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古琴十大金曲有哪些?

《蕉窗夜雨》是一首筝曲,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代表曲目之一,伴随淅沥的雨打蕉叶声,独自感悟着乡愁的无奈,音乐中无处不飘散着客家音乐的韵味,极有力的体现着客家文化的内涵。

1 古筝经典名曲-高山流水. 2 古典第十首《战台风》音乐-十面埋伏(琵琶曲). 3 古筝经典名曲-汉宫秋月 4 二胡名家之阿炳. 5 民族器乐曲 - 洞箫 - 梅花三弄. 6 十大名曲 - 古筝 - 渔舟唱晚. 7 古筝佛赞-01-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8 闭月·貂蝉弄影 二胡与琵琶外加单簧管. 9 音乐-古筝佛赞-观音灵感歌. 10 纯音乐 - 古筝琵琶 - 风的季节 - 筝缘-流行金曲. 11 彩云追月 - (02)阳春白雪 (琵琶独奏). 12 古筝与琵琶-春江花月夜. 13 纯音乐 - 古筝琵琶 - 风的季节 - 筝缘-流行金曲. 14 古筝琵琶名曲 -分飞燕. 15 琵琶对萨克斯 惠威试音碟. 16 秋水随想(二胡、洞箫、古筝、琵琶). 17 天籁水晶·心灵音乐--水莲3(洞箫、古琴). 18 二胡。笛子 - 古筝 - 醉渔唱晚 独奏 folk 古琴十大金曲. 19 洛神(很好听的一曲古筝) . 浙江筝派作品中的《高山流水》以其古朴典雅、优美动听的旋律而闻名。全曲以清弹为主,描绘了高山和流水的壮丽景象,通过琴音的抒感,传达出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的意境。这首曲子表现了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富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感人内涵。20 花·玉环新浴 用古筝与竹笛演奏. 21 古筝名曲雨打芭蕉. 22 古筝经典名曲-出水莲. 23 音乐-(古筝)禅院钟声. 24 古代十大名曲 - 阿炳(二胡独奏)满江红. 25 阿炳-(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26 民族器乐曲(二胡曲)-二泉映月 27 凄美绝伦的二胡独奏---殇情睡莲. 28 二胡。笛子 - 古筝 - 醉渔唱晚 独奏 folk 古琴十大金曲. 29 民镞 - mp3 - 二胡。笛子 - 葫芦丝 - 金孔雀与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太多了到这个网址看看吧!

古筝十大名曲 经典古筝十大名曲古筝十大名曲 经典古筝十大名曲


古筝十大名曲 经典古筝十大名曲


古筝独奏十大名曲欣赏

参考百科。

古筝独奏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10、《醉渔唱晚》

1、首《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

3、第三首《高山梅花三弄又被称为《梅花引》《玉妃引》,相传是由晋朝的桓引所创作的一首笛曲,后被改编成分十段、两大部分的古琴曲,而琴曲的乐谱早见于1425年的明代《神奇秘谱》中,而这首乐曲食用重复的泛音奏法体现了美化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

4、第四首《林冲夜奔》。

5、第五首《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

6、第六首《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7、第七首《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

8、第八首《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

9、第九首《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音乐上被评为音乐作品。

10、第十首《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

亲们觉得古筝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好听 还是渔舟唱晚好听呢???

《战台风》是在六十年代中期,王昌元有感于上海码头工人与台风顽强搏斗的精神而创作的。乐曲共分五个部分组成:部分描绘码头热烈欢腾的劳动场面;第二部分以特殊的演奏技法模拟出台风的呼啸奔腾;第三部分以逐渐形成的紧张而强烈的音乐效果,生动地描绘了工人们与台风搏斗的场面;第四部分的旋律宽广舒展,抒发了工人们战胜台风后的喜悦心情;是部分的再现,乐曲磅礴壮阔的气势和生动鲜明的形象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

渔舟晚唱一、《 渔舟唱晚》,取自唐侗族舞曲《侗族舞曲》展现了侗寨的美丽风光和侗族对美好生活的热爱。这首古筝独奏曲由厦门大学焦金海创作,通过表现侗族舞曲的特点,展现了侗寨的独特风情。这首曲子表达了对侗族文化的传承和侗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代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舟渔唱晚,响穷彭 之滨”的佳句。听的是心境 心静的话听着比高山流水好听

古筝名曲有哪些?

有关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古筝十大名曲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 、《汉宫秋月》、《蕉窗夜雨》、《林冲夜奔》、《侗族舞曲》、《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

8、《阳关三叠》

1、《林冲夜奔》

2、《禅院钟声》

《《林冲夜奔》是古筝独奏曲,陆修棠、王巽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采用《新水令》曲牌的旋律加以改编发展,表现林冲雪夜奔梁山的情景。

2、《侗族舞曲》

古筝独奏曲《侗族舞曲》由厦门大学焦金海创作于1983年。那年,作者背着古筝去深入生活,到了两个侗族自治县--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和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作者有感于侗族的广大群众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们富有深刻韵味的音乐风格,遂创作了这首筝坛经典作品。

3、《寒鸦戏水 》

寒鸦又名鸥鸟,这是一首顶顶有名的潮州筝曲,是潮洲弦诗《软套》十大曲中最富诗意的一首。全曲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4、《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 - 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5、《蕉窗夜雨》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首《渔舟唱晚》

语: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中华民族传统乐器,属于弹拨乐器。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古筝十大名曲欣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该曲不仅为筝曲的代表曲目之一,亦被移植成为小提琴、钢琴、长笛等西洋乐器的独奏。

第三首《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乐曲取古代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第四首《林冲夜奔》

《林冲夜奔》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古筝无论用于独奏、重奏、合奏或伴奏(伴唱),都是特色型乐器。也常常用于民族乐队充任声部。此外,古筝在多年的流传沿革中,广泛应用于的许多种地方曲艺形式,如山东琴书、潮州弦诗等等,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众多流派。这张唱片就是从各主要流派的代表作中择其最有经典意味者,加上近年来创作的筝曲,组织国内众多的古筝名家重新录音,使听者能够从中领略筝乐之精华,了解各派筝曲之风采。

《侗族舞曲》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共分四段: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那得看你是准备怎么听了 毕竟都是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有可能被演奏的次数更多一些 你要是准备演出什么的 渔舟唱晚 就是俗一点但能听懂吧 高山流水更适合自己弹自己听磨心境之类的 而且渔舟唱晚比高山流水弹起来各方面都简单一些 反正仅供参考吧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汉宫秋月》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第七首《寒鸦戏水》

《寒鸦戏水》是“客家筝曲”中名作。“客家”指南宋末年为避战乱而迁居广东潮州、梅县一带的中原,所以“客家筝曲”又叫“中州古调”,流传于潮州一带。乐曲采用了潮州音乐特有的“重六调”演奏,使其产生了特殊的地方色彩。古筝的旋律清新明亮而轻盈多姿,配以音色低厚的椰胡穿插其间,时分时合,相得益彰,听来饶有情趣。生动地描绘了寒鸦(即鱼)在水中逐戏的情景。

《东海渔歌》是张燕创作于七十年代的作品。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v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第九首《香山射鼓》

《香山射鼓》作于1980年,1983年在第六届音乐上被评为音乐作品。该曲取材于西安鼓乐中的同名乐曲和琵琶古曲《月儿高》。作者在乐曲的演奏上借鉴了陕西秦筝的技巧并吸收了陕西地方戏曲的韵味使该曲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味。乐曲表现了空山梵音、虚无缥缈的空灵意境以及人们在山中举行香会时的热闹场面。

;

古典十大名曲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一、中速稍快,侗寨之歌;二、稍快,粗犷而热烈的芦笙舞;三、慢速,月夜侗寨家琵琶深情;四、中速稍快,赞美侗乡。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

民族十大金曲:

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该曲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多年来一直认为是娄树华于三十年代根据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近年来又有人提出该曲为近人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皮》、《三环套日》和《流水激石》等改编而成。现广泛流传的娄树华版本的前半部分与金灼南版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树华版本所。曲名取自唐朝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玉阁序》中的佳名:“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整首乐曲极富诗情画意,旋律流畅,先慢后快,先松后紧,情绪层层迭进,生动描绘出了夕阳西照下的湖光山色及渔舟竞归、渔人唱和的怡人境界。

1、 梁祝(古筝独奏)

2、 (二胡独奏)

3、 金蛇狂舞(民乐合奏)

4、 喜洋洋(民乐合奏)

6、 彩云追月(民乐合奏)

《柳青娘》7、 牧民新歌(笛子独奏)

8、 翠湖春晓(民乐合奏)

9、 彝族舞曲(琵琶独奏)

10、春节序曲(民乐合奏)

古筝经典名曲都有哪些?

5、 欢乐的泼水节(民乐合奏)

二、《出水莲》,曲调平缓,意境深邃,旋律清秀,气韵典雅,宛若一幅清新韵染的水墨画,脱俗超凡。

三、《高山流水》,是浙江筝派代表作。

四、《林冲夜《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的赞美。奔》,项祖华先生于1984年创作是一首扬琴曲,以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为背景。

《十面埋伏》、《高山流水》、《蕉窗夜雨》、《汉宫秋月》、《出水莲》等。

其中十面埋伏 这是一首历史题材的大型琵琶曲,关于乐曲的创作年代迄今无一定论。资料追溯可至唐代,表达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

十首经典古筝曲是筝家必弹之曲目,分别是汉宫秋月、侗族舞曲、寒五、《寒鸦戏水》,是潮筝名曲,也是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之一。鸦戏水、东海渔歌、香山射鼓、战台风、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和林冲夜奔十首古筝名曲。

《渔舟唱晚》、《高山流水》、《蕉窗夜雨》、《汉宫秋月》、《出水莲》。傍晚,暮色渐临,天边巨大的青黛色的云层,看霞光烧红半边天,看炽热橘色笼上薄纱,看日头西沉释放出的华彩,看一抹余晖锋芒渐渐柔和,看那条小船划过的涟漪慢慢荡漾开来。

古筝经典名曲都有:《蕉窗夜雨》、《汉宫秋月》、《出水莲》。三分醉意,吟一曲蕉窗夜雨。 听水滴,坐菩提,鸿蒙天地,念一世魂封追忆。 一片飘羽,来去。一生铭记,散聚。

十大古筝名曲中的《寒鸦戏水》请问是那个朝代的,谁创作的!

2、第二首《出水莲》,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

古筝十大名曲

第五首《侗族舞曲》

第三首《高山流水第二首《出水莲》》

第四首《林冲夜奔》

第七首《寒鸦戏水》

第九首《香山射鼓》

古筝 的

第六首《汉宫《春江花月夜》秋月》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同名人物有女子体队队员;古筝培训学校。

这只是一小部分,其他的你可以去我参考资料里填的那个网站看哦!4、《渔樵问答》

古筝是古老的民族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筝的形制为长方形木质音箱,弦架“筝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动,一弦一音,按五声音阶排列,最早以25弦筝为最多(分瑟为筝),唐宋时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规格为二十一弦;通常古筝的型号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与缪金林共同发明,163代表古筝长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筝弦数21根;同名人物有女子体队队员;古筝培训学校。

百度百科节选 。。。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

各有各的不同啊~我学了14年古筝我觉得渔舟唱晚更适合与人一起欣赏,高山流水的话更适合一个人品味,两首曲子既然都是十大名曲那必定各有各的韵味所在啊~我自己比较喜欢渔舟唱晚拉~因为渔舟唱晚就技法和感情理解方面比高山流水简单嘿嘿

古筝十大名曲欣赏有《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林冲夜奔》、《侗族舞曲》、《汉宫秋月》、《寒鸦戏水》、《香山射鼓》、《东海渔歌》、《香山射鼓》。

9、《梅花三弄》

古筝又名汉筝、秦筝、瑶筝、鸾筝,是汉民族传统乐器中的筝乐器,属于弹拨乐器。它是独特的、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因此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现在也出现了小古筝、便携式古筝、迷你古筝、半筝、新筝、十二平均律转调筝。

为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浙江筝派的代表作。全国各地筝派虽均流传有《高山流水》筝曲,但大不相同,而浙派的《高山流水》则近人研弹,表演最多。此曲最早见于我国现存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该书在题解中写道:“《高山流水》本只一段,至唐分为二同曲,不分段落。宋代分《高山》四段,《流水》八段。”乐曲取 古代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全曲以清弹为主,由高山和流水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运用了相隔两个八度的带按滑的“大撮”,浑厚而优美的音色,描绘了高山之雄伟苍劲;乐曲的后半部分则在按滑的同时大量而连续的使用了上下行刮奏手法,细腻地刻划了流水的不同形态,由细流涓涓低回婉转直至汇流成河的壮丽景象。《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

古筝起源

古筝是一件伴随悠久文化,在这肥沃的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古老民族乐器。属弹拨乐器,结构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称之为筝码)、琴弦、前岳山、弦钉、调音盒、琴足、后岳山、侧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组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20世纪又在南北筝的基础上分别衍生出其他几大整派,即“潮州、山东、河南和浙江”四大流派,到当代流派的区别已经很小了,几乎每个流派都兼具各家之长。现一般分为九派,正如曹正所言“茫茫九派流”,各派的筝曲及演奏方法各具特色。

古代十大古筝名曲?

古筝是传统民族乐器宝库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类,分布甚广,历经演变,历史久远。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筝即已成为当时广泛流传的重要乐器。古筝的音色在低音区低沉浑厚,高音区清越剔透,中音区则珠圆玉润,极为悦耳。当其刮奏时犹如流水淙淙,独具魅力,而左手的按、揉、吟等技法,又使筝乐更具韵味。由于古筝是按五声音阶定弦,故极具民族特色。

古筝在构造上为一弦一柱、多弦多柱的乐器,分为琴身(由共鸣箱和支架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前梁、后梁和音柱)两大部分。目前古筝的弦数在十九弦到二十六弦之间,有多种规格。制作古筝使用的材质,琴身共鸣箱一般为桐木制,支架为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前梁、后梁和音柱则多为竹制。

醉渔唱晚是一种受由陆龟蒙和皮日休在泛舟松江时见到了一位喝醉的渔父唱歌而创作记录的古琴名曲,早见于1525年的《西麓堂琴统》中,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这首琴谱也流传有多种版本。

[古筝十大名曲]

为广东潮州客家筝曲。有人为该曲作题解曰:“盖以红莲出水喻乐之初奏,象征基艳嫩也。”该曲以悠扬清丽的旋律和“重六调”的特殊韵味,曲趣清纯剔透,寄托了人们对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情的赞美。

第三首《高山流水》

第四首《林冲夜奔》

是陆修棠、王异之于1962年根据昆曲《宝剑记·夜奔》一折为题材,以曲牌 《新水令》的旋律为素材加以改编发展而成,表现《水浒传》中广陵散又被称为广陵止息,是十大古琴曲之一,在古时又被看成是《聂政刺韩傀曲》,曾经魏晋时期的琴师嵇康就以此曲而著称于世,现存早的曲谱见于明代的《神奇秘谱》中,并以磅礴的音乐风格而表达出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豹子头林冲在遭受官府迫害之后于风雪之夜投奔梁山的故事,乐曲犹如琵琶传统曲目中的“武曲”,气势壮烈,情绪激昂,为筝曲创作曲目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第五首《侗族舞曲》(缺)

表现了侗寨风情,抒发了侗家儿女热爱美好生活的欢乐情绪。全曲共分四段:

也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种是二胡曲,是1929年左右刘天华先生记录了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据考,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的段;另一种即为筝曲。由一种乐器曲谱演变成为不同谱本,且运用各自的艺术手段再创造,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这是民间器乐在流传中常见的情况情况。全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对月惆怅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揉、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富有韵味,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之一。

《汉宫秋月》

《湘妃泪》

《闺怨》

《寒鸭戏水》

《秦桑曲》

《蕉窗夜雨》

《广陵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