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解读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解读


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解读


《河北省工资支付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适用于在河北省行政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及其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二、工资支付义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工资支付方式包括、银行转账或其他合法方式。《规定》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标准,即用人单位不得低于当地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三、工资支付时间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完成工作后及时支付工资。《规定》规定,工资支付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对于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可以延长工资支付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两个月。

四、工资扣除

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的工资。《规定》列出了允许扣除的情形,包括:

依法代扣代缴的税款; 因劳动者本人原因造成的损失; 依法应由劳动者负担的其他费用。

五、工资拖欠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应当按照《规定》承担以下:

支付劳动者未支付工资报酬的利息; 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构成违法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罚款。

六、监督检查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规定》的实施。《规定》赋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以下职权:

调查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 责令用人单位改正违法行为; 对违反《规定》的用人单位处以罚款。

七、争议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提讼。

《规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