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诗

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五律·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五绝·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作品

杜牧的诗有很多,《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_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全诗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_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全诗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_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全诗


卷土重来未可知的上一句是什么_卷土重来未可知的全诗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五律·旅宿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山行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成语是什么?

别名: 杜牧之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 杜牧半身像

卷土重来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

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就是“卷土重来”啊

卷土重来

望采纳,谢谢

卷土重来的诗句杜牧

国籍:

你是否想问“卷土重来”的诗句是杜牧的哪首诗?该诗句是杜牧的《题乌江亭》。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诗词为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议论成败之理,提出自己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的设性推想。

诗词释义为,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卷土杀回的才是真正男儿,谁输谁赢还很难说。

杜牧的资料

编辑本段文学成就

杜牧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中文名: 杜牧

出生地: 陕西

出生日期: 公元803年

逝世日期: 公元852年

职业: 文学 诗人

代表作品: 《阿房宫赋》;《遣怀》

代表作《阿房宫赋》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 杜牧

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编辑本段想象中

[1]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 帖大系》均有影印。

作品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登紫工山 垂钓池边见老翁,戏言与鹤赴紫工。 临峰之上知尧存,可怜秦皇梦如虹。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七绝·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画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七绝·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七绝·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七绝·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绝·赠别 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七绝·赠别 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意画

[2]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烟树五湖东。 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七律·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七律·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肃宗也。]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弥。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隍欦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恣绮靡。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强。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祗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 关西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赠杜秋娘诗并序 杜秋娘,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 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长唱此辞。] 濞即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晋书:盗开凉州张骏冢,得紫玉箫。] 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嘘唏。

杜牧

杜牧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中文名: 杜牧

出生地: 陕西

出生日期: 公元803年

逝世日期: 公元852年

职业: 文学 诗人

代表作品: 《阿房宫赋》;《遣怀》

代表作《阿房宫赋》 杜牧摘一首: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 杜牧

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编辑本段想象中

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 杜牧半身像

[1]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 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 帖大系》均有影印。

作品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堪称名家。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五律·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五律·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五绝·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七绝·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作品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七绝·登紫工山 垂钓池边见老翁,戏言与鹤赴紫工。 临峰之上知尧存,可怜秦皇梦如虹。 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七绝·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七绝·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七绝·登乐游原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七绝·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七绝·过勤政楼 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 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 七绝·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停车坐爱枫林晚》诗意画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七绝·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七绝·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七绝·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觜,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七绝·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七绝·书怀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只言旋老转无事,欲到中年事更多。 七绝·叹花 自是寻春去较迟,不须惆怅怨芳时。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七绝·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七绝·赠别 二首之一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七绝·赠别 二首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七律·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借问酒家何处有》诗意画

[2]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参烟树五湖东。 七律·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七律·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七律·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高文会隋季,提剑徇天意。扶持万代人,步骤三皇地。 圣云继之神,神仍用文治。德泽酌生灵,沉酣薰骨髓。 旄头骑箕尾,风尘蓟门起。胡兵杀汉兵,尸满咸阳市。 宣皇走豪杰,谈笑开中否。[肃宗也。]蟠联两河间,烬萌终不弥。 号为精兵处,齐蔡燕赵魏。合环千里疆,争为一家事。 逆子嫁虏孙,西邻聘东里。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法制自作为,礼文争僭拟。压阶螭斗角,画屋龙交尾。 署纸日替名,分财赏称赐。刳隍欦万寻,缭垣叠千雉。 誓将付孱孙,血绝然方已。九庙仗神灵,四海为输委。 如何七十年,汗赩含羞耻?韩彭不再生,英卫皆为。 凶门爪牙辈,穰穰如儿戏。累圣但日吁,阃外将谁寄?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慑惴。急征赴军须,厚赋资凶器。 因隳画一法,且逐随时利。流品极蒙尨,网罗渐离弛。 夷狄日开张,黎元愈憔悴。邈矣远太平,萧然尽烦费。 至于贞元末,恣绮靡。艰极泰循来,元和圣天子。 元和圣天子,英明汤武上。茅茨覆宫殿,封章绽帷帐。 伍旅拔雄儿,梦卜庸真相。勃云走轰霆,河南一平荡。 继于长庆初,燕赵终舁强。携妻负子来,北阙争顿颡。 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茹鲠喉尚隘,负重力未壮。 坐幄无奇兵,吞舟漏疏网。骨添蓟垣沙,血涨滹沱浪。 祗云徒有征,安能问无状。一日五诸侯,奔亡如鸟往。 取之难梯天,失之易反掌。苍然太行路,翦翦还榛莽。 关西男子,誓肉虏杯羹。请数击虏事,谁其为我听。 荡荡乾坤大,曈曈日月明。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安得封域内,长有扈苗征。七十里百里,彼亦何尝争。 往往念所至,得醉愁苏醒。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赠杜秋娘诗并序 杜秋娘,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 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予过金陵,感其穷且老,为之赋诗。 京江水清滑,生女白如脂。其间杜秋者,不劳朱粉施。 老濞即山铸,千双眉。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长唱此辞。] 濞即白首叛,秋亦红泪滋。吴江落日渡,灞岸绿杨垂。 联裾见天子,盼眄独依依。椒壁悬锦幕,镜奁蟠蛟螭。 低鬟认新宠,窈袅复融怡。月上白璧门,桂影凉参。 金阶露新重,闲捻紫箫吹。[晋书:盗开凉州张骏冢,得紫玉箫。] 莓苔夹城路,南苑雁初飞。红粉羽林仗,独赐辟邪旗。 归来煮豹胎,餍饫不能饴。咸池升日庆,铜雀分香悲。 雷音后车远,事往落花时。燕禖得皇子,壮发绿緌緌。 画堂授傅姆,天人亲捧持。虎睛珠络褓,金盘犀镇帷。 长杨射熊罴,武帐弄哑咿。渐抛竹马剧,稍出舞鸡奇。 崭崭整冠佩,侍宴坐瑶池。眉宇俨图画,神秀射朝辉。 一尺桐偶人,江充知自欺。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 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 潼关识旧吏,吏发已如丝。却唤吴江渡,舟人那得知。 归来四邻改,茂苑草菲菲。清血洒不尽,仰天知问谁。 寒衣一匹素,夜借邻人机。我昨金陵过,闻之为嘘唏。

杜牧是宰相杜佑之孙,晚唐时期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 杜牧

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公元(803至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晚年居长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10岁的时候非常关心大事在23岁写下阿房宫赋26岁,他中了进士公元852年冬天因病。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牧

杜甫出生803年嘉作《绝句》

杜牧出生时间是803年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包含什么成语?

全文如下

卷土重来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写的

意思是江东的子弟中藏龙卧虎,人才济济,如果项羽当年重返江东,说不定还能卷土重来。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和将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句话意思相同的诗句是哪句

和将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句话意思相同的诗句是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译文:

频繁的征战使壮士疲劳、士气低落,中原之战的失败之势再难挽回。虽然江东子弟现在仍在,但他们是否还愿意跟楚霸王卷土重来呢?

出自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编辑本段作品一览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难以事前预料。能够忍受失败和耻辱的才是真正男儿。江东子弟大多是才能出众的人,若能重整旗鼓卷土杀回,楚汉相争,谁输谁赢还很难说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