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规定「公司财务坏账准备计提规定是多少」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比例是多少?首先小编老师认为大家应该先弄清楚坏账准备计提应该是通过哪些办法进行处理的,比如说可以按照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处理的,至于计提的比例可以按照不同计算公式来核算的,更多关于坏账准备计提的资料都可以来了参考下文.

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_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_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_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_计提坏账准备相关规定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比例

(一)余额百分比法

这是按照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坏账百分比由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或经验自行确定.在余额百分比法下,企业应在每个会计期末根据本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相应的坏账率估计出期末坏账准备账户应有的余额,它与调整前坏账准备账户已有的余额的额,就是当期应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二)账龄分析法

这是根据应收账款账龄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通常而言,应收账款的账龄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为此,将企业的应收账款按账龄长短进行分组,分别确定不同的计提百分比估算坏账损失,使坏账损失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客观情况.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1.首次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以后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账户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三)销货百分比法

这是根据企业销售总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百分比按本企业以往实际发生的坏账与销售总额的关系结合生产经营与销售政策变动情况测定.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也可以按赊销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

采用销货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销售总额(或赊销额)×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般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简单一点的话直接按期末应收款项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1%-5%),也可以按照账龄设置比例,比如一年以内3%,1-2年5%,2年以上10%等,具体的比例公司可以自行确定

计提发放大致如下:

设你期末有需要计提坏账的应收款100万,按3%计提坏账.那么就该在期末的时候有3万的坏账准备.这时候你就看你的坏账准备的期末余额是多少.如果是贷方余额a(大于3万)就做分录:

借:坏账准备a-3

贷:资产减值损失a-3

把多的坏账冲回来

如果期末坏账准备贷方余额b(小于3万),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3-b

贷:坏账准备3-b

补提不足的坏账

如果期末坏账准备借方余额c,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c+3

贷:坏账准备c+3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比例是多少?其实在上文资料中小哥老师针对坏账准备的计提讲解了三种方法,分别是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以及销货百分比法,这三种不同方法的计算公式都有提及,相信大家对此计算应该都是清楚的

税务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规定

法律主观: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企业根据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信用程度等自行决定。但坏账准备应当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中,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来列示。

法律客观:

《企业会计制度》

第十八条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照往来户名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二)带息的应收款项,应于期末按照本金(或票面价值)与确定的利率计算的金额,增加其账面余额,并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三)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不再计提利息。

(五)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计提坏账准备比例有规定吗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公司会计政策制定的,一般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按账龄分析制定,如1年以内5%,1到2年20%,2到3年50%,3年以上等。

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如下: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

1、余额百分比法,

2、账龄分析法,

3、销货百分比法,

4、个别认定法

余额百分比法: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账龄分析法: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乘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销货百分比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本期销售总额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个别认定法: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设置“坏账准备”的意义如下:

设置“坏账准备”意义主要体现着谨慎性原则的应用。

会计谨慎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项重要原则,运用广泛,可防止抬高资产和收益,压低负债和费用,并起到预警风险和化解风险的作用。但实际运用中存在利用谨慎性原则纵利润的现象,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趋利避害,使会计信息更具客观性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估算方法,根据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的应收账款应以将来可实现的价值为准,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估计入账。

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规定只能采用应收账款百分比法,即企业可以于年度终了,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形成坏账准备,实际发生坏账时再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应收账款。

法律依据

《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坏账损失的核算在备抵法下,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方法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规定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是根据公司会计政策制定的,一般应按照公司实际情况,按账龄分析制定计提比例,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一般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如1年以计提内5%,1到2年计提20%,2到3年计提50%,3年以上计提等。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哪些?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个别认定法四种。

1、余额百分比法: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2、账龄分析法:首次计提坏账准备公式,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期末各账龄组应收账款余额乘各账龄组坏账准备计提百分比。

3、销货百分比法: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等于本期销售总额乘坏账准备计提比例。

4、个别认定法:是针对每项应收款项的实际情况分别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坏账准备比例的计算是如何得出的?

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主要按照单位应收款项的年底合计总金额,根据一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金。这些计提比例都是根据企业的会计政策来规定的,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账龄分析制定,一年以内的为5%,一到两年的则是20%,以此类推。同时还需要财务人员结合往年相关资料、经验、数据等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

注意,企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一经确定,将不得随意变更若是需要变更,还要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坏账准备的相关税法规定

财会人员进行实的时候都是要根据相关的法律制度来进行的,对账务的处理也是需要合法合规。坏账的处理属于账务内容,因而税法对坏账的处理有相关的规定,那么在处理坏账的时候我们要依据哪些税法规定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

坏账准备的相关税法规定

企业发生的坏账,一般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但经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坏账损失时,应冲减坏账准备。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坏账准备金的部分,可在当期直接扣除。

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企业可以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企业可提取千分之五的坏账准备金在税前扣除,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企业年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不包括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往来账款。即只有计提的不超过年末应收款项余额5‰的坏账准备金才允许税前扣除,超过部分不允许扣除。

相关法规参考: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0〕84号)

第四十五条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经报税务机关批准,也可提取坏账准备金。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应冲减坏账准备金;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的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第四十六条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的年末应收账款是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包括代垫的运杂费。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对坏账准备的处理,会计上采用的是谨慎原则,税法上采用的是根据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由于财税处理的异,企业计提的坏账准备就存在“可抵减暂时性异”,应采用债务法计提或冲回计提的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

1.计提坏账准备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2.冲减多计提的坏账准备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3.实际发生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券性科目

4.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账款又重新收回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券性科目

贷:坏账准备

同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债券性科目

今天为大家总结的关于坏账处理的相关税务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准则关于坏账准备计提规定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那么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对坏账准备如何提取?下面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对坏账准备提取的规定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并按照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坏账准备计提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而《企业所得税扣除办法》规定,经批准可提取坏账准备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对坏账准备金的处理,税法和会计处理的异主要有:

(1)计提范围的异。《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规定,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税法与会计制度在计提范围上的异主要体现在与关联方之间的往来款项上。纳税人与关联方之间的任何往来不得在税前扣除坏账准备金。

(2)计提依据的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为年末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余额之和,如有逾期预付账款和应收票据,应先转入应收账款再提取坏账准备。国税发(2003)45号文规定,从2003年1月1日起,税前扣除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与会计制度的规定已基本一致。但要注意的是,税法规定关联企业之间的应收账款不得提取坏账准备,而会计核算中则无此限制。

(3)计提比例的异。会计制度只限制企业对应收款项地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形。但税法明确规定,除另有规定者外,税前扣除的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4)坏账处理和坏账准备计提的自限异。《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税法则规定,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应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先冲销税法所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未冲销完的部分可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由于存在上述异,在年终申报所得税时应按照税法的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许多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不能对坏账准备的纳税调整进行正确的核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纳税人的经济利益和的税收利益。

二、坏账准备应纳税所得的调整

《关于印发并试行新修订的的通知》[国税发(1998)190号]关于《坏账损失明细表》的填报说明中规定了有关计算公式:

本期增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企业实际坏账准备的提取比例-[期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保留数)-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如为负数表示减提的坏账准备)

本期按税法规定增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乘以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本期收回已核销的坏账)

企业会计核算中实际增提的坏账准备大于按税法规定应增提的坏账准备,或者企业应减提的坏账准备小于按税法规定应减提的坏账准备,均应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反之,应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根据上面公式,可以推导出:

坏账准备应纳税所得调整额=本期增提的坏账准备-本期按税法规定增提的坏账准备=(期末坏账准备余额-期初坏账准备账户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乘以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

计算结果如果是正数,企业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反之,则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例]一家公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其计提坏账准备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百分比确定为2%(已报税务部门备案)。2005年初,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16万元(上年已按规定调整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当年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收回已核销的坏账8万元。2005年末,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坏账准备为贷方余额1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税法规定的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为5‰。

企业在进行坏账准备纳税调整时,容易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1)未调减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企业办税人员在年终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10-500乘以5‰)。根据以上规定,坏账准备应纳税所得调整额为万元[(10-16)-(500-800)乘以5‰],即该企业应调减万元。企业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万元,多纳企业所得税万元(12乘以33%)。实际上,企业当年计入“管理费用——计提的坏账准备”借方的金额也只有6万元,却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万元,显然是不合理的。

(2)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上例中,设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为12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4万元。在年终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企业办税人员进行纳税调整,调增企业所得税18万元(24-1200乘以5‰)。根据上面的公式,坏账准备应纳税所得调整额为6万元[(24-16)-(1200-800)乘以5‰],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仅此项,企业就多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2万元,多纳税万元(12乘以33%)。

(3)少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未按会计制度及税法规定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纳税调整等原因引起的。

此外,企业有时还会出现少调减、应调增未调增或者多调减应纳税所得额等情况。但是,只要记住上面推导的公式,就很容易计算出应调增还是调减,以及调整的金额。

以上便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进行律师在线咨询。

请问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都有哪些法规依据?

分类: 商业/理财 >> 财务税务

问题描述:

请具体说明相关法规的条款,十分感谢!

解析:

<<企业会计制度>>

第二章 资 产第十八条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五)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中华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纳税人按的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九条 不建立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发生的坏账损失,经报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后,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扣除

坏账准备计提的规定

法律主观:

坏账准备是什么,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有哪些 坏账准备的基本概念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至少每年末)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根据历史经验,债务单位财务情况及相关信息,合理估计,提出目录和提取比例经企业董事会批准执行。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 股东 大会或董事会,或(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 公司 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流量不足、发生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流量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有问题需要沟通解决,要是对于其中内容有不太清楚也希望进一步了解,建议您及时寻求网 在线律师 的的帮助。

法律客观:

《企业会计制度》

第十八条

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核算:

(一)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按照实际发生额记账,并按照往来户名等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二)带息的应收款项,应于期末按照本金(或票面价值)与确定的利率计算的金额,增加其账面余额,并确认为利息收入,计入当期损益。

(三)到期不能收回的应收票据,应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不再计提利息。

(五)企业应于期末时对应收款项(不包括应收票据,下同)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应当单独核算,在资产负债表中应收款项按照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