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_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待遇
化工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2.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了地下水的补、径、排更新机制一、化工地质队伍基本情况
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_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待遇
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_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待遇
(一)概况
勘查单位情况:化工地质勘查队伍是从事化工矿产资源勘查及其延伸产业为主业的国有地勘单位,现有17家地质勘查单位:河北地质勘查院、内蒙古地质勘查院、吉林地质勘查院、黑龙江地质勘查院、江苏地质勘查院、浙江地质勘查院、福建地质勘查院、山东地质勘查院、泰安地质勘查院、河南地质勘查院、湖北地质勘查院、湖南地质勘查院、广西地质勘查院、云南地质勘查院、贵州地质勘查院、陕西地质勘查院、地质研究院;另外还有3家全资企业:明达化工地质有限公司、市中化恒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交融化工有限公司(宁波服务中心)。
截至2006年年底,化工地质队伍职工总人数为4400人,其中:
从业人员:全系统从业人员2845人,比2005年同期2862人减少17人。
职称结构:从业人员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22人,比2005年同期1806人增加16人;其中高级职称608人,比2005年同期537人增加71人,中级职称626人,比2005年同期6人减少65人。
离退休情况:2006年度全系统离退休人员为5463人,比去年同期5406增加573.开展了水资源评价研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人;2006年离退休费用8662.86万元,比去年同期8287.26万增加375.6万元。
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目前已经形成了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与灾害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勘查工程施工、化验与测试、测绘与遥感、选矿试验、制图与印刷、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综合配套的专业队伍,能够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地质调查、地质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质勘探工程、岩矿鉴定与测试分析、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选冶试验,工程测量等多方面业务。50多年来,共提交磷、硫、钾、硼、砷、萤石、芒硝、重晶石、天青石、化工灰岩、金红石、天然碱、明矾石、膨润土等20多种矿产地质勘查报告500余份,探明储量81.6亿吨,荣获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468项。在地质基础理论、主要化工矿产成矿理论、成矿规律研究上有所创新,先后有4人荣获地质界奖“李四光野外地质工作者奖”,3人荣获“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银锤奖。
(二)资质情况
化工地质队伍所属17家国有地质勘查单位均拥有核发的地质勘查资格证书,其中:区域地质调查甲级1个,乙级2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乙级2个,丙级15个;固体矿产勘查甲级15个,乙级2个;液体矿产勘查乙级2个,丙级3个;地球物理勘查甲级1个,乙级1个,丙级5个;地球化学勘查丙级1个;勘查工程施工甲级2个,乙级9个,丙级6个;岩矿鉴定与岩矿测试甲级1个,乙级6个,丙级10个;选冶加工试验乙级1个。
二、化工地勘单位经济发展状况
(一)基本经济情况
总资产:2006年度达到74677.2万元,比2005年度的67063.46万增加7613.74万元,增长11.4%(其中:生产性资产原值22923.98万元,比2005年度20128.8万元增加2795.18万元,增长1.4%;专用仪器净值87.901万元,比2005年度的8152.65万增加639.25万元,增长7.8%)。
总负债:2006年度为35023万元,比2005年度的28968.84万增加6054.16万元,增长20.7%。
总收入:2006年度为49931.88万元,比2005年度的45951.28万增加3980.6万元,增长8.7%(其中:地勘业收入15026.47万元,比2005年度13072.74万增长15%;工程勘察施工收入18780.65万元,比2005年度19541.69万减少3.9%)。
(二)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及财政资金地质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化工地质队伍所从事的公益性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大调查中的矿产资源评价项目4项,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中的化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化工矿山资源潜力调查成果评估工作,新疆祁曼塔格地区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项目的野外工作。共落实项目经费615万元,全部为财政资金。
2006年,全系统共安排其他财政资金地质项目59项,其中地质研究项目4项,化工地质勘查项目31项,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1项,地方矿产资源补偿费5项,财政专项补助项目4项,财政专项境外风险勘查项目1个,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3项。矿种包括磷、萤石、重晶石、石墨、铜、铅、锌、铁等,工作地区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内蒙古、福建、浙江、山东、新疆等18个省(区)。
(三)从事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6年,全系统共开展商业性矿产勘查项目近600项,实际收入5082.52万元。资金来源主要有大型国有矿山企业投资、民营矿业公司投资、个体采矿业主投资等。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坑探118 m,槽探18345.96 m3,钻探48995.77 m,浅井495.9 m。
全系统投入的勘查资金中,资金所占比例逐步提高,2005年资金在勘查总投入中的比例仅为26%左右,2006年上升为64%左右。
(四)工程勘察施工基本情况
(五)其他产业基本情况
在“一业为主,多业并举”方针指引下,化工地质队伍利用自身条件,多种形式兴办实业和开展贸易,探索多种经营途径,业务范围涉及化肥、化工产品生产、选矿剂、皂土助剂、咨询与服务、国内外贸易、制图与印刷等领域,2006年经营收入11886.79万元。
三、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取得的经验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分析形势,把握大局,发挥自身特长,提出了“发挥主业优势,提升整体素质,开拓经营领域,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方针。在做大做强地勘主业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寻找与市场的结合点,积极推行和完善经营目标制,盘活资产,调整资源配置,改善技术装备条件,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经营探矿权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和推动全行业地勘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外创收能力。经过几年的改革发展,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已从单一地质找矿发展为地质勘查、工程勘察施工和多种经营及科工贸三大产业格局。改革以来取得的主要经验是:
“十五”以来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始终抓住地质工作不动摇,不管机构如何调整、变动,基本上保持了地质技术力量的稳定,并且每年都从地质勘探费中安排700多万元,开展地质前期工作和找矿勘查工作。近10年来,重点加强了主要化工矿产和重要成矿带的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实施化工地质勘查项目在浙江省常山县发现并勘查了八面山萤石矿田,该矿区的萤石矿床以接触交代型为主,是在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的萤石成矿类型,在地质大调查项目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成果的基础上,对该矿区重点投入,开展详查工作,共提交萤石资源量470多万吨,其中CaF2≥40%的萤石资源量万吨。为浙江省氟化工产业提供了可靠的资源后备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化工地质队伍还对和地方急需的铁、铜、铅锌及重要非金属矿产开展找矿勘查工作,相继提交了一批矿产地和矿产资源储量。地勘主业及其延伸产业在收入总量、经济效益、职工就业安置等方面已成为化工地勘经济的主导和支柱。
(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事业单位的改革,加强经营创收的力度
从2001年开始,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在系统内全面推行了经营目标管理制度,每年分别与各单位签订《经营目标书》、《风廉政建设书》和《安全生产书》,并制订了相配套的考核奖惩办法。通过6年来的实践和总结,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经营者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制度,有效地调动了经营者开展经营创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地勘单位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各自的经济实力,职工的收入也得到同步增长;同时,也改变了经费来源只能依赖事业拨款吃饭的状况,企业化改革进程正在稳步向前推进。
四、“十一五”期间化工地质勘查行业改革发展的设想
坚持理论和“”重要思想,以《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和关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围绕建设全面的奋斗目标和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遵循“市场需求、效益优先、发挥优势、拓宽领域、科技创新、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强主要化工矿产的地质研究,科学全面地评价主要化工矿产资源潜力,重点加强农用化工矿产资源和优质高效化工非金属矿的地质勘查,积极开展和地方急需的其他重要矿产勘查;大力开展各类商业性地质工作,积极向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延伸,拓展地勘经济发展的范围;积极贯彻“走出去”的战略,加大国外矿产资源风险勘查的工作力度。为提高主要化工矿产资源对我国化肥工业、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的保障能力,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化学工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一)化工地质勘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顺
根据《办公厅关于转发经贸委管理的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2001〕2号)要求,化工地质队伍中未属地化的地勘单位改组为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并入昊华化工()总公司;为落实在过渡期的有关政策,经中编办批准,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更名为中化地质矿山总局。2004年,昊华化工()总公司和蓝星化工公司组建了化工公司,由直接管理;同时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上划到化工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仍由昊华化工()总公司管理。这样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成为一级财政预算的大型企业下属的事业单位,各化工地勘单位则成为四级事业单位。
这种管理体制造成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过多,有的有关主管部门的文件不能及时转发或不予转发到中化地质矿山总局,造成工作的被动。
对于上级主管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的经济总量显得微不足道,有关管理部门和对地质工作和化工地勘单位的情况也不了解,对于化工地质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上级主管公司不能充分理解,也难以引起重视,在协调和协助解决问题和困难方面,极少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和帮助。这种局面使很大一部分工作精力要放在向上级解释、说明和协调上,较地影响了化工地质队伍的改革和发展。
在2006年对事业单位调整工资工作中,由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归属化工公司和昊华化工()总公司,人事部认为属于企业性质,最初并未将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列入调整工资的范围,虽经大量的解释工作得以解决,但人事部表示今后类似的情况仍将按企业对待。
2.经济基3.1.3 地质科研工作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多
由于长期以来,化工地质队伍的管理体制不断调整变化,处于经常动荡的状况。在这种条件下,化工地质队伍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资本积累,人均资产占有率低,因而发展的后劲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历史欠账多,职工地方问题,住房补贴、职工养老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
3.技术装备落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各地勘院现有资产大部分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投入的,为地勘生产服务的资产基本到了报废期,地勘院本身无力更新装备,难以适应地质找矿难度加大和扩大地质工作领域的需要。由于工作条件、待遇低,各化工地勘单位很难到大中专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结构也不合理。
(二)建议
化工地质队伍与其他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进行整合、重组是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有效途径。各管理的地勘队伍脱离原有管理体制,进行整合、重组,实行统一管理,不仅可以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能够更好地落实的有关优惠政策,而且符合《决定》中提出的“进一步落实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按照企事分开的原则,推进国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革。各地区、各部门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利于加强地质工作的改革途径。加强管理的地质勘查队伍建设,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要求。符合落实、加强地质工作以及构建和谐的需要,将会更有利于地质工作又好又快的发展。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地勘处)
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有限公司是国企吗
1992年6月至1993年12月,原毕力赫金矿聘请内蒙古自治区黄金公司地质技术人员利用四勘院的地质资料,并清理和重新施工了部分探槽及硐探工程,完成主要工作量:1∶1000地形地质测量0.6km2,槽探1256.8m3,平巷及穿脉坑道498.6m,竖井76m,选矿流程试验1件,刻槽取样及基本分析988件,小体积质量60件。提交了本区份勘查报告,即《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勘查地质报告》(没有评审),在Ⅰ矿带圈定Ⅰ,Ⅱ号矿体,提交C+D级矿石量135456t,金金属量902kg,平均品位6.66×10-6。是国企。根据企查查得知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是属于国土厅所以是国企。内蒙古第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办公室地址位于天然硅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的通辽,一般经营项目:液体矿产勘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2006年,落实项目经费4787万元,其中各类财政专项资金3702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77.3%,总局化工地质勘查费107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22.7%;各类财政资金项目中,地质调查评价项目355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7.4%;矿产资源补偿费项目112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23.4%;财政专项92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19.2%;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项目747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15.6%;地方矿产资源补偿费30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6.3%;其他项目260万元,占项目总经费的5.4%。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质实验测试;地球物理勘查;地质钻探;地籍测绘(一)牢固树立地质是立局之本的观念,加强地勘主业的地位;工程测量;地质灾害等危险性评估项目。
松辽平原西部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
2006年,有16家化工地勘单位和明达化工地质有限公司先后高质量地完成了数百项工程勘察及基础施工项目,结算收入18780.65万元。服务领域主要涉及城建、交通、水电、能源、环保、通讯、地质灾害治理等行业,在岩土工程勘察、软土地基处理、桩基工程、深基坑工程、土石方工程、非开挖铺设管线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服务优势,松辽平原西部地区由地质调查局部署开展的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与生态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的地区之一,由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承担,辽宁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参加。松辽平原西部指内蒙古与辽宁西部相接壤的燕山山地辽西低山—丘陵区和内蒙古与吉林西北部相接壤的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台地区。该区可供利用的地表水贫乏,地下水分布不均匀,为缺水区。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注:矿业大学()、福州大学、矿业大学、、宿州学院、地质大学(武汉)、吉林大学、中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龙岩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皖江工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山西大同大学、贵州理工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1.查明了松辽平原西部水文地质条件
工作区处于燕山山地辽西低山丘陵和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台地区;地质构造位于天山-阴山巨型东西复杂构造带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沉降带、第三隆起带交接复合部位;不同时代地层出露较齐全,但发育程度不一;水文地质分区可分为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台地和燕山山地辽西低山-丘陵两个水文地质区;地下水类型分布有基岩裂隙水、碳酸盐岩溶洞溶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总结阐述了区内主要蓄水构造类型有水平岩层蓄水构造、褶皱蓄水构造、断裂蓄水构造、接触带蓄水构造、基岩风化壳蓄水构造。
运用同位素测试成果研究分析了地下水补给、径流、条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东麓中低山-丘陵水文地质区地下水虽然可以从不同途径汇集而来,但均源自近期大气降水;地下水形成时年平均气温在3.2~6.8℃之间,说明地下水形成于略低于现代年平均气温的气候条件下大气降水补给;补给区高程约在525.31~960.2m,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分析与大兴安岭高程一致;地下水形成年龄在3.26~10.6a之间,即区内地下水形成于19年以来大气降水补给,显示地下水径流相对较缓。
分析总结了区内地下水缺水类型可大致分为资源性缺水型、水质性缺水型、经济性缺水型、技术性缺水型、资源-水质性缺水型;合理选用参数,采用水均衡法进行了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探讨了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及找水方向和找水方法,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建议,对缺水地区找水方向具有指导意义。
4.坚持综合研究与典型相结合,实施典型工程
在水文地质调查、物探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重点工作区6处,面积3万km2,钻凿供水井32眼,总出水量19630.34m3/d,可解决缺水地区约9万人,5万头(只)牲畜饮水困难,可浇灌耕地2万余亩,对缺水地区找水具有典型意义。
5.实现了松辽西部水文地质资料信息集成
[7]胡延晟.矿业权项目审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1.应用GIS技术自主设计开发了松辽平原西部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软件系统,建立了松辽平原西部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实现了松辽西部水文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为该地区水文地质分析系统和空间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范围
项目成果可为当地经济发展、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支撑,为缺水地区、饮水型地方病多发区寻找适宜饮用地下水提供指导。
三、推广转化方式
宣传、会议交流、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
技术依托单位: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王晓光赵爱林
邮政编码:110034
联系电话:024-62606139
电子邮箱:syxiaoguang@yahoo,1037043501@qq
矿床勘查发现及研究史
一、内容概述3.1.1 基础地质工作
到目前为止,工作区及外围1∶50万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全部覆盖。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单位完成。在开展1∶20万区测的同时进行了重砂和金属量测量工作,圈定相应铜、金等多金属重砂及金属量异常多处,为区内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
1∶5万区调工作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是我国中例尺填图工作开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覆盖全区的1∶5万地质填图,划分了区域地层单位,建立了区域岩浆活动系列。相应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为本区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
3.1.2 矿产勘查工作
本区矿产地质勘查工作起步早,历史长。区域上温都尔庙铁矿、白乃庙铜-金矿床是本区发现最早的内生金属矿床之一,研究程度也很高1995年5月至1998年4月,四勘院在矿区Ⅰ矿带施工了13个钻孔,累计进尺1587.46m,完成硐探427.2m,取样分析1695件,小体积质量46件,并于1998年4月提交《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增储(详查)地质报告》。原地质矿产部内蒙古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文件“地内勘发[1998]220号”审批该报告,经审查,同意验收,报告将原Ⅱ号矿体分解为Ⅱ和Ⅲ号2个矿体,并圈定Ⅴ号矿体和若干个小矿体,共21个,批准表内新增金储量:C+D级矿石量142048t,金金属量892.16kg,平均品位6.28×10-6。。到目前为止,区内相继发现白音哈尔、哈达庙等众多金-多金属矿床(点)。但总体看,矿产勘查成果并不如预期。大部分风成沙覆盖区、盆地区的地质勘查工作并未取得明显突破,相对东部的大兴安岭南段,华北板块北缘勘查成果距较大。
在矿区地质勘查方面,主要包括如下工作:
197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在本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及矿产做了详细的地质工作,于1979年提交了镶黄旗幅(K-49-XVⅢ)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建立了区域地层系统,划分了各期次的侵入岩,阐明了区域基本构造轮廓,圈定了找矿远景区。
,内蒙古自治区物化探队在本区开展物化探异常检查时,发现了都仁乌力吉金矿,即现毕力赫金矿区Ⅰ矿带。
1990~1992年,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地质与基础地质填图基本同步进行,区域物化探工作开展较全面,内蒙古全区1∶100万布格重力测量工作于20世纪70~80年代完成,1990年提交了1∶10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及综合研究报告。1∶20万水系化探工作覆盖全区,部分重点区段开展了更例尺的化探测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地质成果,成为后期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基础地质资料和选区勘查依据。矿产勘查开发院(四勘院)连续3年对毕力赫金矿Ⅰ矿带及其外围一带开展地质普查,完成主要工作量为:岩心钻探205.84m,槽探4963.48m3,硐探168.5m。
19年,苏尼特右旗毕力赫金矿成立,开始采矿作业。
1999年,在原毕力赫金矿床基础上,黄金公司组建了苏尼特右旗金曦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金曦公司)。公司组建以后,针对资源储量较小的局面,将后备资源保障视为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工程,每年都投入较例的工作量,除完成大量基建工作外,同时将1180以上中段的38万多吨矿量级别升级达到C级。2000~2003年,金曦公司不断加大对毕力赫金矿区外围找矿工作力度。2003年9月至2004年末,矿山在Ⅰ矿带东南部发现并新圈定201号和202号矿体。其中201号矿体矿石量230100t,金金属量1340kg,平均品位5.82×10-6;202号矿体矿石量111400t,金金属量95kg,平均品位0.85×10-6(矿山生产探矿总结资料,没有提交验收审批)。目前201号矿体是矿山主要开采对象。
经过2次勘探和矿山历年来生产探矿,毕力赫矿区累计提交金资源量3229kg,全部集中在Ⅰ矿带;矿山利用地表槽探、浅井和坑道等方法手段,相继发现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26号、22号和23号脉。
矿区的地质研究工作非常薄弱。2000~2001年,受毕力赫金矿委托,天津地质研究院对公司所属的毕力赫、白音哈尔等矿区开展以成矿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提交了《内蒙朱日和地区金矿类型、金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靶区优选》报告。报告指出毕力赫矿区深部与外围尚具一定找矿潜力。2006年笔者等开始对毕力赫矿区开展地质科研找矿工作,力求确定本区金矿化类型,总结区域金矿成矿和矿化富集规律,探求新的资源储量。通过系统工作,次认为毕力赫Ⅰ号矿带201号矿体具有斑岩型向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过渡的地质特征,首次提出在区内寻找斑岩型矿床的找矿方向;在肯定了矿区已知的Ⅰ矿带、26号脉具有一定找矿前景的同时,新发现并确定矿区Ⅱ号矿化蚀变带(Ⅱ矿带)具有重要工作价值,建议优选开展勘查工作,为矿床下一步勘查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地质调查研究院工作
在地理底图上,加载探矿权图层、采矿权图层、储量信息图层、地质资料目录图层,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13,14],实现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具体步骤为:2012年新开、续作地调局项目65个,经费9660万元。加上其他地调课题,共计100余项,总经费逾1.3亿。
二、推进项目进度。2012年完成14个项目原始地质资料汇交及14个项目成果地质资料汇交;4个地调项目完成野外验收(2个);13个项目成果评审(其中5个);12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进行验收,其中地质调查局项目11个,内土厅项目1个,全部通过验收。值得一提的是,解决了一个遗留多年的项目成果提交及经费使用情况验收,预计2013年年初完成该遗留项目的资料汇交工作。一、组织完成学校承担地调项目2012年设计编制、信息采集审核和2013年项目论证工作,全年的统计报表、审计检查、工作报告等工作均进展顺利,其中上年度学校统计报表、财务决算报表均被评为“”。在完成学校地调项目设计审查工作的同时,受地调局委托,地调院负责组织了学校2012年两个项目的设计评审。
四、本年度7月初,完成了学校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GB/T28001-2001安全管理体系的年检工作,并顺利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的野外现场评审工作。
五、为加强地调项目管理,完善制度建设。2012年6月,配合上级保密检查工作,制订了学校地质调查项目《测绘资料及涉密地质资料保密管理办法》、《涉密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重要项目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保密检查工作;2012年9月订了《地质调查评价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改稿,已经上校务会讨论通过)。
六、在开展地质调查工作的同时,地调院也不断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积极服务于。3月27日~4月1日以及12月11日~17日组织地质大学()以院士为主要成员的调研组前往云南文山州及麻栗坡县开展交流及考察,并汇报了学校在麻栗坡钨业开展的科学研究成果,并提出下一步协同创新、合作研究的安排。9月及11月分别开展了市国土局及地调局组织的地质勘查管理质量培训。
七、根据国土资源部与黄金部队部部共建的要求,学校委派1名作为派驻黄金部队的指导专家,并承担黄金部队地质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10月23日~12月8日,地调院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黄金部队百名区矿调技术骨干培训工作,聘请近30名学术图1 基于GIS的出资地质勘查核查系统框架水平高、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分别开展了室内教学、野外实习和地质填图比武工作,完成上级交代的“联创齐争”培训任务,受到了黄金指挥部和广大学员的好评。
基于GIS的出资地质勘查核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公司对外投资4家公司,具有0支机构。陈小红1 潘懋1 徐旸2 汪艳梅3
(1.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2.市地质调查研究院;3.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信息院)
摘要 进行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情况核查是矿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基于GIS技术,采用矿政空间数据与地质资料的结合,实现了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情况筛查、重叠区域的核实等功能。该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核查工作效率。
出资地质勘查 GIS 空间分析 影像配准
0 引言
出资地质勘查,是指地质勘查资金由投入、地质勘查风险由出资者()所承担的地质勘查。投入的地质勘查资金来源一般包括税收、矿产资源补偿款、矿业权使用费及价款、地质勘查基金(或者地方)[1~2]。出资地质勘查形成的成果以不同形成体现在矿业权中,因此在矿业权登记、转让等环节中,需要考虑出资地质勘查情况。
矿政管理一般要承担矿业权的登记、变更、注销等工作以及矿产储量登记工作等。GIS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矿政管理系统中,矿权管理系统、储量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矿三、在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图幅展评中,学校承担的地质调查项目中有9幅图获奖,其中1幅图荣获特别荣誉奖,2幅荣获二等奖,6幅荣获三等奖。学校共有8名教师荣获国土资源部“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业权审批系统等[3~7]主要实现数据填报、矿权登记业务流程管理、网上审批、基于GIS功能的图形查询、统计、发布等功能;GIS应用于“一张图管矿”是业内研究的热点,主要将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与矿产资源规划等多个数据库进行集成,实现矿权审批、监管、统计分析等[8~11]。
本文基于GIS技术,结合地质档案资料,集成探矿权、采矿权、储量等空间信息,实现了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情况筛查、重叠区域的核实等功能,为矿业权登记、转让等环节中价款核算提供支持。该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工作中得到应用,解决了传统核查中核查精度低、周期长的问题,提高了矿政管理效率。
1 系统框架及功能
1.1 设计思路
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划定矿区范围批复等)审批、价款评估与缴费是矿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进行矿业权范围内出资地质勘查情况核查工作是矿政管理及价款评估与收缴的重要依据之一。基于GIS的出资地质勘查核查系统建设应满足矿政管理的多层次需求,实现涉及矿政管理的基础数据管理、查询、图形核查、报告管理、统计分析等需求。系统建设应遵循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基本思路。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系统设计按照矿政管理需求,全面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进而分步骤实施。优先考虑系统架构的合理设计,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各功能组件及系统接口的深化设计,使组件之间实现高内聚、低耦合,力求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能力均衡、分工明确的平台。
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系统建设充分借鉴信息技术发展前沿技术,综合运用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分布式计算等多项信息技术,并遵循稳定性(运行稳定)、可扩展性(功能、数据、可视化、用户界面等)、可配置性(参数可配置)、标准性和规范性等设计原则。
1.2 系统框架
基于GIS的出资地质勘查核查系统框架包括数据库、技术支撑、应用系统、用户等,如图1所示。利用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探矿权登记数据库、矿业权登记数据库及储量空间数据库,提取相关的数据项,构建数据库;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进行数据访问;基于GIS平台二次开发,实现空间检索和图形核查等功能;基础组件实现显示、可视化、报表、报告模板、输出等等功能。
1.3 主要功能
基础数据管理:主要包括地理底图、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探矿权登记数据、矿业权登记数据、储量空间数据管理。除了具有数据导入、录入、修改、删除等功能外,还包括利用区域坐标(拐点坐标)生成图层功能,生成的图层为地质资料目录GIS图层、探矿权GIS图层、矿业权GIS图层、储量GIS图层;另外,区域坐标(拐点坐标)发生变化后,GIS图层将实现更新。
条件查询:包括地质资料目录数据、探矿权登记数据、矿业权登记数据、储量空间数据查询。
空间检索:除了具有点选检索、拉框检索、输入地理坐标检索功能外,还有两个图层交互检索功能。
图形核查: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地理底图基础上加载探矿权图层、矿业权图层、储量信息图层及地质资料目录图层,实现待核查矿权范围内地质资料检索,检索结果显示、追加、删除及资料查看等功能;二是实现待核查矿权与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重叠区域比对功能,包括导入数据、配准、距离量算、面积量算、数据导出等功能。
核查报告管理:核查信息保存到数据库后,系统具有提取核查信息并自动生成报告功能,并且还具有报告上传入库、查询、显示等功能。
统计分析:按照矿权性质(招拍挂、探矿权、采矿权、划定矿区范围)统计,按矿权类别(探转采、延续、变更、转让、新立)统计,按行政区划查询(矿权所在的省、市、区行政区划)统计。
2 系统主要关键技术及实现
系统采用Oracle10 g数据库,把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探矿权登记数据库、矿业权登记数据库及储量空间数据库提取的数据项按照空间-属性进行关联;系统采用C# WinForm,基于GIS平台二次开发;实现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为矿权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筛查、矿权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重叠区域核实、核查信息提取并生成核查报告等方面。
2.1 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组织
地质资料是一种投入巨额勘查资金获得的特有信息资源[3],是将地质勘查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等进行总结、编制而形成,地质资料需按照地质汇交管理办法进行汇交[12]。汇交的地质资料包含目录和电子文件。利用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探矿权登记数据库、矿业权登记数据库及储量空间数据库,提取相关的数据项,再增加与核查特性相关的数据项,组成核查系统的数据内容。
提取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中档号、报告名称、起始经度、终止经度、起始纬度、终止纬度等数据项,并增加是否涉及出资数据项;提取地质资料图文数据库的档案号及电子文件;提取探矿权登记数据库中矿权证号、项目名称、矿权性质、申请人、勘查单位、地理位置、东经起、东经止、北纬起、北纬止、区域坐标(拐点坐标)等数据项,并利用坐标信息组织空间数据图层;提取矿业权登记数据库中矿权证号、矿山名称、矿权性质、申请人、勘查单位、地理位置、东经起、东经止、北纬起、北纬止、区域坐标(拐点坐标)等数据项,并利用坐标信息组织空间数据图层;提取储量空间数据库中矿区名称、报告名称、行政区域、主矿种、矿区面积、地理位置、东经起、东经止、北纬起、北纬止、区域坐标(拐点坐标)等数据项,并利用坐标信息组织空间数据图层。
另外,设计了保存核查结果的数据项,主要为:文号、项目名称、项目性质、矿权证号、矿权人、面积、行政区域、东经起、东经止、北纬起、北纬止、区域坐标(拐点坐标)、报告出具时间、是否出资等。
2.2 矿权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筛查
1)建立图形工作区,图形工作区为西安80 地理坐标,并加载探矿权图层、采矿权图层、储量信息图层、地质资料目录图层,其中,探矿权图层、采矿权图层、储量信息图层一般为高斯三度带或者高斯六度带投影,需进行坐标转换。
2)地质资料目录图层中属性“是否涉及出资”数据项进行标识,分别标为“涉及出资”和“不涉及出资”。
3)在探矿权图层、采矿权图层或储量信息图层中,选定待核查矿权,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得出该矿权范围所有的地质勘查项目,如图2所示。
4)利用“是否涉及出资”数据项进一步筛查,即可得出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
5)筛查得出的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如有其他资料进行佐证,可以追加或者剔除。
图2 待核查矿权涉及地质勘查项目示意图
2.3 矿权与出资地质勘查重叠区域核实
筛查得出的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项目,与图文数据库链接,提取出资地质勘查项目数据,并利用GIS的矢量数据与影像数据配准功能[15~17],实现矿权与出资地质勘查重叠区域核实。具体步骤为:
1)建立图形工作区,图形工作采[15]郭仁忠著.空间分析[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用高斯三度带或者高斯六度带投影,并加载待核查矿权图形。
2)获取出资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影像数据,并以待核查矿权图形为参考进行配准,如图3所示。
3)配准后,在图形工作区域利用距离或者面积量算工具,确定待核查矿权与涉及出资地质勘查工作区比例。
图3 待核查矿权图形与涉及出资工作区域影像配准
2.4 核查信息提取,自动形成核查报告
核查中形成矿权人、矿权、位置(坐标)、面积、矿权范围涉及地质勘查情况等信息,提取后存入数据库中。利用Word模板,系统实现核查报告自动生成,该报告为矿权价款核算提供重要依据。
3 系统应用
该系统在开发完成后,依托内蒙古自治区矿政管理基础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实际工作中得到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核查工作效率。图4为该系统主界面。
图4 基于GIS的矿权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核查系统工作界面
以前核查一宗矿权涉及出资地质勘查需要调阅20 档左右的纸质资料,并需要采用手工的方式,将坐标转换后投影到矿权纸图上扣合后得出结论,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该系统实现了核查流程自动化,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快速得出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情况,而且可以直接调阅地质资料,并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核查,减少了大量反复调阅纸质地质资料的时间,核查效率提高30%以上。
4 结论
参考文献
[1]孙习稳,干飞.出资地质勘查形成矿业权的经济关系研究[J].矿业,2007,16(5):13~15.
[3]赵善人,周桅,等.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2):3~6.
[4]周桅,赵善仁,等.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案及其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2):7~10.
[5]吴仲煜,查宗祥,等.矿业权管理信息系统中图形子系统的设计及特点[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3(2):11~13.
[6]孙立双,马晓明,等.矿业权登记管理系统图形辅助审查系统功能设计[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3,34(11):95~102.
[8]刘金星,李新通,等.基于网络 GIS的福建矿业权图形辅助审查系统设计与建设[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5(1):116~120.
[9]杨文森,陆世东,等.“一张图管矿”的数据组织与分类[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1):64~66.
[10]杨文森,胡凯,等.湖北省“一张图管矿”试点的研究与应用[J].国土资源情报,2010,(10):70~72.
[11]谭永杰,郭佳,等.基于全国矿业权实地核查成果数据的矿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J].矿业,2011,20(7):50~54.
[12]於顺然.浅谈新的地质资料汇交内容及其制度[J].江苏地质,2002,26(3):180~184.
[14]吴立新,史文中编著.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算法[M].:科学出版社,2003.
[16]宋智礼.图像配准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7]魏晓敏.图像配准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实现[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13]张桂兰,杨文海.浅谈《内藏古矿产资源储量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与应用.西北资源[J]2005.(2):40~42.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公司是2008-10-07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恩和路61号。
[2]徐婧,李慧洁,薛建明.出资地质勘查形成的矿业权产权归属与收益分配[J].科学,2012(5):159~160.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的统一信用代码/注册号是1509826800187999,企业法人王宝林,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内蒙古第四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无 一般经营项目: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业调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环境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及工程测绘;地质钻探勘查工程;矿产品开发;岩石、矿物、土壤及水质的分析、化验、鉴定与测试;公路工程施工、基石方工程施工;桥涵工程;水井、引水工程;坑道、隧道工程;基桩工程、土地整理;胶版印刷;机械加工、修配;汽车(不含小轿车)销售;档案数字化加工。在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本文基于GIS技术,结合矿政信息管理实际需求,实现了矿权范围内涉及出资地质勘查核查功能。该系统在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利用该系统,累计完成了超过近千宗的矿权核查,提高了矿政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和经济效益。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信息
收入状况:2006年度全系统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23038元,比2005年同期18197.35元增加4840.65元,增长26.6%。杨永宽,男,1956年1月生,内蒙古准格尔旗人,蒙古族,毕业于中南矿业大学矿产系选矿专业,经济师,高级政工师,员。1977年9月参加工作,至2004年6月在内蒙古有色地勘局工作,先后任有色地质勘探公司委、组副组长、机关委等职。1994年1月提任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勘局副、组成员兼组长。2001年10月提任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勘局。20截止2021年5月,学校共设有20个教学学院、1个沉积地质研究院、1个地质调查研究院。学校有7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家级专业15个,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专业3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04年6月调任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委、。2006年3月起,兼任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有限公司委、。2010年9月起任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委,内蒙古地质矿产()有限公司、委。
通讯地址:沈阳市皇姑区黄河北大街1号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排名
五、对策建议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排名如下:
总支出:2006年度为46140.63万元,比2005年度的43202.65万增加2937.98万元,增长6.8%。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排名是根据2021年四川分数线排名得到的数据。
长安大学、西北大学、三峡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科技学院、河北地质大学、同济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贵州大学等学校的地质工程2021年在四川无录取分数线,所以不予展现和排名)成都理工大学专业有:地质学、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球物理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软件工程等。
补充:
成都理工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成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由、自然资源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首批“双”世界学科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