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的概念_实验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及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
试验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及三个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三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求一些人员管理吧,数字还有一些安全的问题,原则的话就会遵守相关的规定,因为每一个作他都肯定有个规定的。
实验设计的概念_实验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设计的概念_实验设计的概念和特点
实验设计法的概述
这一思想与传统的“精密科学实验”相对立,在精密科学实验中,不是从承认误不可避免出发的,而是致力于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探求科学规律。田间试验的目的之一是寻求高产品种,而实验时的土地条件,如土质、排水等都不能严格控制,因此,“在严格控制的这样或那样条件下,品种A比品种B多收获若干斤”这类结论的实际意义就不大。在现场进行的工业实验,医学上的物疗效实验等,也有类似情形。这表明,费希尔首创的实验设计原则,是针对工农业以及技术科学实验而设,而不是着眼于纯理论性的科学实验。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减少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使实验数据有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以便使用方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费希尔于1923年与W.A.梅克齐合作发表了个实验设计的实例,1926年提出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1935年出版了他的名著《实验设计法》。其中提出了实验设计应遵循的三个原则:随机化,局部控制和重复。随机化的目的是使实验结果尽量避免受到主客观系统性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偏倚性;局部控制是用划分区组的方法,使区组内部条件尽可能一致;重复是为了降低随机误的影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重现性。费希尔早提出的设计是随机区组法和拉丁方方法,两者都体现了上述原则。
什么是实验设计
真实验设计 在心理学研究中,采用真实验设计来进行实验研究是检验实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真实验设计对实验条件的控制程度要求较高,在使用这类实验设计时,实验者可以有效地纵实验变量,能有效的控制内在无效来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能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选择和分配被试,从而更能客观的反映实验处理的作用。 (一)完全随机化设计 也称简单随机化设计,是指用随机化方法将被试随机分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被试实施不同的处理。 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O1 X O2 R O3 O4 (2)设计的评价 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基本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 优点:①采用随机分配被试的方法。 ②安排实验组和控制组。 缺点:使用前测的反作用。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对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有两类方法可以使用。 A、对增值分数进行统计分析 B、协方分析法 2、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 O1 R O2 (2)设计的评价①设立实验组和控制组 ②采用随机化原则 ③无前测 (3)设计的显著性检验 参数:t-检验 非参数:曼-惠特尼U-检验或中位数检验 3、随机多组后测设计 (1)设计的模式 R X1 O1 R X2 O2 R X3 O3 (2)实验结果的检验 ①单因素方分析 ②纽曼-丘尔斯(N-K)检验或其他成对比较方法。 (二)多因素实验设计 是指在实验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自变量),并且每个因素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各因素的各个水平互相结合,构成多种组合处理的一种实验设计,又称完全随机析因设计。 1、完全随机析因设计的类型 因素:对应大写字母 A B 因素水平:对应小写字母 a b ():因素之间的相互结合关系 AB a1a2 b1b2b3 23 ABC 234 2、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 完全随机双因素析因设计是指研究者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若干组(分组的个数等于实验处理的个数),同时用随机的方法分配每一组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模式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R a3b1 O5 R a3b2 O6 3、双因素析因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主效应:指由每个单独因素(自变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 交互效应:指当一个因素(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因素的水平或安排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 (1)2x2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的基本模式 R a1b1 O1 R a1b2 O2 R a2b1 O3 R a2b2 O4 (2)2x2完全随机化设计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的解释 (三)随机化区组设计 随机化区组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区组内被试异尽量缩小,而对区组之间的异依据设计要求而定。 首先把被试按某些特质分到不同的区组内,使区组内的被试比区组间的被试更接近同质,将被试分好区组后,再将各区组内的被试随机分到各不同的实验处理或实验组、控制组内,因此称作随机化区组设计。 原则: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尽量“同质” 人数分配有三种情况:①一名被试作为一个区组。 ②每个区组内的被试的人数是实验处理数目的整数倍。 ③区组的单位是一个团体。 总之,每一个区组应该接受全部实验处理,每一种实验处理在不同的区组中重复的次数应该完全相同。 优点:考虑到个别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把实验单元(被试)划分为几个区组,并在统计计算上将这种影响从组内误中分离出来,从而进一步反应出实验处理的作用。 1、随机化区组单因素设计 2、随机化区组多因素设计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各自的定义及三者的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主要是针对 无关变量而言的,前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是完全没有控制 ,准实验是对无关变量不完全控制,真实验是对无关变量完全控制,教育实验一般都是准实验。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主要是针对 无关变量而言的,前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是完全没有控制 ,准实验是对无关变量不完全控制,真实验是对无关变量完全控制,教育实验一般都是准实验。一、不同点:
1.前实验:
这种研究策略,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实验,但它却是真实实验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所以称为前试验设计。
2.准实验:
准实验介于前试验和真实验之间,与真实验的不同是不能随机分派实验对象,无法像真实验那样完全控制误来源,只尽可能予以条件控制。准实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境中进行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外在效度,教育实验大多属于准实验。
3.真实验:
真实验是能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干扰来源,能系统地作自变量的实验。从而具有较高的内外在效度。真实验设计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和随机分配到组。
二、相同点:
前实验、真实验和准实验都是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法的一种。
如何设计对照实验?
1,对照实验的概念: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高中教材)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2,单一变量原则:依据单一变量原则,它是处理复杂关系的准则之一,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在不同的实验组别中,只有所要研究的因素不同,影响实验的其他所有因素都相同。
扩展资料: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是所有原则的前提,实验设计要合乎科学性。
(2) 可行性原则:符合实验者的一般认知水平;还要满足现有的条件,具有进行实验和完成实验的可能性。
(3)简便性原则:实验的材料易获得,装置简化、简单,实验品便宜,作简便等等。
(4) 可重复性原则:一方面,减少误,增加信度。另一方面,自己做的实验,同样的情况下,别人应该可以重复验证。
(5)等量原则:除研究因素以外,所有可以影响实验过程或结果的因素都应该保持一样。
(6)对照性原则:是生物实验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单一变量的前提下,通过对照,就能有效地排除其它因素对结果的干扰,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区别是什么
调查研究:1)不施加干预措施,客观记录研究对象的现状和相关特征;2)无法通过随机化平衡混杂因素;3))可采用匹配方式平衡,或利用统计分析手段进行调整
实验研究:1)人为干预;2)研究者能够较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的影响;3)若采用的处理对人群存在安全性或其他不利的隐患,随机分组会导致学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