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国是怎么被发现的?历史中不是没有记载吗?

西夏王朝于公元1227年被蒙古人灭国,从此消失在的历史长河中。自古有记载历史的传统,下个王朝无论如何都会为上个王朝记传,但是唯独西夏王朝神秘的消失了,泱泱二十四史中没有西夏的任何史册。

西夏最可怕的传说 旧版西夏最可怕的传说西夏最可怕的传说 旧版西夏最可怕的传说


西夏最可怕的传说 旧版西夏最可怕的传说


关于西夏国是怎么被发现的,这里要提到一个人——张澍。

张澍(1776~1847):清代文献学家、学术,凉州武威县(今武威市凉州区)人。年犹未弱冠,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中乡榜,嘉庆四年(1799)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充实录馆纂修。张澎性格刚直不阿,工作一丝不苟★宏佛塔,在公文中与上级争辩是非,因而得罪了不少上级,在仕途中并不顺利。1830年,张澍引疾辞职,结束了仕宦生涯,1832年回到西安,客居城内和乐巷,从此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整理刊印自己的著作,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后来患眼疾,最终失明。

1804年的某天,已经回到家乡养病的张澍和一位朋友到清应寺游玩,两人一路谈笑,不觉已走到寺院深处,这时张澍突然看到眼前有一个四面被人用砖泥砌封得严严实实的亭子。

这个亭子为什么要砌封起来呢?

寺里的和尚告诉张澍,这是一个被诅#大白高的王咒的亭子,封在这里已有几百年了。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凡是打开封砖的人,都会遭到可怕的天灾报应。所以几百年来,没人敢靠近这亭子一步,而里面究竟藏着什么,现在已没人知道了。

张澍天生胆大,对民间所谓的报应一说向来不以为然,他向和尚提出要找人来打开砌封看个究竟,还对天发誓说,开封后如有灾祸,全由他一人承担,绝不连累别人。在张澍的一再恳求下,和尚总算答应了。

随着封砖被一点点凿开,一块高大的黑色石碑显露出来。碑身呈半圆形,四周刻忍冬花纹,碑文的正面,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工整的楷体字。当张澍靠近石碑,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后,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些乍看上去好像全都认识的文字,仔细看却没有一个认得。

这究竟是文字还是什么特殊的符号呢?

张澍立刻叫人把亭子四周的封砖全部拆除,虽然这块被诅咒了几个世纪的石碑全部显现出来后,传说中的天灾报应并没有应验,但是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却给这位学者带来了更大的震撼。

石碑的另一面刻着汉字,碑文内容大致是修建护国寺感应塔及寺庙的情况,与同类石碑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再往下看,一行小字立即引起了张澍的极大兴趣,建碑的年款一行赫然写着:“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子建”。张澍不知道知道“天佑民安”是什么朝代的年号,他翻遍了所有的书籍,在一本书中找到了宋对西夏的介绍,方知“天佑民安”是西夏年号,碑上刻的奇怪字是西夏文字。

这块石碑就是现在被称作“天下绝碑”的《重修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即“西夏碑”),它的发现不仅拉开了西夏学研究的序幕,而且还让一个“被遗忘的王朝”———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渐渐在世人的面前清晰起来。

西夏史起源于什么时候

★海宝#贺兰寻踪塔

走丝绸古道、看西夏王陵,去塞上江南,找寻神秘的大白高国

这便是宁夏,最“迷你”的省区之一,它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却是一个极为 宝藏的地方 。

远古先民 在这里繁衍生息,以山石为纸笔记录下生活的点滴; 丝绸之路 由此经过,留下一个个文明交融的印记; 神秘王朝 在此崛起,却又很快湮没在历史长河……

这是一个充满传奇却长期被人忽视的王朝,它始于大唐、穿行五代、和两宋擦肩、与辽金并立;它励志雄起、能征善战、铁腕治国、尊崇;它发明文字、倾心、东西交融、开陵造塔;它有战神般的首领、冷血强权的女人、坚韧不屈的斗志,最终却去向成谜……

神奇斑斓但带着悲怆的历史脉络,这就是 西夏 。

领略历史长河里的塞上江南

★宁夏博物馆

来宁夏必去的博物馆。它是宁夏区域收藏藏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深度再现了西夏曾经的历史与辉煌,在全国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是国之重器, 石刻胡旋舞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 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 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为我国首批“195”文物(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当然,不能错过的还有:狩猎纹金方奇、鎏金菩萨铜造像、彩绘泥塑佛头像、灰陶迦陵频伽……

除此之外,博物馆外墙建筑装饰所运用的力士志文支座等构件形象,以及墙面使用的迦陵频伽等装饰图案,都是西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宏佛塔最上层为天宫,内藏大批西夏文物: 彩绘绢质佛画 线条流畅、笔法娴熟,具有藏传绘画特点; 彩绘泥塑像 ,均丰满健壮,塑造得极为传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观古塔、看岩画、访王陵

★拜寺口双塔

西夏时期境内盛行,开国李元昊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

双塔均为皆为 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 ,相距仅百米,东塔稍显清秀俊逸、玉树临风,西塔则显粗壮魁伟、气势雄浑。

双塔塔身华丽,每层均用各色琉璃瓦装饰,塔顶上仰的莲花瓣刹座,承托着13层相轮作为塔刹。每面塔檐下中间各砌进一个浅佛龛,龛内有砖雕佛像一尊。在佛龛的两侧均饰有直径30厘米的 圆形砖雕兽头,口含串珠 ,形象奇特,实属鲜见。

明清时期,银川地区频繁,双塔附近的建筑、房屋均被震毁,可是双塔却仍傲然挺立于崇山峻岭之中,这充分体现了当时西夏建筑业的高超技术。

拜寺口双塔塔院内散落着大量与西夏王陵风格相同的琉璃构件残块。据考证,这些遗迹属西夏时期佛寺,为西夏开国李元昊离宫建筑的部分。

拜寺口双塔的十公里外,还曾经有过一座拜寺沟方塔,这里出土了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为印刷术发明时间的断代发挥重要作用。可惜,该塔于1990年被不法分子炸毁,仅剩拜寺口双塔遥相矗立,默默守望着千年前的西夏记忆。

★贺兰山岩画

贺兰山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并记录了先民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

其中,最的 “太阳神”图腾 在所有岩画中位于处常年太阳光照射的地方,光芒四射,环眼圆睁。其头部有三圈芒线,从外至内分别是24、12、6根芒线,被认为同历法相关。

★西夏陵

西夏王陵是 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 ,营建年代约自11世纪初至13世纪初,承接着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

在119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中,西夏陵是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分布在贺兰山下,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每座帝陵都是坐北向南,呈纵长方形的建筑群体。西夏王陵受到建筑的影响,形式上仿巩义宋陵,又带有强烈的西夏特色,是汉族文化、文化、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了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 “东方金字塔” 之称。

其中,1号和2号的双陵为夏太祖李继迁、夏太宗李德明的嘉陵,3号则为景宗李元昊的泰陵。

★西夏博物馆

馆内珍藏着西夏文物3000多件,有反映当时高超建筑水平的国宝级文物木缘塔;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西夏铜壶、金碗、金链;全国现存的西夏容量器具金撮;记载西夏经济发展状况的西夏文书;反映西夏发展的西夏泥活字版本佛经《维摩诘所说经》及各类西夏文经卷;记载西夏商业活动情况的西夏卜辞;反映当时贵族生活的西夏木版画;还有大量的西夏木器、瓷器、金属器皿和西夏文书,等等。

#金石鸿篇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最上面一座形体较大,塔基呈方型,为过洞式塔;2~12层均为实心塔。塔体分为4种类型:第 1 层塔身覆钵式,2~4 层为八角鼓腹锥顶状,5~6 层呈葫芦状,7~12层呈宝瓶状。

塔内出土有砖雕佛像、西夏绢质彩画、泥塔模、彩塑西夏文残经页等文物,推断始建于西夏时期。

★窨子梁唐墓

六座墓皆为依山开凿的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门开凿于山丘的横断面上,小墓门,墓室平面多方形。墓主为何氏,是内徙的特人后裔,为昭武九姓之一。

6号墓出土的雕刻胡旋舞图案的石门扇被定为国宝,该门制作刀法娴熟,做工细腻,画面线条流畅,人物表情生动,体态优美,写实性很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此外还出土有木质武士俑、马俑、玻璃球、石鼎等。

#丝路重镇

到固原体会多文化交融

★须弥山石窟

须弥山石窟开凿于北魏, 经西魏、北周的连续造凿而盛于唐,是古代固原规模的一处佛寺禅院,也是 丝路北道规模、雕凿最为壮美的石窟群 。

须弥山的石刻造像艺术手法处于泥塑与石刻的过渡期,为云冈、龙门的石窟造像奠定了基础。 第5窟的大佛楼是一尊高20.6米的露天弥勒佛坐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时期所开凿,高度在仅次于乐山大佛。虽是砂崖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却给人以泥塑一样的柔美感。

北周后期开凿的 第51号窟 ,是须弥山形制独特、规模的洞窟,被誉为 “须弥之光” 。它由前后主室和两个耳室组成,方形塔柱上左、右、后三面各开一龛,每龛有一佛二菩萨。让人称奇的是后壁长方形的佛龛上,并列着三尊身高6米的盘腿大坐佛,造型精美,气势雄伟。

★固原博物馆

历史上的固原,自泰汉始就是通往西域的要道,控扼着丝绸之路,它既是“关中门户”,又是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到长安的必经之地。

固原博物馆藏品 以春秋战国时期北方系青铜器和北魏、北周、隋唐时期丝路文物特色。

馆藏文物反映了固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承载着固原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缩影。其中, 北魏漆棺画,北周鎏金银壶、凸钉玻璃碗 为国之瑰宝,镶宝石金戒指、环首铁刀、波斯银、罗马金等均为中亚、西亚传入我国外来品,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依据。

在塞上江南,看风沙中沉默的苍凉遗迹,品千年后永生的项历史,“打开”这个低调的自治区,看看它究竟掩藏多少千古之谜和文化宝藏?

-END-西夏博物馆新馆是一座以西夏陵为背景,全面集中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编辑|艺旅文化

西夏王陵里边到底有何秘密?

巍巍贺兰山,在广袤沙海中绵亘逶迤,阻拦南下的寒流;奔腾黄河水,在苍茫戈壁间迂回蜿蜒,灌溉沿岸的土地。正因为这样的“呵护”与“关爱”,西北大地上造就出一方 “塞上江南” 。

西夏王陵里没有生物迹象,和外面截然不同。

就是一些陷阱还有金银珠宝。

关塔通高约25米,为砖筑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兼构的复合体建筑, 的特点是塔身和塔刹高度大致相等 ,这是宁夏众多佛塔中独特的结构。于西夏王朝的历史和先进技术。

传说西夏王陵不长草不落鸟,非常奇怪。

的,很有可能是景区的炒作,博人眼球。

建造过程非常的复杂,还有环境。

西夏王陵存在千年,为何方圆百里不长草、不落鸟,背后有何秘密

是野蛮还是文明使西夏亡国

须弥山石窟中无论是人物造像,还是彩绘壁画和传说故事,都各自保留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既有浮雕,又有近似于圆雕的高浮雕,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西夏的建立,对当时北方各民族海宝塔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是汉地与藏传建筑形式相互融合,并吸收当地教传统建筑特色而产生的,显示了古代汉、藏、回各族劳动的才能和智慧。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能够清楚的看到,西夏立国之周边环境实在是太恶劣——北方是日益强大的蒙古部落、东方是辽和金、南方是汉民族建立的宋帝国,后来还有西边的耶律大石所建的西辽政权。在强敌环伺中,西夏以武立国,终不能长久,最终在对金对蒙古的中耗尽了的一点力量……

历史上宁古塔被称为“人间地狱”,为什么如此可怕?

塔通高53.9米,为方形九层十一级楼阁式砖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四部分组成,全部由青砖砌筑。建筑结构严谨缜密,线条明快、层次丰富、觚梭秀削、挺拔粗犷。

1、因为宁古塔所在的地区非常寒冷,对于古人来说是无法居住的地方;

2、因为宁古塔一带有很多可怕的传说;

那里一年四季非常寒冷,不适合人们的居住。第二是因为那里有着非常的传说。第三是因为对待犯人的待遇非常。吃不饱穿不暖,自相残杀也不闻不问。

因为宁古塔被称为边境苦寒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终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项民族建立的,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但最终被蒙古所灭...之地,气候极其恶劣。而被流放过去的人要经历长途跋涉,到达后还要进行日复一日的劳改生活,苦不堪言。

西夏的历史

塔群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因塔数而得名。

西夏的祖先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 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国。

3、因为宁古塔犯人的待遇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