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_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南泥湾歌曲原唱
血洒红旗哟旗更红南泥湾这首歌是郭兰英演唱的。
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_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_南泥湾歌曲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歌曲:《南泥湾》
作词:贺敬
作曲:马克
演唱:郭兰英
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当年的南泥湾
到处呀是荒山,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呀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呀,鲜花送模范
歌曲赏析:
歌曲“南泥湾”是一首经典的陕北民歌,同时也是一首常唱不衰的革命歌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曲,在它产生的那个年代,这首歌曾激励了无数的人,即便我们今天再听到这首歌时候,我们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喜悦与激动的心情。
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再不是旧模样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今天,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使下一代形成有特色的价值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20世纪歌曲的历史
再不是听我们唱一唱旧模样松花江上 大刀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黄河大合唱 南泥湾 战歌 走进新时代 春天的故事 追问: 具体点的、有没有。 回答: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男高音抒情歌曲,由张寒晖作于1936年。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东三省,采取不抵抗政策,驱赶“剿共”前线的东北兵,携老带子,布满西安街头。他们被迫关内,有家不能归,有仇不能报,却要为反的内战去卖命,从心头都郁结着悲苦怨愤,要倾吐,要爆发 。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张寒晖谱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以含着热泪的哭泣似的音调,唱出了悲愤交加的声音。他把自己的这首歌教给学生、群众演唱,然后,他带领群众到西安的城墙上,街头中去演唱,悲怨壮烈的歌声深深打动了广大东北兵的心,竟有数万名官兵听后落泪。“西安事变”爆发前后,西安城里已到处可以听到《松花江上》的歌声,并迅速传遍全国。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这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曾被誉为“三部曲”之一,而风靡的抗战歌曲《松花江上》。 西安事变前夕,西安爱国青年去临潼时,行至十里铺,张学良将军驱车赶来,劝导学生勿去临潼,怕有危险。这时,有人唱起了“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悲壮的歌声令人断肠。张学良听了,沉痛地说:“请大家相信我,我是要抗日的……我在一周之内,用事实来答复你们。” 抗战开始后,曾代表驻西安办事处出席东北军会议。会议结束时,周指挥与会唱了这首歌。悲愤的歌声激起了大家思念故乡的情绪。当歌声进入“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时,全场有的热泪盈眶,有的低头哭泣,有的举起了拳头,“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决心,充溢着歌唱者的胸膛。 《松花江上》初由省立二中唱起,后流传东北军,并迅速唱遍了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当时,这首歌曲并没有出版,而且谁也不知道作者是张寒晖,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泪却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们,人们争相传抄传唱,在祖国破碎山河的上空,到处飘荡着歌曲中的呼号。 1938年7月7日晚,武汉举行了抗日的盛大活动,十多万群众分乘几百条木船,举着火把汇聚在长江之上。这时候,不知是谁领头唱起了《松花江上》,立即引起大家的呼应,十几万人的歌声掀起了巨大的声浪,汇成了人间罕见的、血泪凝聚的感情的交响。 一直埋头苦干的革命音乐家张寒晖,就是这样代表着倾吐呼号,为我们留下了这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 麦新词曲。1937年7月作于上海。同年9月初载于作者与孟波合编的《大众歌声》第二集。抗战爆发后,二十九军曾组织大刀队浴血奋战,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因此作者曾题"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歌曲发表后迅速传遍全国,为鼓舞军民抗战斗志发挥了巨大作用,是抗日救亡歌曲中的一首代表作。歌词第二句原来是"二十九军的兄弟们",第七句原来是“咱们勇敢前进”。歌曲开头"大刀"两字原为一拍一音,群众却唱成切分音,麦新认为这样"更能表现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立即以切分音定稿。全曲采用自由体乐段结构,首尾呼应。再现"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时音调更高昂,气势更豪壮,之后发出的"杀"声,如炸雷一般,增强了歌曲强烈的战斗气氛。 [编辑本段]歌词 麦新像 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 咱们军民团结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9.18后,日军长驱直入占领沈阳,震惊,全国上下呼吁停止内战,枪口对外。 驻扎在山西阳泉、辽县、沁县一带的第29军也怒吼起来。 29军由原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成,虽然不是蒋氏嫡系,装备极,但纪律严明,且习武成风,有很强的战斗力。 国难当头,军长宋哲元向全军提出“枪口不对内”,以“明耻教战”教育官兵,随时准备杀倭立功。 鉴于敌我装备力量悬殊,在高级将领会议上决定建立大刀队。山西不缺铁,人手一刀没问题,再聘请河北武术名师李尧臣担任武术教官,李根据实战特点,创编了一套适用于近身肉搏的“无极刀法”,能劈能刺,简单,易学,实用。 副军长佟麟阁亲自下视察,很快,全军的白刃战技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1933年,日寇进犯热河,守军汤玉麟连失承德等地,29军奉命北上御敌。刚到长城指定阵地,汤玉麟又失喜峰口,情况危急! 29军迅速出击,与敌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日寇见不能取胜竟动用飞机大炮对双方战斗人员狂轰滥炸……。 29军改变战术,持大刀夜袭敌营,一阵砍杀,大获全胜,斩首日炮兵大佐,夺回喜峰口。29军初显神威! 这是9.18以来日军首次遭到重创,日本朝野惊叹为明治建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37年“七七事变”。29军在打响了8年抗战枪。大刀队又屡建奇功,试举一例:守在宛平城楼上的某连长眼见西岸的守军在与进犯的日军浴血肉搏中全部阵亡,大怒,不等上级指令便急令一排前去为弟兄们报仇。 早就憋着满腔怒火的一排将士放下弹,仅携与大刀扑入敌群,刀光血影,声震四野,全歼敌人。其中19岁士兵陈永一人就砍杀13个子,并活捉一个魂飞魄散跪地求饶的俘虏。 消息传开,举国振奋,热血青年纷纷要求参军杀敌。正在上海进行抗日活动的作曲家麦新被29军的事迹深深鼓舞,力作不朽战歌《大刀进行曲》,副标题是:献给二十九军大刀队。 《大刀进行曲》的原词是:“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冲啊!大刀向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8月,这首歌在上海浦东大厦首演,麦新亲自指挥。现场群情激奋,很快就在全国传唱开来,直至今日,直至将来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南泥湾歌曲原唱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南泥湾》是由郭兰英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马可作词,贺敬之作曲,收录于《.南泥湾》,于1992年1月1日发行。2015年8月26日,出版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南泥湾》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自1942年起,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就强烈吸引着许多知名人士,他们络绎不绝地前来参观访问,并写下了不少诗文。爱国将军续范亭的《南泥杂咏》20多首诗作,诗人萧三的诗歌《我两次来到南泥湾》,诗人何其芳的散文《记王震将军》等,都对南泥湾垦荒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赞扬。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歌曲鉴赏
《南泥湾》共三段歌词,用一个民间气息极其浓厚的曲调,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战士。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
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1964年,这首《南泥湾》被镶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它曾激励了无数人,即使在我们今天再听这首歌时,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喜悦与激动,仍然可以使我们接受到优良传统的深刻教育。
《南泥湾》的词、曲作者是?
如呀今的南泥湾,与呀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若要盼得哟来贺敬之词,马可曲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马可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都发生了什么事?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所在地,的《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部。当年120师359旅响应的,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教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礼堂和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共2、《南泥湾》是由郭兰英和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合唱队演唱的一首歌曲,于1965年录音。收录于唱片公司1984年1月1日发行的专辑《歌唱家郭兰英独唱选》中。产和的革命精神。
南泥湾当年八路一二零师三五九南泥湾当年八路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响应南泥湾当年八路120师359旅,响应的在这里南泥湾当年八路120师三五九旅,响应的在这里。垦好地方来好风光荒种粮粮,开展大生产运动。
这都是我国发展史上重要的事鲜花儿送模范件发生地。
南泥湾歌词 南泥湾的词曲作者是谁
在东子妈牺牲的时候又唱了一段: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当年的南泥湾
到处呀是荒山
如今的南泥湾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往年的南泥湾,处处是荒山,没呀人烟。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是1、《南泥湾》歌词: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南泥湾这首歌歌颂了
南泥湾贺敬之词,马可曲。1943年作于延安。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战士.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这首流传广泛的歌曲现在已经有多个正式出版的版本,包括由黑鸭子合唱团 以及崔健等摇滚音乐人 翻唱的版本。 【南泥湾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 听我来唱一唱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 好地方来好风光 到处是庄稼 遍地是牛羊 往年的南泥湾 到处呀是荒山 没呀人烟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359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 鲜花送模范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战士,反映了抗战时期,大后方军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延安精神。
1、《南泥湾》歌词:《南泥湾》的歌词简洁质朴,充满了欢快的氛围,积极的情绪。歌曲旋律优美,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歌曲歌词如下: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好地方来好风光,好地方来好风光,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不一呀般。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满呀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
又学习来又枣园在延安shi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7km。城市所在地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7km。曾是所在地,的位置的为服务的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the的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枣园这儿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枣园这里写的 。生产,359旅是模范,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都发生了什么事?
没呀人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所在地,的《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部。当年120师359旅响应的,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教师唱给学生听,加深理解诗句内涵。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离市中心约三公里,那里有礼堂和办公楼,许多重要的会议曾在这里召开。作者追寻的是延安时期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是延安有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所在地,的《为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南泥湾在延部。当年120师359旅响应的,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359旅的和的革命精神。
南泥湾当年八路一二零师三五九南火映红星哟星更亮泥湾当年八路一二零师三五九旅响应南泥湾当年八路120师359旅,响应的在这里南泥湾当年八路120师三五九旅,响应的在这里。垦荒种粮粮,开展大生产运动。
这都是我国发展史上重要的发生地。
南泥湾歌曲原唱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南泥湾》是一首由贺敬之作词、马可作曲、郭兰英演唱的国语流行歌曲,发布于1994年1月1日,收录在专辑《民族歌曲经典1》中。
往年的南泥湾《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为了歌颂战士,由马可作曲、贺敬之作词的歌舞剧《花篮的花儿香》应运而生。后经贺敬之、马可对《花篮的花儿香》的修改,整理为歌曲《南泥湾》,这首歌很快在边区和大后方传唱开来,至今不衰。2015年8月26日,出版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南泥湾》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南泥湾》歌曲歌词
花篮的花儿香
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南泥湾好地方
好地呀方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到处呀是荒山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啊今的南泥湾
与呀往年不一般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咱们走向前
南泥湾歌曲歌词 南泥湾歌曲介绍
鲜花送模范花篮的花儿香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听我们唱一唱 唱若要盼得哟来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
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
到处呀是荒山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不一呀般
如呀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
鲜花开满山 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
处处呀是江南 是江呀南
又战斗来又生产
三五九旅是模范
2、《南泥湾》1943年诞生在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歌曲作品。
3、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此曲旋律优美、抒情,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战士,歌颂他们把荒凉的南泥湾改造成了美丽的“江南”。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曲。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