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x1评测 thinkpadx1怎么样
thinkpad x1 carbon 2021怎么样?
ThinkPad X1 Carbon 2021相对于2020款可以说是有了全面的升级。
thinkpadx1评测 thinkpadx1怎么样
thinkpadx1评测 thinkpadx1怎么样
thinkpadx1评测 thinkpadx1怎么样
屏幕上,Thinkpad X1 Carbon 2021现在的比例是16:10,使用电脑的时候可以看得更加舒服。
显卡上,目前采用了锐炬核显,现在运行PS等软件性能更好
处理器上升级为11代,性能更上一层
但是ThinkPad X1 Carbon 2021目前只有4K和1200P的选项,没有2K屏。选择4K和1200P,或者是选购i5还是i7的处理器,已经有博主做了详细的测评。
ThinkPad X1 Carbon 2021相对于2020款可以说是有了全面的升级。
屏幕上,Thinkpad X1 Carbon 2021现在的比例是16:10,使用电脑的时候可以看得更加舒服。
显卡上,目前采用了锐炬核显,现在运行PS等软件性能更好
处理器上升级为11代,性能更上一层
但是ThinkPad X1 Carbon 2021目前只有4K和1200P的选项,没有2K屏。选择4K和1200P,或者是选购i5还是i7的处理器,有
IT之家 3 月 19 日消息,在今年 CES 上,联想发布了ThinkPad X1 Carbon Gen 10,配置升级到了 12 代酷睿。现在,联想海外已经上架新款ThinkPad X1 Carbon。
如上图所示,联想海外现已上架 i5-1240P 版和 i7-1260P 版的 ThinkPad X1 Carbon,标价分别为 2879 美元(约合 18313 元)和 3439 美元(约 21906.43 元)。
配置方面,新上架的这两款笔记本搭载了 16GB LPDDR5-5200 内存,i5 版本配备 512GB SSD,i7 版配备 1TB SSD,屏幕为 14 英寸 19201200 分辨率。
新款 ThinkPad X1 Carbon 配备了更高清的摄像头。联想表示,通过搭载1080p f / 2.0 1.4μm 相机,使用了更大的传感器来改善特别是低光下的效果。
IT之家曾,去年,联想推出的Thinkpad X1 Carbon i5 版售价 9999 元,i7 版售价 11999 元。预计今年新款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ThinkPad X1 Titanium详细拆机评测
此前笔者已经做过ThinkPad X1 Titanium(以下简称泰坦)这台二合一电脑的首发开箱评测。
ThinkPad X1 Titanium首发上手体验
作为一款使用了钛合金材质,主打轻薄的产品,很多朋友肯定会好奇它的内部设计是什么样的,下面就和笔者一起拆机来看一下。
泰坦的底面可以看到6颗螺丝,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隐藏螺丝,拧松它们即可拆掉D壳。
螺丝有防丢设计,是固定在D壳上的。拆的时候需要注意卡扣,应该从转轴那边轻轻撬起来。
D壳采用金属镁材质,非常薄。表面贴了大面积的麦拉保护机内电路。
拆掉D壳后,泰坦的机内结构不多就可以一览无余。内部做工及其工整,电路板被大面积的麦拉和导热片覆盖。因为考虑机身边缘的强度问题,所以电池没有完全占满机身空间,在边缘位置留出了布置加强筋的空间。
因为机身太薄,所以电池中间留出了镂空来安置触摸板机构。
两根WiFi天线布置在机身两侧,机身C壳采用的玻纤维材质不会像A面的钛合金那样屏蔽电信号。不过与传统ThinkPad屏幕顶端布置的天线相比,泰坦的WiFi信号在有些使用姿势时会一些。
两侧的喇叭也是超薄款,不过喇叭和机身的固定柱依旧有较厚的橡胶减震垫。
内置一个M.2 2242硬盘位,可以很方便地直接升级硬盘,硬盘下有硅脂导热垫。旁边是预留的5G WLAN网卡位。我的这台机器不带5G,坏消息是不仅没有预留5G天线,网卡接口也直接空焊了,后期无法自己加装。
为了进一步拆解,首先需要拆掉散热器,或者说是散热模块。
泰坦的散热模块面积不小,除了用一根热管连接散热片之外,还用另一根热管在机身内部串接了一大片铜片来实现被动散热。
换个角度,可以看到薄到的片状热管以及同样比较薄的散热片。
因为厚度限制了散热片规模,所以设计师才会创新使用了大面积被动散热相结合的设计。不过无需担心,实际使用中即使CPU满载,键盘和掌托部分也不会感觉到什么热量。
拆下风扇,因为搭载了ThinkPad特有的静电释放除尘技术,所以有一根导线是焊接在散热片上的,风扇无法取下,只能这样小心翻开。
取下扇叶,可以看到风扇驱动电路以及无刷电机的线圈。
再来看看目前最薄的ThinkPad鹰翼风扇,风扇采用了磁浮轴承,没有磨损,也不用担心用久后润滑油干涸导致异响。风扇叶片为复合材质,采用了极其精密的铸造技术,叶片密实,能够在这种厚度下尽量产生更强气流。
放大看看叶片细节,可以看到叶片末端有较为复杂的微小结构,这应该是通过流体力学模拟设计,用来减小高速下风噪的。10多年以来,ThinkPad一直在不断把特色的鹰翼散热风扇推向。这样精心设计的风扇,我们很难在其它品牌的数码产品中见到。
取下散热模块后即可继续拆解。硬盘和WLAN网卡是固定在一片零件上的,它的PCB通过一个双排端口按压固定在电脑主板上。在这里单独使用一片,除了加强结构以外,应该还有导热的功能,毕竟NVME固态和5G网卡都算发热大户。
接下来我们可以拆下主板,当然首先需要拔掉主板上的各种排线。
看一下主板在机身中的位置,两个雷电4接口有金属片加固,以防止经常插拔导致接口松脱。
拆下的主板,正反面均有麦拉和导热贴,可以说被包裹得严严实实。
取下主板表面的贴纸,首先来看看主板正面,这应该是目前所有PC产品中,最小巧的主板,集成度也超过了新款MacBook,足见ThinkPad研发团队设计功底的扎实。整个主板只有不到17cm长,约2.5cm宽,且因为屏轴占用的空间,右侧部分的宽度还要更小。
主板正面左侧有In i7 1160G7这颗11代酷睿低压处理器,PCH也集成在了处理器基板上,两颗die结构很紧凑。旁边是两颗4层堆叠的镁光LPDDR4 4266内存颗粒,单颗8G,两颗实现16G容量,能够在实现高性能同时兼顾低功耗。4层堆叠设计也极大节约主板空间。
中间部分主要是给CPU、屏幕等设备的供电电路。
右侧可以看到两颗In雷电4,每颗芯片分别驱动一个雷电4接口。
主板背面同样紧凑,并且有一片导热垫。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体积原因,主板上没有单独的BIOS电池。
ThinkShield和ThinkEngine这两颗联想自研底层芯片也没有缺席(手动BS某菊),组合使用实现了EC、ME、硬件加密等功能,可以等同于苹果的T2芯片。由于发热原因,还贴上了导热垫。
左侧可见新唐的MCU,应该是用来控制键盘的。
下面来拆解机身其它部分,触摸板通过6颗螺丝固定,可以轻松拆下。
右侧的接口小板负责提供电源按钮以及3.5mm音频插孔,旁边是用2颗螺丝固定的指纹模块。
因为机身太薄,两个喇叭间的连接也换装了软排线。
然后我们来拆下看看电池。泰坦使用了一组45Wh的电池,容量属于中等水平,不过考虑到机身厚度,已经算是不错了。
从背面可以看出,电池由不同厚度的电芯组合而成,而这也是为了更大限度利用机身内不规则空间安放更大电池容量。
拆掉屏幕,因为触摸屏幕本身是全贴合的,所以无法进一步再拆解。可以看到两侧的屏轴分别用3颗螺丝与机身固定,用料看起来也很坚固。
揭开C壳的一层麦拉,可以看到下面密密麻麻的键盘固定螺丝来保证敲击时不会变形。受限于机身厚度,泰坦的键盘是和C壳一体化的,中间位置可以看到小红点的背面固定结构。如果键盘出现故障,虽然可以更换,但需要拆装很多颗螺丝。
之后看一下C壳,因为键盘固定螺丝极多,所以笔者就不进行拆卸。整体来看,虽然泰坦把机身厚度压缩到了,但本身的可维修程度依然很高,键盘、触摸板、指纹等容易损坏的部件都是用螺丝固定在C壳的,没有烦人的胶水。电池更是在较好利用空间的基础上保持了极易更换的特点,这比隔壁小白的设计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主板和硬盘网卡扩展板的位置也贴了导热片,细节设计和用料很到位。
看一眼搭配的手写笔,手写笔尾部用力可以拔出,里面是一节AAAA电池也就是俗称的9号电池,原厂电池为美国劲量,质量很好。
作为ThinkPad今年的新轻薄旗舰,X1 Titanium内部给我们展示出来的,是笔记本电脑发展至今,最的设计与做工。它告诉了我们如果不考虑成本去设计一台能够量产的轻薄本,究竟能达到什么高度水平。同时,作为笔记本电脑的发明者以及商务本一哥,X1 Titanium也是ThinkPad与大和实验室的炫技展示。在未来,如果半导体技术进一步发展,能够把诸如雷电之类芯片统统集成到SOC内部,我们可能会看到体积更加的便携产品。
ThinkPad X1 Carbon 2021和X1 Nano对比-哪一款更加值得购买
ThinkPad X1 Carbon X1 Carbon是老派的商务本作风,接口齐全,重量1.15kg。你看看,才1kg刚刚出头一丁点的carbon,就能做到两个USB A,两个USB C,一个HDMI接口。
ThinkPad X1 Nano
X1 Nano则是放飞之作。有些人就是想要的轻薄,不在乎接口、扩展性这些东西。于是,解决方案就来了:
Nano做到了907g的重量,纯C口的接口
对笔记本电脑来说,1kg是个分水岭。nano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把重量直接干到了900g左右,其实是很了不得的。
对比详情
便携:
如果你是,天天坐飞机出。一年200天以上在飞机上,请选择X1 Nano。
如果学生/办公室为主,建议X1 Carbon 21,你会体会到牺牲一些便携换来的大屏幕的舒适。
性能:
X1C 21散热不俗,首次双风扇设计。整体比前几代在性能上更加激进,但是我相信温度和噪音也不会少。
X1N和C属于同一代,不会太多。
接口:
如果你的老设备多,都是USB-A,可以考虑一下是换设备还是换机器?本人的设备已经全部USB-C,对于每个人而言,这是迟早的。
选购建议
犹豫大部分是,性能需求俩都能满足,就是在两者区别上拿捏不定的,比如:
接口不是经常用,又怕要用的时候不够的
2. 1K屏怕糊,4K屏怕耗电的
3. 键程短点可以接受,但又觉得长点更好的(大多是老X1C用户会难以割舍)
犹豫这些地方的,我的建议是上Nano,原因如下:
2K屏商务正合适
907克很轻,质变的那种,可携带的场景更多
现在投屏很普及,症选手拜访客户带上送的转接器也够用,很轻
网盘也很普及,症选手可以买个a口和c口都有的u盘
键盘依然很出色
..
.
ThinkPad X1 Carbon 2018评测:稳中有进
【IT168 评测】ThinkPad旗舰系列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在2012年诞生,凭借着碳纤维外壳元素、无惧严酷环境考验、超长续航等精湛的设计,完美演绎出ThinkPad所特有的低调沉稳、坚固坚韧、全天候使用的耐用商务PC精神,并且窄边框屏幕和超轻薄机身还彰显除了一丝时尚前卫的气息。随着一年一度的新品发布,ThinkPad X1 Carbon几乎都能在高端轻薄本领域定下新的行业标准,成为业界的产品。
去年,ThinkPad更是为2017款的X1 Carbon做出了“飞跃”般的变化:在原有经典的设计基础之上设计了更窄的边框,从而让已经很轻薄机身再次成功“瘦身”,另外银色配色机型的加入也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如果要说2017款X1 Carbon哪里还有不足,那很可能就是处理器的性能了。
今年年初,让人期待的X1旗舰ThinkPad X1 Carbon 2018正式面市,这是X1 Carbon系列的第六代笔记本,同时也是ThinkPad 首批八代酷睿机型之一。既然搭载了性能较上代提升有30%以上的八代酷睿处理器,可以说2018款的机型已经解决了上几代的缺点。不止于性能,ThinkPad还在该机的其他细节上做了进一步的提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吧。
稳中有进的外观设计
去年,ThinkPad打造出了“小银”机型,全新的银色配色更符合时下年轻商务人群的审美需求,这也是ThinkPad自20多年以来的首次尝试,毕竟大家对于ThinkPad而言,“小黑”造型早已深入人心。
而从我们手中这台2018款银色新机的外观上来看,除了笔记本A面边角多了一个X1的logo和全新ThinkPad logo以及“Lenovo”的logo消失不见以外,新机子好似大体上与上代没有什么太大变化。
ThinkPad X1 Carbon在机身材质上使用了更为轻薄坚韧的碳纤维材料,这也能让我们很容易理解ThinkPad X1 Carbon中的“Carbon”一词是怎么来的了。
虽然我们不能从外观上看出碳纤维的痕迹,但从其轻而坚固的手感上则确实能感受得到它的存在。当然了,碳纤维这种材料成本高昂,历年以来X1 只在更易受损的A面(也就是屏幕那面的背面)使用了碳纤维材质,这样做不仅对关键部位起到保护作用,也让价格更亲民。另外整机外壳表面覆盖了一层类肤质的漆面,摸上去的手感很棒,既轻盈、又坚固、还很干爽。
那其他面都使用了什么材料呢?是轻而有强度的合金材料,运用这种材料能更好地将笔记本中的热量散发出去,是轻薄本的不二之选。
值得一提的是,X1 Carbon之所以能成为轻薄本中的者而存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是必不可少的,2018款X1 Carbon通过了12项严苛对照测试,无惧各类严酷的环境考验,这正是ThinkPad的精髓之一。
从实测的重量上来看,1.12千克的机重量也就大约是3听可乐的重量,如果大家身边正好有可乐的话可以感受一下。作为高性能轻薄本,1.12kg这个重量也是很轻的了,毕竟以前很多同类型的14英寸笔记本的重量都快到2kg以上了。
另外附加上电源适配器的旅行重量也就1.47kg,不多算是4听可乐吧。相信大家在包里背4听可乐上下班、出啥的一点也不会感觉沉吧?而且按照其至少8小时的办公续航来看,如果是短途、一天的办公甚至都不用带电源,出行那就变得更轻松了。
屏幕素质有所进步
从代的X1 Carbon就已经开始主打“14in13”的窄边框笔记本概念,在2018年“边框能跑火车”的笔记本更是已经完全拿不出手了。从去年的2017款X1 Carbon起,ThinkPad就又将其屏占比拉到新高,上下边框的进一步降低,让原先14英寸屏幕大小不变的标准下,机身可以更小巧,更便携,几乎媲美传统的12英寸规格的笔记本电脑。2018款X1 Carbon虽然并未进一步提升屏占比,但屏幕素质上更加出色。
除了常规的1080P屏幕以外,我们还可选2K高分辨率屏幕。像我们手中这台顶配X1 Carbon 2018机型,宣传其搭载了500尼特亮度、25601440分辨率、 Adobe RGB色域的IPS雾面屏幕。从上述这个屏幕的参数来看,今年的2K分辨率版本的X1 Carbon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的专业摄影师、设计师的修图、制图要求了。
从我实际观看屏幕的效果上来讲,这款笔记本屏幕的色彩浓郁而不会过分鲜艳,看上去吸引你却又不会久看而产生疲劳之感,而雾面屏能保证在室外光线复杂的环境下可以有效的防眩光,抗刮痕,这点对于移动办公来说还是比较实用的。
作为高端商务本,转轴自然也是可以进行180°翻转的,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将内容随时分享给在座的所有小伙伴。另外,转轴的阻尼感平滑适中,做到了可以单手开合笔记本,而平时屏幕又不会轻易晃动的程度。
从根源上保证隐私的ThinkShutter黑阀设计
ThinkShutter黑阀是2018款创新的安全设计。其原理就是在镜头前设置了一个可左右滑动的物理“阀门”,当我们不用摄像头的时候就关闭“阀门”,从根源上就避免了视频忘记关闭而被偷窥的风险。
而舒适的键盘也是高端ThinkPad产品的一项特点之一。ThinkPad X1 Carbon延续了经典的六排曲面键盘设计,仍然配有2段可调节的键盘背光。而键盘按键的键程高达1.8mm,按下去会感觉有很深的回馈感,每敲打一键都能感到有力而又柔软的回弹,长时间打字不会感觉累。
C面依旧是ThinkPad标志性的TrackPoint小红帽和三键设计,这两者的组合可以说是ThinkPad的精髓所在。当我们在某些没有鼠标作空间的场合或者忘带鼠标的情况下,小红点那精准而又顺畅的作体验是触控板永远也无法替代的。当然,全新的触控板也支持了微软的 Windows Precision 标准,十多种触控方式作可以完美的替代鼠标。
安全高效的按压式指纹识别
从去年的X1 Carbon开始,ThinkPad就已经配备了同手机一样识别灵敏的按压式指纹器,这对于在信息化时代的商务人士而言是非常有利的设计。
毕竟对于商务办公人士而言,难免会经常涉及到商业机密内容,隐私安全则显得尤为重要。指纹识别器则能完全可以代替输入密码来登陆系统,增加效率,同时比密码还更为安全,难以。
双雷电3+USB3.0 接口齐备
作为一个商务定位的笔记本,对于接口的集成可是一点都不能含糊,X1C这次的优化可谓深得我心。摒弃掉过去的方口充电口,替换成两个两个Type-C 雷电3接口,极大的提高了未来接口扩展性。另外常用的USB 3.0、HDMI、mini以太网卡接口也是一应俱全。
不过有人曾认为散热出风口设置在右侧会有“吹手”的现象,长时间使用的话会让手不舒服。在我测试看来,如果不是长时间让笔记本以高功率状态下满载运行(电源管理高性能模式)出风口基本不会有特别多的热量排出,所以不用过多担心这个设计会有什么问题。
每当我们更换新电脑的时候,很可能就要考虑装什么系统,装什么办公软件,而ThinkPad早为用户考虑到了这个问题。2018款的ThinkPad X1 Carbon自带正版Win10专业版作系统以及Off 2016办公套件,买来就能直接办公的感觉也是十分惬意。
基础性能测试:提升极大
作为搭载全新八代酷睿低压处理器的机型,ThinkPad X1 Carbon的处理器综合性能较上代笔记本有了30%以上的提升,甚至已经赶超了部分i5标压处理器,但各个厂商对笔记本模具优化不同,同一颗处理器也存在着距,而我们手中这款ThinkPad X1 Caron 2018可以说是今年八代U笔记本中的“悍将”。
配置上,2018款X1 Carbon搭载八代i7/i5处理器,16GB LPDDR3内存和1TB SSD,部分型号还可选装Windows Hello镜头、4G全网通模块等。
从CPU-Z读取的信息来看,我们手中这台ThinkPad X1 Carbon 2018用的CPU是英特尔8代酷睿家族中的i7-8550U,Kaby Lake Refresh架构,14nm+工艺,4核心8线程,主频1.8GHz,睿频4GHz,15W TDP。
从对CPU进行测试的CBR15的测试来看,在其他厂商的i7 8550U笔记本只能跑到500多cb的时候,ThinkPad X1 Carbon这颗i7-8550U处理器多线程分数已经达到了622cb这一彪悍水准,超越同代普通笔记本将近20%的性能,这完全得益于其内部精湛的电路以及散热设计。
且要知道上代i5-7200U的单/多线程得分也就是120和320左右,2核心4线程到4核心8线程的提升也相当明显,多核性能已经翻倍提升。
GPU显卡方面则只有核心显卡UHD620,实际上这块显卡与上代的HD620的架构规模完全一样,只是频率略有提高,可以支持 4K视频的剪辑、转码、播放,玩一玩LOL也没压力。
我们手上的这台X1 Carbon搭载了256G的PCIE硬盘,从CrystalDiskMark的结果来看,能跑出3392MB/s的读取和2005MB/s的写入速度,开关机、运行Word、Excel等办公应用、收发邮件等都会非常流畅。
我们开启X1 Carbon的高性能模式进行拷机,让我意外的是,在20分钟的拷机过程中,虽然原厂CPU拥有15W TPD限制,但实际上X1C已经可以超越限制达到了22W的高功率满血运行状态,期间电脑还始终保持稳定运行的状态,没有机、没有降频,说明其内部工艺设计十分了得,充分体现出高性能轻薄本应有的素质。
可保证一天办公使用的续航时间
续航部分我们通过PCMark 8的Work(工作)模式来进行测试,通过运行固定的程序来计算出笔记本的续航时间。
从PCMark 8 Work的续航测试来看,X1 Carbon的续航时间为7小时,对比我们之前测过的上代笔记本来看,2018款的X1 Carbon续航时间有了2小时的提升,小编真的很难想明白如何在保持面积与厚度不变,性能还有极大提升的情况下让续航有了这么大提升的。
实际上PCMark8的这个结果普遍偏低,因为在测试结束时笔记本还将预留20%的电量,如果将其算入在内,保守估计这款笔记本正常用8小时用是没有压力的,也就是完全能满足1天办公使用需求。
而充电方面,X1 Carbon配备了个65W的Type-C大功率电源,我们测试在开机使用的状态下从8%充至电量,大约只需要用1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和所描述的1小时充满80%电量基本相符。这种大功率快速充电给了我们这些“说走就走”的商务人士一种安全保障。
总结:
总的来说,作为旗舰X1系列的第六代产品,八代酷睿处理器的加持让其性能有了极大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看X1的处理性能达到了原先厚重的高性能本才有的水平,并且功耗、散热和续航也处于更的水平。而其他方面ThinkPad X1 Carbon则稳中有进,在更好地发挥小红点、三键设计、长键程键盘等经典元素的同时又大胆创新:增加包括更高素质的屏幕、对安全性有提升的ThinkShutter黑阀等设计,而最明显的是进一步弱化“Lenovo”标志,全新“ThinkPad ”和“x1 logo”更彰显了它的高端定位。
联想ThinkPad X1 Nano评测:仅重907克的电脑
关于联想的争议一直很多,但不可否认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确实有一群忠实的粉丝。当然了,这是因为ThinkPad确实有过人之处。一般来说,它的产品在整体性能、键盘手感和电池续航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
最近,联想发布了ThinkPadX1 Nano笔记本电脑,不仅升级了显示屏,而且对经典的外观设计也进行了修改,使得新款ThinkPad在保持造型特点的情况下更具现代感。
ThinkPad X1 Nano净重仅907克,它也成为了最轻的一款ThinkPad。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会不会有很多缺点呢?
从外观来看,联想并没有为了轻薄而在质感方面让步。ThinkPad X1 Nano看起来与2019年的ThinkPad X1 Carbon不多,二者的手感也不多。不过,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具体的别还是要看参数。
根据联想给出的数据,ThinkPadX1 Carbon重量为1.09公斤,而最新的ThinkPad X1 Nano重量为0.公斤。再来对比一下其他同类产品,戴尔XPS 13重量为1.2公斤,苹果MacBook Air M1重量为1.27公斤,甚至三星的超薄Galaxy Book Flex重量都达到了1.15公斤。
尽管重量如此的轻,ThinkPadX1 Nano结构却特别的结实。由于机身使用了哑光碳纤维材料,即使偶尔用一只手托住它,也不会有扭曲变形的现象。联想给出的信息是,这款便携笔记本电脑符合军用标准MIL-STD-810H,它能在沙漠、山区等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
ThinkPad X1 Nano的左侧保留了两个USB-C Tderbolt 4(雷电4)接口有一个耳机插孔,如果说你需要连接很多设备,两个USB-C接口可能不够,那就要另外再买转接器了。
笔记本电脑右侧只有电源按钮以及通风孔,我更希望联想能把电源按钮设计在C面(装键盘的那一面),那样作起来要方便很多。
ThinkPad X1 Nano的C面确实也没有空着,上面装了一个小小的指纹传感器,就在触控板的旁边。所以,这台笔记本电脑除了可以通过显示屏上方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外,还能够通过指纹识别进行登录。
其实ThinkPad系列早就有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功能了,只不过,这么轻的设备还能保留这些功能,确实让人意外。另外,联想为摄像头设计了物理开关,这一点应该好评,隐私保护的意识我们都应该有。
关于显示屏ThinkPadX1 Nano也带来了一些新意。那就是它的屏幕是16:10的宽高比,这意味着它的13英寸显示屏会比旧款ThinkPad要高,屏幕上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仅凭这一点,新款ThinkPad就有一种回归经典的味道。
说实话,我认为笔记本电脑都应该用16:10的宽高比。加大的可视范围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是很大的。不过要强调一点,戴尔和苹果使用16:10的屏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联想并不是走在前面的。而惠普最新的Spectre x360 13仍然还是16:9。
除了尺寸,ThinkPadX1 Nano的显示屏效果也很不错。这是一个2K面板,支持杜比视界(Dolby Vision),能够提供丰富的色彩,亮度也达到了450尼特。可以说,这块屏幕是对旧款ThinkPad X1 Carbon屏幕的全面改进。可惜,这块屏幕并不是触摸屏,而且它的效果还是不如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QLED屏幕那么靓丽。
ThinkPad X1 Nano配有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扬声器和四个360度麦克风。这样设计是为了在的时候对方能接收到更多你周围的声音。比如,当你用ThinkPad X1 Nano与网络另一端的父母聊天时,他们可能想听到房间里孩子的声音。
跟其他笔记本电脑一样,ThinkPadX1 Nano的音频缺乏低音效果,听起来没有厚重感,但这不是ThinkPad的问题,而是整个同类笔记本电脑共同的缺陷。
ThinkPad X1 Nano还有一项新的状态检测功能,当你坐在笔记本电脑前面时,它会自动唤醒系统以便更快地投入工作。它使用的是有60度可视范围的IR摄像头,其实惠普早已经在它的设备中提供了同类功能,不过根据我的测试,ThinkPad X1 Nano的准确率更高,使用起来更容易。每次,当我回到办公桌前时,屏幕都会自动亮起来。
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ThinkPad与其他笔记本电脑的区别就是它们的键盘。新款ThinkPad X1 Nano的键盘同样出色。按键之间的距离非常合理,按起来很舒适,按键的行程比较深,而且按键反馈让人非常满意。
当然了,我一直就不喜欢键盘中间的小红点,直接把它禁用就好。另外,联想为什么不能把左下角的Fn功能键和Ctrl键换个位置呢?把Fn功能键放在最左边让我感觉很别扭,因为大多数Windows键盘都是Ctrl键在左,Fn键在右的。
虽然键盘是ThinkPadX1 Nano的强项,但触控板就却远远没有那么了。它的响应速度不如微软、戴尔甚至三星的笔记本电脑。当我在触摸板上滑动手指时,感觉光标有拖拽感。这当然不是致命的问题,它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也可以用手势控制,但触摸板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希望以后的ThinkPad在这方面能有所改进。
有了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的加持,ThinkPadX1 Nano性能果然强大。我的日常工作需要在浏览器里打开大量的页面,还要用PS进行编辑,同时后台也会挂着一些即时通讯软件。这些对于ThinkPad X1 Nano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我特意用它玩了一局《英雄联盟》。虽然这一台笔记本电脑搭载第11代酷睿i7处理器,配有16GB内存,用的也是英特尔Xe显卡,但我还是认为它不适合玩大型 游戏 ,也不适合用于视频编辑工作。毕竟,这只是一台身材小巧的便携性笔记本电脑。
在用ThinkPad X1Nano工作的这一天里,它的电量消耗很慢,于是我对它的续航期望越来越高。直到我开始用它来播放视频和打《英雄联盟》,它的电量消耗开始变快了。
在视频持续播放测试中,ThinkPadX1 Nano的最终结果是9小时2分钟。这比我们测试过的大多数超便携笔记本电脑都要短,几乎已经要低于英特尔Evo标准的9小时了。
虽然ThinkPad X1Nano的续航时间多少让人有点失望,但它非常快的充电速度确实让人吃惊。联想的宣传是在一小时内可以充电到80%,这与我的实际测试结果相符。
作为一款轻巧便携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X1 Nano的功能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目前最轻便的一款ThinkPad笔记本电脑,而且还有比旧款更好的显示屏和扬声器。
当然,为了降低重量,电池续航能力显然受到了影响。如果你要的是一款放进包里背一整天也不会累的笔记本电脑,那么ThinkPad X1 Nano是值得考虑的。否则,9999元的起售价格,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苹果、戴尔等等,那些产品可能外观看起来更 时尚 ,续航也更长,而且相同价位的屏幕更出色。
对于“超便携笔记本电脑“这一类产品,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