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审计流程七个环节 审计流程七个环节内容审计流程七个环节 审计流程七个环节内容


审计流程七个环节 审计流程七个环节内容


1、接受业务委托

2、复审和后续审计主要适用于审计、部门审计等强制性审计的情况。审计工作

3、实施风险评估程序

4、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圣诞节准备到了,街上也有浓浓的节日气氛,简单容易作的蛋糕卷,稍微变化一下造型,就能有满满的仪式感哦!

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注册会计师每科考试均实行百分制,60分为成绩合格分数线

审计工作基本流程

(三)观察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广义的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从接受审计项目开始,到审计工作结束的全部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狭义的审计流程指审计人员在取得审计证据完成审计目标的过程中所采取得步骤和方法。

将细砂糖c一次性加入奶油里,用电动打蛋器打硬

流程介绍

1、确定审计的目标

2、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描述

3、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

4、符合性测试

5、符合性测试结果的评价

6、实质性测试

8、撰写审计报告

优点:一方面当大大减少审计工作中取得审计证据的工作量,从而节约人力时间、降低成本;另外能较好的避免失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缺点:过分依赖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哪些情况 1、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2、经营情况和经营风险;3、组织结构和内部控制情况;4、关联方及交易情况;5、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阅去年的审计工作底稿;2、查阅行业业务经营资料。3、查阅公司章程协议、董事会会议记录、重要合同等。4、参观被审单位现场。5、询问内审人员和管理当局。

(二)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审计业务约定书是指审计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署的,据以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审计范围及双方应负与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同。具有法定约束力。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应明确所审会计报表的名称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间

⑷会计与审计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委托人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①及时提供审计人员所要求的全部资料;②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及合作;③按照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履行的主要义务包括:①按照约定的时间完成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②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⑹审计报告的使用;审计报告使用不当而造成的后果,与审计人员无关。

⑺审计收费;

⑻违约;

⑼应当约定的其他事项。

(三)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判断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作为在实质性测试的时候进行抽样的基础,并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决定其测试的时间、性质、范围。

(四)确定重要性

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程度,这一程序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的情形有:一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阶段)。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会计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时所允许的误范围;二在实施阶段,根据重要性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审查;三是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

穿行测试属于是7大审计程式中的哪一个

控制风险:即内控失败。

穿行测试属于是7大审计程式中的哪一个 七大基本审计程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式。

而穿行测试是交易在财务报告资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它是一个集观察、检查等程式于一体的复合程式。这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控制时经常使用的审计程式。说通俗点,就是针对某笔或某几笔业务看被审计单位是如何做的。比如,针对赊销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观察和检查被被单位是如何经过销售审批、赊销审批、发运审批、发运货物这一系列的过程,从而了解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这就是穿行测试。

----------------------------------------------------------------

注会审计穿行测试哪一章

2017年教材在第七章风险评估,第四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如何理解审计中的穿行测试,重新执行与穿行测试怎么区别

按实务说,穿行测试是按业务流程检查每一步是否符合内控制度,重新执行则要重新做一遍,如重新勾核一下对账单

穿行测试与重新执行的区别

穿行测试是指交易在财务报告资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注册会计师选取一笔或很少几笔交易了解其如何生成、记录、处理和报告,采用询问、观察、检查等方面以确定是否与之前了解的一样,以及是否得到执行,通常是针对交易回圈进行穿行测试。如注册会计师选取一笔有代表性的交易,按交易的流程采用询问、观察、检查的方法来这笔交易如何生成、如何记录,在交易流程的相关内部控制是如何控制这项销售交易的,从而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和先前了解的一样。穿行测试主要用于风险评估程式,不排除用于控制测试,但不能直接发额上的错报,所以不能用于实质性程式。

重新执行是在控制测试中执行,注册会计师会选取一定的样本量,重新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式或控制,也就是自已完全按照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执行一遍,再和被审计单位执行的相比较,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如注册会计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再与被审计单位编制的余额调节表相核对,看被审计单位这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穿行测试是个程式,集询问、观察、检查的程式,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程式,通常用于风险评估程式,不排除用于控制测试。重新执行是一个单独的程式,用于控制测试。

重新执行是指的对于没5、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有留下任何轨迹的程式进行的测试,而对于穿行测试是对留下轨迹进行的测试。

关于重新执行和穿行测试的区别: 首先,穿行测试一般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由于测试的数量较少,一般不能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其次,根据穿行测试的定义,即交易在财务资讯系统中的记录过程。

穿行测试可以应用于审计的什么方面

控制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实质性程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式前者是直接查询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的错报后者是将分析程式应用于实质性程式通过分析各财务资讯之间以及财务资讯与非财务资讯之间的关系查到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列报的错报比如说A企业设计了有关货资金的内部控制其中有一项是对于企业超过 万的资金支付采取集体决策由三位一致同意并签字才能通过某项交易支付了 万注册会计师检查相关凭证中是否包含了们的签字可以测试该项内部控制不过控制测试的物件必须留有轨迹如果被审计单位仅仅设计了“观察、询问”这样的内部控制是无法实施控制测试的如果A企业 年固定资产帐面余额 万注册会计师将固定资产专案重新计算核实其余额准确性这样的做法就属于实质性程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式是风险应对里的核心知识三言两语很难说完建议还是多看看审计教材

穿行测试是集询问、观察、检查的程式,通常适用于风险评估程式。

穿行测试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验证以前程式获取的有关内部控制资讯而实行的程式,比如进一步了解销售和收款回圈的内部控制情况,注册会计师会抽取几笔销售业务,检查这几笔业务在整个会计系统留下的有关原始凭证,从而能够掌握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执行情况,但这其中在通常情况下并不涉及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确定。

另外,穿行测试主要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运用。

注意穿行测试是交易在财务报告资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它是一个集观察、检查等程式于一体的复合程式。这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其相关控制时经常使用的审计程式。说通俗点,就是针对某笔或某几笔业务看被审计单位是如何做的。比如,针对赊销业务,注册会计师可以观察和检查被单位是如何经过销售审批、赊销审批、发运审批、发运货物这一系列的过程,从而了解整个流程是怎样的,这就是穿行测试。

注册会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时,可以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检查档案、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实地察看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装置,交易在财务报告资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

1、先将公司规范某项经济业务行为的制度按业务流程的方式描述出来;

这表明公司的该项经济业务应该都是按所描述的业务流程执行的。

2、抽取某几笔业务样本;

3、要求受监察的单位提供所有所抽取业务样本的执行记录;

4、按照流程环节,描述样本业务的实际执行情况;

5、对照流程环节与要求,比较并记录没有做到位的地方。

审计工作流程

(一)检查

审计工作流程分为接受业务委托、审计工作、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编制审计报告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接受业务委托:

审计人员一旦决定接受业务委托,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客户就审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对于连续审计,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业务约定条款,以及是否需要提醒客户注意现有的业务约定书。

2、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在执行具体审计程序之前3,拟定审计方案,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使审计业务得以有效的方式执行。

3、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人员必须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此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所谓风险评估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实施的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

4、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本身并不足以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还应当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5、编制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在完成进一步审计程序后,还应当按照有关审计准则的规定做好审计完成阶段的工作,并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合理运用执业判断,形成适当的审计意见并出具相关的审计报告。

审计流程是指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采取的行动和步骤。合理地审计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审计三大程序七大方法

(一)复审准备阶段

审计三大程序七大方法

三大程序:

1.风险评估(必然程序) 2.控制测试(或然程序)3.实质性程序(必然程序)

七大办法:

1、做好前期预算审计;2、过程跟踪审计法;3、资料对比分析法;4、现场勘察取证法;5、开挖剖析法;6、取样抽查法;7、外围调查法

审计的一般方法,按照审计工作的顺序和会计业务处理程序的关系,有顺查法和逆查法之分。

(一)顺查法。又叫正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程序进行分类审查的一种方法,即按照所有原始凭证的发生时间顺序进行检查,逐一核对。

(二)逆查法。又叫倒查法,它是按照会计业务处理的相反程序既在检查过程中逆着记账程序进行检查的方法。审计方法按照审查经济业务资料的规模大小和收集审计证据的范围的大小不同,又有详查法和抽样法之分。

(三)详查法。又称详细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全部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详细的审核检查,以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四)抽样法。又称抽样审计,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资料(包括凭证、账簿和报表)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出其中的一部分进行审查,进而判断评价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的效益性的一种审计方法。

隐蔽工程审计是施工全过程审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隐蔽工程的被“隐蔽”这一属性,其审计工作也往往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和方法。加强和重视施工隐蔽工程审计,对于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什么是审计程序?一般审计程序有哪些

(2013-03-05 21:17:46)

什么是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某个时间,对将要获取的某类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收集的详细指令”。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获得审计证据要做的事情。

审计程序的种类

审计程序可分为总体审计程序(三个大程序)、具体审计程序(七个小程序)。

总体审计程序

总体审计程序,可以理解为审计工作的总体“大步骤”、审计工作的“总体流程”。

首先,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这就是风险评估程序。

具体审计程序

具体审计程序,就是为了获取具体的审计证据具体要做的事情。

具体审计程序可以分为七类:

(1)检查。就是注册会计师对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

(2)观察。就是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比如,观察被审计单位人员执行的存货盘点。

(3)询问。就是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相关人员获取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

(4)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比如,向银行询证存款账户余额、向供应商询证应付账款金额等。

(5)重新计算。是注册会计师重新计算相关数据,以核对其准确性。

(6)重新执行。是注册会计师地重新执行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程序。

(7)分析程序。是注册会计师分析不同(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来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

审计的七种方法

审计的七种方法包括:观察、检查、询问、分析程序、重新执行、重新计算、函证。

1、检查: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和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进行实物审查。这一程序在各个审计阶段均有应用。

检查程序具有方向性,比如在执行抽盘时,审计人员既要从存货检查至会计实务中的存货盘点记录,又要从存货盘点记录检查至存货,而不能仅进行单向抽查。

2、观察:是指审计人员查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实施的程序。说白了就是在一旁盯着,看看被审计单位做了哪些事,是如何做的。但是观察程序获取的是时点证据,并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所以只执行的观察程序往往不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询问:是指审计人员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步骤6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询问程序适用于整个审计过程,对执行这一程序的审计人员的沟通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4、函证:是指审计人员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以下情形适用函证程序: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的协议和交易条款存在错报风险;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

5、重新计算:是指审计人员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有时审计人员不能完全信赖被审计单位的计算结果,需要亲自重新计算,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6、重新执行:是指审计人员执行原本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重新执行程序主要在控制测试中应用。

7、分析程序: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分析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这一程序有点类似于财务分析,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指标或非财务信息是否合理,来推断是2、规划的审计阶段:在本期审计工作之初进行的初步业务活动、制订整体审计战略、制订具体审计等。审计不是一项的审计业务,而是一项连续的、不断修正的过程,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否存在错报风险。

审计过程分的几个阶段

1、接受业务委托阶段:理解和评估审计对象的可审性;决策是否考虑接受委托;就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签署审计协议等。

审计程序有哪些

问题一:审计程序有哪些类型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二)检查有形资产

(四)询问

(五)a.含义: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账户或交易类别单独或连同其他账户、交易类别产生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未能被实质性测试发现的可能性;函证

(六)重新计算

(七)重新执行

(八)分析程序

问题二: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 1、审计阶段。

一是编制年度审计项目;

二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等。

2、审计实施阶段。

一是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二是制发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3日前送达被审计单位,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 批准直接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

三是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四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措施等;

3、审计报告阶段。

一是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

二是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作必要修改,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三是复核审计报告。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等业务文书、相关审计证据材料进行复核;

四是审理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进行审理;

六是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机关审定后,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问题三:简述具体的审计程序有哪些? 1,制定审计

2,下达对被审计的审计通知书

4 ,进驻审计(就地审计、报送审计)

5,实施审计(找有关人交谈、查阅资料、核对资料、记录有关资料、将已经记录的资料让有关人签字盖章)

6,审计组讨论、统一意见

7,撰写审计报告

8,审计组将审计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见面,交换意见

9,提交审计报告并下达审计意见书或审计决定

10,送达审计意见或审计决定。

问题四:审计阶段 审计程序包括哪些阶段 1、审计阶段。

一是编制年度审计项目;

二是编制审计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和重点等。

2、审计实施阶段。

一是由审计机关确定审计组组长,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

二是制发审计通知书,在实施审计3日前送达被审计单位,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 批准直接持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

三是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情况,评估被审计单位存在重要问题的可能性,确定审计应对措施;

四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审计目标、范围、内容、重点及措施等;

3、审计报告阶段。

一是审计组起草审计报告;

二是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按照规定的程序审批后,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若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作必要修改,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审计机关;

三是复核审计报告。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等业务文书、相关审计证据材料进行复核;

四是审理审计报告。审计机关审理机构对审计组所在业务部门复核修改后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项目材料进行审理;

六是签发审计报告。审计报告经审计机关审定后,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问题五:审计程序是什么? 审计程序,是指为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详细步骤的审计程序,亦指出在审计底稿中证据的位置。审计程序对审计人员而言,就好像地图对旅行者,没有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查核方向错误或没有使用最快的查核方法,以致浪费时间和成本。

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环节。

1、制定审计项目。审计机关应根据形势和审计工作实际,对一定时期的审计工作目标任务、内容重点、保证措施等进行事前安排,作出审计项目。

2、审计准备。根据审计项目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遇有特殊情况,经本级 批准,审计机关可以直接持审计通知书实施审计。

上级审计机关对统一组织的审计项目应当编制审计工作方案,每个审计组实施审计前应当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具体的审计实施方案。

3、审计实施。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并按规定编写审计日记,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4、审计终结。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报送审计机关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对象的意见。

审计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

问题六:审计程序种类名称有哪些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二)检查有形资产

(四)询问

(五)函证

(六)重新计算

(七)重新执行

(八)分析程序

问题七:审计方法包括哪些? 按照搜集证据时所使用的方法,审计程序(即审计方法)可以分为:

检查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或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

检查记录或文件的目的是对财务报表所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进行验证。

1.检查记录或文件可提供可靠程度不同的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记录或文件的来源和性质。

2.在检查内部记录或文件时,其可靠性则取决于生成该记录或文件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将检查用作控制测试的一个例子,是检查记录以获取关于授权的审计证据。

3.某些文件是表明一项资产存在的直接审计证据,如构成金融工具的股票或债券,但检查此类文件并不一定能提供有关所有权或计价的审计证据。

4.检查有形资产可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

(二)观察

2.观察可以提供执行有关过程或程序的步骤23审计证据,但观察所提供的审计证据仅限于观察发生的时点,而且被观察人员的行为可能因被观察而受到影响,这也会使观察提供的审计证据受到限制。

注意:一般观察程序是针对内部控制执行的情况。主要用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控制测试中。

(三)询问

1.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对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

2.知情人员对询问的答复可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尚未获悉的信息或佐弗证据,也可能提供与注册会计师已获取的其他信息存在重大异的信息。

3.在询问管理层意图时,获取的支持管理层意图的信息可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1)了解管理层过去所声称意图的实现情况、(2)选择某项特别措施时声称的原因以及(3)实施某项具体措施的能力,可以为佐证通过询问获取的证据提供相关信息。

针对某些事项,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有必要向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获取书面声明,以证实对口头询问的答复。

(四)函证

1.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直接从第三方(被询证者)获取书面答复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书面答复可以采用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等形式。

2.当针对的是与特定账户余额及其项目相关的认定时,函证常常是相关的程序。但是,函证不必仅仅局限于账户余额。例如,注册会计师可能要求对被审计单位与第三方之间的协议和交易条款进行函证。注册会计师可能在询证函中询问协议是否作过修改,如果作过修改,要求被询证者提供相关的详细信息。

3.函证程序还可以用于获取不存在某些情况的审计证据,如不存在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收入确认的“背后协议”。

(五)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可通过手工方式或电子方式进行。

(六)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序或控制。

提示:重新执行只能用于控制测试。

(七)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偏离的波动和关系。...>>

问题八:注册会计师应相应实施哪些主要的审计程序? 1、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测算项目的风险。

2、实施内部控制程序,看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内控制度是否得到遵循。

3、实施实质性测试,看报表数字是否真实。由于会计报表数字是由大量收付金额组合成的,审计时不太可能重新认定,所以主要采用统计抽样办法,以样本代替总体,如果样本证明数据可信,没有误,则确认报表数字可以确认,若样本有误,则扩大样本量,若误消失了,再确认报表金额;若误继续存在,则可能对报表进行调整,直到符合制度,符合实际为止。

审计程序,是指为完成审计工作所需详细步骤的审计程序,亦指出在审计底稿中证据的位置。审计程序对审计人员而言,就好像地图对旅行者,没有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可能查核方向错误或没有使用最快的查核方法,以致浪费时间和成本。

问题九:审计抽样方法适用于哪些审计程序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结果特征的一种方法。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成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2)控制程序仅限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在细节测试时可以用审计抽样,实质性分析是对总体进行分析,所以不可以用审计抽样。

审计的流程和具体方法 (具体 具体 具体)

五是实施审计,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出审计记录。

我考过了CPA的审计,用专业语言说一下吧,

1.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对公司整体层面及业务流程层面的内部控制是否存在,设计是否合理及是否执行等情况进行了解

3.基于上诉风险的了解,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4.基于上述风险的评价,制定审计

5.根据审计,执行控制测试

6.根据控制测试的结果,制定实质性测试的具体

7.执行具体的实质性测试

8.完成现场审计,并就初步审计情况与公司的管理层、治理层进行沟通

9.完成审计报告草样

10.内部3级审核程序

11.向被审计单位发出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如被审计单位同意改征求意见稿,签字盖章确认,并同时签署一系列声明书

12.蛋白 4个发出审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