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古代各个朝代的机构图

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

夏、商官吏等级,史阙无载。西周之制,据《周礼》等文献资料,官自一命至九命,命数多者为高,如天子之三公八命,下士一命。是否确切如此,有待地下发现证实。

国子学最早创办于哪个朝代(国子学的学生叫什么)国子学最早创办于哪个朝代(国子学的学生叫什么)


国子学最早创办于哪个朝代(国子学的学生叫什么)


百度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官僚制度的发展,“秩”始与官吏等级相连。当时“秩”或指官吏的禄,如《荀子·强国》:“官人益秩,庶人益禄”,注:“皆谓廪食也。”或指职,如《左传》文公六年:“委之常秩。”后专指官吏等级,以计俸禄。如官僚制度相对完备的秦,官吏的秩就有中二千石、比二千石、四百石、二百石等。“石”,是谷物的计量单位。秩二千石,并非食禄二千石,而是借用“石”字来标明等级。

汉制,仍以“石”之数目多少确定官吏等级。汉官吏秩等为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比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百石,百石之下,再加县斗食佐史之秩,共。官吏的“秩”,既决定禄之多少,也标明等级身分的尊卑。官秩有别,则所佩印绶及礼遇迥异。但官秩高低却不完全表示权力的大小。以刺史为例,官秩仅六百石,较郡守(二千石)、县令(高则千石)为低,却“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权力极大。又如尚书令,秩千石,在东汉出纳王命,持朝权,权力较形同虚设的三公(秩万石)为大。

曹魏设官品九品之制,一品为高,九品为低。“品”与“秩”并行,官吏皆品、秩兼备。西晋至南朝,沿用此制。如晋三品将军,秩中二千石;光禄大夫,品第三,秩中二千石。又如梁武帝定官品,“于品一品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但品似比秩更为重要,西晋占田、荫客、荫亲属等经济权益,皆以品之高低为准。

北魏官无秩,品。孝文帝改制,九品中每品分上、中、下,共九品二十七级。太和二十三年(499),始将九品中每品分为正从,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凡十八级;自正四品以下,每一级中又分上、下两阶,共计九品三十级。史称“前世职次皆无从品,魏氏始置之,亦一代之别制也”。天监七年(508),南朝梁武帝亦创十八班之制,以班多者为贵,均士流居官;十八班之外有流外七班,为寒微士人居官;又有三品蕴位、三品勋位,以安排冗散之人。隋唐以后,九品分为正从,不入九品者为流外之官成为定制,历代因循,至清亡而废止。

九品之制制定以后,在九品中逐渐出现划分等级尊卑的界限。而晋命五品以上官的子弟入国子学(见国子监),五品以下子弟只能入太学,以别贵。北魏定族姓,的官品界限是第五。北齐礼仪之制,三、五、九品礼数有所不同。隋唐职官三品以上为贵,五品以上为“通贵”,故有“九品以上官卑”、“五品以上官贵”之别。唐高宗撰姓氏录,规定官品第五以上者得为士族。就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唐代三、五、九品官在服饰、乘舆、丧葬、授田、减罪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异。这几个等级界限在宋以后仍然存在,但仅限于礼遇方面的区别。

九品之制,包括职事官、散官、勋级和封爵。除职事官外,其他三者均不具备行政职能和权力。散官(分文散与武散),又称阶官或散阶,“凡九品以上职事,皆带散位;谓之本品。职事则随才录用,或从闲入剧,去高就卑,迁徙出入,参不定。散位则一切以门荫结品,然后劳考晋叙”。这一原则,萌芽于魏晋南北朝,确定于隋唐,为后代所沿用。本品与职事官品,不必相符。本品高的固然可以下行低级职务,本品低而任高职者也往往有之。如宋有官、职分离的遣制度(见官、职、遣);明代有以本官翰林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清亦有使、实职、官阶之别,官品仅具有决定服色、俸禄数额的作用。

我国古代学校:痒、序、校,到底哪个是最早的?!为什么?

正六品上:

我国古代学校的称谓中,庠最早。

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时学校的名字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扩展资料:

古代学校名称,依家庭数目不同,分为:塾、庠、序。分别是: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五百家的""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

出处:

《虽有嘉肴》(节选)两汉:戴圣

古之教者,家有塾,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释义:

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爵:开国县公学校叫"塾",每五百家的""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的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的王城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太学〕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弄清旨意的能力,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广泛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

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想观点坚定不移,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其这样,才能教化,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

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庠最早

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礼记》。

庠是兼施养老与教育的机构

痒,从意思上也能看出,这个字最难理解,然后是序校,

古代的时候有没有大学?

文散官:朝请郎

算有,五帝时期为成均,夏朝时为东序,商朝时为右学,周朝时叫上庠,周时期首次称为“太学”,是教育机构,仅招收贵族学生,战国时期曾子写过一篇儒家散文《大学》,被列为“四书”之一,现在的大学这个叫法收其影响很大,后来西晋晋武帝司马炎设国子学,与太学并列,隋炀帝改名为国子监,唐宋将国子监作为机构名,下设太学、国子学、四门等,之后一直沿袭至明清时期,变化不大,就是管理人员的调整而已。

古指聚集在特定地点传播和吸收高深领域知识的一群人的团体。由周代大学发展成为汉代及以后各封建朝代的太学。

主要功能:

洛阳太学是封建统治者顺应历史潮流对以往教育制度加以改造的产物。当产生后又对当时的教育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自东汉明帝刘庄亲临太学讲学后,很快在全国形成重视儒家经典的学风,致使京师和王宫卫士、禁军悉通《孝经》,不论博士或是议郎,只要开一家之说,即有徒众数百。

在东汉,从事经学是一种崇高的职业。不少太学生卒业返乡后不愿被征辟为官,而专心培养学生。东汉的大部分文官都是饱学之士,很多官僚家庭又是以经学传家,四世三公的经学大家亦不在少数。

上至三公、司隶校尉等高级官员,下至二千石俸秩的郡守、王国相,很多都兼经学,有的门徒高达文散官:宣义郎万人。有的学生在这些人的府第附近市买住宅长期从学;有的学生亦随他们的官职调动而追随出入京城。这种私人讲学的学生数量当又远大于太学生的人数。

东汉太学为东汉政权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出身于太学的官员中,有不少号称“循吏”、“廉吏”,而太学生的“嘘枯吹生”的贡献,主要还体现在反对宦官专权的斗争中。当时的太学成了反对宦官专权的强大阵地。

太学对洛阳影响亦大,自东汉以降,儒学在洛阳得以发扬光大。东汉经学辈出,如郑玄、马融、贾逵、郑众、郑兴、服虔等都是饮誉当代和后世的。

唐朝时的学府是什么a·太学b·大学c·国学d·私塾

A唐代学府有六种,即国子监、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国子监是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古代教育体系中的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国子监

唐代国子监,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学校的别,与学生资荫(即父祖官爵)身份有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律学、书学、算学则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此外,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学习儒家经典,律学、书学、算学学生则学习专门技术.国子学生员三百人,太学五百人,四门学一千三百人,律学五十人,书学、算学三十人.入学年龄为十四岁至十九岁,律学则为十八岁至二十五岁.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又在东都洛阳设立了一个国子监,与长安国子监合称“两监”.

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生、太学生、四门生入学后,要根据将来考进士科还是考明经而分科学习.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种,《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论语》则都要掌握.这与进士、明经科的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

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两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时进士不由两监出身,则深以为耻.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天下举人皆补学校.但安史之乱后,由于混乱及财政困难,学校由盛入衰,生员不及旧日三、四分之一,太学、四门学的入学资格只好降低,生徒在应科举者中的比例亦大为减少.

四门学

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在洛阳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四门学始此.北齐改四门小学置,隶国子监,设博士、助教各二十员,学生三百人,学生五字.隋朝沿置,博士、助教各五员,学生三百六十人.文帝开皇十三年(593)罢.唐复置,隶国子监,设士、助教各六人,直讲四人,学生一千三百人,五百人为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八百人为庶人子弟之俊异者.宋亦曾置.亦称“四门馆”.

在校学生享受供膳,但要向老师行“束”之礼.所谓“束”,即“束脩”,就是学生与老师初次见面时敬奉的礼物.这种礼仪,据说孔子时代已经实行,但到唐代才成为明文规定,礼物轻重,因学校性质而定.国子学和太学,每人送绢三匹;四门学二匹;其他学一匹.绢之外还有酒肉,数量不定.送礼之时还要举行一定的缴纳仪式,目的是密切师生关系.

律学

是指根据儒学原则对以律为主的成文法进行讲习、注释的法学.它不仅从文字上、逻辑上对律文进行阐释,也阐述某些法理,如关于礼与法的关系,释法与尊经的界限,条文与法意的联系,律例之间的关系,还有定罪与量刑,刑法的宽与严,肉刑的存与废,刑名的变迁以及诉讼和狱理等.西汉的于定国、杜延年,东汉的郭躬、陈宠等人世代传习法令,收徒教法,学生多至数百人.东汉经学马融、郑玄等都曾对汉律作章句注解.晋代张斐和杜预等也曾对晋律作注释,并对立法原理和法律适用问题有所说明.东晋以后,私人注释逐渐由注释所取代.公元652年的《唐律疏议》是这种注释的范本.

律学最早由魏晋南北朝时的南朝宋明帝开办.尚书卫觊上书明帝,认为“百里长吏,皆宜知律.”明帝创办了律学教育,设置律学博士,转相传授各官吏法律诉讼之学.这是律学设置的开端,打破了经学一统的局面.

律学在隋朝隶属于大理寺,属于职业教育.唐代被纳入官学管理,相对应的科举是“明法”科,其学生可以参加科举明法科.及第后,被授予八品官员职务.

唐代时期,律学时兴时废,尽管如此,律学却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唐代的律学是官学六学其中之一,或由国子监管辖,或由大理寺管辖.律学博士,从八品下,助教,从九品下.而太学博士,正六品上.四门博士,正七品上.白居易在《论刑法之弊》中言,当时朝廷“轻法学,法吏”,法学并非上科.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中云:“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其微者,至于习法律、知字书.”唐武宗会昌五年南郊赦文中规定,“刑部、大理法直,并以明法出身人充.”其中,“法直”即法律专业人才,作为技术人员,其升官是受到限制的,明法出身者,难以升,远不及进士科.由此可见,律学作为专业教育,在尊圣崇儒的文教政策下,地位远远低于儒家经学诸科.

唐德宗贞元二年六月诏:“其明经举人,有能习律一部以代《尔雅》者,如帖义俱通,于本色减两选,令即日与官.其明法举人,有能兼习一小经,帖义通者,依明经例.”从唐德宗开始,应明法者若还能通一经,可以得到更好的待遇.

唐的法律有刑律、令、格、式四种形式.律,即刑法,包含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令,即组织制度方面的规定;格,是临时颁布的机关必须遵守的各种敕令和指示;式,乃机关的公文程式和活动细则,具有行政法的性质.而唐代科举明法科的内容为律和令.

唐代统治者实行“外儒内法”的治国方针,科举设立明法科,促进士子学习法律并使未来官吏更好地执行法律.到了唐代后期,官吏贪赃枉法成风,法律成为一纸空文.

书学

唐宋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新唐书·选举志》∶“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二岁,《字林》一岁.”《宋史·选举志》∶“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大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

算学

另外有广文馆、崇文再后来把“太学”改为“国子学”,“国子寺”,“国子监”。汉代,是古代教育史上一个比较昌盛的时期。汉代的学校分为官学与私学两种。其中私学的书馆,亦称蒙学,系私塾性质,相当于小学程度。馆、弘文馆

广文馆

唐宋国子监下属补习性质的学校.唐玄宗天宝九年(750)于国子监置,置博士及助教,掌教国子监习进士课业的生徒,不久即废.宪宗元和初,西京广文馆定生员六十人,东都广文馆为十人.

宋代亦设广文馆,凡试国子监者,须先补中广文馆生,乃得以牒求试.邑官子弟、四方游士多投状入馆,几达千余人,然平日听讲者仅一二十人.哲宗元掤七年(1043年),生徒扩充到二千四百人,绍圣元年(1094年)废罢.

崇文馆

唐贞观十三年(639年)设置崇贤馆,归东宫直辖.至上元二年(675年)因避太子李贤名,改为崇文馆,置学士掌经籍图书,生徒;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学生二十名,均选自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

弘有虞氏就是舜的时期,早于夏朝文馆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惟帖经减半.

庠序校分别是哪个朝代出现的

——官职品级——

庠序校分别是夏朝称“校”,商朝称“序”,周朝称“庠”。

拓展知识: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

庠序出处:

1、《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2、《汉书·董仲舒传》:“立大学以教於国,设庠序以化於邑。”

4、宋·田况《儒林公议》卷上:“时山东人石介、孙复皆好醇儒,为直讲,力相赞和,期兴庠序。然向学者少,无法利以劝之。‘

5、《全国父老书》:“学子愤慨于庠序,商贾喧噪于廛市。”

6、《后汉书·左雄传》:“九卿位亚三事,班在大臣,行有佩玉之节,动有庠序从一品:之仪。”

7、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战主国》:“僧徒肃穆,众仪庠序。”

8、《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纤手举而淡泞风光,玉步移而威仪庠序。”

9、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释容体》:“庠序,举动安详肃穆的意思。”

“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官学体系的简称

“六学一馆”:①主要区别于隋朝的五学,隋朝五学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需要注意的是,后两者为隋朝创设,之前没有。②在隋五学基础上,唐朝增设“律学”和“广文馆”,形成“六学一馆”。

“六学二馆”:唐朝的官学的六学、“崇文馆”(东宫直辖)和“弘文馆”(门下我国古代学校的称谓中。古往今来,学校有“校、序、庠、学、国子监”等名称。夏称“校”,商称“序”,周称“庠”,都是民间办学的性质。学,太学,国子学,是的高等学府;隋朝改国子学为国子监,设国子、太学、四门、书学、算学等科,主管官称祭酒,学官称博士,入学者称监生。省直辖)。

唐朝。

“六学一馆”武散官:辅国大将军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玄学、儒学、佛学和广文馆。

同时还有“六学二馆”的说法,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二馆指的是弘文馆、崇文馆。

这是唐朝的官学!分别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以及广文馆!

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

该朝代学校职官:尚书左右司诸司郎中、秘书丞、著作郎、太子洗马、殿中丞、亲王府副典军、下都督府/上州长史、下州别驾体现了等级性的洛阳“自宋以前随时建学”,致使洛阳可与孔子设教的洙泗并称,并有西邹鲁之誉。尤其至宋代,理学家创始人二程夫子即出洛阳,这与太学数百年雄踞洛阳的实效绝分不开。洛阳太学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的借鉴价值也不容忽视。特点。

“六学二馆”是唐朝由设立的学校。“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国子学。国子学,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太学,收文武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四门学,收文武七品以上官员子孙入学。律学、书学、算学收八品一下官员的子孙或庶族地主的子孙入学。

““二馆”为崇文馆、弘文馆,专收、皇后的近亲及宰相大臣的子弟入学。

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南宋。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其形成过程为:汉代立《诗》、《书》、《易》、《仪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

唐朝时候,将《礼》分为三:《周礼》、《仪礼》、《礼记》(指《小戴礼记》),将《春秋》分为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但又把《论语》和《孝经》排除在外;

这样就是九经:《诗》、《书》、《周礼》、《仪礼》、《礼记》、《易》、《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唐文宗时期,在九经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尔雅》共十二部儒家经典刻成石经放置于太学之内,史称“开成石经”或“开成十二经”,这样就是十二经。

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扩展资料: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

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儒家经典施于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了解和研究封建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阅读《十三经》。

“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

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在教育上,官办太学、郡国学与私人讲学相辅相成,互为推动。极的影响。

陕西关中一带,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亲历了经学的繁荣和发展,经历了经学的鼎盛时期。西安一带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的唐开成石经藏于西安碑林。

参考资料来源:

十三经最终形成于南宋。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十三经的形成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1、汉朝:五经

汉朝时,以《易》、《诗》、《书》、《仪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2、唐朝:九经

3、晚唐:十二经

“九经”之外,加上了《论语》、《尔雅》、《孝经》,共十二经。

4、五代:十一经

五代时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经》、《尔雅》,共十一经。

5、南宋:十三经正式形成

南宋时《孟子》正式成为“经”,和《论语》、《尔雅》、《孝经》一起,加上原来的“九经”,共“十三经”。

扩展资料:

十三经的地位:

十三经中“经”的地位,“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儒学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根本经典,地位尊崇,影响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儒家经典施于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汉代立《诗》、《书》、《易》、《仪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代加《周礼》、《礼记》,并将《春秋》分为《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南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扩展资料从八品上:

“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

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

陕西关中一带,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它亲历了经学的繁荣和发展,经历了经学的鼎盛时期。西安一带文化遗存十分丰富,的唐开成石经藏于西安碑林。

参考资料:

最终形成于南宋。

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

所谓“九经”包括《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和《春秋三传》。唐文宗开成年间于国子学刻石,所镌内容除“九经”外,又益以《论语》、《尔雅》、《孝经》。五代时蜀主孟昶刻“十一经”,排除《孝经》、《尔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跻入诸经之列。

南宋硕儒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所认可,《孟子》正式成为“经”。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献确立了它的经典地位。清乾隆时期,镌刻《十三经》于石,阮元又合刻《十三经注疏》。

扩展资料

在现代中,华夏文明是绵延数千年的一大文明体系,拥有难以数计的古代典籍。但不可否认的是,“十三经”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基本资料库,是其中的核心部分。如果将浩瀚的中华典籍比作一朵朵璀璨夺目的花儿,那么,可以说,“十三经”就是最重要的母树。

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十三经”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生活观念中。

“十三经”在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概括来说,它们是研究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史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又是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从古代经书中也可以看到不同学派的相互影响,而且,经学作为思想文化的主干对于民族凝聚和文化认同,始终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主导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其形成过程为: 汉朝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这就是五经;唐朝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朝又增加《孟子》,于是有十三经之称。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庠还是序校

勋:上骑都尉

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庠。

我国古代学校的称谓中,庠最早。

到了夏朝(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把学校又分成了四个等级,按级别叫做:“学”、“东序”、“西序”、“校”。

到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066年)时,又把这四种学校的名字给为:“学”、“右学”、“左学”、“序”。后来的朝代还有在王府里设立的学校,叫“辟雍”、“成均”等。

到汉代(公元206年~公元23年),一级的学校称做“太学”,下面分别称做“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扩展资料:

西周称学校为“辟雍”,是少数奴隶主贵族读书的场所。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塾。在开始产生时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西汉时学校分和地方两种,设太学,是学府,相当于今天的大学。

地方上置学宫《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唐时达到古代极盛时期,学校分类更细,明清时的学校基本是承袭隋唐的,但由于科举制发展,使学校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和装饰品。清末,开始兴办近代教育,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中称学校为学堂。到1907年,新式学堂遍设各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政事之能。

辛亥革命以后,公布新学制,“学堂”一律改称“学校”,并一直沿用至今。

哪一朝代开始了太学院

从先秦至清末官僚制度中各级官吏地位及俸禄的标志。秩,意为次、序,又通职、禄;品,亦有等级次的含义。汉以前官无品,等级由“秩”而定。曹魏设九品之制,秩与品并行。后虽逐渐废止秩而专用官品,但习惯上仍将品、秩并称,以表示官僚的等级高下。

周朝已有太学之名,当时的太学指勋:上柱国设立的辟雍等大学。《大戴礼记·保傅》:“帝入太学,承师问道”。汉代始“太学”成为在京师所设大学的正式名称。汉代。太学作为汉后国学,与之前的国学不同的是确立儒学为正统学问。西汉在长安(今西安)设太学,东汉、西晋在洛阳设太学,东晋在建康(今南京)设太学。在晋代,另设专供公卿大夫子弟学习的国子学,与太学分立,国子祭酒统一掌领国子学、太学。经历南北朝以后,隋代改为国子监。

作为古代的学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称辟雍,虞舜时称上庠,五帝时称成均,汉以后称太学。隋朝以后称国子监,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国子监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