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扩展基础的适用范围如何,有哪些构造要求

②重锤夯实法:利用起重机械提起重锤,反复夯打(图a),其有效加固深度可达1.2米。此法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砂土、杂填土、湿陷性地基基础是指以地基为基础的房屋的墙或柱埋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地基基础的设计和检测是建筑工程人员工作的重要一环。黄土地基和对大面积填土的压实以及杂填土地基的处理。

常见的扩展基础如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柱下带形基础。这些都属于浅基础,以天然地基作为持力层。作为持力层的岩土层,其构造、组成矿物成分、颗粒、性质、状态等物理指标和力学指标,就是土力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但扩展基础的计算和构造,并不直接应用土力学,而是直接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范的要求很多,不适合一一列在网上。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什么意思_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流程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什么意思_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流程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什么意思_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施工流程


扩展基础是什么意思?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条形基础施工图 JZL6(2)4501000Y2000400200 (应筏型基础)解释如下:

基础主梁6(2跨)宽450高1000,端部外伸2000mm加腋h1,400,h2,200mm,Ф10钢筋间距100,4肢箍,梁底部6Ф20钢筋,梁顶部16Ф20钢筋,由于你钢筋前是个?号不明是几级钢筋,请自己查图。是对照一下国标图集《04G101-3。09G901-3》。

在计算墙下条形基础的宽度时,一般采用公式B=N/(R-D@Y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基础下部有扩大的底板,用以增大地基持力层岩土受力的面积。).由于这种计算方法重复二次计算纵横墙交叉处承栽面积,因此计算的结果带有负误,从而地影响了计算精度和结构的安全度.以一个简化的基础平面为例,导出计算误较小的建议公式,以改进墙下条形基础宽度的计算方法。

扩展资料:

建筑埋在地面以下的部分称为基础。承受由基础传来荷载的土层称为地基,位于基础底面下层土称为持力层,在其以下土层称为下卧层。地基和基础都是地下隐蔽工程,是建筑物的根本,它们的勘察、设计和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在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进行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查,并对地基上(岩)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从而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做出正确的评价,这是做好设计和施工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国早已规定,没有勘察报告不能设计,没有设计图纸不能施工。

人工地基处理

人工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密实法、换土法和加固法三类:

密实法,用密实法处理地基又可分为:

①碾压夯实法:对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土层进行碾压或夯实。此法影响深度约为200毫米,仅适于平整基槽或填土分层夯实。⑥堆载预压法:在堆积荷载作用下,使饱和软土层排水固结,提高抗剪能力,增加地基的稳定性。

③机械碾压法:用平碾、羊足碾、压路机、推土机及其他压实机械压实松散土层(图b)。碾压效果取决于被压土层的含水量和压实机械的能量。对于杂填土地基常用 8~12吨的平碾或13~16吨的羊足碾,逐层填土,逐层碾压。

④振动压实法:在地基表面施加振动力,以振实浅层松散土(图c)。振动压实效果取决于振动力、被振的成分和振动时间等因素。用此法处理以砂土、炉渣、碎石等无粘性土为主的填土地基,效果良好。

⑤强夯法:利用重量为8~40吨的重锤从6~40米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进行强力夯实的处理方法。经过强夯的地基承载能力可提高3~4倍,以至6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影响深度在10米以上。此法适用于处理砂土、粉砂、黄土、杂填土和含粉砂的粘性土等。施工时噪声与振动较大。

⑦砂井堆载预压法(图d):在软土层中按一定距离打入管井,井中灌入透水性良好的砂,形成排水“砂井”,在堆载预压下,加速地基排水固结,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此外,还有挤密砂桩法和振动水冲桩法等。

当地基持力层软弱,密集法不能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时,可采用换土垫层的办法处理土层。此法是先将基础底下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出,回填砂、碎石、素土或灰土等,逐层夯实,便成为承载能力较高的垫层(图e)。

加固法

用加固法处理地基可分为:

① 化学加固法:通过压力灌注或搅拌混合等措施,使化学溶液或胶结剂进入土层,使土粒胶结。所用浆液主要有:高标号硅酸盐水泥和速凝剂配制成的水泥浆液;以水玻璃为主加氯化钙配制成的水玻璃浆液;以 氨为主的浆液;以重铬酸盐木质素浆等 纸浆液为主的浆液。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水泥浆液;纸浆液虽加固效果较好,但有毒,会污染地下水。

②高压旋喷法: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粒混合搅拌处理地基(图f)。目前多使用水泥浆液。为防止浆液流失,常加入三和 氯化钙等速凝剂。此法还可用于建筑物地基的补强。

③ 硅化加固法:此法是在渗透性较强的土层,利用一定的压力,把浆液通过下端带孔的管子注入土中,使土粒胶结起来。其加固效果同所用的化学溶液浓度、土壤渗透性和注液压力有关。

对于渗透系数每分钟小于 10-6米的粘性土,压力注入的硅酸钠溶液要依靠电渗作用,才能进入土层空隙,这种方法称为电 硅化法。此法加固作用快,工期短,还可用来制止流砂、堵塞泉眼,也可用于加固已建工程。

基础扩展是什么意思?

此为条形基础。450×1000是基础梁的截面。高度是1000毫米。

一、涵盖范围的区别:无筋扩展基础是属于扩展基础的一种,存在着包含关系。基础扩展基础编辑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

参考资料:

二、定义的区别:无筋扩展基础是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基础。而扩展基础就是钢筋混凝土基础,其代表有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箱型基础。

三、构建上的区别:无筋扩展基础与扩展基础在使用材料上最主要的就是是否采用钢筋作墙下基础。两者由于材料的区别在构建时候也因此造成异。

四、特性的区别:无筋扩展基础具有抗压强度高的特性,但是由于没有钢筋的参与,其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而扩展基础具有良好的抗拉、抗弯、抗剪性能,而且其抗压强度也表现出色。

六、对地基要求的区别:由于受到无筋扩展基础的刚性材料特点限制,因此构建无筋扩展基础的基础剖面尺寸必须满足刚性条件的要求,相对于扩展基础的构建地基要求更为高要求。

什么是扩展基础?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材料构成。这种基础通常被用于承载建筑物的重量,并分散建筑物按埋置深度划分基础可分为浅基础与深基础两大类。一般埋深小于5m的为浅基础,大于5m的为深基础。也可以按施工方法来划分:用普通基坑开挖和敞坑排水方法修建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如砖混结构的墙基础、高层建筑的箱形基础(埋深可能大于5m)等;而用特殊施工方法将基础埋置于深层地基中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如桩基础、沉井、地下连续墙等。荷载,以防止建筑物发生沉降或倾斜。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中,如住宅、办公楼、工业厂房等。其优点包括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等。

什么是扩展基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计算公式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

扩展基础是指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现浇柱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可做成阶梯形或锥形,底部应配制双向受力钢筋,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底面宽度可达2m以上,而底板厚度可以小至300mm,适宜在需要“宽基浅埋”的情况下采用。有时,地基不均匀,为了增强基础的整体性和抗弯能力,可以采用有肋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肋部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以承受由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倾斜。

扩展基础是什么意思?

扩展基础是指上部结构通过墙、柱等承重构件传递的荷载,在其底部横截面上引起的压强通常远大于地基承载力。故需在墙、柱下设置水平截面向下扩大的基础等,以便将墙或柱荷载扩散分布于基础底面,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扩展基础包括扩展基础系指柱下钢筋混凝土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400毫米是基础底板的高度,200毫米是基础底板的远端边缘高度。基础梁的主筋上下均为4根。中间的4根是构造腰筋。

N、是构造的腰筋。

Y、是底板的主筋与基础梁的纵向相垂直。

扩展资料条形基础是指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的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另外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什么是混泥土的扩展基础和筏形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

筏形基础:整个房屋地基岩土持力层基础+条形基础面积上共一块大而厚的基础,所有竖向构件(柱、墙)都坐落这块基础板上,因此获得的面积来承受总荷载,传递、均匀分布给地壳。 钢筋混泥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是指

五、适用楼层的区别: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六层及六层以下民用建筑和轻型工业厂房。而扩展基础因为配了钢筋改善了基础的变形性能,适应性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

指建筑物基础换土法的一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