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中德国和沙俄哪个更强些

沙俄在革命前整体是比较弱的,

一战德国吊打沙俄_一战德国吊打沙俄的原因一战德国吊打沙俄_一战德国吊打沙俄的原因


一战德国吊打沙俄_一战德国吊打沙俄的原因


还是封建体制,

比起欧洲体制落后一大截,

武器也落后很多,

要不然也不会在此期间发生革命了,

所以说论国力沙俄比德国雄厚,毕竟国土面积,资源很丰富,

论单实力德国比沙俄强很多。

一战德国状况

里边有德国情况,自己查找一下,我摘要的顺便2个军事阵营对比了一下。

15到16协约国和同盟国军事力量变化对比

15到16

协约国

法国83个师------------99

英国22个师-------------80

俄国108个师-----------136

塞尔维亚12个师-------6

比利时6个师-----------6

意大利36个师---------38

同盟国

德国118个师-------------159

奥匈54个师---------------63

土耳其38个师------------52

保加利亚12个师---------12

15年的武器生产

机枪 炮管 飞机

德国1155000 8000 4000 4500

奥匈900000 0 1585 338

法国800000 6000 1200 4838

英国613000 6064 3400 4598

俄国740000 4 2106 870

15年前力量

英 德 美 法 意 奥 俄

战列舰 21 15 8 4 4 3

战巡 9 5

前无畏 40 22 25 18 8 12 8

很难说啊,开战的时候有88万人,结束时,同盟国投入的总兵力大概在150万吧,那时候作用很小。德国一直被英国压制在海港里。具体的数字区网上找找吧。其实,马恩河战役以后,速战速决的破产,德国就注定失败了。。。

沙俄再不济也是一个帝国,为何在一战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因为沙俄当时自己内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军事还有现代化水平都相对于比较落后。

因为沙俄在一战时期的势力并不强,并且士兵作战能不高,所以就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因为在一站的时候,他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而是将自己的战队全部防守在了沙棘洞防线,这样他都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攻打别人了。

在东线战场沙俄打得非常吃力,终国内开始失去平衡,终爆发内乱,沙俄不得不和德意志提前讲和。一战结束之后,沙俄没有能够成为战胜国,在付出了数十万伤亡后,帝制崩塌,沙俄皇族惨遭灭门。

一战二战德国为什么科技军事力量这么强,一战把沙俄打亡了,英法打成重伤,让英法失去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因为普鲁士是世界上早实行全民义务教育的,民族素质很高,加上日耳曼民族千年传承下来的严谨,东普鲁士工业发达。而且早在普鲁士统一德国之前,由于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大量的修建起来,商业发达,工业繁荣,使得德意志邦联的国力雄踞欧洲第二,仅次于英国。帝国建立以后,从法国获得大量赔款和资源,又趁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发展化工产业。在一战前钢铁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

至于先进的武器,那还是因为整个欧洲的科技地位于世界,美国也是在二战期间和之后搜罗了大批科技人才后才发展起来的。世界上早的科技协会就是在德国开始的,有些技术传承百年,8000万人的基数使得人才济济,商业需求带动科技繁荣,所以德国才有那个能力去挑战世界!

总而言之,钢铁即。雄厚国力+全民素质+丰厚资源=世界强国

从朋友到仇敌?关系尚好的德国和沙俄为何会在一战前反目成仇?

是的,两国就是从朋友变成了仇敌,因为当时德国的实力特别强大,而沙俄发展得并不好,强大的德国对沙俄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所以他们在一战前反目成仇。

因为在一战前,沙俄因为和德国分赃不均,所以才导致在一战前反目成仇。间接导致德国一战失败了。

国与国之间哪有永远的朋友,都是利益导向的。一战钱德国需要转移国内矛盾,矛头自然就指向了邻国沙俄。沙俄看到德国的狼子野心,出于自身利益自然和德国反目。

因为利益问题

因为在欧洲,德国和沙俄一直是水火不容的对手,他们在争夺欧洲的主导权,因此产生了巨大的矛盾。

在历史中,一战时的沙俄跟德国相比到底有多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20世纪前期,欧洲王室之间相互通婚,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德国威廉二世都是血浓于水的表兄弟关系,他们有着共同的祖母(外祖母)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一战又被后人称作是一场表亲之间的。

三个表兄弟之间,沙俄虽然领土面积,却是实力弱的一方。所以,沙俄紧抱英法两国大腿,负责东线战事。沙俄先后动员了1500万,投入战场,但是依然打不过东西两线作战的德国。打到17年,自己率先崩溃,爆发了革命,沙皇被迫退位,俄国就此退出协约国组织。

沙俄在战场上鲜有建树,说白了还是国力不行。只有一副空架子,遇到德国这样的硬茬,只能挨削。下面一起认识一下,一战时俄国的成色。

1861年,美国爆发南北。同年,俄国开始了农奴制改革,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开始快步发展,到20世纪初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到10年,50年间,沙俄工业生产增长了9.5倍,同期的英法德等国也只增长了1.5倍、2倍、5倍不等。

到了一战爆发这一年,沙俄的工业实力已成为仅次于美、德、英、法的世界第国,你也可以把它看做是世界五强之一的。

当时,俄国的石油和木材产量占世界第二位,棉布产量占第三位,机器制造焦炭和砂糖产量均占世界第四位,钢铁、铁矿石和水泥产量占世界第五位,煤炭产量占世界第六位。

但是若从生产数据上来看,比起美德英法还是距很大。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仅为法国的四成,英国的五分之一,德国的六分之一,美国的十四分之一。就具体产量而言,13年俄国煤炭产量只有3600万吨,而德国达到2.77亿吨,英国为2.92亿吨,美国为5.17亿吨;俄国生铁产量为460万吨,而美国为3146万吨,德国是1931万吨。按人口平均产量计算,俄国的数据就更难看了。

沙俄不仅究竟实力不如上述四大国,在技术方面水平也很低,受外国资本控制程度高,对外资依赖。沙俄境内的6万多公里的股票和债券主要掌握在英法手中。而法国则是沙俄的债权国,到14年为止,法国先后投入俄国的资本有140亿法郎,占俄国所有外资的33.3%。

除了行业外,外国资本对沙俄主要工业部门的控制率:五金工业资本为3/4,顿巴斯各股份公司采煤总量为95.4%,石油总产量6/10,电力和电机制造企业资本90%,化学工业几乎100%。

由于外资控制很强,致使俄国机器制造业迟迟发展不起来。大战以前,俄国工业动力设备的总马力,只有美国的十五分之一,德国的八分之一,俄国工业的劳动生产水平低下到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

军事方面,受1905年日俄失利的影响,沙俄元气大伤,排名从世界第三位一下跌至第六位。一战爆发前,沙俄拥有142万,14年底总人数超过650万。此后三年,历经19次动员,至沙俄退出,一共动员了1580万人。但是主要由农民构成,缺乏训练、作战能力低下,武器奇缺,并没有在战场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掌权,俄国经济建设步入正轨,这时才真正开始实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