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地质观测路线主要观测内容

造山带区域地质填图中,特别要注意对混杂岩(mélange)和“蛇绿岩”(ophiolite)的调查和研究,应采用特殊的方法进行填图。造山带是混合物质场,尤其是多旋回造山带,在经历了多期次开合和洋陆转换及后期的陆内俯冲、叠覆、剪切走滑、伸展滑脱及一系列强烈的热、变质作用等重大地质作用下,更使原本成层有序的物质建造发生强烈改造、重组,最终大多以混杂岩的面貌出现在造山带区。重点如下:

1.沉积岩区的主要观测内容

对地观测中心_对地观测系统概念及组成对地观测中心_对地观测系统概念及组成


对地观测中心_对地观测系统概念及组成


1)查明各岩石地层单位主要岩性特征(物质成分和结构构造),基本层序构成(层厚、类型、数量等)、厚度、接触关系性质、叠覆特征及空间变化特点以及地球化学特征,并广泛收集沉积相(原生及成岩构造特点,古生物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和古生态、古环境、古流向等)资料。

3)进行岩石地层单位与生物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层序地层单位、地层单位、化学地层单位和磁性地层单位等多重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并结合接触界面性质进行综合对比研究,为建立区域层序地层,有关年代地层格架和海(湖)平面变化规律的认识,总结沉积岩性岩相变化和盆地充填序列及形成演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

4)盆地形成发展中的沉积环境、沉积作用,以及古构造环境、盆地与山脉转变演化的综合关系进行研究,为探讨认识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奠定基础。

5)对赋存沉积矿产的岩石地层单位,除应初步查明有关矿种的产状规模以外,还应注意收集有关沉积成矿作用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和构造资料,为研究有关矿产的形成分布规律提供依据。

6)对具特殊意义,或对地质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近代或现代沉积,应视需要重点开展以某专项内容为主的专项调查。

2.火山岩区的主要观测内容

火山岩区调查采用岩石地层—火山岩相双重填图法。重点如下:3)稳定地区Ⅰ型花岗岩类(除古老变质基底岩系)一般可采用谱系单元法进行研究,按成分或结构序列,划分侵入体,建立岩体单元,归并超单元或序列;在造山带,应对花岗岩多样性进行研究,通过翔实的野外、室内工作,区分同源、异源及变位花岗岩类等类型,对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可按岩性年代方法填图,进行填图单元的合理划分和填绘。

1)参照沉积岩岩石地层工作方法,根据沉积或喷发叠覆或横向变化关系、喷发旋回、喷发韵律、岩浆演化特点综合考虑,正确建立岩石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与非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注意寻找沉积岩夹层中的化石,为地层时代对比提供依据,在无化石的情况下,应采集同位素年龄样品确定其喷发时代。

2)查明火山岩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原生和次生构造)、矿化蚀变特征、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查明火山岩厚度、产状、空间分布及其变化规律。要注意观察火山岩中的各种接触关系和火山作用现象。火山通道、标志层、沉积夹层、岩流流动单元、冷却单元、流动方向标志、火山集块岩、角砾岩、火山断裂等火山地质作用现象按实际记录,重要现象在图上夸大表示,并进行必要的素描和照相。

3)依据岩石矿物结构构造特征及火山岩地质体产出分布状态,详细划分火山岩相,查明原生和次生构造特点,查明火山构造特征等,查明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古火山机构特点,研究古火山机构的活动历史。

4)根据火山岩岩石特征及产出分布特点,划分火山岩相及其组合类型,研究各种火山岩相组合类型,研究各种火山岩相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质环境,探讨火山作用的规律及历程。

5)查明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质构造特征,结合火山岩岩石学、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相关的沉积岩性岩相特点和岩浆侵入活动等资料,探讨火山作用的大地构造环境及有关的成矿作用。

6)火山岩区应编制火山岩相构造图,应表示:岩性、岩相、岩层产状、流向、火山通道、火山断裂、潜火山岩、蚀变矿化、火山沉积夹层中古生物化石、同位素年龄值等,内容和原始资料吻合,为地质图编制打下坚实基础。

3.侵入岩区的主要观测内容

图区侵入岩主要为面积较广的花岗岩类,在划分侵入体的基础上,对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侵入体进行单元和超单元归并,确定侵入时代及其演化关系,研究就位机制。重点如下:

1)查明侵入岩体的产状规模、岩石类型、矿物成分、结构、岩石化学、岩石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形成的温压条件或深度,以及岩体原生和变形构造、剥蚀情况、接触关系性质和产状、脉岩和包体、流体(成分、形态、分布、含量等)特征。

2)查明侵入岩体的同化混染和分异作用、内外接触带的变质、蚀变及变形作用,以及岩体相带划分及其成矿作用特点等。

4)查明复式岩基侵入体间的接触关系性质,依据其相互关系与围岩接触关系、构造变形和矿化或蚀变特征以及同位素年龄资料等,确定岩体侵入时代和顺序。对侵入岩时代的确定,凡有直接地质证据为时代依据的,可按有关地层和岩体的相互关系加以确定,对没有直接地质证据为时代依据的岩体,应采集同位素测年样测定其时代。

5)在综合研究不同类型侵入岩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就位机制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探讨各类侵入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建立区域岩浆演化旋回或序列的认识,探讨岩浆活动的演化历史。

6)对于基性和超基性岩(镁铁—超镁铁岩)的调查研究,除上述侵入岩调查的有关内容外,对岩体周围沉积岩的沉积岩相特征和岩体与其关系进行调查,以便获取岩体形成环境和形成时代的某些证据。

4.变质岩区的主要观测内容

区域地质填图中必须对区域变质岩的原岩成分、建造类型及其后期变质、变形叠加改造的特点,以及与岩浆岩作用和成矿作用的关系等进行综合调查。因此,在区域变质岩区的填图宜采用构造—地(岩)层—或构造—岩石—的方法进行。重点如下:

1)查明变质地质体的空间分布范围,建立变质岩岩石的构造—地(岩)层单元,研究单元间界面性质及叠置关系,收集各单元变质、变形特征的有关资料;查明主期变形的面理置换特点,收集先期变质变形和原生沉积构造形迹,注意研究多期变质变形叠加改造的相互关系,在查明宏观特征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采集各类分析测试样品,从不同规模尺度对变质地质体进行研究。

2)查明变质岩岩石类型,各类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矿物共生组合和世代关系以及变质岩石的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点,恢复原岩建造。

3)在查明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和世代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构造变形特征,建立变质岩石形成的先后关系,划分变质相带和相系,确定变质作用类型,结合进行地层对比和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原岩时代。合理划分变质作用期次,并确定其时代,查明变质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

4)在综合上述各类资料的基础上,建立有关变质地质体的构造变形相或构造层次,拟定多期变质变形序列,结合相关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特点,探讨其大地构造环境,为建立区域大地构造演化模式提供依据。

5)中深变质岩区调查,除上述内容外,尚需对混合岩化作用特征进行调查。目前对混合岩形成原因存在不同观点和认识,本技术方法暂采用局部熔融或部分熔融的混合岩成因观点,开展混合岩区的调查工作。凡有混合岩化的变质岩区,应着重查明混合岩化范围,基体与脉体之间的比例关系,混合岩化结构构造特征,划分不同类型的混合岩化岩石,查明产生混合岩化的构造环境,收集有关变质地质体变质变形特点以及脉体流变特征,以确定混合岩化范围所处的构造层次及形成深度的温压条件。

5.混杂岩和蛇绿岩的主要观测内容

1)造山带“混杂岩”或“蛇绿混杂岩”构成的主要特色是造山带大地构造演化各阶段的不同来源、不同时代、不同变形变质程度、不同大小的各种构造岩片(块)或重叠、或位移、或缺失,形成现今统一的混杂的物质场。针对这一主要特色,混杂岩调查和研究的首要任务是应查清其各类构造岩片(块)的裂解、运移、拼合定位及变形变质历程,从现存构成混杂岩各类基本构件—构造岩片(块)的物态(物质组成)、时态(时代依据)、相态(岩相特征)、位态(原始生成部位)和变形、变质调查入手,追寻其原始生成环境、时空结构和变位、变形、变质历程,从中恢复其造山带三维结构和揭示造山带形成机制及大地构造演化历程,这一调查方法称之为“混杂岩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对混杂岩中不同类型的构造岩片或岩块,均需尽量详细圈定和填制。

2)从整体上查明“混杂岩”的内部构成和分布延伸范围,除对外来岩片(块)进行系统的“物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历程调查外,还要对外来岩片(块)赋存的“基质”进行系统的物质成分、时代、变形变质特点调查,即分别收集混杂岩的岩片(块)和基质两者各自的岩性、岩相和时代依据。

3)“蛇绿岩”发育保存完好的地区,应查明“蛇绿岩”岩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特征,建立系统完整的“蛇绿岩”序列,研究上覆沉积单元的沉积岩相特征,尽量采集古生物化石,并结合同位素年龄资料,确定“蛇绿岩”形成时代。在“蛇绿岩”保存发育不好的“蛇绿混杂岩”地区,应着重查明有关岩浆岩组成的不同类型岩石的岩块规模、物质组成、产状、形态、相互接触关系,以及伴生沉积岩的沉积岩相和构造变形特征,寻找古生物化石。结合同位素年龄、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建立对“蛇绿岩”形成环境和时代的认识。

6.第四纪地质体

该类地质体因形成时代新,除沿滨海平原或平原地区以及大片沙漠和黄土堆积区大面积分布外,一般在丘陵山地区大多呈零星分布,且其成因类型复杂。重点如下:

1)第四系大面积分布区,应以突出国民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的需要,或以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为重点开展特定片(区)的第四系区域地质填图。

2)丘陵山地区第四系分布零散,应着重查明区内第四系的空间分布范围,第四纪沉(堆)积物与地貌条件的关系,地形地貌特点(阶地与洞穴等)、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厚度变化,收集有关古生物、古风化壳、古土壤、古文化层、古等资料,划分不同成因类型。

3)注意调查活动断裂的地质、地貌特征及其形态、规模、产状及延伸,调查收集地质灾害的有关资料。

7.地质构造主要观测内容

1)对与变质岩有关构造的研究,可参照变质岩区填图有关要求进行。

2)应用构造解析方法,对各种规模大小不等的构造变形形迹(包括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带以及各种面理、线理等)的产状、性质、规模、位态及有关运动学特征等资料进行详细收集,查明其区域分布特点和组合规律;研究其构造层次及构造变形相,建立区域构造变形序列,为探讨认识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奠定基础。

3)应用现代造山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对不同类型造山带的地质填图。着重查清造山带三维空间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特征,研究造山带旁侧前陆、后陆/断陷盆地形成与发展演化的地层层序构筑特征和物源成分特点,为盆地、山脉转变演化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对卷入造山带不同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调查,查明各类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为建立造山带形成演化过程中构造运动体制的演化转变、探讨造山作用产生的地球动力学机制提供依据。对造山带基底形成阶段、洋陆转化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和后造山隆升—剥蚀阶段的物质建造、变形、变质特点进行研究,重塑其地质构造演化历史。

8.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主要内容

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工作,是和地质填图紧密结合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应贯彻以点突破,以面为主,重点检查或评价,点面结合的原则。在地质填图的基础上筛选10%矿(化)点进行检查评价。

9.其他专项调查主要观测内容

区域地质填图工作中的水文工作一般不作系统调查,但对泉水、温泉应进行观测、记录和采样,并研究其出露的地质构造条件。对区内具有旅游观赏价值和科学普及意义的典型地质现象和地理地貌景观均应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涉及城市和居民密集区周围的有关生态环境、灾害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农业区进行综合评价,以增强区域调查成果全方位面向服务的功能。在需进行系统的水文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矿产地质、农业地质等专项调查评价区应专门立项进行系统调查评价,并按有关规范、规定要求开展工作。

1∶5万区域地质填图任务书或设计书批复意见书如专门规定了某类专项地质填图,其野外地质观测路线的布置,必须充分注意满足专项调查任务的需要。路线点、线间距以能较好控制专项调查10.野外填图手图地质体标定特殊对象的总体特征,并能收集到有关对象比较系统完整的资料为目的。如大规模泥石流、大规模滑坡或垮塌堆积群发地区,存在有活动的活动断裂带,或因工程地质需要面对某部分地域进行的专题地质构造调查等。

1)野外手图上应尽可能标注所观察到的各种有意义的地质现象、各类地质体界线、各种构造形迹及各种有代表性的产状要素(含地层、岩层、面理、线理以及原生构造产状及各类样品的采样位置等)。

2)对具有重要意义的特殊地质体,用相应符号、花纹夸大或归并表示图上。

3)基岩区内面积小于表中限定的第四系,图上可不予表示,但类型特殊或含有重要矿产的第四纪沉积,其范围虽小,均应进行观察描述,并适当夸大表示。在大片第四系分布区,对前第四系基岩露头,凡地质路线所及,无论出露范围大小,都需进行观察描述,并标注在图上。

4)所有重要地质界线、地质体、正式填图单位和具有特殊意义的非正式填图单位等均应有足够的观察路线和观察点控制。在观察路线上要详细观察记录,采集必要的样品,取准、取全各种地质要素、参数数据。露头良好的路线、主干路线和专题研究路线,要求作好连续信手地质路线剖面,对重要地质现象、接触关系均应有素描图或照片反映其实际情况。

观测的参数测定

填图中以现代地层学和沉积学理论为4)对新构造运动的表现及特点进行调查,广泛收集资料,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时期和类型。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应查明引起灾害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具体构造部位。发育地区,应收集有关方面的资料,对活动性断裂应尽量查明其延伸、规模、性质、产状及运动学特征,为分析研究区域地质灾害规律和环境工程评价提供依据。指导,以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为基础,开展生物地层、年代地层、层序地层、地层和磁性地层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地层多重划分对比。

获得图后,就可依据波形及其到时来测定参数。在对图进行分析处理时,首先要根据波形特征和波动持续时间来判断该是属于地方震、近震,还是远震或极远震。其次根据面波是否发育来判断该是属于浅源,还是属于中源或深源。在此基础上较易于正确地识别各震相。 由多年观测的数据,可把从已知的震中至已知台的距离 (震中距)和各震相从震源传播到各台所需的时间(该震相的走时)编列成走时表或绘成一组走时曲线。当发生一个新时就可利用某两种波的走时来求得震中位置。

2)正确建立工作区的岩石地层层序,合理划分正式和非正式岩石地层填图单位。新建岩石地层单位必须符合《地层指南》和《地层指南》的要求,并应提供实测层型剖面资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或正式发表文章予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