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系数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图形说基尼根据洛伦茨明:

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一个经济体的贫富距~它是将上前百分之几的财富拥有着和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分别用坐标轴的两个轴表示,用一天曲线反应它们的对应关系,并用曲线上下两部分的面积比来表示基尼系数。你可以自己画一下图,然后意义就很好理解了~

基尼系数公式 基尼系数公式计算讲解基尼系数公式 基尼系数公式计算讲解


基尼系数公式 基尼系数公式计算讲解


森指数、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的概念、含义及应用?

森指数(IntegratedComeIndex,ICI):模型ICI=ln∑B×∑IV×CAV。

森林生态系统指数并不是一个方面,据我所知就有两个。它包括了森林生态系统立地指数、森林生态系统综合构成指数。

立地是指森林中体现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水文,植被和其它生态系统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宜林地段。

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等级常用立地指数来表示。

通过选取目前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区主要林分类型(原始阔叶红松林,不同干扰模式造成的择伐林、次生白桦林和人工落叶松林等)共29块样地进行群落结构和生物量调查,以原始阔叶红松林作为健康基准,定量评估了各受损生态系统的健康现状及恢复趋势。结果表明综合构成指数是一种易作的能定量描述受干扰系统健康距的度量方法。

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3表示比较平均;0.4表示相对合理;0.5表示收入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距悬殊.。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其计算公式如下: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恩格尔系数是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由1978年的57.5%和67.7%分别下降到2005年的36.7%和45.5%。

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和地区生活水平的状况。

根据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50-59%为温饱,40-50%为,3C市场绩效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总之,基尼系数用来衡量一个的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异程度的指标。其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贫富距情况,恩格尔系数用来衡量一个的的贫富状况。

供参考。

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奥肯定理的含义

三,是在拥有数千年封建根基的土壤上创建现代市场经济,这种背景更不同于西方的文化背景,其基本特征仍然表现在家庭方面。比如,一人得到,鸡犬。表现在就业和就业收入方面,如果家庭中有一人拥有权力资源,实际上其妻、其子、其女、妻舅、其姨、其妹、其兄……可能均获得就业岗位或高收入岗位。反过来,一个低收入职工实际上也不可能占有任何资源,其妻、其子很可能就没有任何岗位和收入。所以根据传统习惯势力所组合的家庭情况看,用西方那种基尼系数统计算法,就不能真实反映家庭之间平均收入的贫富别。打个简单比喻:一个望族家庭,其父兄姐妹妻子儿女100多人在国有企业都是科长处长以上的高收入岗位,我们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个家庭的平均收入很高而劝其让出一两个高收入岗位给另外的同样有才干的、家庭平均收入较低者?不可能。同样,有一个一家四口人人就业的家庭,我们有没有可能劝其少一人就业把机会让出来给那个一家四口只有一人就业的家庭?不可能。既然的机会不均等,我们就不能把在西方机会均等的经济学拿到来生搬硬套。

洛伦兹曲线

为了研究国民收入在国民之间的分配问题,美国统计学家M.O.洛伦兹提出的了的洛伦兹曲线。它先将一国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排队,然后考虑收入的任意百分比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百分比。将这样的人口累计百分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兹曲线。

图中横轴OH表示人口(按收入由低到高分组)的累积百分比,纵轴OM表示收入的累积百分比,弧线OL为洛伦兹曲线。

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讲,它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特别是,如果所有收入都集中在一人手中,而其余人口均一无所获时,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另一方面,若任一人口百分比均等于其收入百分比,从而人口累计百分比等于收入累计百分比,则收入分配是完全平等的,洛伦兹曲线成为通过原点的45度线OHL。

一般来说,一个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也不是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相应的洛伦兹曲线,既不是折线OHL,也不是45度线OL,二十项途中这样向横轴突出的弧线OL,尽管突出的程度有所不同。

将洛伦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部分A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达到完全不平等时,洛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与45度线之间的面积A+B叫做“完全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成为基尼系数,是衡量一国贫富距的标准。基尼系数G=A/(A+B).显然,基尼系数不会大于意,也不会小于零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距悬殊。

奥肯定理

美国的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发现了周期波动中经济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理。潜在GDP这个概念是奥肯首先提出的,它是指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情况下,一国经济所生产的产值。潜在GDP也称充分就业GDP。

【作实务】

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这个定理:

失业率变动百分比 = -1 / 2 ×(GDP变动百分比-3%)

根据这个公式,当实际GDP的平均增长率为3%时,失业率保持不变。

当经济扩张快于3%时。失业率下降的幅度等于经济增长率的一半。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增长5%(高出正常水平2%),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下降1%。

当GDP下降,或增长不到3%时。失业率上升。例如,如果GDP到第二年度下降1%,奥肯定理预期失业率上升2%。

奥肯定理的一个重要结论是:为防止失业率上升,实际GDP增长必须与潜在GDP增长同样快.如果想要使失业率下降,实际GDP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奥肯所提出经济增长与失业率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只是对美国经济所做的描述,而且是特定一段历史时期的描述,不仅其他未必与之相同,而且今日美国的经济也未必仍然依照原有轨迹继续运行。因此,奥肯定律的意义在于揭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不在于其所提供的具体数值。

【经典案例】

奥肯定理曾经相当准确地预测失业率。例如,美国1979年~1982年经济滞涨时期,GDP没有增长,而潜在GDP每年增长3%,3年共增长9%。根据奥肯定理,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2%,失业率会上升1个百分点。当实际GDP增长比潜在GDP增长低9%时,失业率会上升4.5%。已知1979年失业率为5.8%,则1982年失业率应为10.3%(5.8%+4.5%)。根据统计,1982年实际失业率为9.7%。与预测的失业率10.3%相当接近。

请大家考我一下关于基尼系数公式原理的知识 我是人力资源专业刚刚学会 不是经济学专业 所以不要特别难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图中,0M为45度线,在这条线上,每10%的人得到10%的收入,表明收入分配完全平等,称为平等线【45度线的斜率为1,纵坐标、横坐标同步增大】。OPM表明收入分配极度不平等,全部收入集中在1个人手中,称为不平等线。介于二线之间的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就是洛伦茨曲线。它表明:洛伦茨曲线与平等线O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平等;与不平等线OPM越接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了解了按收入由低到高顺序排队,分为人数相等的n组,从第1组到第i组人口累计收入占全部人口上面这个,在知道基尼系数区段划分就行了

那么问题来了

基尼系数区段怎么划分的

基尼系数公式推导。。

程度

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找出了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最近,通过媒体向全国公布了我国城市居民收入距的“基尼系数”指标。即已经达到贫富距合理值的上限――0.4左右。同时也认识到,“0.4” 系数评价――这还是在各种岗位外收入、非正常收入难以准确估计的情况下做出的。此间,有经济学家从困难方面估计:我国贫富距拉大的现状将在短期内难以解决。也就是说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制约经济和就业的大难题。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不平等。基尼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表示收入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距悬殊。(

基尼系数是什么?怎么算出来的?

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什么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茨曲线,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

胡志平就基尼系数算法致

我们知道,“基尼系数”是指上用来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别的一个通行指标。经济学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

长期以来,西方都是采用统计居民个人收入的算法来确认基尼系数指标。的基尼系数应该怎么算?笔者认为,不能采用西方的统计方法,而应该采用以单个家庭平均收入的(抽样)统计算法来确认我国的基尼系数指标。

理由如在改革进程中要高度警惕照搬西方经济学,高度警惕陷入拉美陷阱。应积极倡导一种新的人才标签制度,即凡是取得西方现代经济学博士学位而没有实现“化”的经济学家,都应该把自己看作经济学界的“小学生”。下:

一,的个人收入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家庭收入特征,绝大多数夫妻双方的收入甚至未婚子女的收入都还维持着全家共同开支(尤其是购置房产、交纳学费和医疗费)的传统方式。我国和西方不一样,夫妻之间可以实行AA制,双方的收入和财产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不干扰,他们各自享有(包括未婚子女)支配个人收入的自由。

二,的家庭组合观念与西方也不一样。西方婚配方式主要以“一见钟情”的恋情为基础,自由结合和自由离散的概率都很高。仍然讲究“门当户对”和男女条件相当。正由于这种式的“理性”和“实惠”,也就造就了的贫富不均与婚姻、与家庭关系十分密切。比如在企业,丈夫是高管,妻子不是高管也是仅次于高管收入的级别。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设丈夫年收入40万元,妻子年收入30万元,如果是平均4口之家,家庭平均收入则是17.5万元。而如果是普通工人之家,丈夫年收入是2万元,妻子如果能找到工作,年收入则是5000元,按平均四口之家算,家庭年均收入则是0.62万元。

胡志平,2006年2月8日

好象是体现生活水平的指数!

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异程度的指标。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小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平均;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不平均;实际的基尼系数介于0和1之间。如果个人所得税能使收入均等化,那么,基尼系数即会变小。有关组织规定:若低于0.2表示收入高度平均

;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距悬殊。

中级商业辅导: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1.在商业组织理论中,基尼系数是衡量( )的指标之一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度;产品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价格弹性;市场需求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等。

1、市场集中度:反映特定市场的集中程度的指标。它与市场中垄断力量的形成密切相关。可以分为买方集中度和卖方集中度。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主要是“卖方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包括:行业集中度(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洛伦兹曲线(相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 (相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1) 行业集中度:最常用最简单的集中度的衡量指标。

他是指行业内规模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公式为:

CRn=∑Xi(i=1,2,…….,n)/ ∑Xi(i=1,2,…….,N)

公式中的n的取值可以根据计算的需要确定,通常n=4或8。

行业集中度综合反映企业数量和规模这两个决定市场结构的重要方面。

2) 洛仑兹曲线: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见教材36页图2-1

①洛伦兹曲线与图中的对角线重合时,表明企业规模完全相等。这条对角线称为“均等分布线”

②一般来说,曲线越偏离对角线凸向右下角,就表明企业规模分布得不均匀度越大,即市场集中度越高。

③洛伦兹曲线无法反映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3) 基尼系数: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

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仑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

当基尼系数趋向于1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产业市场内的企业规模和市场容量是影响市场集中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0

①某个特定产业的市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少数企业的规模越大,市场的集中度就越高。

②市场容量缩小或不变会促进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

市场容量扩大不一定会降低市场集中度,只有当市场容量的增长率很高且超过大企业扩张的速率时,才有可能降低市场集中度。

导致市场容量变化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改变以及经济调控政策等

应用举例:

A市场集中度

B产品别化

D市场行为

2.基尼系数是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之一,当该系数等于0时,表示所有企业的规模( )。

A.均匀

B.不相等

C.完全相等

D.完全不均匀

:C

解析: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

当基尼系数=0时,表示洛仑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

当基尼系数趋向于1时,表示企业的规模分布越来越不均等。

2、产品别化:

其一,影响市场集中度;

其二,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实现产品别化的方法主要有:

产品主体异化、品牌异化、价格异化、渠道异化、促销异化。

2、 进入和基尼系数在0~1之间变动,当基尼系数=0时,表示洛仑兹曲线与均等分布线重合,即所有企业规模完全相等;退出壁垒:

a) 进入壁垒:与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

构成进入壁垒的因素主要是: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异化、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的策略行为。

退出壁垒的成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

空间基尼系数是数理模型吗

如果采用以单个家庭平均收入的(抽样)统计算法来确认我国的基尼系数指标,可能结果不是0.4,而是0.7左右。

该系数是一种数理模型。

空间基尼系数计算的是在所有产业(或就业)按其地理分布形成的空间集中度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其中,G为基尼系数,xi为地区i的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xi)为地区i的就业人数平均值,n为地区数目。

空间基尼系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当空间基尼系数取值越接近0时,表示空间分布越均衡;当空笔者认为,和经济学家还应该把上述问题再估计得更充分、更科学一些,才有利于解决的问题。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学体系主要还是对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拿来主义”基础上的生搬硬套,目前仍然存在西学方法没有“化”的诸多问题。公布的上述基尼系数指标,主要是依照全国城市居民个人收入的统计资料和国有大型企业提供的职工个人收入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确认的基尼系数0.4。这与西方的基尼系数算法没有太大区别。间基尼系数取值越接近1时,表示空间分布越不均衡。

衡量贫富分化程度的基尼系数是怎样得来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总支出金额

基尼系数

,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

经济学家

基尼,根据

劳伦茨曲线

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

的指标。

曲线

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A分配平等曲线

之间

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

基尼系数示意图另外,可以参看

帕累托指数

(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对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方法作了探索,提出了十多个不同的计算公式。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张建华先生提出了一个简便易用的公式:定一定数量的

人口

总收入

的比重

为wi,则

说明:该公式是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将对洛伦茨曲线的积分(面积B)分成n个等高梯形的面积之和得到的。

基尼系数的通行算法

解析: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有行业集中度;洛仑兹曲线;基尼系数

赫希曼根据洛伦茨曲线提出的判断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设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和收入分通行算法配平等曲线之间的面积为A,实际收入分配曲线右下方的面积为B。并以A除以(A+B)的商表示不平等程度。这个数值被称为基尼系数或称洛伦茨系数。如果A为零,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B为零则系数为1,收入分配不平等。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另外,可以参看帕累托指数(是指对收入分布不均衡的程度的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