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PPT)
小天今天给分享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PPT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PPT)
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PPT)
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青山不老的课堂笔记PPT)
1、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2、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青山不老》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3、《青山不老》说课稿1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山不老》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优美,现实和过去互相比照,叙述与描写互相辉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让我们看到了我国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坚定决心。
4、因为本课是略读课文,要求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5、我针对以上教材的分析,从三维度出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1、知识能力目标认读生字词,能理解词语“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的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说说青山不老的意思,领悟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与造福子孙后代的情怀。
6、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读、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达到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围绕导学目标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找出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老人创造奇迹的环境教学难点是体会“青山不老”的真正含义二、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以读代讲,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法,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质疑、讨论、交流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三、说教学过程我首先利用课件出示晋西北荒凉的画面,让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来说感受,对其恶劣的环境有个初步的认识。
7、接下来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进行学习。
8、因为课前学生已经对课文进行了预习,至少课文是读了两三遍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再安排学生放声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默读。
9、由于学生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之这又是本单元一篇课文,所以针对重点“老人创造的奇迹和什么情况下创造奇迹”时,通过独学然后在全班展示,再以读代讲,用读去感受老人创造奇迹的不易。
10、通过小组合作来体会对“青山不老”的理解。
11、整个过程我用课件出示每一步的任务以及难点点拨,让学生有章可循。
12、我紧扣“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交流反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点理解“盘踞、三番五次、风雨同舟、归宿、”等词语,这样通过学生自读,不仅读通、读顺了课文,也为学生下一步体会老人的精神做铺垫。
13、四、利用板书,总结全文,拓展延伸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五、说板书计我的板书设计是本课的主要内这样的设计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了本课的主要内容。
14、总之,整堂课我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把读书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自己认认真真地读书,应当是阅读教学基本的内容和主要的工作所以,我设计教学时,主要想让学生靠在课堂上自读自悟、交流再悟。
15、《青山不老》说课稿2一、教材分析《青山不老》是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柔美,实际和已往相互比照,叙述与形貌相互照映,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刻画了一位山野老农,面临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存条件的艰苦,当仁不让地投身到植树造林事情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古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本身的人生代价,造福于子女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掩护自然,改革山林,绿化故里的刚强刻意。
16、本课教学目的:1、识“虐、踞、淤”,理解“肆虐、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归宿、山川共存、日月同辉”的意思。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