恶化,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林蛙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再加上人为的滥捕乱杀,使野生的林蛙资源越来越少,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目前商品林蛙油仍以野生资源为主,但野生林蛙资源有限,林蛙和林蛙油越来越匮乏,导致林蛙产品价格上升,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林蛙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一直呈供不应求的局面。东北有很多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森林、气温、湿度等条件适合林蛙生长,饲养林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国内外市场对林蛙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受产地地域有限的影响,市场的供求局面是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林蛙及其产品的市场空间只会越来越大。保护林蛙动物资源,进行林蛙人工、半人工养殖,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

林蛙封沟养殖技术比较成熟,但在生产过程中林蛙的回捕率很低。人工圈养的方法投资大,成本高,养殖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半封闭、半开放式养殖方式是目前林蛙养殖的主要方式。

当然,林蛙养殖与其他行业一样,有赚钱的,也有赔钱的。在进行林蛙养殖之前,一定要先学习养殖技术,做好市场调研,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到适合当地环境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林蛙养殖,减少或避免因养殖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

林蛙养殖分两种,一是家养,另一种是在山上散养,不管是家养还是散养,都是人工孵化池,能让林蛙上岸的成活率比较高,对于孵化池建设,喂养,水温等控制要严格,其实很简单的,资料上说的比较麻烦,实际作没有这么麻烦的,还是比较简单的

牛蛙养殖场怎么建造

1.建造青蛙池塘。

牛蛙是一种价值很高的两栖动物,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养殖项目,在养殖前我们要重视牛蛙养殖场所的建设,这也是养殖的基础性工作,那么,牛蛙养殖场怎么建造?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牛蛙养殖基地建设方案。 一、牛蛙养殖场建设技术 牛蛙养殖场应选择在有水面、有陆地、安静、温暖、植被好、浮游生物与各种昆虫丰富、土质为壤土、通电通路的地方建设。根据不同的养殖方式建设相应的养蛙场。目前的养蛙方式主要是天然增殖与人工精养两种。前者的生产成本低,单产也低,但产量大,比较适合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后者投资略多,单产高,适合农户在城郊发展。 天然增殖这是利用天然环境与天然饵料养蛙,人为部分仅限于圈定养蛙范围、投放蛙种以及收捕商品四、日常管理蛙。 1、山区增殖在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内或三面环山与两山央一淘的地方,可以以山作牛蛙外逃的天然屏障,在山的缺口女筑一高1.5米的围墙,在适合牛蛙繁殖的水域投放一定数量的种蛙。经过两年以至更长时间的封山育蛙,进行自然增殖。当蛙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实行有的、科学合理的猎捕。这种生产方式的成本,可为提供批量的优质食用牛蛙。 2、水库库区增养殖应选择合适的库湾筑坝建场,以形成一个出口小、肚腹宽、底部平、背山朝南、光照充足、水面广阔的养蛙环境。坝的高度应超过水库一般水位1.5米以上。坝上设置闸门、溢洪道或排水涵洞等。在库湾干涸或水位时,清理底部、消灭敌害,再在库湾周围陆上建一道防逃围墙。当水位上升时,打开闸门,放水进入库湾。此后将闸门关闭,开始放养蛙种,规格以20-_25克的幼蛙为好,蛙种应当一次放足。接着在库湾内施肥肥水,同时在四周陆地上采用露天养殖法大量生产蚯蚓或者蝇蛆供牛蛙摄食。养出来的商品蛙,既可作为商品上市销售,也可选作种蛙投放整个水库,使该库成为一个大型的天然牛蛙饲养场。 3、湖泊养蛙选择水深1-2米的湖汊,在最窄处用竹桩或钢筋水泥柱直排打桩、建成不留箔门的蛙箔,将湖汊与湖分隔开来。沿湖汊岸边也要砌一道防逃围墙。箔底必须坚牢,不留任何孔隙,箔顶要高出水面1米左右。接着对水体进行除野,可用鱼藤精(每立方米水体0.05克)毒杀之。7—IO天之后就可投放蛙种,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20~25克的幼蛙70只,或规格为克的成蛙10-20只,或刚刚长出后腿的蝌蚪140~150只左右。注意防止天敌蛇、鼠、鸟以及肉食性鱼类的危害,并在l~2年内禁捕。经过2年以上的增殖,可根据种群数量有地猎捕商品蛙上市。如果湖汊内的蝌蚪或幼蛙过多,可转移一些到其他湖汊或全湖区扩大增殖。 4、河沟养蛙选择条件较好的河道沟渠,在其水面宽敞、有缓流区的一段,在两端水浅区建两道箔,沿岸两边筑防逃墙。在被围的水体内进行除野,之后即投放蛙种或种蛙,进行天然增养殖。 5、稻田养蛙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保肥力强的田块,连同近旁的莲藕田、池塘等一起围拦越来,即成一个比较理想的牛蛙养殖场。蛙种放养后,稻田水深一般保持10厘米为宜。稻田需晒水、施肥或喷时,牛蛙可进入藕田或池塘内生息。若只是圈围稻田养牛蛙,那么必须在田块的进出水口附近挖面积为几平方米、深60-80厘米的保护坑,井在稻田四周挖深、宽各30-40厘米的保护沟,使坑与沟相连。北方稻田养牛蛙,尚需在田旁挖存水能达1.2米以上的深坑,确保蛙能安全越冬。 6、庭院养蛙若有一个空地面积达67平方米的庭院,就可建一个30平方米的水池,保持池水深40厘米,院墙即是防逃墙。在水池旁的土里种植蔬菜或果树,并以禽畜堆肥培养蚯蚓,在水池上安装1-2盏黑光灯诱虫,水池内可放养牛蛙500-1000只。这样,每年可收获好几十千克食用蛙。 二、牛蛙养殖场建设原则 1、养殖场要尽量符合蛙的生活习性 要选择自然环境僻静,植物丛生,接近水域的地带。凡是有工厂、汽车往来、人类活动频繁的环境,常常声音嘈杂、震动的地方,不宜作养蛙场所。特别是饲养种蛙的场地更要周密考虑这些因素。选择空旷地区作养殖场,须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必要的人工改造。通过种草植树或种植瓜果等经济作物增加植被。饲养场所是冬暖夏凉的地方,若地面能稍向东南方向倾斜更好。这种地形阳光照射面积大,地温、水温上升较快,在夏季还可以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波动水面可增加水中溶氧量,对蛙及其水中饵料的繁殖和生长都有利。 2、养殖场必须有水源保证且排灌方便 方便的水源可有效地控制水温、水的溶氧量及病虫害,有利于蛙的生长和越冬。养殖场应排灌自如,利于平时池水的调节,暴雨时不会造成,遇干旱时能及时供水。有的养殖场用水可能与农田灌溉水源联系,应考虑两者之间是否有矛盾,并做好相应的准备,以免在天早或排涝时两者不可兼顾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养殖场应尽量建在饵料资源丰富的地方 饵料丰富的地方,能够提供大量的自然食物源,如昆虫、浮游生物、螺、泥鳅、小杂鱼虾等饵料,可降低饲料成本。或在该地区有丰富而廉价的生产饵料的原料及土地,如附近有家畜家禽养殖场,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供应,或有食品加工厂出售下脚料。若附近有蛙的人工合成饵料生产出售,则使用更为方便。 4、室外养殖还要考虑便于修筑防逃设施 因为蛙善于跳、钻、爬,需要建设防逃围墙,防逃围墙一是能够防止所养殖的蛙外逃;二是防止野蛙、水鼠等外来敌害的入侵,破坏养殖蛙的卵和蝌蚪。 5、与养殖有关的配套设施要齐备或容易建造 养殖用的工作房、仓库,生产和生活用电,交通条件,通风条件和产、供、销等各种因素都应考虑到。这不仅便于日常管理,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通过以上关于牛蛙养殖场怎么建造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牛蛙养殖基地建设方案,牛蛙是一种野生两栖动物,适应性强,无论山区、平原、城镇、农村,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均可养殖。养殖场所通常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我们要重视合理的建造方法。

牛蛙蝌蚪苗养殖技术

2.土地平整。远离居民区,有荫或绿的地方且需要遮阴棚来避光防暑,蛙池选择中间浅滩栖息,四面环沟放水避暑饮水。

1、培育池:面积为8-10平方米,水深0.6-1m,池壁的斜度略大并投放水葫芦等物体供蝌蚪休息,而且池塘的四周还需用竹箔围好,避免敌害侵入。2、放养密度:刚孵出的蝌蚪每平方米可放养2000-3000只,生长30天后至前,每平方米可放养100-300只,注意蝌蚪应该消毒后再放养。

蛙池需要在水中浸泡15天进行脱碱,必须注入淡水后才能放养幼蛙;比如新开的池塘,使用前要在水中浸泡5~7天,然后用漂或生石灰溶液清洗池底和池壁,进行水泥池养殖。用泳池里的漂白水,然后喷洒消毒。

一、培育池

2、要求池壁的斜度略大,方便蝌蚪在池壁休息,以及长成幼蛙后登陆。

3、刚孵出的蝌蚪体长仅5-6.3mm,游泳能力,平时主要靠吸盘吸着附着物进行休息,因此可在池中投放水葫芦、水草、树根等物体,覆盖率一般占整个池塘的1/3。

二、放养密度

1、刚孵出蝌蚪可适当密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只/平方米。

3、待30天后至前,一般每平方米可放养100-300只。

4、注意:在放养前,需将蝌蚪用3%食盐浸洗5分钟,消毒杀菌。

三、饲料投喂

1、蝌蚪在孵化后前6天,主要靠体内的卵黄囊所提供的营养生活,待6天后,随着卵黄囊的消失,蝌蚪便会摄食浮游生物和人工饵料,因此在培育蝌蚪前,可用施肥的方法培育浮游生物,为蝌蚪提供开口饵料。而人工饵料主要有田螺、鱼肉、动物内、水蚤、豆饼、米糠等。

2、7-30日龄的蝌蚪,一般每1000只每天投饵40-70g,其中动物性饵料占了70%。

3、30天后至前,一般每1000只蝌蚪每天投饵60-80g,其中动物性饵料占了57%。

4、注意:每天可在16-17点进行投喂,田螺需要压碎后再投喂,而鱼肉、鱼肠等大块的食物需要切碎,粉状饲料则要煮熟后再搓成团投喂。

2、每天需要定时清洗食台,加强管理并保证周边环境的安静。

牛蛙养殖技术

1、在培育过程中,一般每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10-15cm,注意:换水时的水温不能越过3℃。

3.幼蛙的饲养和管理。

4.饲1.水源选择,牛蛙养殖因其密度高,饲料投喂高,所以会大量养殖污水,所以需要良好的进排水设施。养管理。

牛蛙食量大,环境污染会恶化水质。所以要经常清洗水泥池,注意池水的更换,保证牛蛙的水质干净。养殖过程中,每半个月要用生石灰或漂消毒一次。在高温养殖环境下,要合理降低水温,保证牛蛙的正常生长。因为牛蛙有以大小争食的习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小分池养殖,可以提高牛蛙养殖的效率。

怎样养殖牛蛙

请问如果养殖1—2亩地的牛蛙大概需要建蛙塘,对地形和水源要求比较高,适合水源充足,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在池塘后面建围栏,防止牛蛙逃跑。如果需要高密度养殖,需要修建水泥池。贮水量视蛙体大小而定,蛙池的水要排尽,以利水分交换。多少资金?旺旺

吉林永发蟾蜍养殖行业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蟾蜍养殖技术简单,蟾蜍食性、习性跟养青蛙、养鱼的道理一样!技术入手简单。可水田养殖、可2.蛙池的清洗和消毒。网箱养殖、可林下养殖,不需要专人8小时看管,业余时间打理即可

牛蛙养殖场创业方案

牛蛙养殖需要什么样的技术要求?

苗种放养:牛蛙放苗前每亩用生石灰50~75公斤或漂10~15公斤进行消毒,清塘消毒后10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用20毫克/升的溶液浸洗10~20分钟,幼蛙期60~80只/平方米,成蛙期30~40只/平方米。

4.日常管理要精细在养殖牛蛙的时候,一定要给牛蛙喂一些高品质的饲料,也要注意环境问题,千万不要让牛蛙生长在环境的地方,也要注意安全问题,千万不要让自己受伤,也要经常观察牛蛙的身体状况,如果稍有不注意,一定要请兽医来帮忙治疗。。

刚才看到一条小蝌蚪,十几公分,成精了

1,野外进行粗养:是可以分为全天然放养和半粗放饲养两种类型的,常见的养殖方式则是有水库养殖,沼泽养殖,湖泊养殖,河道养殖,稻田养殖。这是可以比较充分利用到天然饵料以及其他的一些自然条件,从而去圈定一定的养殖范围,投放牛蛙的种苗,适当的来增喂一些饵料,定期的进行采收和捕捉。2,集约进行精养:我们也可以利用人工饵料和非农耕地,去采取人工方法来进行建蛙塘,对地形和水源要求比较高,适合水源充足,地势高的地方。然后,在池塘后面建围栏,防止牛蛙逃跑。如果需要高密度养殖,需要修建水泥池。贮水量视蛙体大小而定,蛙池的水要排尽,以利水分交换。建造池塘,进行集约化精细管理的一个养殖方式。再根据饲养场地的别,我们也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场区养殖,庭院养殖,室内养殖,恒温养殖等等的几种方式。3,建造蛙池:养殖场我们是应该要在冬暖夏凉,远离嘈杂,交通便利,供电充足,这样是以方便进行养殖生产。其中,水源条件的好坏可以说是养蛙成败的关键问题,一般情况下,一定要水源充足,排灌比较方便,水质的要求则是需要没有污染,从而会达到渔业的水质标准。

牛蛙成蛙和亲蛙对养殖池的技术要求

2、待10天后,蝌蚪会逐渐长大,养殖密度应逐林蛙养殖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获取经济效益。林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类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物和保健食品。林蛙油在我国和地区市场需求量较大。步降低,一般每平方米放养蝌蚪500-1000只。

成蛙养殖一般可利用塘堰、藕塘和小型的天然积水池稍加整理改造而成。位置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管理方便、洪水不泛滥、天旱不干涸的场所,如有流水条件则更为理想。成蛙池以300-l000平方米为好。土质养蛙池除了水面以外,四周和池子中间要留有一定面积的陆地,一般陆地和水面之间的比例为1:l。池的坡度要大,便于牛蛙登陆体憩和捕捉食物。水深应根据当地冬天结冰的厚度而定,主要应保证冬天在冰层下仍有一定的水深,以便牛蛙在池底安全过冬,长江流域的水深应保持在l-1.5m。

用水泥池养蛙,应在池口设有铁丝网,防止蛙的逃跑和敌害的侵入,土池则要建造障碍。用作障壁的物质有竹帘、竹篱笆、铁丝网、尼龙网和砖墙等。因为牛蛙有掘土打洞的习性,所以障壁在土下要埋30cm,还因为牛蛙能跳高和攀爬逃逸,所以土上部分障壁的高度为l5-2m。采用竹帘、竹篱笆作障壁,其缝隙以及铁丝网、尼龙网的网眼大小,要视饲养蛙的规格来确定。

土池饲养时,为了给牛蛙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在蛙池内安排一个适于牛蛙生活的天然环境。主要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姑、菖蒲、茭白、水芹等水生植物,以供牛蛙的栖息。在兼作产卵池的池中,还要种植一些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睡莲、聚合草等水生植物,以利牛蛙的产卵。陆地的池埂斜坡要种植花卉青草,以招引昆虫增加蛙的饲料。

牛蛙怕热,成蛙最适水温23-30℃,还应在池内岸边种植灌木树或搭建小的遮阴棚,借以降低温度供牛蛙栖息。炎热夏季,每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1/2,新旧水温为1-2℃。牛蛙还有穴居的习性,宜在池埂水边人工挖一些洞穴,以供暑天牛蛙入洞休憩。养蛙池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使整个蛙池的环境更适于牛蛙的栖息生活,从而促进牛蛙生长,提高饲养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