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稗官野史还是裨官野史

野史亭的拼音是:yěs(51)涸:读音hé,如:干涸、涸辙之鲋(处境危难、急待救助的人)。hǐtíng。结构是:野(左右结构)史(独体结构)亭(上下结构)。注音是:一ㄝˇㄕˇㄊ一ㄥ_。

稗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稗说的详细信息官野史。

稗官野史的正确读音 稗官野史的读音和意思稗官野史的正确读音 稗官野史的读音和意思


稗官野史的正确读音 稗官野史的读音和意思


稗官野史是一个汉语成语,泛称及记载不见经传的轶闻琐事的著述。

稗官:古代专门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的小官,后作为的代称。野史:私家记载的轶闻琐事之作。

野史亭的读音野史亭的读音是什么

4、稗史: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与正史有别。

野史亭的读音是:y畋tiánㄊㄧㄢˊěshǐtíng。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金·元好问之亭名。

⒈金元好问之亭名。《金史·文艺传下·元好问》:“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已所当任。时金国实_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於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引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_泯而不传。’乃_亭於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吴梅《自题风洞山传奇八绝句》之七:“野史亭中秋草没,桂林云气胜临安。”郁达夫《盛夏闲居读唐宋以来各家仿渔洋例成诗八首·元遗山》:“伤心怕读《中州集》,野史亭西夕照寒。”

三、网络解释

野史亭野史亭位于忻府区西张乡韩岩村北一公里处,1962年被评为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区。是元好问墓的一部分。

野史亭中遗汗(33)滇:读音diān,如:滇池。简野史亭中遗汗简荒草斜阳野史亭

关于野史亭的词语

稗官野史新亭之泪渊亭山立野史稗官名标青史新亭泪楼阁亭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野史亭的详细信息

稗贩的读音稗贩的读音是什么

二、引证解释

稗贩的读音是:bàifàn。

稗官买爵贩官稗官野史贩卖贵贩夫_隶稗官野吏贩官鬻爵南贩北贾卖官贩爵贩夫俗子

稗贩的拼音是:bàifàn。注音是:ㄅㄞ_ㄈㄢ_。结构是:稗(左右结构)贩(左右结构)。

三、国语词典

稗贩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小贩;买卖贵以取利的人。

⒈小贩;买卖贵以取利的人。引《梁书·武帝纪上》:“掖庭有稗贩之名,姬姜殳之服。”《新唐书·陆贽传》:“税侯王之庐,算稗贩之_。”《宋史·高若讷传》:“王蒙正知蔡州,若_言:‘蒙正起稗贩,因缘戚里得官。向徙郴州,物论犹不平,今予之大州,可乎?’_寝其命。”明方孝孺《守素斋记》:“非若拱把之材、稗贩之富之易为起灭也。”清谭嗣同《仁学》二一:“稗贩于千里之外,岁一往还,虽获利十之二,世犹谓之窘贾矣。”章炳麟《东夷诗》之四:“三岁术已尽,腹空如匏壶,转向大秦去,稗贩穹__。”

小贩。《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掖庭有稗贩之名,姬姜殳之服。」也作「裨贩」。

四、网络解释

稗贩稗贩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意思是小贩;买卖贵以取利的人。

关于稗贩的诗句

稗贩泰西黠者谁稗贩丘坟不值钱稗贩泰西辞

关于稗贩的成语

买爵贩官贩卖贵南贩北贾卖官贩爵贩官鬻爵

关于稗贩的词语

稗子的读音稗子的读音是什么

稗子的读音是:bàizi。

稗子的拼音是:bàizi。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ㄅㄞ_ㄗˇ。结构是:稗(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稗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稗子bàizi。(1)稗的俗称。(2)稗的种子。(3)《圣经》上记载的据认为是毒麦的一种田间有害杂草。

⒈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稻,叶鞘无毛。实如黍米,可食,或作饲料。杂生稻田中,有害稻子生长。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引宋洪迈《容斋三笔·北狄俘虏之苦》:“自靖康之后,陷於金虏者,帝子王孙,宦门仕族之家,尽没为奴婢,使供作务。每人一月支稗子五斗,令自舂为米,得一斗八升,用为_粮。”元方回《种稗叹》诗:“一斗稗子价几何,已值去年三斗米。”明李时珍《本草纲目·_二·稗》_集解_引陶弘景曰:“稗子亦可食。”柳青《创业史》部第十八章:“和谷苗一块长起来的,有莠草;和稻秧一块长起来的,有稗子。”⒉比喻品行恶劣的人。引明谢肇_《五杂俎·事部二》:“然吾以为人心不同,一室之内,岂无胡越?况於孱_悍妇,骄儿稗子,代不乏人,间隙一开,仇衅渐起。”

稗的种子,颗粒甚小,常杂在米中。词语翻译德语Hühnerhirse(S)_法语ivraie

四、网络关于稗草的诗词解释

稗子稗子,拉丁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稗子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形状似稻子但叶片毛涩,颜色较浅。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份,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但同时也是马牛羊等的一种好的饲养原料,营养价值也较高,根及幼苗可用,能止血,主治创伤出血。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稗子是小麦的祖先,经过人类的影响进化成了小麦。

关于稗子的诗句

满田稗子绿成窠稗子贫家少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关于稗子的成语

半吊子醋4、稗草是直播稻田及水稻轻型栽培(58)畸:读音jī,如:畸形。的主要杂草,控制好稻田稗草是直播田稳产的关键因子之一。坛子台柱子劳什子软刀子二流子狗腿子

关于稗子的词语

关于稗子的造句

1、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2、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稗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稗子;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3、什么“打糨子”,吃得饱饱的人永远不会注意到,稗子面是没有粘性的。

4、在田间锄草时,我很难分辨出哪是稻子,哪是稗子。

5、我有两个稗子面馍馍的贮存,还是愿意干重活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稗子的详细信息

稗草的读音稗草的读音是什么

稗的组词

稗草的读音是:bàicǎo。

⒈一种形似谷的草。引《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在_稗。’”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薰_任盛贮,_稗莫超_。”

稗草的拼音是:bàicǎo。结构是:稗(左右结构)草(上下结构)。注音是:ㄅㄞ_ㄘㄠˇ。

稗草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一年生草本植物。2.比喻品行恶劣的人。

⒈稗子。农谚:好种出好稻,坏种出稗草;稗草拔光,稻谷满仓。参见“稗子”。

稗,一种植物,常杂生稻草间。稗草常用以泛指稻田中的杂草。如:「帮助父亲拔稗草、洗田具,成了他们珍贵的相聚时刻。」词语翻译德语Hühnerhirse

《瑞麦谣·稗草化稻疑谈空》

关于稗草的诗句

嘉谷如焚稗草青稗草化稻疑谈空稗草化稻疑谈空

关于稗草的成语

寸草不生花花草草拨草瞻风草草了事草庐三顾草草不恭草草收兵

关于稗草的词语

稗官野史稗官稗官野史稗官野吏稗耳贩目寸草不生草庐三顾拨草瞻风墙头草

关于稗草的造句

1、尘埃落定之后,麦子和稗草将变得一目了然。

2、如果在个别的地块,稗草比稻子多,那稻子就反而难以生长了,人们对于稗草也不以为奇了,还会惊奇于少数稻子怎么不识时务,还厕身其间。

3、以稗草为生物测定材料,研究了土壤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持效性的影响。

5、初步研究了稗草的出苗规律、生长高峰期、分蘖和分枝特性及物候期。为研究本地区稗草的生态学规律,实施科学除草提供了依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稗草的详细信笔画数:9,部首:田,笔顺编号:251213134息

“裨官野史”这个成语有错字吗?

3、稗耳贩目:比喻见闻浅薄,如商贩之买货卖货。(66)浃:读音jiā,如:汗流浃背。

稗官野史[bài guān yě shǐ]: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野史:民间风俗故事。指的是旧时的撰写家。

(22)绌:读音chù,如:相形见绌。

稗官野史出自《汉书·艺文志》,稗官:指的是古代时的一种小官,专门用来记录老的一些言论,和一些消息以供帝王查看。书中有一句话为:“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表达的是旧时的和私人言论的史载。

稗乘的读音稗乘的读音是什么

关于野史亭的成语

稗乘的读音是:bàishèng。

稗乘的拼音是:bàishèng。注音是:ㄅㄞ_ㄕㄥ_。结构是:稗(左右结构)乘(镶嵌结构)。

稗乘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犹稗史。

⒈犹稗史。引清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然后蕺山之学如日中天。至其包举艺文,渊综律历,百家稗乘之言,靡不究。”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然则是编也,姑存之以备诗话之稗乘,或庶几焉。”鲁迅《史略》第二五篇:“以排偶之文试为小_者,则有陈球之《燕山外史》八卷。球字_斋,秀水诸生,家贫,以卖画自给,工__,喜传奇,因有此作。自谓‘史体从无以四六为文,自我作古,极知僭妄第行於稗乘,当希末减’。”

三、网络(6)匕:读音bǐ,如:。解释

稗乘稗乘,是汉语词汇,解释为记载民间轶闻琐事的书。

关于稗乘的成语

乘时乘势

稗官乘人之危乘间伺隙稗官野史乘虚而入稗官野吏乘风兴浪鹤乘轩乘虚迭出野史稗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稗乘的详细信息

稗怎么读什么意思

__亭亭长亭短亭十里长亭亭亭玉立名标青史楼阁亭台袅袅亭亭渊亭山立华亭鹤唳

稗的拼音是:bài。一般指的是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是稻田主要杂草;形容微小或非正统的。

关于稗说的词语

1、稗子: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比喻品行恶劣的人。

3、稗官:本指小官,后世沿称家为「稗2、稗官:即野史﹐街谈巷说之言。出自,明·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官」。

5、稊稗:一种形似谷的草。

6、雀稗:多年生草本植物。秆丛生。叶线形。秋季开花,总状花序,绿色或紫色。生于荒野潮湿之处,可作饲料,也可作护堤植物。

7、稗说:指野史和民间传说。

8、稗贩:小贩;买卖贵以取利的人。

9、稗野:指稗官野史。

含有稗的成语

1、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稗说的读音稗说的读音是什么

2、稗草:一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品行恶劣的人。

稗说的读音是:bàishuō。

稗说的拼音是:bàishuō。注音是:ㄅㄞ_ㄕㄨㄛ。结构是:稗(左右结构)说(左右结构)。

稗说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指野史和民街溜子稗耳贩目软刀子台柱子野史稗官稗官野吏稗官醋坛子稗官野史管城子间传说。

⒈指野史和民间传说。引唐陆龟蒙《幽居赋》序:“不能粉饰大猷,且用玄黄稗_。”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然史氏稗_,皆缀之以称述其事,而警厉偷浅。”《明史·公鼐传》:“恐因委巷之讹传,流为湘山之稗_。”鲁迅《史略》第十六篇:“至玄奘入竺,实非应_,事具《唐书》(百九十一《方伎传》),又有专传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在佛藏中,初无诸奇诡事,而后来稗_,颇涉灵怪。”

三、网络解释

稗说稗说,指野史和民间传说。《稗说》共有四卷,记春明掌故,明清之际人文遗事甚详,而记其与陆元见、萧尺木,来往道旧,交情尤深,可见元见、云从之风格。

三、国语词典关于稗说的诗句

坐对钟山详稗说

说来说去花说柳说横说竖说说千说万说说而已说长说短

稗耳贩目稗官野史稗官稗官野吏稗官野史

只有一个读音且容易读错的字(实用资料)

_稗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说明:以下均是只有一个读音,而且容易读错的字,共100个,资料蓝本来自网络,原有一些错误,在二次审核中已经更正,如果你发现还有错误,请在评论中留言,我们将立即修改

(1)皑:读音ái,如:白皑皑。

(2)稗:读音bài,如:稗官野史、稗草。

(3)捭:读音bǎi,如:纵横捭阖(指在外交上采取分化拉拢的政策)。

(4)蓓:读音bèi,如:蓓蕾(不读péi)。

(7)愎:读音bì,如:刚愎自用。

(8)濒:读音bīn,如:濒临灭绝、濒危。

(9)砭:读音biān,如:针砭时弊。

(10)哺:读音bǔ,如:哺育、哺养、反哺。

(11)觇:读音chān,如:觇视。

(12)阐:读音chǎn,如:阐明、阐述。(不读chán!)

(13)掣:读音chè,如:风驰电掣。

(14)涔:读音cén,如:汗涔涔。

(15)嗔:读音chēn,如:嗔怪、嗔怒。

(16)瞠:读音chēnɡ,如:瞠目结舌。

(17)惩:读音chénɡ,如:惩罚、惩处、惩治、严惩(不读chěnɡ) 。

(18)笞:读音chī,如:鞭笞。

(19)魑:读音chī,如:魑魅魍魉(chīmèiwǎnɡliǎnɡ)。

(20)炽:读音关于稗说的成语chì,如:炽热(不读zhì)。

(21)憧:读音chōnɡ,如:憧憬。

(24)舛:读音chuǎn,如:命途多舛。

(25)疵:读音cī,如:吹毛求疵。

(26)皴:读音cūn,如:皴裂。

(27)怛:读音dá,如:惨怛(悲痛忧伤)。

(28)呆:读音dāi(统读),如:呆板、惊呆。

(29)箪:读音dān,如:箪食壶浆。

(30)殚:读音dān,如:殚精竭虑。

(31)堤:读音dī,如:堤坝、决堤。

(32)嗲:读音diǎ,如:嗲声嗲气。

(34)淀:读音diàn,如:淀粉、海淀区。

(35)胴:读音dònɡ,如:胴体。

(37)旰:读音ɡàn,如: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很晚才吃饭,为处理国事辛勤工作)

(38)佝:读音ɡōu,如:佝偻。

(39)媾:读音ɡòu,如:媾和。

(40)瑰:读音ɡuī,如:瑰宝、瑰丽、玫瑰。

(42)刽:读音ɡuì,如:刽子手(不读kuài)。

(43)鳜:读音ɡuì,如:鳜鱼。

(44)盥:读音ɡuàn,如:盥洗。

(45)犷:读音guǎng,如:粗犷。

(46)梏:读音ɡù,如:桎梏。

(47)聒:读音ɡuō,如:聒噪。

(48)蒿:读音hāo,如:蒿草。

(49)沆:读音hànɡ,如:沆瀣一气(hànɡ xiè)。

(50)貉:读音hé,如:一丘之貉。

(52)踝:读音huái,如:脚踝、踝骨。

(53)豢:读音huàn,如:豢养。

(54)诲:读音huì,如:教诲、诲人不倦。

(55)喙:读音huì,如:不容置喙(不许插嘴)。

(56)怙:读音hù,如: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57)缉:读音jī,如:通缉、缉拿(不读jí)。

(59)犄:读音jī,如:犄角。

(60)佶:读音jí,如:佶屈聱牙(jí qū áo yá)。

(61)迹:读音jì,如:销声匿迹、足迹。

(62)绩:读音jì,如:成绩、丰功伟绩、政绩。

(63)觊:读音jì,如:觊觎(jìyú)。

(64)菁:读音jīnɡ,如:菁菁校园、菁华。

(65)痉:读音jìnɡ,如:痉挛。

(67)戛:读音jiá,如:戛然而止。

(68)缄:读音jiān,如:缄默。

(69)僭:3、赔偿cháng、徜徉cháng、绰起chāo、风驰电掣chè、瞠目结舌chēng、乘机chéng、惩前毖后chéng、惩创chéng chuāng、驰骋chěng、鞭笞chī、痴呆chī、痴心妄想chī。读音jiàn,如:僭越。

(70)酵:读音jiào,如:发酵、酵母。

(71)喈:读音jiē,如:钟鼓喈喈、鸡鸣喈喈。

(72)讦:读音jié,如:攻讦。

(73)踽:读音jǔ,如:踽踽而行。

(74)厩:读音jiù,如:马厩。

(75)龃:读音jǔ,如:龃龉(jǔ yǔ)。

(77)忾:读音kài,如:同仇敌忾。

(78)龛:读音kān,如:佛龛。

(79)疴:读音kē,如:沉疴。

(80)溘:读音kè,如:溘然长逝。

(82)岿:读音kuī,如:岿然不动。

(83)邋:读音lā,如:邋遢。

(84)崚:读音lénɡ,如:崚嶒(lénɡcénɡ)。

(85)蠡:读音lí,如:以蠡测海。

(86)荦:读音luò,如:荦荦(清楚、分明)。

(88)辐:读音fú(统读),如:辐射、辐度。

(89)符:读音fú,如:符合、符号(不读fǔ)。

(90)甫:读音fǔ,如:杜甫(不读pǔ)。

()霾:读音mái,如:阴霾。

(92)袂:读音mèi,如:联袂。

(93)虻:读音ménɡ,如:牛虻。

(94)弭:读音mǐ,如:消弭。

(95)赧:读音nǎn,如:羞赧、赧颜。

(96)淖:读音nào,如:泥淖。

(97)嫩:读音nèn,如:嫩芽、嫩绿。

(98)拈:读音niān,如:顺手拈来、拈花惹草。

(99)葩:读音pā,如:奇葩(不读bā)。

(100)爿:读音pán,如:一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