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地址
航天有几个院?每个院有哪些所?
航天有十个院,分别是航天一院、航天二院、航天三院、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航天六院、航天七院、航天八院、航天九院和航天十一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地址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 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地址
每个院有这些所:
1、航天一院: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研究所、发射技术研究所、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航天长征科技信息研究所、环境强度研究18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2、航天二院:电测量研究所、遥感设备研究所、电计量测试研究所、计算机应用和仿真技术研究所、机械设备研究所、环境特性研究所、电子文献服务中心、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3、航天三院: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动力供应站。
4、航天四院:西安航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湖北红星化学研究所、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陕西电器研究所、陕西向阳化工机械公司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安航天动力测控技术研究、空气动力研究所、航天科技情报研究所。
5、航天五院:山西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汕头电子技术研究所、东方计量测试研究所、山东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机电研究所、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
6、航天六院:研究院下属12家企事业单位,控股上市公司陕西航天动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航天七院:该院下设六个工程设计所(含国外工程部);一个环保研究所;二个中心(计算中心、环境监测中心);五个设计分院;三个公司以及文印和档案图书馆。
8、航天八院:总体设计部(八部)、火箭总体设计所(805所)、卫星总体设计所(509所)、机载武器总体部(挂靠八部)、空间科学总体部(挂靠805所)、总装所(800所)、火箭总装厂(149厂)、卫星总装所(812所)。
9、航天九院:在编事业单位十院、13所、16所、771所、772所、776所、779所、704所划归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管理,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及所属165厂、825厂、693厂、539厂、200厂、289厂、230厂、7107厂、7171厂和其他控、参股公司委托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管理。
10、航天十一院:空气动力理论与应用研究所(研究所)、空气动力实验与工程应用研究所(第二研究所)、风洞工程技术研究所(第三研究所)、技术基础研究所(第四研究所)。
参考资料:
所说的“几院”是以前的编号,现在还在继续使用。
现在的航天工业分两个:航天科技公司、航天科工公司,即“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两个。前者民用性强一些,后者军工性质更强。
航天科技公司拥有:
1、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在)
2、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四院,西安)
3、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在)
4、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六院,内蒙古)
5、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七院)
6、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在上海)
7、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
8、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9、还有卫星通信公司和长城工业总公司等数家专业公司、若干上市公司和直属单位。
航天科工公司拥有:
1、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
2、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在)
3、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航天三院,在)
4、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
5、航天科工动力技术研究院
航天科技:
航天科技公司是拥有“神舟”、“长征”等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能力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成立于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于1956年成立的我国第五研究院,曾历经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和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历史沿革。
航天科技公司拥有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等8个大型科研生产联合体,以及卫星通信公司和长城工业总公司等数家专业公司、若干上市公司和直属单位。主要从事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战略、战术武器系统的研究、设计、生产和发射,专营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具有大型系统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经验。科研生产基地遍及、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内蒙古、(深圳)、海南等地。航天科技公司还积极运用航天技术,大力发展卫星应用、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航天特种技术应用、特种车辆及零部件、空间生物等重点领域,形成了军民融合的发展格局。长期以来,为经济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
航天科技公司现有从业人员12万余人,已培养形成了以重点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企业家为代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队伍。其中,有科学院、工程院院士30余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为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航天特色的企业文化。
当前,航天科技公司正在加快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速发展宇航系统、武器系统、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和航天服务业四大主业,积极推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致力创新,勇于开拓,全力铸造大型航天企业,努力为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和平利用空间的伟大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航天科工:
航天科工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组建的第五研究院,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机电公司的历史沿革。航天科工目前拥有7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职工10余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近50%,先后有1599名专家享受特殊津贴。在各类人才队伍中,现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名,两院院士8名。
航天科工公司现任:许达哲
航天科工肩负着富国强军的历史使命,从事着关系安全的战略产业,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航天科工以航天防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为主业,建立了完整的防空系统、飞航系统、固体运载火箭及空间技术产品等技术开发和研制生产体系,所研制的产品涉及陆、海、空、天、电磁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以军为主、军民融合”的发展战略格局和“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协调发展格局。以系统总体技术、控制技术、制导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目标识别技术等为代表的航天高技术在国内相关领域具有领先优势,许多方面已达到先进水平。“打造的航天防务公司”是航天科工的发展目标,“放飞神剑,收获和平”是航天科工对的庄严承诺。
航天科工大力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强企战略、质量制胜战略,在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业绩。先后为提供了几十种性能先进的武器装备,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在载人航天工程等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和的充分肯定。航天科工致力于走有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之路,在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方面开发了一系列重大军民结合技术产品,自主研制的防伪税控系统、奥运安保科技系统、南水北调仿真系统、应急救援装备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效益和经济效益,着眼于“大防务”、“大安全”理念,成功地进军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在抗击四川汶川特大过程中,航天科工发挥整体优势,向提供多种应急救援装备,关键时刻发挥了企业“顶梁柱”的作用。
近年来,航天科工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先进技术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注重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积极推进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成为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近年来,航天科工负责研制和参与的项目多次获得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发明奖。航天科工成立以来,共获得科学技术奖2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00余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航天科工将始终秉承“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牢记,不辱使命,在为国防现代化、经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航天防务公司。
航天1、2、3、4、5院
航天建筑设计研究院
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空间技术研究院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航天中心总医院
航天科工公司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