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
初学者乒乓球发球技术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初学者乒乓球发球技术
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
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乒乓球接发球技术要点
(三)搓转与不转球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学者乒乓球发球技术,欢迎大家阅读浏览。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一、各个时期的主要发球与发球规则
纵观发球发展的历史,每一次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由于乒乓球运动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发球给对方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从而降低了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使竞赛活动出现新的情况下产生的。
自从19世纪后半叶有了乒乓球运动以来,就有了发球,但由于当时所使用的器材与现在大不一样,不可能发出有一定速度和旋转质量的球。因此,规则并没有对发球进行过多的限制。
50年代海绵拍的出现,发球的旋转才从单一的用胶皮后发下旋球发展到可以发现旋转较强的侧上、侧下旋球。并随之出现了“下蹲式”合力发球,由于这种发球受合力影响,旋转较强烈,有较大的威胁。第28届世乒赛后,“乒联”对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定了抛起的球从点下降时才能击球,因此认定合力发球是不合法发球。
60年代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发球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注重发球的旋转与速度,开始出现了高抛发球,但由于并没有给接球方带来很大的威胁,所以,规则并未对这些新的发球技术进行过多的限制。
70年代我国的前三板技术有了新发展,发球技术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尤其是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了高抛发球的技术,使它能够在同一位置用相似的手法发出不同旋转和落点的球,并且这一技术很快被世界各国的运动员广泛采用,发球逐渐给接球方带来了威胁。
80年代,发球的隐蔽性和威胁性越来越突出。尤其是运动员充分利用发球规则的不完善或漏洞,运用各种手段,使比赛出现了“观众难理解、选手难掌握”的危机现象。如发球时利用相同颜色但不同性能的球拍进行“倒拍”和“遮挡”并配以发球跺脚,让对方无法判断是用什么样的覆盖物击的球,使接球员在接球的瞬间成为“瞎子”和“聋子”,使发球的效果达到了令乒坛舆论为之哗然的地步。“乒联”为了降低发球的“隐蔽性、突然性、威胁性”,让乒乓球运动具有观赏性,便对规则进行了一场“革命”。要求球拍的两面必须是不同颜色,发球时,球拍必须始终高于球台水平面;发球时不能跺脚;击球时,球同球网之间的距离不得比身体同球网之间的距离更远等一系列的修改。
进入21世纪,乒乓球运动已经处于一个时代,各种打法的技术已近,很难有大幅度的突破。为了推动乒乓球运动更好地走向,进入市场,让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精彩。乒联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球体变大;比分缩短以及发球无遮挡等。使发球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限制,把发球的威胁降到了。
二、提高发球质量的三大要素
从发球规则演变的历史来看,各个时期发球规则的修改都是要限度地降低发球所造成的威胁。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发球的质量,做到让对方即使能看清球的旋转,也照样“吃”发球,就必须增强发球内在的技术质量,而衡量发球质量优劣的标准,主要取决于发球的速度、旋转和落点的配合上。
1、 加强发球旋转的变化。乒乓球的旋转,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用球拍合适的部位触球,有利于增强球的旋转,如:用正手发下旋球时,用拍面的左侧接触球,就能制造较强的旋转;反之,便很难制造旋转。其次,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是指作用力线远离球心,但并非越薄越好,如果过薄,反而造成球在拍面上打滑。因此击球时先要使球拍“吃”住球,再增大球的摩擦力。
2、 控制球的落点。控制发球落点变化是发球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发球落点必须长短结合、轻重结合、左右结合。如果只发短球而没有长球的配合,即使发的再短,落点再刁,也很难给对方造成威胁。因此,要做到用同一个手法发出不同落点和旋转性质的球。
3、 提高球的速度。发球时,球速的快慢与球拍挥动的'速度有关,与球拍触球的一瞬间作用到球上力量的大小有关。如果在摩擦球的基础上,触球时的爆发力越大,其发球的质量就越高。因此,要充分利用引拍,就像助跑一样。必须有一定的挥臂时间。在具备了一定的抛球高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前臂、上臂、手腕和腰、腿的力量。限度地加快挥拍速度,使旋转与速度得到限度的提高。
怎么样可以加大力量呢?首先是身体要协调用力,腰部要有一定的转动(不可太大),重心要有转移;其次,适当加大发球时的引拍幅度;第三是加快挥臂的速度。还有一些小细节要注意的,比方说球拍碰球前要适当松弛,吃球瞬间握紧。另外,直板正手发球时,拇指压紧拍子,食指稍放松。
三、发球训练的要求和训练的方法
1、要有恒心。发球训练是比较枯燥的,而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它需要经过长期训练的积累。要练好发球,除了要充分认识发球的作用,更主要的是要从小培养对发球的兴趣,只有对发球有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持之以恒地去琢磨它、研究它。
2、吃透发球规则的精神。高质量的发球必须规范,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必须讲明规则的要点,尤其是规则,必须对发球规则做到理解渗透。发球违例的现象有许多种,在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有:不执拍手未张开伸平;抛球时,不执拍低于比赛台面;抛球的高度低于16公分等。但目前更多的违例现象是遮挡发球。要做到发球无遮挡,就要求发球员的不执拍手在抛球后,应立即从发球员身体和球网之间的区域内拿开。因此,在进行发球训练时,就要注意纠正违规的发球技术,特别是要注意避免正手发球时用自己的身体、手臂、衣服等遮挡对方的现象。
3、 建立正确的概念。
在发球练习前,要让运动员了解球的旋转、落点和速度之间的关系,帮助运动员弄清各种发球的特性,明确各种发球方法及技术要领。要尽可能使发出的球具备力量重、落点刁、旋转强、速度快等特点。
4、发球训练的手段
⑴ 多球训练。这是发球训练中最基础的训练方法,它对于摸索发球规律、提高发球质量是很有效的。
⑵ 高水平队员陪练。发球和接发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技术,其互练的效果。如果接球方的接球能力较强,水平较高,就更有利于发球者尽快提高发球技术。而且可以在高水平接发球队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练习发球技术的某一环节,突破某一难点。
⑶ 配套成龙,精练一套。为了某一种发球能发挥作用,必须要有配套的干扰配合。如,强烈下旋球,要有不转球配合;短球要有长球配合等。一套发球的变化应尽量多,包括速度、旋转和落点变化。但在训练中要求“精”,要根据自己特长,掌握一两种技术精、质量高的发球,切忌贪多求全而技术不精。
⑷ 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适应新规则。发球新规则并没有完全否定原来的一切发球技术,比如下蹲发球、反手低抛发球和反手高抛发球等都可以延用或加以改进和创新。尤其是反手高抛发球,由于反手发球的击球位置原本就在发球方身体的前面,比较容易适应新规则的要求,加上高抛发球能够加快球的速度、加大球的力量,从而增加球的旋转。 ;
乒乓球接发球的训练方法
乒乓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乒乓球接发球的训练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各种发球练习法
1、徒手练习:不用球台,不用球拍,随时随地可以练习。一手模仿抛球,另一手模仿击球动作。
2、空拍练习:仅用拍不用球,想象面球台,模仿发球动作。别看这一简单动作,在练习手腕手臂与腰腿之间的协调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3、非球台练习:无需球台,在床上、书桌上或其它场地进行发球练习。这一练习在解决抛球与挥拍触球动作的配合,提高发球的旋转强度、发球质量时很实用。大满贯得主、队总教练刘国梁在役时,经常拿球在被子上发,看看球的旋转特性。这就是非台练习的案例!
4、球台上的多球练习:节省了捡球时间,可把旋转、速度、落点结合练习。
5、有对手接的发球练习:对方练习接发球,发球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发球的效果,亦可将战术意识结合到技术训练中去。
(二)发球抢攻练习
1、发一种(一套球),限定对方接发球的.方法与落点。如,反手发右侧上、下旋至对方右近网,要求对方搓接我中左,我反手抢攻正手抢攻。
2、发一种(一套球),只限制接发球的落点而不限制其方法(可用攻、拉、搓、撇等技术接),可提高发球者在一置上对各种不同接法的球都能抢攻的能力。
3、发一种(一套球),只限制接发球的方法而不限制落点:要求判断好对方接发球的落点,迅速移步后抢攻。
4、发一种(一套球),不限制接发球的方法和落点:对发球抢攻者要求更高,不仅步法要移动,而且能抢攻各种不同性能的球。
5、综合全面练习:不限制发球的种类、落点,对接发球亦无限制,可锻炼与考查发球抢攻的实战能力。在上述练习中,还应注意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意识和技术,即发球后的板无法抢攻(对方回球质量高)时,不应急干盲目抢攻,而应有战术意识地先控制一板(如对方反手不擅攻,则可控制其反手大角度一板强烈下旋,逼其必以搓回之),然后争取下板再抢攻。此项在比赛中很实用。
(三)发球抢攻后相持
规定发抢或对方回球落点,然后再进行相持技术的练习。为确保此练习的可行性,发球抢攻这一板落点要相对固定,力量不要过大。因为此练习的目的是解决发球抢攻与相持技术的结合,改变有时候发球抢攻没得分后相持时不进入被动局面。
(四)接发球技楚天运动频道装备您的运动生活!术练习
练习接发球时,发球方发什么种类、旋转、落点变化的球,皆应听从接发球者的意见。
1、单一接发球练习。打乒乓球的好处一
(1)规定一种发球的旋转和落点,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可集中精力熟悉一种发球。
(2)规定一套发球变化的规律(如,一长一短、一转一不转等),自己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接。在分辨不清某种发球的旋转变化时,用此练习效果,可提高判断能力。
(3)不限制发球的变化规律,全面练习接发球的技术。此法比较结合实战。
2、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可进一步提高接发球的控制能力,及时得到反馈,了解接发球的效果。
无论是单纯的发、接发练习,还是对方发球后结合抢攻条件下的接发球练习,都必须对接发球提出具体的要求,或抢攻、或摆短、或撇、或挑起来……总之,不能是毫无要求的泛泛练习。
(五)接发球结合以后技术的练习
1、在其它内容的练习中,加入特定的发球(即规定发球种类、落点或旋转)。如摆速练习时,加入接右近网的右侧上旋发球,不仅可以大大增加接发球练习的机会,而且还训练了接发球与后面技术的结合能力。
2、进攻型打法在接发球后打对攻或拉攻(对方为削球);削球型打法在接发球后练削球。
3、接发球与第4板球的结合练习:接发球先控制一板或轻拉一板,在限制住对方发球抢攻或抢攻力量、落点的基础上,为自己下板球的进攻制造机会。
;
如何判断乒乓球接发球旋转的技巧
3、 接左侧上下旋球: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一)因为乒乓球是室内运动,刮风下雨全没有关系,高温低温也不受什么影响,是一种全天候的运动专案。科学告诉我们,只有持之以恒的运动才能限度的有益健康。接发球技巧
1.从对方击球时的拍面方向来判断来球路线。一般说来,对方球拍触球时,拍面所朝的方向,即为对方的击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击球,球拍触球时,拍面正对自己的右角为斜线球;拍面正对自己的左角,为直线球。
2.从来球通过网顶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对方在正手一侧山击球,球从靠网的左边飞来,多为直线球;球从网顶的中部飞来,多为斜线球。
3.根据自己打出球的旋转性能,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自己发反手强烈右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已的右方;自己发正手强烈左侧上,下旋球,对方回球易飞向自己的左方。4.根据自己打出球的落点,预先判断来球路线,例如:反手重压对方反手斜线大角度球,对方很难回击直线球,一般回球路线多在自己左半台或靠中间位置。
(二)判断来球旋转性质和旋转强度的主要方法
2.根据对方击球时球拍“吃”球的“厚薄”和摩擦球的多寡来判断来球的转与不转。如球拍触球时“吃”球“薄”、摩擦多,则来球转;如“吃”球“厚”、摩擦少,则来球不转(相对而言)。
4.从来球的飞行和球着台后的反弹情况来判断来球的旋转性质。
(1)快攻球与加转弧圈球相比,快攻球在空中飞行时和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变化不大,而加转弧圈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慢,着台反弹后的速度加快。
(2)加转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相比,前冲弧圈球的飞行弧线较低,速度较快。
(3)加转下旋球与不转球相比,加转下旋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快,着台反弹后下沉,前进速度较慢;不转球在空中飞行时的速度较馒,着台反弹后往前冲。
(4)左、右侧旋球,空中飞行时其弧线沿挥拍方向产生顺向偏拐。
(三)判断来球落点的主要方法
1.根据对方挥拍击球时动作幅度的大小和力量的轻重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例如,快推、加力推、减力挡等。这些技术动作别较明显,易判断。
2.从来球飞行弧线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的落点.来球飞行弧线的点在对方球台上空或靠近网前,相对来说,来球落点一般较短,反之则较长。
3.接发球时,从对方落点的位置来判断来球落点的长短。对方发球的落点离端线近,来球多为长球,反之则多为短球。 判断来球的路线、旋转和落点的方法虽有多种,但主要的是从对方球拍触球时的瞬间动作来作判断,在这一基础上再辅以其他的判断方法,对来球的性质也就能判断得更为准确了。
好了,如果本题有什么不明白可以追问,如果满意记得采纳 如果有其他问题请采纳本题后另发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谢谢!( ^_^ )
关于乒乓球接发球技术
3.根据对方击球时六、搓球技术发力的大小来判断来球的旋转强度,对方挥拍擦击球的动作幅度大,挥拍速度快,则来球旋转强,反之则弱。首先要能判断对方的发球旋转,如果连旋转都判断不清楚是无法接好球,不管动作再快就看球接触球拍的瞬间然后判断是什么旋转。如果接球很高,说明对手发上旋球,下网是下旋球,偏出是侧旋球。正胶和反胶有区别正胶接发球有两种方法:一提前上手不让球的旋转充分发挥,二可以在球的后期上手,也就是等球的旋转减弱以后上手接球。
首先得说明一点,正胶没有反胶吃转,接发球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判断好球的旋转,发球很快其实也是意味着球的旋转还是挺强的,不管是他发的侧上或者是侧下旋。上面的那位说的也很好,不管怎样还是要看他发球的时候接触球的部位,主要是从接触球的那一瞬间来判断球的旋转,可能是因为他发球比较的长,而且快。所以造成你接球出现困难。那么给你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前提还是得判断好球的旋转。上旋球你可以选择的是正手攻或者反手推当,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力度,和接球的时机。下旋球的话用反手搓,如果来球在正手位还是可以拉的(出台),不出台的话还是可以用搓的。正胶的使用还是要有很深厚的基本功的。
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二)快推乒乓球的基本技术 一、基本步法
1、移动方法: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接近网小球;②削追身球;③单步侧身攻枣在来球落点位于中线稍偏左或对推中侧身突袭直线或对搓中提拉球时常用。
(二) 跨步
1、移动方法: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
2、实际运用于:①近台快攻打法,用来对付离身体稍远的来球;②削球打法,左、右移动击球;③跨步侧身攻,当来球速度较慢,但离身体稍远时,左脚向左前上方跨一大步,右脚随即跟上一小步,同时配合腰部右转动作,完成侧身移动。
(三) 并步
1、移动方法: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来球方向移动一步。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在左右移动中攻或拉球;②削球选手正反手削球;③并步侧身攻,多用于拉削球,右脚先向左脚后并一步,以便转体,随之左脚向侧跨一步。
(四) 跳步
1、移动方法: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选手左右移动击球,常与跨步结合起来使用;②弧圈类打法由中台向左、右移动时常用;③跳步侧身攻或拉,但在空中需完成转腰动作;④削球选手在接突击时常采用,但以小跳步来调整站位用得较多。
(五)交叉步
1、移动方法: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后完成交叉动作。
2、实际运用于:①快攻或弧圈打法在侧身攻、拉后扑打右角空档,或从右大角变反手击球;②在走动中拉削球;③削球打法接短球或削突出击。
二、球拍的握法:
1、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
2、横拍握拍法
横拍握拍法的特点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时握法变化小,反手攻球容易发力也便于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击球时,需变换击球拍面,攻斜、直线时调节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对方识破。
(1) 无论哪种握法,握拍都不应过紧或过松。过紧会使手腕僵硬,影响发力时的手腕动作,过松则影响击球力量和击球的准确性。
(2) 握拍不宜太浅。直握时,食指和拇指构成的钳形不能过大或过小,以免影响手腕动作的灵活性。
(3) 在变换击球的拍面、调节拍面角度时,要充分利用手指的作用。
(4) 不应经常变化握拍方法,否则会影响打法类型及风格的形成,尤其是初学者,更应注意。
三、发球技术
常用的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
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
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④发下蹲左侧上、下
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⑤发左(右)
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四、接发球技术
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接发球技术的具体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 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2、 接下旋长球 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
3、 接左侧上下旋球 可采用攻球和推挡(搓球或拉球)回接,拍面稍前倾(后仰)并略向左偏斜,击球偏右中上(中下)部位,以抵消来球的左侧上(下)旋力。
6、 接转与不转接 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2、 观察对方发球前的引拍方向。。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 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抛发球 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五、推挡球技术
常用的推挡球技术
(一)挡球
1、 特点与运用:球速慢,力量轻,动作较简单,初学者容易掌握。它可以帮助初学者熟悉球性,认识乒乓球的击球规律,提高控制球的能力。
2、 要点:①挡球是推挡球技术的基础,初学者应形成正确的动作手法。②引拍时,上臂应靠近身体。③前臂前伸近球,手腕手指调节拍形,食指用力,拇指放松。
1、特点与运用:快推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借力还击,速度快,线路变化多。适用于回击一般的拉球、推挡球和中等力量的攻球;在相持中能发挥回球速度快的优势,推压两大角或袭击对方空档,为自己的进攻创造条件。它是推挡球最常用的一项技术。
2、要点:①击球前靠近身体,前臂适当后撤引起。②在前臂向前推送的过程中,完成外旋动作。③转腕动作不宜过大,关键是时机要恰当。
(三)加力推
1、特点与运用:回球力量重,速度快,击球点较高,充分发挥手臂的推压力量。比赛中运用加力推可迫使对方离台,陷于被动局面(如侧身正手攻前一板,加力推底线
或大角度),与减力挡搭配使用,能有效地调动对方,获得主动。它适用于对付速度较慢、旋转较弱的上旋球或力量较轻、着台后弹起比网稍高的来球。
2、 要点:①球拍后撤上引是为了增大用力距离。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远一点。③击球时间不宜过早或过迟。④要有效地把身体各部分的力集中在击球的一瞬间。
(四)减力挡
1、 特点与运用:回球弧线低、落点低、力量轻。回接对方的大力扣杀或加力推挡时能减弱回球的力量,如与加力推结合运用,可以前后调动对方,是对付中台两面拉或两面攻打法的有效战术,它还常用于接加转弧圈球。
2、 要点:①击球前身体重心略升高,稍屈前臂,球拍保持合适的前倾角度。②触球瞬间,有意识地做手臂和手腕后收的动作。③削弱来球反弹力的同时,借来球的力量将球挡过去,回球速度快。
常用的搓球技术
(一)慢搓
1、 特点与运用:慢搓动作幅度大,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回球速度慢,但有利于增加搓球的旋转强度。慢搓一般适用于回接旋转较强,线路稍长的来球。在对搓中,快慢搓结合起来,可以变化击球节奏,牵制对方。(左图为横拍搓球)
2、 要点:①应根据来球的具体情况,控制好拍面的后仰角度。②击球时,前臂用力为主,转腕动作不宜过大。③搓加转球,在向下用力的同时,应增加前送的幅度。
(二)快搓
2、 要点:①身体重心前移,身体靠近来球。②前臂主动前伸插向球的中下部。③快搓一般借力还击,若来球下旋弱可用力下切。
1、 特点与运用:用相似的手法搓出转与不转球(相对而言),使对方判断错误而直接得分,或为抢攻创造条件。在对搓中,把旋转变化与落点变化巧妙地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更多的进攻机会,在对付削球时,能使自己从被控制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左图为正手搓球)
2、 要点:①加转是前提,转与不转间异越大越有威力。②搓加转时,手腕爆发式用力为主。③搓不转时,要注意回球的弧线。
(四)不同性能球拍的搓球
1、 特点与运用:倒拍动作快,用不同性能的拍面击球,完全改变回球的旋转性质,使对方难以适应。常用于对搓中能直接得分或出现机会球时。
2、 方法与要点:掌握熟练的倒拍技术,选择好换拍面搓球的时机,使对方防而不备,出现失误,并作好下一板球的应变准备。
乒乓球横拍接发球的技术方法
对方发侧旋转发球时,预测可能是距离较长的接球,接下来就会展开进攻动作。如果是削球员,发出侧旋转球之后会考虑反击,因此位置就会靠近球台。针对不同球的方法如下:
2、回接下旋球。接下旋球可用稳搓、摆短、劈长、挑、拉冲等方法。
3、搓接不转球,不会使球产生较大的旋转变化,容易被对方抢攻,造成(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被动或失分。
4、接左、右侧上、下旋球。站在反手位侧身用正手发球,可使球产生左侧上、下旋。站在反手侧身位,用反手发球,使球产生右侧上、下旋。无论是高抛还是低
乒乓球接发球的判断技巧
球拍的角度朝上会形成下旋转,垂直会形成侧旋转球。判断乒乓球接发球--手肘的动作一6、 接转与不转接:在判断不准的情况下可轻轻地托一板或撇一板,但要注意弧线和落点。、接发球的判断
判断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接发球的方式和接发球的成败。为了判断发球的旋转性质、旋转强度及来球线路落点,应利用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1、 就对方发球时的站位决定自己接发球的站位。
3、 观察球拍触球瞬间摩擦球的方向,判断球的旋转性质。
4、 观察发球时挥臂的动作幅度和手腕用力大小,判断球的`落点长短和旋转强弱。
5、 根据发球的落点判断来球的长短。
7、 根据手感判断来球的旋转。
8、 记住不同性能球拍的颜色及各自的性能。
二、接发球的技术运用
1、 接上旋转(奔球):正反手攻球或推挡回接,拍面适当前倾,击球的中上部,调节好向前的力量。
4、 接右侧下、下球: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
5、 接近网短球: 用快搓、快点或台内突击回接,主要靠手腕和前臂的力量。
7、 接不同性能球拍的发球:长胶、生胶、防弧胶的发球基本属不转球,用相应的方法回接。
8、 接高抛发球:如球着台后拐弯的程度大,应向拐弯方向提前引拍。
乒乓球的发球技术要领有哪些
具有一定竞技性的运动才能激发人们运动的兴趣。一些运动专案,不参加比赛,想自己坚持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很难,一个人每天练跳高不会持久,跑步就枯燥的很。乒乓球的发球技术有哪些呢?都有哪些分类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乒乓球的发球技术,供4、 接右侧下、下球 可采用攻球或推挡(搓球或拉球)回击,拍面稍前倾(后仰)并向右偏斜,击球偏左中上(中下)部位;回接要点和方法与接左侧上、下旋球相同。大家参考!
(一)、正手发球
1、 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③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1、 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③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③发球的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六)、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 要点 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 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到球拍的背面。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 要点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④发下蹲左侧上、下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⑤发左(右)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 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乒乓球长胶发球技术
2、 要点: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②尽6、 根据球在空中的飞行弧线判断旋转。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乒乓球长胶接发球技术 在磕短球的时候,他首先观察到来球弧线很平,球的前冲力不强,弧线很短,不方便借力,所以刘燚在出手时把板形调整到比较后仰的状态,处理球时动作向前发力比较多。由于长胶主动加力的时候,回球基本不转,如果弧线再高的话,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突击。
磕硬球时对好点下手要快
在面对长球的时候,刘燚看到来球的前冲力和上旋比较强烈,所以选择了借力的方式处理。他的板形比较立,动作几乎全是从上向下用力,以利用长胶胶粒的后倒卸掉来球的前冲力和强烈的旋转。
磕“硬”球的关键就是对击球时间的把握,刘燚出手时选择了了球的上升前期,在旋转还没完全释放出来时借力把球卸住,并通过长胶特性打出下沉的.球给对方制造威胁。
练习时先软后硬
无论长球还是短球!判断来球的旋转、力量、速度是选择不同方式磕的关键。借不上力的球需要通过磕软球的手法处理;来球较拱、上旋强烈、前冲力强的球都要使用借力磕硬球的手法处理。磕软球是在击球瞬间后加力,突出加力的持久性,要求动作一定要完整;磕硬球则是击球瞬间加力,突出寸劲,击球点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抢到来球的上升前期出手。
入门练习的时候,建议大家先从磕软球开始,当具备了一定手感之后,再慢慢尝试磕硬球,因为后者要求击球时快速出手,手上感觉不熟练的话,很难完成技术动作。刘燚在做这两项技术时,手上都有非常细微的调节动作,这种坊夫只有当手感练到一定的火候才能慢慢领悟出来,所以大家在练习时干万不要急于求成。
乒乓球发球的注意事项
1、落点
在发球时落点通常要掌握长短结合、左右结合的特点。若是一味的发长球,对方在接发球时便会离台远一些直接起板。此时若增加一个短球,对方上步接球很可能够不到球或是接球出界。
落点的选择主要是观察对方在接发球时的站位。若站位偏正手,可以采用发其正手上旋球;若站位离台较近,可采用发长球;若站位离台较远,则采用发短球。总之,发球时一定要注意对方的站位选择合适的发球落点。
2、速度
在发球时速度与旋转始终是一种鱼与熊掌的关系,二者有时往往不可兼得。其主要原因在于加大发球速度需要球拍与球撞击成分大些,而旋转则需要减少球拍与球的撞击成分而增大摩擦成分。
球速的快慢主要取决于挥拍的速度、球拍撞击球的瞬间爆发力以及撞击摩擦比例。在与基本功较好的弧圈球选手对战时,只要出台的球一般都能被拉回来,所以急长球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发球。但在与基本功不好或是打颗粒的球友时对战时,可以增加球的速度。
3、旋转
乒乓球的魅力所在其主要原因在于旋转的变化,通过球拍与球的摩擦部位与击球方向的不同可以产生多变的旋转,很多球友吃发球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对旋转的判断不准。采用同一个动作去接落点相似的不转球和下旋球,如果接下旋球刚好过网,接不转球时必定冒高。
旋转的不同主要取决于触球的部位以及发力方向。摩擦球的底部且发力方向向前此时发出的球具有下旋性质。若要发出球具有侧旋,则需要摩擦球的中部且发力方向向前。在发球时为了更好的发出所需要旋转的球需要调整持拍方式,若要发下旋球,则尽量将球拍放平,若发侧旋或上旋时尽量将球拍立起。
旋转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球拍与球的摩擦和瞬间发力的力度。加强摩擦是制造旋转的关键,摩擦又分为薄摩擦与厚摩擦,薄摩擦球拍与球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厚摩擦接触面积较大,使用相同力度,薄摩擦发出来的球其旋转更强烈一些。有些球友使用薄摩擦发下旋球时要么发出的球旋转不够要么出现下网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瞬间发力力度不够,在击球的瞬间要注意快速击球。
乒乓球接发球该如何判断?
(一) 单步判断乒乓球接发球--球拍的动作
看清楚对方打球时球拍的动作。不要被对方向后挥拍或随球的动作搞迷糊。看触球时球拍朝侧面移动或是朝下移动,就可知道其旋转的情形。
判断乒乓球接发球--球拍的角度
手肘朝侧面移动或是朝上移动,侧旋转较强。判断乒乓球接发球--2、 接下旋长球:用搓球、削球、提拉球回接,搓或削时多向前用力。球的飞行
感觉上好像弹跳似地,就是侧旋转发球。判断乒乓球接发球--球的弹跳
弹跳距离拉大、弹跳力较强,则是强力的侧旋转球。判断乒乓球接发球--球的旋转
用肉眼观察球的旋转。我们平常乘车时,盯着电线杆或物体迅速地移动,就能训练视力,打球时就能够看清楚当球越过球网时,呈现出何种旋转。判断乒乓球接发球--球拍的感触
打球的瞬间还可作些微调整。打球的瞬间,球拍是朝上反弹或朝下反弹?会有一种敏锐的感觉。想要有这种感觉当然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必须持续打3、5年球才行。判断乒乓球接发球--对方的位置
当然,依各战型的不同,位置的取得方式也不同。但也有一定的法则,必须看清这个法则而预测球旋转的情形。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