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从军行杨炯古诗翻译)
本文目录一览:
- 1、从军行的翻译 杨炯的
- 2、杨炯《从军行》全文翻译
- 3、从军行唐杨炯的古诗
从军行的翻译 杨炯的
《从军行》古诗如下:
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从军行杨炯古诗翻译)
从军行杨炯原文及翻译(从军行杨炯古诗翻译)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出征的号令从皇宫传出,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都城。纷扬的大雪使彩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我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注释:
1、烽火:古代告急的烟火。
2、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3、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
4、西京:长安。
5、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
诗文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长安,心中自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宁愿做个下级池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拓展资料
一、全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赏析
(1)《从军行》 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语短意长,雄健激扬。
(2)这首诗布局精当,脉络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诗人内心的波涛;进而从军告别京城,投奔沙场与敌鏖战;以自豪的口吻表达立功塞外的壮志。诗人善于选择意象,精心营构典型场景。这首诗时间跨度大,而字数甚少,因此需要从严选取代表性强、信息量大的事物纳入诗章。
三、背景
(1)《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 固原 、 庆阳 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四、作者
(1)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诗 《从军行
杨炯《从军行》全文翻译
《从军行》古诗如下: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出征的号令从皇宫传出,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都城。纷扬的大雪使彩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我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注释:
1、烽火:古代告急的烟火。
2、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3、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
4、西京:长安。
5、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
诗文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长安,心中自是不平。将军领了兵符奉命出征,统帅强悍的骑兵包围了龙城。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暗淡,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宁愿做个下级池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拓展资料
一、全文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二、赏析
(1)《从军行》 借用汉乐府旧题,写一个书生从报警的烽火照亮西京到慷慨从军、奔赴沙场奋战的全过程。语短意长,雄健激扬。
(2)这首诗布局精当,脉络分明,跌宕有致。烽火引起诗人内心的波涛;进而从军告别京城,投奔沙场与敌鏖战;以自豪的口吻表达立功塞外的壮志。诗人善于选择意象,精心营构典型场景。这首诗时间跨度大,而字数甚少,因此需要从严选取代表性强、信息量大的事物纳入诗章。
三、背景
(1)《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公元681),西北突厥部族入侵 固原 、 庆阳 一带,礼部尚书裴行俭奉命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四、作者
(1)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2)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从军行唐杨炯的古诗
《从军行》古诗如下:
《从军行》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烽火映照着都城长安,我的心中难以平静。出征的号令从皇宫传出,精锐的骑兵包围了敌人的都城。纷扬的大雪使彩旗暗淡,呼啸的寒风夹杂的战鼓声。我宁愿做军中一个小小的百夫长,也胜过我做一个舞文弄墨的书生。
注释:
1、烽火:古代告急的烟火。
2、凋:原意指草木枯败凋零,此指失去了鲜艳的色彩。
3、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
4、西京:长安。
5、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
诗文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
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