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四十二式太极拳以及口令?

四十二式太极拳以及口令如下:

42式太极拳带口令吴阿敏_42式太极拳口令吴阿敏第二段42式太极拳带口令吴阿敏_42式太极拳口令吴阿敏第二段


42式太极拳带口令吴阿敏_42式太极拳口令吴阿敏第二段


42式太极拳带口令吴阿敏_42式太极拳口令吴阿敏第二段


一、阶段包括至第十式

1、式为势,口令:混沌初开法为先,气贴背走沉丹田,心静体松精神注,平腕坠肘势自然。

2、第二式为揽雀尾,口令:初运鸿蒙阴阳现,起落开合太极圈,掤捋挤按为总手,雀尾动作技法全。

3、第三式为单鞭,口令:单鞭多用可防攻,左像箭来右似弓,体正松腰勾屈下,翻掌前推转腰行。

4、第四式为手,口令:胸部被击用提手,截合断封妙无穷,上提虚步相一致,身势含蓄合手肘。

5、第五式为鹤亮翅,口令:白鹤亮翅立鸡群,左采右掤两臂分,沉气落胯腰拔起,开中寓合须用心。

6、第六式为膝拗步(二),口令:起肩过胯膝外搂,拗步推掌沉腕肘,搂推弓步相一致,头领身正左右走。

7、第七式为身捶,口令:横截压带闪正中,翻拳按掌劲宜整,手眼身步要协调,双臂翻转随腰动。

8、第八式为挤势(二),口令:捋势变挤圆又连,手随腰动劲不断,劲从根起形于梢,节节贯串一气连。

9、第九式为步搬拦捶,口令:太极五捶此为先,搬拳之后立掌拦,拦掌过后捶急进,上下相随劲不断。

10、十式为如风似闭,口令:臂下穿手十字封,后坐分掌闭于胸,两臂推按腹前下,跟步助劲显奇功。

二、第二段包括第十一式至第十八式

1、第十一式为开合手,口令:两手开合于胸前,开吸合呼法自然,沉肩坠肘掌相对,意念存在两掌间。

2、第十二式为右单鞭,口令:右脚横开体微转,两掌侧分一条鞭,沉肩坠肘虎口对,侧弓步子裆宜圆。

3、第十三式为肘底捶,口令:扣脚掩掌接抱球,迈步跟脚连摆手,捶居肘下前劈掌,三尖相照合要求。

4、第十四式为转身推掌(二),口令:撤步碾脚把体转,搂按举掌转体间,上脚跟步掌前推,左右式子紧相连。

5、第十五式为玉女穿梭(二),口令:捋后搭手于胸前,跟步转体掌平摆,弓步上架前推掌,左右式子紧相连。

6、第十六式为右左蹬脚,口令:转体穿掌两臂展,两掌交叉抱胸前,分撑两掌勾脚蹬,左右蹬腿紧相连。

7、第十七式为掩手肱捶,口令:两掌掩合于面前,开步叠掌外分展,外旋两臂合拳肘,护腹弓步前打拳。

8、第十八式为野马分鬃(二),口令:转身旋臂横挒掌,翻掌托于膝上方,上步弓腿前穿靠,左右式子紧接上。

三、第三段包括第十九至第二十九式

1、第十九式为云手(三),口令:两手交替环形转,势如行云圆连绵。腰领手转目随视,步子横行轻灵缓。

2、第二十式为打虎,口令:撤步翻掌向前穿,双掌左摆握成拳,提膝架拳打虎式,身正稳立似如山。

3、第二十一式为右分脚,口令:两掌叠抱于胸前,右上摆踢臂分展,单腿支撑微弯屈,劲力通顺达脚尖。

4、第二十二式为双峰贯耳,口令:屈腿收掌于膝上,落脚上步分两掌,重心前移成弓步,力贯双拳取太阳。

5、第二十三式为左分脚,口令:转体叉掌抱胸前,左上摆踢臂分展,单腿支撑微弯屈,劲力通顺达脚尖。

6、第二十四式为转身拍脚,口令:扣步落脚随势转,两掌交叉抱胸前,右脚绷平向上踢,右掌拍击右脚面。

7、第二十五式为进步栽捶,口令:落脚转体右掌翻,进步搂手要当先,重心前移成弓步,前下栽打出右拳。

8、第二十六式为斜飞势,口令:后坐左转两掌分,两臂叉抱右脚跟,右脚上成侧弓步,斜展双臂似鸟飞。

9、第二十七式为单鞭下势,口令:重心偏移左腿弓,左勾侧举下屈腕,屈膝仆步成下势,右掌顺腿向前穿。

10、第二十八式为金鸡(二),口令:左腿蹬直右腿弓,落勾挑掌似斜行,提膝上挑同侧掌,左右式子皆相同。

11、第二十九式为退步穿掌,口令:撤步弓腿后闪让,右掌下按左穿掌,横掌下按胸前护,穿掌取喉人难防。

四、第四段包括第三十至第四十二式

1、第三十式为虚步压掌,口令:左脚内扣体右转,左掌上举右掌按,提转落成右虚步,横压按掌于膝前。

2、第三十一式为托掌,口令:左腿右膝提,身正直立似如松,右掌翻转向上托,左掌体侧横向撑。

3、第三十二式为马步靠,口令:下落右脚体右转,右捋摆掌劲不断,左前上成半马步,左臂挤靠向内旋。

4、第三十三式为转身大捋,口令:后坐带掌向上翻,绕上右脚体左转,右掌侧托提左掌,撤步平捋一周圈。

5、第三十四式为歇步擒打,口令:重心右移体右转,右肘上撑右拳穿,回身盖步下屈蹲,左拳背上打右拳。

6、第三十五式为穿掌下势,口令:收脚提掌向右摆,左脚侧出体右转,右腿全蹲成仆步,两掌顺腿向前穿。

7、第三十六式为上步七星,口令:重心前移左腿弓,左掌前挑与肩平,右腿前上成虚步,两拳叉架成七星。

8、第三十七式为退步跨虎,口令:撤步撑掌体右转,收脚挎虎连又圆,左腿前举立站稳,右掌左勾一条鞭。

9、第三十八式为转身摆莲,口令:扣脚转体掌平摆,空掌平抹势不断,左转身体右摆脚,两掌依次拍脚面。

10、第三十九式为弯弓射虎,口令:捋掌屈落右腿弓,重心前移似挽弓,右提左拂随转体,炮架当头左拳冲。

11、第四十式为左揽雀尾,口令:收脚抱球体自然,迈步分掌臂捧圆,捋掌搭手前挤出,后坐按推掌向前。

12、第四十一式为十字手,口令:上体右移扣脚转,两掌外分似挑担,合抱胸前十字手,收脚直立庭前站。

13、第四十二式为收势,口令:翻掌前撑同肩宽,徐徐下落腿外边,左脚收至右脚旁,收式并立身自然。

扩展资料

四十二式太极拳的特点:

42式太极拳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42式太极拳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

42式太极拳口令是什么?

42式太极拳口令是:

式、起势

⑴并步静立;⑵左脚开立;⑶两臂平举;⑷屈膝按掌。

第二式、右揽雀尾

⑴丁步抱球;⑵转体上步;⑶弓步掤臂;⑷丁步抱球。

⑸转体上步;⑹弓步掤臂;⑺转体伸掌;⑻坐步下捋。

⑼转体搭手;⑽弓步前挤;⑾后坐屈肘;⑿扣脚旋掌;⒀丁步按掌。

第三式、左单鞭

⑴转体上步;⑵弓步推掌。

第四式、提手

⑴扣脚摆掌;⑵回身带掌;⑶虚步合提。

第五式、白鹤亮翅

⑴转身抱球;⑵转腰带掌;⑶虚步分掌。

第六式、搂膝拗步

⑴转体落掌;⑵收脚托掌;⑶迈步屈肘;⑷弓步搂推。

42式太极拳风格特点: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是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侗族,继承了传统太极拳的连绵不断、阴阳变化、轻松柔和的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有一定难度、强度和运动量。

作为竞赛套路,动作规格十分规范。运动中手法、步法清晰、准确;身法表现动作(即身体带动四肢协调运动)非常明确;过渡动作路线清楚,方向、高低固定;眼神与上肢的配合顺遂,手到、眼到、身法到,动作完整合一。

修炼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初学太极拳要在慢练中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定势时手型、步型、动作姿势的高低、大小、角度方位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42式太极拳的口诀

42式太极拳的口诀如下:

起势、右揽雀尾、左单鞭、提手

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撇身捶、捋挤势

进步搬拦捶、如封似闭、开合手、右单鞭

肘底捶、转身推掌、玉女穿梭、左右蹬脚

掩手肱捶、野马分鬃、云手、打虎

右分脚、双峰贯耳、左分脚、转身拍脚

进步栽捶、斜飞势、单鞭下势、金鸡

退步穿掌、虚步压掌、托掌、马步靠

转身大捋、歇步擒打、穿掌下势、上步七星

退步跨虎、转身摆莲、弯弓射虎、左揽雀尾

十字手、收势

扩展资料:

四十二式太极拳

1、以杨式太极拳为基调,吸收了陈、吴、孙式太极拳的动作,继承了传统太极拳连绵不断,轻松柔和,圆活自然的动作特点,充分突出了太极拳意领身随,刚柔相济的技术要求。

2、选用了陈式太极拳的发劲动作,吴式太极拳细腻的手法变化,孙式太极拳的开合手法及灵活的步法变化,是一套综合性的太极拳练习套路。

太极包含了至大、至小时空极限的道理,它解释了宇宙的起源、天地万物的产生、演变过程。古人认为太极代表了宇宙,是天地混沌、阴阳未分之前的原始状态。

太极图是“太极”内涵的外在表现:黑白二色分别代表阴阳两方,天地两部;划分天地阴阳界的人部是黑白两方的界限。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两者在太极图中统一起来,完整地表达了“太极”的深邃内涵。

太极的起源

太极早出自《庄子》。《太极图》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

据史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与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周敦颐他一方面,从陈抟派易学那里吸收了太极图式说,给与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又继承了汉唐以来义理学派的传统,是宋明道学家解易的先驱。

吴阿敏42式太极剑口令教学内容是什么?

1、起势

2、并步点剑

3、弓步斜刺

4、提膝劈剑

5、左弓步拦

6、左虚步撩

7、右弓步撩

8、提膝捧剑

9、蹬脚前刺

10、跳步平刺

11、转身下刺

12、弓步平斩

13、弓步崩剑

14、歇步压剑

15、进步绞剑

16、提膝上刺

17、虚步下截

18、左右平带

19、弓步劈剑

20、丁步托剑

21、分脚后点

22、仆步穿剑

23、蹬脚架剑

24、提膝点剑

25、仆步横扫

26、弓步下截

27、弓步下刺

28、右左云抹

29、右弓步劈

30、后举腿架剑

31、丁步点剑

32、马步推剑

33、上刺

34、挂剑前点

35、歇步崩剑

36、弓步反刺

37、转身下刺

38、提膝提剑

39、行步穿刺

40、摆脚架剑

41、弓步直刺

42、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