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对虾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人工饲喂时可以喂食贝壳类、螺类、鱼浆等,根据少食多餐、定时定量的原则,每天喂食4次即可,并根据对虾的生长情况,不断调整喂食量。

对虾的养殖方法 1、建养虾池

对虾养殖技巧和方法 对虾养殖宝典对虾养殖技巧和方法 对虾养殖宝典


对虾养殖技巧和方法 对虾养殖宝典


对虾养殖技巧和方法 对虾养殖宝典


2、在虾养殖的过程中,会浮游出水面来觅食,如果水体过深,是不利于虾觅食的,对虾生长也不利,所以在养虾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水质和水位,必须是有利于虾的生长。

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放养前需要淡化,另外在放养前一天打开增氧设备,虾池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之间,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养殖密度根据池塘大小与管理技术有关。

3、饲喂管理

4、水质管理

海虾的饲养方法 有什么养殖的技巧

建养虾池: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位置围建虾池,装置增氧设备。 挑选虾苗: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 饲喂管理:每天喂食4次,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喂食量。 水质1、节约饲料:肥水非常好,里面的浮游生物就会大量的繁殖,并且海虾非常喜欢吃食浮游生物,这样就会节省很多的饲料。管理:水中的透明度在40厘米。

2、增加溶氧:池塘里面的浮游植物也会生长的很多浮游植物,在经过光合作用,可以释放大量的氧气。

3、遮蔽池底:水池里面的浮游植物多了,可以遮挡阳光,给海虾起到遮阳的效果。

4、如果水的颜色变成绿色,或者是褐色,就说明水池的水很肥了。这时水池里面的透明度应该在41厘米,不可以在19厘米以下,也不可以在98厘米以上。

5、肥水方法:可以把过磷酸钙和尿素进行混合,1立方米用6克到16克的尿素,用1.6克到4.1克的过磷酸钙。

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6、换水:一般每隔7-10天左右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量为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如果是纯净水,可以直接加入水缸中,如果是自来水,需要在太阳下曝气一天左右。

对虾的养殖方法 1、建养虾池

5、苗池(棚中棚)规格

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放养前需要淡化,另外在放养前一天打开增氧设备,虾池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之间,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养殖密度根据池塘大小与管理技术有关。

3、饲喂管理

4、水质管理

虾子怎么养 家庭养虾的方法

池塘注水前1周,用100-3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和em菌液制作的防虫液代替石灰、等均匀喷洒,消毒和净化池塘。

1、养水:水缸中放入ADA泥、自来水以及硝化菌,打开海绵过滤器20天左右。

5、喂食:食物主要以豆饼、螺狮、肉糜等专用饲料为主,也可以选择喂食适量的水藻、。2、放养:养好水后,将装有虾的包装袋,放到水中,等到袋中的水温与水缸中的水温相不大时,在袋子上扎几个小孔;3-4个小时后,打开袋口,让虾自行游出。

3、水质:鱼缸中的酸碱度控制在6.5左右,水体硬度控制在5左右(虾在软水中容易脱壳)。

4、水温:水体温度一般控制22-24℃左右,不超过28℃。

对虾怎么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测水每天早上6点半到7点钟测量PH值,早上PH值如果低于7.0,要施石灰来提高,并要考虑加肥。氨氮、亚盐隔3天测一次。观察虾观察食台,看食台内的虾是否健康(体色、触须、游足、鳃、肝胰、胃、肠、粪便等),有无虾壳,如果有虾壳,晚上虾可能褪壳较多,要加强补充钙。拌料投料早对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证水中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可以每隔7-10天换水一次,而且每次换水量是池塘的1/4,此外间隔15天用稀释的溴氯海因泼洒全池,增加对虾的免疫力,去除池水中的有害物质。上餐一般不要太早投,因为太早了水体里面的溶氧比较低,会影响吃料。7点半到8点钟投料比较合适。投料时可停开增氧机1-2小时。巡塘观察。

对虾(学名东方对虾,又称对虾,明对虾和斑节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1、一般情况下养虾的水合适的深度是0.9-1.5米,虾适宜的生长ph值范围是7.7-8.8,养虾水体适宜的硬度是mg/L以上,适宜的总碱度是80以上,如果低于80或高于400就要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虾科,对虾属的虾类。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经大量进行商品养殖,产量正在迅速增加。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

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是对虾属的主要种类之一,俗称“对虾”。对虾身体长而略侧扁,雌雄异体,成体雌虾大于雄虾,体色也有所不同;对虾雌虾体色灰青,雄虾体色发黄。对虾体外包被着一层几丁质的外骨骼甲壳,它由其下方的表皮细胞分泌而成。

对虾怎么养殖需要什么条件

2、挑选虾苗

对虾的养殖方法:池塘处理、水质净化、虾饲料的处理、有机肥和粪便的处理;养殖条件:水源、蓄水池、增氧设施、加热设施、苗池(棚中棚)规格。

一、养殖方法

1、池塘处理

2、水质净化

在放养前3-10天,用em菌液稀释液泼洒水面。视水质情况,开始15天1次,以后为1个月1次,水质较的地方,适当缩短泼洒时间。为了均匀喷施,先将菌液原液稀释后使用。

3、虾饲料的处理

由于虾饲料为颗粒状,可用200倍的em菌液稀释液喷洒饵料,喷湿为度,马上投喂,以免散开。

4、有机肥和粪便的处理

要投入水体的有机肥和粪便应先用em菌液处理,发酵后方可投入水面。

二、养殖条件

配备深水井,养殖过程中定期添加地下水,安全且富含矿物元素,深井水对于中后期亚盐毒性的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养殖过程中尽量避免添加外河水,特别是周围农作物使用农频繁阶段。

2、蓄水池

有条件的养户可以拿出10-20%的面积做蓄水池,一方面可以蓄存水质较好的外河水,另一方面对水质不达标的地下水可以进行预处理。

3、增氧设施

0.75kw/亩的底增氧搭配1.5kw/台亩水车,提高水车增氧机(对角摆放)的使用率,充分搅动水体调水增氧,同时减少有机质对投料区的污染。

4、加热设施

大棚放苗早(2月中旬开始放苗),放苗之后都会有倒春寒现象,建议配备锅炉,与加热棒相比锅炉具有加热均匀、不受电压影响、供热水体大、保温性能更好的优势。

大棚内苗池属棚中棚,温度相对大如果苗池温度得不到保证,虾子成数即便不受影响但也不会良好生长,那么即便早放苗也不一定会早上市。目前大棚早季放苗有越来越早趋势,配备锅炉显得更加重要。塘有优势,建议扩大棚内苗池面积,延长棚中棚的暂养时间,可有效提高放大塘规格,抢早上市。

养虾的注意事项

3、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一般以池水的颜色、透明度的大小和清爽度来衡量肥水的好坏,肥水也受环境因素和营养盐因素的影响,如果肥水变得特别那么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护。

南美洲虾养殖方法 南美洲虾养殖方法简述

1、水源

1、虾苗放养时,水体透明度为30厘米,溶解氧≥6mg/L,虾苗入池30天后,根据水的颜色少换水,以添水为主(日添水量约10厘米左右)。以后换水量视情况而定,一般日换水量为20%~35%,做到每天排污,保证良好的水质。定期测试池水的pH值,并加以调整,根据水质定期投放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以确保水新鲜、活、嫩、爽。通常每7至10天施用一次光合细菌,用量为2ml/立方米。

人工养殖对虾时,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通风开阔的位置围建虾池,为了方便排灌水虾池选择方形,装置相应的增氧设备,进出水口不能太近,放干池水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晒干后20天注入新水。

2、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型号的饲料,投饵量视对虾吃食情况、水体环境和水温变化酌情增减,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吃完,做到量少次多,水质好时多投喂而水质时少投喂,天气好时多投而阴雨天、台风天、寒冷天少投喂,对虾蜕壳时少投喂而对虾硬壳时多投喂。每10天在饲料中拌入Vc0.2%及免疫多糖、鱼油等以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3、加水、泼洒物,阴雨和高温天时都应开增氧机。在养殖的第20天至第30天,每天黎明前开机2至3小时;第30至40天,每天黎明前开机3至5小时;第40至60天,每天下半夜开机5至7小时、中午开机2至3小时,60天后需整天开机。

4、为了确保掌握虾情动态,坚持巡塘观察。每次早、中和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变化及虾是否浮头,采用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两种方法观察对虾的活动情况、生长和饱食情况,调节投饵量和确定是否开启增氧机。实施饲料和物使用登记制度,定期检查池水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亚盐浓度等,详细记录好养殖日志,每半个月检测虾体长、体重一次。

5、疾病预防以生态防病为主:一是选择健壮的虾苗养殖;二是投喂优质的全价饲料,在饲料中添加Vc和鱼油,提高对虾体质,提高免疫力;三是加深池水、配套增氧、消毒、蓄水、沉淀等设施、四是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五是采用生物活化剂压塘宝、底质改良剂等,降低水体中氨氮和亚盐的浓度。

6、六是沉淀池进水时,使用高效无毒无残留的物如、二溴海因等进行水体消毒;七是根据水色定期换水和排污,确保良好的生长环境;八是污水处理,南美白对虾高位池养殖,产生的养殖废水较多,如果直接排放,很容易污染环境,导致病害爆发。对排出的污水集中到处理池过滤、沉淀、吸附、净化后再排到外海。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没有发生病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