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有哪些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首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齐已.《中秋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10首如下: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有哪些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有哪些关于中秋的诗句古诗
第1名: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抒发中秋节乡思的七绝,前两句写景,如诗如画,后两句抒情,如痴如醉,情景交融,意境无穷。全诗语出自然,婉转动人,相思满纸,读来令人思绪万千,是很有意境的一首诗。
第2名:唐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是一代名相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名篇。此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抒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用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而秀丽,构思巧妙,描写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第3名:北宋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是一首比较经典的中秋赏月诗,苏轼与其弟苏辙有幸团圆,一起赏月,亲情满满,其乐融融。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想到即将和胞弟离别,不禁悲从中来,谁知明年是否还能一起赏月呢?明亮清丽的诗句间透出淡淡的忧伤。
第4名:唐朝曹松的《中秋对月》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这是一首借物抒情言志之作,前两句写中秋节月夜美景,万人争相赏月。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主题:月亮对待世间万物都是公平如一的,希望帝王也和月亮一样,公正的对待穷人和富人。此诗含有天下大同、万物平等的博爱思想,值得称赞。
第5名:唐朝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这是一首中秋节对月思乡之作,当时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正“谪居卧病浔阳城”。此诗情景交融,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抒发物是人非、今昔殊异的慨叹。对月思乡之余,抒发无法把握自身命运之无奈,诗句间弥漫着伤感。
第6名:唐朝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是一首写中秋的七绝,立意新颖,别出心裁,运用了比喻、联想等修辞手法,咏物抒怀,空灵含蕴,富有想象力。
因为诗人前一年刚金榜题名,中了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进士,因而意气风发,恰逢中秋佳节,故通过此诗抒发轻松、愉悦、得意之情。
第7名:北宋晏殊的《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这是一首七绝,表达的是羁旅愁苦和思乡之情。中秋佳节,倦客独自在外远游,孤苦之夜望月,别人家的热闹更衬托出自己的孤独,想起月宫嫦娥同样孤苦,顿生同病相怜之感。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时光似水,世事蹉跎,如果没有赏中秋明月,这一年的秋天岂不是白白度过了?短短20个字,写出中秋节的独特性和月的重要性,可见作者对中秋月的喜爱之情。
第9名:唐朝李峤的《中秋夜》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这是一首五绝,是一首“人间清醒之作”。中秋佳节,万家灯火,是家人团圆的大好时节。但谁知道千里之外有多少人正流离失所?又有多少人正经历战火的折磨?无论如何,明月正当头,时光最宝贵,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眼前人吧。
第10名:唐朝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这是一首写中秋月的五律,其知名度并不高。杜甫采用了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的手法,写出中秋月之大、之圆、之亮,借月抒发思念亲人,怀念家乡之情。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初中
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更具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
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二、《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
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三、《中秋》唐代:司空图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四、《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五、《中秋》唐代: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
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
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8、中秋作倾。
译:不管是世俗中的还是超然世外的,都在期待中秋月明。
一年中只有这一次,所以唯恐这天有云遮月。
露水洗净了尘埃,月光照亮了万物。
关于中秋的古诗
醉落魄丙寅中秋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北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中
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赏析: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的鸦雀停止了聒噪,进入了梦乡。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3、八译: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赏析: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老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个天宇人世。暑气已退,天地清净,秋色澄明,万物清丽。满天繁星隐藏了光彩,让给月色,金露反射出耀人光芒。经常变换的是人间,而月亮依然是恒久的!
4、中秋作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以及对自身行踪萍寄之感。
5、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赏析:“回忆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丛。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这首词借题发挥,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用自我宽慰的洒脱,冲淡了萦绕难去的忧愤之思,凸显出词人豪放旷达的精神境界。
6、中秋月
【宋】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赏析:“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梧桐。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晏殊的这首《中秋月》并不算是他的名篇,但也有别恨之意,且表述得委婉曲折,很符合晏殊的词风。
7、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赏析:中秋佳节之时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愚蠢迟钝的老头,见识比较多,饮酒相见,现在是不应吝啬。将止的雨怎么妨碍高兴的事情?淅淅的雨,小而多的雨点。天应该有意遮拦着,拍打着人间,随便看看,美好的时光,一定要明显的不容易。直到黄昏大风起了,雨停止了,水波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圆月像玉器一样皎洁。
有关中秋节的古诗三年级
2、《中秋月二首·其二》李峤。三年级的有关中秋节的古诗有:《静夜思》、《望月怀远》、《十五夜望月》、《月下独酌》、《阳关曲·中秋月》。
唐代:王建1、静夜思 作者:李白 唐代
9、一剪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上,好像地上起了霜,我抬头看,看那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远方的家乡。
主题思想: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
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 唐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主题思想: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看到月亮想到自己思念的人,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3、十五夜望月 作者: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中秋夜晚庭院中好像铺了一层霜,树上栖息着几只鸦雀,夜深了,露水打湿了桂花,月光照下来,突然感怀,这秋思应该寄托在哪里。
主题思想: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4、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唐代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译文: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却没有人一起喝,只能举杯和明月一起喝了,低头看到影子,共饮的已有三人了,月亮啊,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
影呀,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主题思想: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5、阳关曲·中秋月 作者:苏轼 宋代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译文: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主题思想: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关于中秋节的七言古诗有哪些?
四张九龄:望月怀远《十五夜望月》
安知千里外,不【篇二】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有雨兼风?唐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嫦娥》
唐 (李商隐)
云母屏风炷影深,长河渐落小星辰。
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下独酌》
唐 (李 白)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 对影成三人。
《中秋月》
宋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回答完毕,请采纳。
文学课代表
中秋节古诗词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大全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1、正适合高声吟诵诗篇,可惜月亮又西沉,只给人们留下满腹惆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子杯中。
5、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赏析:【篇一】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月亮是悬挂在天空的一首诗!有人说:我们的文学至少有一半是月光文学。中秋节是月亮的节日,谈中秋诗话,首先得谈月光文学。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中秋节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中秋节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北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中秋节的诗句,都是千古绝唱。翻阅我国浩繁的古典诗词,月亮的意象呼之而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秋节的诗句)此身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
(苏轼:《阳关曲》中秋诗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王实甫:《西厢记》中秋诗词)月悬于天,离人间何其遥远,而人与它的感情又是何等亲近!古代几乎没有不写月的诗人,因此,从诗中看月,触目皆是。写月诗最多当推唐代诗仙李白,有320多首是写月亮的中秋诗词。
人对月亮如此亲近,万般钟情,积淀成一种共识,一种精神,那就是“月文化”。我们在中秋的崇月、赏月习俗中看到了“月文化”,更在古典中秋诗词中看到了月文化。
李白(701_762),唐代伟大诗人,他的《月下独酌》中中秋节的诗句独具情韵。诗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中秋诗词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
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自己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才情卓越,胸怀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诗首四个中秋节的诗句描写花、酒、人、月影。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旧归于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就月影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六句中秋节的诗句描写了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傲不羁的性格。
1、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此诗算是唐诗中少有的中秋佳作,这一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堪称千古名句,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漂泊在外的游子离人!
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3、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全诗气象万千,将玩月之情洗炼而出,飘飘然毫无俗尘气,读来令人神往。虽是咏月这种诗人们常常歌咏的主题,但此诗之咏却别有妙处,写得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颇得前人的称赏好评。
4、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5、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综合此诗,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却始终砍不倒这棵树。但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额怅、哀绵,全诗给人的感觉是轻松自在,毫愁的。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读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内容是诗人的联想,却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不禁让人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6、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过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节
7、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未必嫦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宋苏轼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小词,题为“中秋作”,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宋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15首经典中秋古诗词,过一个诗情画意的中秋节
10、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蹊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篇三】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宋郭应祥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江城子
宋陈著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译: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临江仙.昨夜中秋今夕望
宋蔡伸
昨夜中秋今夕望,十分桂影团圆。玉人相对绿尊前。素娥有恨,应是妒蝉娟。
人静小庭风露冷,歌声特地清圆。醉红醺脸髻鬟偏。翠裙轻皱,端的为留仙。
念奴娇中秋效李敬
元白朴
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
中秋月
明徐有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篇四】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司空图闲吟秋景外,此夜若无月,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四、《中秋登楼望月》宋代: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天上若无修月户,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中秋》(唐)李朴皓魄当空宝镜升,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清。《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天将今夜月,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太常引》(宋)辛弃疾一轮秋影转金波,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今夜月明人尽望,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汉下白登道,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篇五】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一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刘方平:月夜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李商隐: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清。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五李商隐: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诗句如下: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常用此句来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的祝愿。启示人们,人生在世不可能总在顺境中,在无力改变所处环境的情况下,尽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心中保住那一份美好,必然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观。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第8名:唐朝司空图的《中秋》
翻译:
此诗句意境雄浑阔大,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欧阳修:《生查子》中秋诗词)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浑融的气象,写了诗人月夜怀念远人的心情。
3、今夜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翻译:
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
辽阔无际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忆起远隔天涯海角的亲友,此刻我们正望着同一轮明月。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小学如下:
这首诗题为“玩月”,主要描绘的是在八月十五欣赏到的中秋夜月的美景,同时写出了富于哲理性的内涵。1、《中秋登楼望月》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翻译:用眼看尽淮海,漫漫海上像银子一样白,千万道彩虹般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间的七宝修治,桂树枝就会一直长,让那我们向着的圆圆的月破损。
赏析:这首诗引用了两个民间传说,一是民间传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二是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样借传说咏月,又为中秋之月增添了神话的色彩,使中秋之月更为迷人。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翻译: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赏析: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
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3、《中秋》司空图。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赏析:这首诗的绝妙之处,在于“无月”二字。王建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因其“月明”,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而生“秋思”。倘若“无月”,则无“秋思”,则少却诸多秋思佳作。
倘若无月,就不会引出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情之思,不会引出杜甫在长安狱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的儿女之思,不会引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兄弟之思,也不会引出张九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爱情之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