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曲
淄博有哪些传统戏曲
淄博有个戏剧里的剧种:五音戏。五音戏是全国的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曲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曲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 淄博哪里可以听京剧的歌曲
京剧海棠花唱段在哪里听
《游龙戏凤》选段海棠花
(正接唱)好人家来歹人家,不该斜插这海棠花。扭扭捏捏捏捏扭扭十分俊雅,就在这朵海棠花。(凤接唱)海棠花来海棠花,倒被军爷取笑咱。我这里将花丢地下,从今后不戴这朵海棠花;
是梅派、马派的传统剧目。京剧梅兰芳先生和女老生海上冬皇孟小冬曾合演此剧目。
淄博淄博原唱
歌曲《淄博淄博》的原唱歌手是沈东妮。
能说会唱、擅长画画的沈东妮是1990年出生的淄博姑娘,眼见到她,就会被她干净明亮的大眼睛和清澈好听的嗓音所吸引,是一个标准的美女,更是个不折不扣的才女。东妮自小喜欢音乐,3岁就登台演出京剧《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大学毕业回到淄博后,她进入淄博市广播电视台工作,成为科教频道黄金档栏目《新视窗》民生节目的主持人。工作之余,经常有词曲创作人找她录制歌曲,《善良》淄博齐山旅游风景区的宣传片中的主题曲《夜空中亮的星》《阳光一生》等等。
沈东妮曾说过:“之前唱过很多歌,也录制过一些单曲,但从来没有一首歌像《淄博淄博》一样,让我唱出自豪感和荣誉感。或许我是淄博人的缘故,亲眼见证了城市的成长和变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回想起了成长时的点点滴滴,就想通过自己的歌声呈现给大家一个画卷。”一个土生土长的淄博姑娘用娓娓道来的方式向大家讲述着家乡——淄博这座美丽的城市。
《淄博淄博》完整版歌词:
举杯欢庆在这里,好客山东欢迎你,酒逢知己千杯少,撸串姿势准备好,吃着烤串喝青岛,山东淄博吃烧烤,灵魂烧烤三件套,八方来客要知道,小饼烤串加蘸料,美好生活多闪耀,价格亲民又实惠,好客山东有滋味,香飘四溢好吃不贵,保质保量保你胃,烧烤美味万人称赞,旅游文化的,淄博烧烤与你相伴,点亮辉煌与璀璨。
举杯欢庆在这里,好客山东欢迎你,酒逢知己千杯少,撸串姿势准备好,吃着烤串喝青岛,山东淄博吃烧烤,灵魂烧烤三件套,八方来客要知道,小饼烤串加蘸料,美好生活多闪耀,价格亲民又实惠,好客山东有滋味,香飘四溢好吃不贵,保质保量保你胃,烧烤美味万人称赞,旅游文化的,淄博烧烤与你相伴,点亮辉煌与璀璨。
淄博十七中跟淄博十八中哪个更好?
淄博十七中更好一些。
淄博十七中创建于1981年,地处张店城区中心,东靠西五路小西湖绿化带、山东理工大学东校区,南临市博物馆,西面是淄博市京剧院、淄博市歌舞剧院、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三个专业剧团,形成了独特浓厚的文化氛围。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77名,专任教师153名。
其中80余人研究生毕业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全国教师1人;省级教师4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劳模、市特级教师、淄博名师各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6人;省、市级教学能手10人。
获得其他市级以上表彰的达2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500多篇,一支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创造着辉煌的教育教学业绩。
以上内容参考
淄博市京剧院招生吗
不招生。
1、截止2023年3月23日,淄博市京剧院已经注销,不再经营,也不再招生。
2、淄博市京剧院,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从事京剧创作与表演”。
找歌曲,就是歌曲中带有戏曲的
《新》:李玉刚演唱的歌曲,胡力作词作曲,是由京剧来改编的流行京剧音乐。这首歌曲很特别,属于古典、戏剧、流行于一身。
《susan说》:由李焯雄作词,陶喆作曲及演唱。这首歌陶喆借鉴了戏曲《苏三起解》
《少年游》:由任贤齐作词作曲及演唱的一首歌。也是《隋唐英雄传》《神弓传奇》等作品的主题曲。
《一夜》 :由陈升、刘佳慧填词,陈升谱曲,信乐团演唱的一首歌。这首歌原本是摇滚歌曲,但里面加了京剧的唱腔,这是一首流行乐与国粹京腔完美。
《牡丹亭外》:歌手陈升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曲融合了古代戏剧《女驸马》与《牡丹亭》的内容。
拓展资料: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的戏曲种类有:昆曲、坠子戏、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沪剧、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越调、河南坠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参考链接:
1、《牵丝戏》,由银临、Aki阿杰演唱。
其中的戏曲歌词为:兰花指捻红尘似水,三尺红台万事入歌吹,唱别久悲不成悲,十分红处竟成灰,愿谁记得谁,的年岁。
2、《新》,由李玉刚演唱的歌曲。
其中的戏曲歌词为: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
3、《霍元甲》,由方文山作词,洪敬尧编曲,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
其中的戏曲歌词为:小城里,岁月流过去,清澈的勇气,洗涤过的回忆,我记得你,骄傲的活下去。
4、《susan说》,由李焯雄作词,陶喆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
其中的戏曲歌词为:Susan离开了洪桐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口心惨淡,过往的君子听我言,Susan离了洪桐县,挂了个牌子在那大街前,被那凶恶群众包围。
5、《一夜》,是信乐团演唱的一首歌曲。
其中的戏曲歌词为:人说百花地深处,住着老情人 缝着绣花鞋,面容安详的老人,依旧等着那出征的归人。
1.霍元甲 歌手:周杰伦
2.新 歌手:李玉刚
3.一夜 歌手:信乐团
4.花田错 歌手:王力宏
5.悟空 歌手:戴荃
拓展资料1、霍元甲
《霍元甲》是由方文山作词,洪敬尧编曲,周杰伦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该曲是电影《霍元甲》的同名主题曲。收录于2006年1月20日发行的专辑《霍元甲ep》中
2,新
《新》是李玉刚演唱的歌曲,由胡力作词及作曲,是一首由京剧引来改编的流行京剧音乐,收录在2010年12月28日发行的同名专辑《新》中。
3,一夜
《一夜》是信乐团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陈升、刘佳慧填词,陈升谱曲,收录于1992年陈升的专辑《别让我哭》中。1993年,《一夜》收录在刘佳慧的专辑《自己就是自由》中,后被摇滚天团信乐团主唱信(苏见信)翻唱。
4,花田错
《花田错》是王力宏演唱的一首歌曲,由王力宏作曲并编曲,陈镇川作词,收录在王力宏2005年发行的专辑《盖世英雄》中。
2006年,王力宏凭借这首歌曲获得了MusicRadioTOP排行榜港台年度佳编曲奖、佳制作人奖以及金帆音乐奖佳男歌手演绎奖 。2007年这首歌曲获得了第7届音乐风云榜颁奖佳录影带奖 。
5,悟空
《悟空》是戴荃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收录于2015年8月7日发行的好歌曲第二季导师原创专辑《奇幻游乐园》中。
2016年,该曲获得第16届音乐风云榜原创新势力奖
王力宏的《盖世英雄》、《在梅边》、《花田错》
李玉刚的《新》
网络歌手维也纳的《你是天上掉下的林妹妹》、越剧版《菊花台》
杭天琪的《说唱脸谱》
后弦的《西厢》
陶喆的《苏三说》
陈升的《牡丹亭外》、《卖水》
马天宇的《青衣》
魏晨的《少年游》
花儿乐队的《把门开开》
张国荣的《当爱已成往事》
张信哲的《牡丹忧》
青鸟飞鱼的《肝肠寸未断》
张政的《定军山》
慕容晓晓的《新女驸马》,
李玉刚的《新》,
一夜,我知道的就这三首是流行歌曲和戏曲结合的,还不错。
说唱脸谱
一夜
新(李玉刚)
陶喆的苏三说,王力宏的在梅边。
周姑子戏是在周村发展成为五音戏的吗?
周姑子戏是在周村发展成为五音戏的吗?
五音戏,也称为“周姑子戏”(一作“肘鼓子戏”),是山东地方剧种之一。
周姑子戏清朝时就在周村、章丘一带流行于民间。初类似鼓书,单人清唱,但很受群众欢迎,尤其是在农闲季节,成为下层劳动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
清末,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民间早的五音戏班,常在周村顺河街、水胶场等剧场,或露天演出,演出的剧目有《狮子楼》、《彩楼记》等。当时的戏班并不固定,演出既无化妆,亦无伴奏,用秧歌腔或小曲演唱,唱词多是顺口溜的形式,以跑圆场、土台子为主要演出场所。清末,在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始配以锣鼓伴奏,演员也略有装扮。
20世纪初,周姑子戏已遍及境内各区、县,民间的戏班(社)已很普遍,14年王焕奎(艺名王妮子)成立的戏班在民间影响较大。这时期,“周姑子戏”逐渐吸收了京剧、昆腔等剧种的营养,慢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板式和锣鼓伴奏体系。传至今日,该戏的板腔主要有悠板、二玉应、鸡刨爪、散板。二十年代后,民间艺人邓洪山在周村春生剧场固定演出周姑子戏,并不断改进,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比较完整的演出体系。1933年,邓洪山等经艺人介绍到上海百代公司灌唱片,该公司赠给邓洪山一面锦旗,上书“五音泰斗”4个字,自此周姑子戏正式更名为五音戏。
夕,五音戏艺人有邓洪山、明洪钧等。主要剧目有《拾玉镯》、《王二姐思夫》、《小俩口回娘家》。这时,周村有邓洪山等人成立的30余人的五音剧社,博山有刘方玉的五音戏班。,刘、邓两个戏班合并,成立了个较大的五音戏演出团体。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二赶脚》,邓洪山获演员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
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社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演职人员增至60余人。1958-1965年,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淄博大地。其间演出的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
1975年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余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1960年国庆期间,该团进京汇报演出,部分及文化界名人观看了演出,还亲自接见了剧团的部分演员。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历经济南、徐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上海、杭州、青岛等地。1985年剧团再次进京在演出,受到同志的接见。
目前,这支近100人的专业演出队伍及周村等地数十个业余剧团,仍然活跃在淄博市各区县之间,上演《墙头记》、《小姑贤》、《回龙转》等传统剧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