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_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1、(出示例1)同学们请看,可以摆几盘?(3盘)到底是不是3盘呢?请两位同学来摆一摆。(一人摆盘子,一人摆草莓)教师指图问:6个草莓,每两个一盘,摆了几盘?(生答3盘,师板书“摆了3盘”)摆完了没有?(师板书“正好摆完”)刚才这个摆的过程怎样列式?生:6÷2=3(盘)师板书列式。你为什么用除法来计算?(因为这道题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所以用除法)谁能结合这个算式,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生:6表示有6个草莓,2表示每2个放一盘,3表示放了3盘。)那在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你们知道吗?一、 直接写出得数: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_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00题_二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题
66-8= 36÷4= 16÷3= 5÷5= 28÷5=
7×5= 6×9= 17÷3= 1×3= 72-9=
63÷9×8= 72-(72-63)= 37+58-45= 28-7×6=
二、 填空:
1、11除以5,商是( ),余数是( )。
2、36里面有( )个9。
3、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四、课堂小结、作业:一。
4、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
5、一个数除以2得6,余数是1,这个数是( )。
6、( )÷3=4……2
7、在除法运算中,余数必须比除数( )。
8、17÷( )=5……2 48÷( )=6
( )÷( )=6……3 ( )÷4=( )……3
( )÷( )=5……1 ( )÷5=( )……4
9、( )里能填几。
( )×6<25 7×( )<41 ( )×6<35 7×( )<41
10、在有余数的出发运算中,被除数等于除数与商的积,再加上( )。
三、 判断题:
1、40里面有5个8,算式是40÷5=8。 ( )
2、一个数除以7,余数可能是6、5、4、3、2、1。 ( )
3、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除数要比余数小。 ( )
4、27里面最多有3个8。 ( )
5、从12里面连续见3,4次减完。 ( )
6、把5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7,还余2。 ( )
7、42÷5=8……2,读作:42除以5商8余2。 ( )
四、 列式计算:
1、9的3倍是多少?
2、两个因数都是7,积是多少?
3、 把64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几,还余几?
4、把72每8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五、 应用题:
1、图书柜里有连环画8本,故事书的本数是连环画的7倍,故事书比连环画多几本?
2、铅笔4角钱一枝,3元钱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
3、小明有2元钱,买2枝铅笔,每枝6角。买铅笔用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4、二(3)班有40名同学,上体育课时,每8名同学站成一排,可以站成几排?每排分2个排球,一共需要多少个排球?
5、有38米花布,每8米做一个被套,可以做几个被套,还剩几米花布?
6、买一本软皮抄需要8角钱,7元钱能买几本,还剩几角钱?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测试题
一、仔细看,算一算。20%
810-200= 50+80= 60+80= 405+396≈
60+240= 3×8= 120-90= 398+101≈
81÷9= 8×9= 560-50= 798+95≈
76+24= 60+800= 70+60= 207+402≈
350+40= 140-80= 1000-500= 101+405≈
二、用心想,填一填。22%
1、20个十是( ),10个百是( )。
2、十位、百位上都是9的数是( ),比这个数多10的.数是( )。
3、8个一和6个百合起来是( ),读作:( )。
4、在□÷□=□……5中,除数最小为( )。
5、从0、4、8、3中选出三个数字组成的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
6、按规律填数。
130、150、170、( )、( )。
123,234、345、( )、( )。
7、在( )里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
一张桌子高6( );黑板长约4( )、;一条黄瓜长约16( )
橡皮厚约10( );明明的身高是1( )36( );
8、在得数大于700的算式后面的( )里打√
299+385()205+498()83+612()
9、鱼塘中放养的鱼的条数如下表:
种类青鱼草鱼鲢鱼
条数318条354条920条
( )鱼的条数比草鱼的条数少一些。( )鱼的条数比青鱼的条数多得多。
10、□里最小可以填几?
4□7>436 □00>584 390<□80
装订线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三、列竖式,算一算。20%
573+256= 750-565= 129+76+284=
验算: 验算:
500-188= 48÷9= 325+167+307=
四、看线,填一填。10%
9和18公共汽车都是从火车站开出的。
9公共汽车的行车线是:从火车站出发先向 走2站到星江大厦,再向 走 站到新月广场,又向 走 站到少年宫。
18公共汽车的行车线是:从火车站出发先向 走2站到书城,再向 走 站到金色商场,又向 走 站到小区。
五、勤动脑,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
(1)678最接近几百?( )。
①800 ②600 ③700
(2)由6个十、5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 )。
①653 ②563 ③635
(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要比除数( )。
①大 ②小 ③无法确定
(4)与499相邻的两个数是( )。
①497和498 ②500和501 ③498和500
(5)下面几个数中最接近1000的数是( )。
①999 ②899 ③1009
六、联系生活来解决。23%1
2、面包8角一块,用5元钱可以买几块这样的面包,还剩多少钱?
(1)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去缴这三项费才够?在合适的下打“√”。
200元 300元 400元
( ) ( ) ( )
(2)算一算,这三项费用一共多少元?
4、实验小学二年级订《数学报》205份,三年级比二年级多订67份,四年级比三年级少订39份、三年级订了多少份?四年级呢?
5、玩具汽车185元,玩具飞机139元,玩具轮船88元。
(1)300元能买哪两件玩具,还剩多少钱?
(2)你还能提什么问题?并解答。
思维拓展:
1、在 ……中,第26个图形是( ),第40个图形是( )。
2、在正方形花圃的每条边上都栽6棵树,最少需要栽几棵?
二年级除法余数竖式计算是什么?
教学目标: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题,如:
一、21÷5=4.....1。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
二、32÷6=5.....2。
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所以余数问题在小学数学中非常重要。
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a mod b = c(b不为0) 表示整数a除以整数b所得余数为c,如:7÷3 = 2 ······1。
用竖式计算需要注意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满十进一。
竖式上一个过渡数的个位数乘以2,如果需要进位,则往前面进1,然后个位升十位,以此类推,而个位上补上新的运算数字。
算术平方根竖式计算,因为每次补数需要补两位,所以被开方数不只一个数位时,要保证补数不能夹着小数点。例如三位数,必须单独用百位进行运算,补数时补上十位和个位的数。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38除以六等于几列式计算?
【教学目标】列式:
38÷6=6......余2
38÷6= 6......2
66/38
36二,新课探究:
2只能写成这样,希望能够明白,没有办法写横,就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作38除8=4.....6、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日常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2.通过作、计算、比较等活动,让学生经历除法竖式(含表内除法的竖式)的书写过程,理解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基本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继续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时,结果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分完的情况,这时没有剩余(即余数为0),表内除法涉及的就是这样的内容;一种是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余数不为0),这是有余数的除法要研究的内容。
在除法计算中,能够整除的是少数,有余数的除法是大量存在的。从小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鉴于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这种密切联系,以及考虑到通过作和对比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本单元从三年级上册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相应地,具体内容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部分:部分是有余34除7=4.....6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教材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因为用一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是除法试商的基础,并且这部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好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教学年段的调整,教材在编排的层次上有以下变化。首先,不断将有余数的除法与刚学习的表内除法的两种情况对比呈现,并借助大量的作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同时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关系。其次,将除法竖式的教学安排在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明白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之后,突出了引入除法竖式的必要性和作用,同时为试商的教学作好准备。,单独编排试商的例题,突出试商的方法:求商时要想几和除数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并且保证余数小于除数。同时,为保证试商的准确性和速度,教材在练习中还增加了单项练习,如练习十四第4题和第6题等。
2.教材编排特点
在教材内容的具体编排上,教材体现了如下的编排特点,从而使得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也体现了更科学的数学知识的结构。
(1)注重作直观等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与表内除法单元借助动手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编排一致,本单元教材的编排继续借助作等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建立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如,例1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作来进行的,由直观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又如,对于除法竖式的理解,也是借助作,使学生清楚地看到竖式中的每个数所对应的作中的具体对象,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另外,在解决问题的例6中,同样借助画图这一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理解其中余数所代表的事物,进而帮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
为帮助学生理解,修订后的教材将“有余数的除法”安排在学习完“表内除法”之后不久进行教学,并且以表内除法为基础,通过对比加以编排,主要体现为下面4次对比。
第二次是例1、例2中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第三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和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平均分的作过程及与横式的对比,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的书写方法,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第四次是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与表内除法的竖式的对比。借助作,在对比中帮助学生继续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理解竖式中余数0的含义。
由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本单元在求商的方法上的编排,与表内除法的试商是一致的:都是先通过作分物得到商,然后再探索求商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计算。在本单元中,例1~例3中的商都是通过作分物得出来的,从例4开始离开具体情境直接用竖式计算,这就必然要用到算法。这个算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在编排上,例4直接利用除法竖式,要求学生想乘法口诀,找出与除数相乘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的那个数,这个数即为商(通过余数小于除数加以判定)。这样的数学,既教给了学生有余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又为后面继续学习除法的笔算打好了基础,因为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等笔算除法的计算过程,就是多次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
(4)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并继续落实“四能”目标。
加强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四能”的教学与各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修订后教材的一大特色。通过这样的编排,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和可作的教学思路。具体到本单元,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5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用“进一法”确定问题的;例6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思维水平、不同思考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既尊重学生的发展现实,允许学生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又可使学生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有助于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教材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长此以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三、教学建议
结合前面的阐述及本单元知识的特点,下面对教师教学提出一些总体的教学建议,供教师进行实际教学时参考。
(1)借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理解。
几何直观是《标准(2011)》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来描述和分析问题,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图想事,借图促思,据图说理。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期,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而几何直观正好凭借其直观的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形象的图形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突破学习难点,揭示问题本质。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充分运用(几何)直观,具体体现如下。
首先,借直观帮助学生建立最基础的概念。例1~例3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这些例题的教学都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
其次,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明白解题的缘由。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往往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学生理解题意的过程,实质上也包含了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些往往都需要借助直观。如例6中题目的呈现、对数量关系的分析,乃至对余数含义的说明,都借助了直观的手段。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借助直观,让学生学会利用图来描述和分析问题,将数学问题转化成直观、形象的图,以清晰地“看到”数量关系,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最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2)将作、口算、竖式相互结合,实施“有来有回”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除法常常经历如下面左图的表征过程。这种表征是单向的、有去无回的,学生只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却没有经历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因此,当学生遇到竖式不会书写时,不能用具体的动作表征来支撑。笔算是“直观的算理,抽象的算法”,若不能沟通学具作、口算与竖式表示的笔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将直观的学具作转化为头脑中的形象的表象作,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算法、理解算理。为此,建议在帮助学生理解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法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下面右图的表征过程。
在上面右图中,横框中所表示的是除法意义的语义表征、动作表征、符号表征,这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斜框中所表示的是符号表征中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竖框中则是本节课要建立的动作表征与另外两种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
按照这样的教学思路,学生在作体验中应建立分的过程(作表征)、口算的过程、竖式的书写过程(符号表征)以及语言表达过程(语义表征)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在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同时,进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学习难度,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学生的学习。
(3)认真了解学生学习除法竖式前的知识基础。
正如前面在编排特点中所叙述的,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知识基础是学生对于平均分及表内除法的理解,因此,其掌握情况直接影响本单元的学习。为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通过复习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同时通过复习对学生的情况有一个直接的了解,确定好教学的起点。
尤其是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更应该对学生进行一些前测,了解学生对除法竖式都有多少了解,以确定教学时需要突破的“点”。比如,在教学前,我们曾通过如下题目对学生进行过前测。题目如下:有15枝花,一个花瓶插5枝,可以插几个花瓶?
调研时,要求学生分别通过作、算式表达、写出心目中的竖式三种表征方式解决上面的问题。其中算式表达和写竖式两种表征方式的调研结果如下。
在算式表达方面,学生列出的横式有:15÷5=3(个),15-5-5-5=0。其中,个式子是一般的除法横式;第二个式子用的是减法,体现了逐次减的过程,虽然没有写出结果,但能看出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在让学生用自己心目中的除法竖式表征时,学生列出了如下的除法竖式。
从上述几个竖式中可以看出,学生列竖式时明显受到了加、减法竖式的影响。第四个算式虽然出现了“”号,但从表达的形式上看,这位学生仅仅是见过除法竖式,但对这种算式各部分的含义并没有理解。
从综合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解决需要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但基本上都不了解除法竖式。究其原因,这与除法竖式的特殊性有关。这也是除法竖式的教学之所以成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的原因之一。教学时,应对此加以重点处理,可以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增加课时,以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真正地理解除法竖式中各数的含义。也可以补充一些除法竖式形式演变的史料,以促进学生的理解。
(4)建议用8课时教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1、借助直观作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教学中,对余数概念的理解、对有余数的除法含义的理解,都是借助直观作来进行的,由直观作到符号表征,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建立作过程、语言表达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教案是每个老师都要提前做好的工作,这是为了能够教好学生。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请这组的同学说,每人分3枝,谁来说?……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
请同学们看(指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枝。
师读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枝?
还剩1枝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枝(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枝,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 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4、练习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4道题,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2道题在读一读,并说说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 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7÷2=3(盘)……1(个)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体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基本理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地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在学生动手作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老师不但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水果,老师还要给大家展示一项绝活,那就是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说出这个号码上的水果,你们信不信?不信咱就来试一试吧。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一)学习例1、
(师: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摆完没有?生:没有。师:那怎么样?生:还剩一个。师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3、同学们看看,这一次摆的和刚才那一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次正好摆完,第二次还剩1个。)那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了。)象这样在平均分的时候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象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指名列式。7÷2=3(盘)……1(个)。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摆了3盘)这里的1呢?(剩下的1个)谁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师:咱们把这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像这样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那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7叫?2叫?3叫?1叫?
4、你也想像刚才那俩位同学一样感受一下和有余数除法打一下招乎吗?完成做一做第2题小练习,集体订证。
(二)学习例2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和有余数的除法打过招乎了,那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新朋友“余数”呀,其实我们的这位新朋友还藏着许多的数学小秘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它。(出示例2)
5、汇报摆的情况:先说摆的情况,再说列式。现在,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结果吗?逐一汇报,之后,请学生说说发现。(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如果够4根的话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师课件展示,如果余数是4,那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摆4个正方形了。不能是4,那余数可不可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可以?为什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不断的重复出现。那根据你们的意见,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比余数小。
5、小练习:
1、做一做:现在还是用小棒来摆这样的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
2、现在,不摆小棒给你一个算式(★÷6=▲……(?),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那再看(★÷8=▲……(?)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哪些?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出示另一个算式(★÷(?)=▲……5)体会除数要比余数大。(★÷(?)=▲……7)
★÷7=▲……(?)除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它们的关系,现在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做一做的第2题。和装面包的问题。
3揭示猜一猜的小秘密。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三、学以致用、巩固新知1、拿东西数一数,分一分,逐步建立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们有什么评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多做在括号里能填几的练习。如()3
3、熟背乘法口诀,每个背满9句。比如六的乘法口诀,从一六背到六六三十六,还要接下去背六七、六八、六九。
4、讲清楚除法竖式中每个部分的含义,要让孩子结合竖式和分东西的过程,说出竖式中每个数字的意义。
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是怎么样的?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表内除法的基础之上,同时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分草莓的作活动,使学生经历把物品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除法的含义,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带有平均分后剩下不够分的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有余数的除法指的是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注意:余数的单位名称与被除数相同。
书写格式:20÷6=3……2,读作:20除以6等于3余2。
余数小于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所以20=3×6+2。
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时有两种方法:
解决周期问题时,可以根据“几个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列除法算式,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商是4,余数是6的算式有哪些
(3)针对难点增加教学试商的例题,帮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42除9=4.....6
46除10=4.....6
50除11=4.....6
54除12=4......6
2、那现在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2个摆一盘,又该怎样摆呢?(指两名学生到黑板上摆,其他同学看他们摆的对对?)58除13=4.....6
62除14=4.....6
66除15=4.....6
70除16=4......6
74除17=4.....6
78除18=4.....6
82除19=4......6
86除20=4.....6
34÷7=4……6。
38÷8=4……6。
42÷9=4……6。
34÷7=4……6
38÷8=4……6
42÷9=4……6
……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首先,在除法算式当中,有时需要判定商是几位数,我们只需要用除数与被除数的高位进行比较。如果除数小于等于被除数的位时,那么商的位数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反之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教案是每个老师都要提前做好的工作,这是为了能够教好学生。下面是的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1、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感受有余数的平均分,并能根据图正确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2、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每人分2枝铅笔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做一个分铅笔的游戏。
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10枝铅笔,请每组的1号同学分一分,每人2枝,可以分给几个人?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分的结果?
分完了没有?
其他组和他们分得一样吗?
我们把这一次分铅笔的结果填在这样的一张表里。
出示表格(用黑板出示):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人 还剩几枝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填2),分给了几人?(填5)。
还剩几枝?没有剩余,我们就画上一短横。(划横线)
2、每人分3枝、4枝、5枝、6枝铅笔
10枝铅笔,每人分2枝,5个人正好分完。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填3),会怎么样呢?每人分4枝(填4)、5枝(填5)、6枝(填6)呢?我们一起试着来分一分。
从2号同学起,每人试着分一种,并把分的结果告诉组长,组长把它记录在这样的一张表里。(出示学生的表)当一个人分的时候,别人要注意他分得对不对,组长填的时候,大家要注意组长填对了没有。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活动的结果告诉大家?我们请这组的同学说,每人分3枝,谁来说?……
指名小组汇报,教师把学生汇报的结果填在表格里,其中剩下的枝数用红色填写。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提问:
这里剩下的1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这里剩下的2枝还够不够分给1个人?为什么?
其他组有没有不同?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次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把你的发现告诉你同组的小朋友。
全班交流,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如学生说:我发现前两个数想乘,再加上后面的数都等于10。师提问:为什么都等于10呢?2、同学们,你们用小棒摆过正方形吗?想一想,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那如果有8根小棒能摆几个正方形呢?一起说,怎样列式?8÷4=2(个)那9根、10根、11根小棒、12根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接下来咱们就分别摆一摆,并用算式表示出来。再把情况记录下来。)
(如学生说:我发现每人分的枝数越多,分的人数就越少。师:反过来每人分的枝数越少,分的人数就——越多。)
如学生没有发现,教师:
请同学们看(指一拦),10 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的怎么……,有的怎么……
对!10枝铅笔,在分的时候,有时正好分完,有时分不完有剩余。
你看出哪几次分的时候有剩余吗?
如学生说第1次……,教师:第2次也就是每人分3枝,还有每人分……,还有每人分……都有剩余。
分完的这几次,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在表格左面写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10÷2=5
10÷5=2
指第1道算式,谁能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指第2道算式,在这道算式中,除数是几,商是几?
这三次没有分完的,我们也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先来看每人分3枝的这一种分法。
出示在表格右面: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3 )人,还剩( 1 )枝。
师读这句话,在写这道除法算式时,被除数是多少,(填10÷)除数是几?(填3=)商是几?(填3)这个3表示什么?(填“人”)还剩几枝?
还剩1枝怎样表示呢?我们可以在3人后面点6个小圆点(边说边点),再写上1枝(边说边写),这个1就表示还剩1枝,根据它的意思,你想应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自由说。
对,这个剩下的1就叫作余数。板书:余数
这个算式(在算式下划红线,单位名称不划出)就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跟我一起读一读,再齐读。
把单位名称带进去,谁会读?(指2人读)
这个1 叫作什么?
生:这个1叫作余数。
根据刚才分的结果,10÷3=3(人)……1(枝)表示什么意思?
生:10除以3等于3余1在这里就表示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3人,还剩1枝。
每人分4枝,每人分6枝,也都有剩余,你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先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讨论好的把书上第2页试一试中的除法算式填写完整(出示写在小黑板上的题目)。请一个同学填在小黑板上。
都填好了吧,我们来看××同学填写的,填得对不对?
谁来把第1题读一下?表示什么意思?
第2题谁来读?表示什么意思?
指个除法算式,谁来说出这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第二个算式的除数是几?商呢?余数是几?
3、揭示课题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对!这三个除法算式都有余数,像这样的除法我们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了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1)、下面我们进行练习,先看想想做做第1题。
小黑板出示第1小题。
师读:8个圆,每3个一份,分成了()份,还剩()个。
请同学们拿出8个圆片摆一摆,再把摆的结果填在括号里,并且把下面的算式填写完整。(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我们来看××同学摆的,他摆得对不对?算式呢?谁来把这个算式读一遍?
第二题,谁来读题?
小黑板出示第2小题。
生读:11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个,还剩()个。
我们用圆片代替三角,先摆一摆,再填空。
学生摆好后,再填。(请1个学生上黑板摆并填写)
都填好了吧,看××同学摆的,对不对?算式呢?
这2题都对的同学请举手。(帮有错的同学纠正,哪一题不对,错在哪里)
(2)、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这道题。
小黑板出示第2题。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这幅图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2道题,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写,其余同学填在书上。
学生填写,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
我们看××同学填的,他填得对吗?表示什么意思?
第二题对不对?表示什么意思?
仔细看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看第3题。
小黑板出示第3题。
请同学们看黑板,这里有4道题,请小朋友选自己喜欢的2道题在读一读,并说说商和余数各是多少?
学生说完后全班交流。
5、全课总结
今天这一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平均分一些东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有剩余。这两种分东西的方法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余数的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6、课后延伸
请同学们看这幅田园风光图,说说上面都有些什么?(西瓜,小兔,猪,小朋友)请每个同学先想一想,根据这幅图你能说出哪些除法算式?想好了就下位找你的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全班交流。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P59~60例1、做一做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材分析】 这个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数目小,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例题,配以实物图,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学情分析】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学会表内除法,已经接触过许多正好全部分完的事例,但二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知识的系统性以及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
数学思考:通过作、观察、对比等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在分物时存在着分不完有剩余的情况,借此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问题解决: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加强概念,掌握算法。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情感态度: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P59情境图。观察动画,引出活动:这些同学在做什么?
2、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初步感受
1、教学例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草莓)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学具摆得试一试。(学生动手作,教师巡视指导。)
(2)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3)(课件演示分草莓)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4)学生汇报,形成板书:6÷2=3(盘)请你再说说这个算是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讨论交流:再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课件演示分草莓)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小组内思考、讨论)
出示学生的表示方法,比较各种表示方法。
小结:在数学上可以这样表示: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个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余数表示什么?(表示平均分完后剩下的那一部分)
(3)比较归纳,完善认知结构。
(课件出示两次分草莓的过程和算式)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三、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P60“做一做”:
1、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2、作业:练习十四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7÷2=3(盘)……1(个)
【教学评价与反思】
为了突破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措施:
2、通过对比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首先是平均分物过程的对比,通过“将一些草莓,每2个一份,可以怎么分”,帮助学生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有恰好分完没有剩余和平均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在对比中拓展学生对除法的认识,并更好地理解余数的含义、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其次是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横式的对比,通过结合作过程,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每个数的含义。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网络提供支撑点,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3、结合相关的例题和习题,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以此为学生积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体现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的基本理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如: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地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在学生动手作后,没有留给学生充分交流、表达的机会。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作的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作水平和思维表达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页例1、第61页例2及相关内容。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积累观察、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
目标解析: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老师不但给你们带来了这些水果,老师还要给大家展示一项绝活,那就是你们只要说出一个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说出这个号码上的水果,你们信不信?不信咱就来试一试吧。其实,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其中的秘密了。
(一)学习例1、
(师: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几盘?生:3盘。摆完没有?生:没有。师:那怎么样?生:还剩一个。师板书“摆了3盘,还剩1个。”)
3、同学们看看,这一次摆的和刚才那一次摆的有什么不一样?(次正好摆完,第二次还剩1个。)那为什么这剩下的一个没有继续摆呢?(剩下的1个不够再摆一盘了。)象这样在平均分的时候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那象这样摆又可以怎样写算式呢?指名列式。7÷2=3(盘)……1(个)。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摆了3盘)这里的1呢?(剩下的1个)谁能结合这个图,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有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师:咱们把这剩下的1个叫做余数。(板书“余数”)像这样的除法,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个除法算式可以像这样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那在这个除法算式当中7叫?2叫?3叫?1叫?
4、你也想像刚才那俩位同学一样感受一下和有余数除法打一下招乎吗?完成做一做第2题小练习,集体订证。
(二)学习例2
1、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和有余数的除法打过招乎了,那你们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新朋友“余数”呀,其实我们的这位新朋友还藏着许多的数学小秘密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它。(出示例2)
5、汇报摆的情况:先说摆的情况,再说列式。现在,咱们不摆小棒,你能推算出,13根、14根、15根小棒的结果吗?逐一汇报,之后,请学生说说发现。(余数总是1、2、3,除数都是4,)想一想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数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如果够4根的话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师课件展示,如果余数是4,那就可以再摆一个正方形。)那16根小棒就可以摆4个正方形了。不能是4,那余数可不可以比4大?剩下5根可不可以?为什么?看来余数总是1、2、3,在不断的重复出现。那根据你们的意见,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比4大,那余数只能比余数小。
5、小练习:
1、做一做:现在还是用小棒来摆这样的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剩几根?
2、现在,不摆小棒给你一个算式(★÷6=▲……(?),如果有余数,可能是哪些?那再看(★÷8=▲……(?)除数是8,余数可能是哪些?看来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要比除数小。出示另一个算式(★÷(?)=▲……5)体会除数要比余数大。(★÷(?)=▲……7)
★÷7=▲……(?)除数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刚才我们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还知道了它们的关系,现在你能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做一做的第2题。和装面包的问题。
3揭示猜一猜的小秘密。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