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的熟度有哪些

近生:近生牛排的内部温度只有46-48摄氏度,内部还是生肉,摸起来有点凉。一分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49-53摄氏度,牛排的界面约75%都是粉色的,带有大量血水。三分熟:三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54-56摄氏度,牛排的界面约50%都是粉色的,血水较少。

近生牛排的熟度有哪些?近生牛排的熟度有哪些?


近生牛排的熟度有哪些?


近生牛排的熟度有哪些?


1、近生:近生牛排的内部温度只有46-48摄氏度,但是近生牛排并不是一块生肉,而是表面已经煎脆了,但是内部还是生肉,摸起来有点凉。

2、一分熟:一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49-53摄氏度,可以看到一成熟牛排的界面约75%都是粉色的,带有大量血水。

3、三分熟:三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54-56摄氏度,可以看到三成熟牛排的界面约50%都是粉色的,血水较少。

4、五分熟:五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57-62摄氏度,可以看到五成熟牛排的界面约25%都是粉色的,血水已干。

5、七分熟:七成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63-68摄氏度,可以看到七成熟牛排的界面略微有点粉色。

6、全熟:全熟牛排的内部温度是71摄氏度,可以看到全熟牛排的界面为棕色,全熟的牛排为咖啡色或者焦黄的程度。

牛排几分熟对应的温度大概是多少

一分熟牛排( rare):48.9~52.2℃

三分熟牛排( medium rare):52.2~57.2℃

五分熟牛排( medium):57.2~62.8℃

全熟牛排( well done):62.8℃以上

食材清单:

1. 牛排一块

2. 意大利面适量

3. 口蘑适量

4. 芦笋适量

5. 调料:黑胡椒、盐、罗勒叶、意大利调味料、黄油、蒜

制作步骤:

1. 牛排从冰箱取出恢复室温,用厨房纸擦去血水,两面均匀的抹上黑胡椒、盐、罗勒叶、意大利调味料,腌制10分钟。

2. 腌制牛排的同时,烧开一锅水,放入意大利面,加入一小块黄油和盐,煮至8分熟,捞出备用。

3. 锅中放一块黄油,溶化后放入口蘑、芦笋炒熟,捞出备用。

4. 锅中再加入一块黄油,溶化后放入牛排,煎1分钟,翻面再煎1分钟,加入蒜瓣,翻面再煎一分钟。

5. 加入意大利面、口蘑、芦笋炒匀,盛出。

牛排到底有哪几分熟?只有奇数吗?

其实在国外牛排没有“奇数”分熟这么一说,也就是说你说五分熟和七分熟服务员都听不懂,服务员不会问你要几分熟而是问

“How do you want your steak cooked?”

“你的牛排要怎么煎?”

一般根据煮熟的程度来回答近生 blue rare;一分熟 rare;三分熟 medium rare;五分熟 medium;七分熟 medium well;全熟 well done;下面我们逐一介绍一下:

1、近生牛排,英文叫做Blue,正反两面在高温铁板上各加热30~60秒,外层便于挂汁,内层生肉保持原始肉味。

2、一分熟牛排,英文是rare,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同时有生熟部分。

3、三分熟牛排,英文是medium rare,切开后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

4、五分熟牛排,英文翻译为medium,牛排内部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棕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5、七分熟牛排,英文是medium well,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棕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6、全熟牛排,英文是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拓展资料

牛排十成熟易致脂肪肝

因为不喜欢血淋淋的感觉,许多人吃牛排时选择熟透的。然而,这么吃其实不太健康。根据以色列的一项新研究,吃红肉本来就容易增加肝负担,而喜欢吃熟透了的牛排,则会将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升至。研究报告发表于《肝病杂志》上。

已有证据表明,吃肉过多和癌症、心病、糖尿病风险升高存在关联,但针对摄入肉类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关联性的科学研究却很少。为此,以色列海法大学研究人员对789名成年人的饮食和烹调习惯进行了调查分析。参试者提供数据信息,并接受肝部检查及胰岛素抵抗测试。

结果发现,吃加工肉制品和红肉较多的人患肝病几率比不常吃的人高47%,出现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高55%。

不仅如此,高温烹制红肉的时间越长,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越高。研究人员解释原因称,以烧烤或煎炸的方式将肉类烹调至“熟透”的过程中,肉类本身会产生一种名为杂环胺的促炎症化合物。

可能是因为牛排只有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这几种吧,你点六分熟,其他人可能认为你根本不懂牛排,所以才会取笑你,其实我觉得吃牛排吃的是一个氛围,几分熟也是个人喜好,我曾经也跟你一样,点过八分熟的牛排,也没什么。

因为在我国,牛排只有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没有六分熟。

吃西餐、吃牛排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而来自西方的食物也需要搭配上西方的饮食习惯和用餐礼仪,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吃牛排的时候为什么不能点八分熟。

因为牛排一般是七分熟,很少有六分熟,别人觉得你没有见识。

吃牛排服务员问要几分熟,为何不能说四分熟!

牛排熟度划分

牛排熟度划分如下:

1、全生牛排(Raw):

完全未经烹煮的生牛肉,这种做法只会用在某些菜式例如鞑靼牛肉、基特福(Kitfo,埃塞俄比亚菜肴)或生牛肉沙拉。

2、近生牛排(Blue):

正反两面在高温铁板上各加热30~60秒,目的是锁住牛排内湿润度,使外部肉质和内部生肉口产生口感,外层便于挂汁,内层生肉保持原始肉味,再者视觉效果不会像吃生肉那么难接受。

3、一分熟牛排(rare):

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同时有生熟部分。

4、三分熟牛排(mediumrare):

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

5、五分熟牛排(medium):

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牛排几分熟有几个等级

牛排制作成熟度一般分六个等级,分别是Very rare steak 、一分熟 、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全熟。

1、Very rare steak

Very rare steak基本就是生的牛排。

2、一分熟

一分熟的牛排其内部为红色并保持着一定的温度。

3、三分熟

三分熟牛排大部分热量已经到达中心。切开后会有血水渗出。

4、五分熟

五分熟的牛排在内部还能看到粉红色并且会有熟肉的浅灰以及灰褐色。此时整个牛排的口感比较均衡。

5、七分熟

七分熟牛排的内部主要就是以浅灰褐色为主了,且夹杂着微量的粉红色,此时牛排有咀嚼感有嚼劲。

6、全熟

全熟牛排全体都为熟肉的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煮制熟透,口感厚实。

吃牛排选择成熟度的技巧:

1、如果自己喜欢口感更有嚼劲那么应该选择五分熟的牛排,因为口感更厚实。

2、如果自己喜欢带有一些腥味的牛排应该选择三分熟的牛排。

3、没有特殊的需要不要选择一分熟牛排或者完全生的牛排,因为可能会感染病菌。

牛排成熟度分为哪几个等级

5个等级。

1、一分熟牛排:牛排内部为血红色且内部各处保持一定温度,同时有生熟部分。

2、三分熟牛排:大部分肉接受热量渗透传至中心,但还未产生大变化,切开后上下两侧熟肉棕色,向中心处转为粉色再然后中心为鲜肉色,伴随刀切有血渗出。

3、五分熟牛排:牛排内部为区域粉红可见且夹杂着熟肉的浅灰和综褐色,整个牛排温度口感均衡。

4、七分熟牛排:牛排内部主要为浅灰综褐色,夹杂着少量粉红色,质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5、全熟牛排(well done):牛排通体为熟肉褐色,牛肉整体已经烹熟,口感厚重。

吃牛排的注意事项:

1、拿刀叉的方法

总的来说,右手拿刀,左手拿叉。锯齿得刀用来切肉,普通的刀用来切蔬菜,小的那种小刀,是用来抹果酱的。叉子别一下子插大块物品,别一口吃不下去。勺子是用来喝汤的。

2、放刀叉的位置

在一些正式的场合,大家还是注意一下刀叉摆放的位置,能体现自己的高素养。

3、吃牛排注意细节

要用刀子把牛排切成小份,每次吃一小块,保证这一块全部到了嘴里,不至于过大,吃的时候不要张牙舞爪的,嘴唇要闭起来。

4、意大利面

用叉子跟汤匙结合一下,叉子卷起几根面条,放到勺子上,然后吃进去,不要狼吞虎咽的吃面,更不要发出“出溜出溜”的响声。

怎么判断牛排几分熟 牛排几分熟怎么看

吃牛排大家都喜欢吃不同程序熟的牛排,有的人喜欢7成,有的人喜欢5成,当然也有喜欢吃全熟的,如果你在家自己做就一定要了解怎么判断牛排几成熟了,不然牛排的口感可能就没法让你满意 。

判断牛排几分熟的技巧

3分熟:一手拇指碰「食指」,另一手以手指按压图中标红点的拇指指腹处,这时指腹的柔软程度大约就是牛排3分熟的柔软度,肉质看起来是半生熟。

5分熟:一手拇指和「中指」相碰,相同方式按压,这种柔软度是五分熟。这时牛排带一点血,颜色偏粉红色。

7分熟:一手拇指和「无名指」相碰,相同方式按压,这种柔软度是七分熟。这时牛排已经不带血。

6种牛排熟度的对应温度如下

近生牛排(Black and Blue):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46-48摄氏度。特点是表面煎脆了,但是内部还是生肉,摸起来甚至还有点凉。

2. 一成熟牛排(Rare):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是49-53度(120-128华氏度),截面约75%为粉色。

3. 三成熟牛排(Medium Rare):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是54-56度(129-134华氏度),截面约50%为粉色。

4. 五成熟牛排(Medium):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是57-62度(136-144华氏度),截面约25%为粉色。

5. 七成熟牛排(Medium Well):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是63-68度(145-155华氏度),截面略微有点粉色。

6. 全熟牛排(Well Done):

牛排温度计测量结果:内部温度是71度(160华氏度),截面为棕色。

一切从挑牛肉开始

新鲜的肉品看起来颜色鲜红,闻起来没有腥味,摸起来有弹性,手指按压会马上恢复。除了阿梅说的新鲜判断指标之外,挑选牛肉还要注意油花部分是否足够又均匀。以下两块同样是牛小排,但油花分部大不同。

油花均匀,等级较高,价钱当然较贵,可以在大一点的超市买到。

油花不均,可在传统市场和一般超市场买到,虽然价格便宜,但懂得技巧的还是可以煎出好吃牛排。

煎牛肉前的准备工作

先戳洞:不管哪一种牛肉,都要以逆纹方向将牛排戳洞,像这样破坏纤维组织之后口感会更柔软。

软化肉质:不同等级的牛排,在解冻后、下锅煎之前,还有软化工作要先做。

平价牛肉可以利用天然蔬果的酵素来软化肉质:将洋葱、胡萝卜去皮切薄片,苹果则是连皮切薄片。加入少许酱油和砂糖,以及足以淹过肉片的水。将肉片放入,用保鲜膜或盖子封住,放进冰箱冷藏过夜至隔天,要煎的时候才取出肉片。

好一点的牛排:视厚度泡在橄榄油中1~4小时。图中的菲力厚度约3公分,大约泡2小时。

三个步骤煎出好吃牛排

开大火热锅后,以厨房纸巾折成小块蘸油,在锅中刷上一层薄油。2

放入肉片,将面贴在锅底煎30秒后翻至第二面。如果牛排厚度较厚(例如菲力),下锅后要记得马上转小火慢慢煎,且翻面时间点也要延至50秒后。3

翻至第二面后煎至想要的熟度为止。到达想要的熟度之后,再翻回面,稍微加强一下熟度即可。牛小排由侧面观察是否完全变色可判断熟度。像菲力这种厚度的,想吃几分熟可从牛排表面和肉质柔软度来判断。

牛排的分级是怎么分的?

澳洲牛排等级分为9级,从M1到M9,M9级为别;日本牛排分A1至A5的分类法(为A5)。

澳洲牛排以肉色深浅和脂肪分布来划分成M1至M12级(主要为M4至M12级),越高级的和牛,脂肪和肉的比率越高,而且分布更平均,M12的肉与脂肪比例高达50%,只有少于5%的和牛可达到此级数;市面多数的澳洲和牛都属M8至10级(相等于日本的A3级),脂肪比率约达30-35%。

日本的JMGA (Japanese Meat Grading Association)管制的Overall Grade是世界上严格的分法。

Overall Grade 由两部分组成:Yield Grade (由字母表示) 和Quality Grade (数字表示)。Overall Grade分为三个等级A()、B、C(级),“A”级表血统纯正的神户和牛,“B”混血的神户和牛,“C”欧洲的牛种,如安格斯牛和荷斯坦牛。

美国(USDA)根据牛肉的成熟度(maturity)及大理石纹脂肪含量(marbling)来评为8级:Prime()、Cho(特选)、Select(可选用)、Standard(合格)、Commercial(商用)、Utiltiy(可用)、Cutter(切块)和Canner(制罐)。

加拿大牛肉评级署(CBGA)由加拿大食品检验署(CFIA)授信,依照联邦法律所定义的全国性标准,制定Canada A、Canada AA、CanadaAAA及Canada Prime的牛肉等级。

国肉牛分为特级、S级、A级、B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