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四大才子分别指的是谁

四大才子:

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_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生肖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_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生肖


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_四大才子是哪四个人生肖


1、唐寅(1470—1523),祖籍晋昌,即建国后的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bai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

2、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

3、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

4、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四大才子是哪几个人?

四大才子指的是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这四人在明代时生活在苏州,所以也叫“吴门四才子”。其都是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唐寅,字伯虎,是明代的书画家、文学家。有“江南才子”之称,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祝枝山,字希哲,是唐伯虎要好的朋友,两人性情相近,时长一起吟诗喝酒。文征明出身于官宦世家,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徐祯卿在诗坛占有特殊地位,诗作之多,号称“文雄”。

人们常说的一般都是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他们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这四个人。

唐伯虎 文征明 祝枝山 徐祯卿

四大才子是谁

江南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一般认江南四大才子为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或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周文宾.但大家在民间都知道江南四大才子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周文宾.

野史或者民间传说是这么说的,不过仔细看就会发现,周文宾版本的四大才子都是民间故事多,徐祯卿之所以没算进去估计是因为他后进朝为官,而且官当得还岗岗的。不太符合传统的文士要清高,蔑视官名利禄的要求。

周文宾,传说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但查遍史书未曾有关于周文宾的记载。

眼下有关明末四大才子的影视剧颇多,讲的都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四位苏州文人的故事,而历史上真实的四大才子是什么样的呢?事实证明历史上没有周文宾其人。

唐、祝、文、周中的前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而周文宾是文人后来虚构的。

历史上的“吴中四子”,是指唐、祝、文、徐,徐即徐祯卿,徐是明代文学家,与李梦阳等人并列“前七子”,其诗风格清朗,但不通书画,性格也与另外三位不同。大概这个缘故,后来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宾来凑数。

四大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的文化人。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

大家都知道有四大美女和四大才子,大家都知道四大美女是指西施、王昭君、、貂蝉,那四大才子是谁呢?

01

唐寅(1470-1523),祖籍晋昌,即建国后的山西晋城一带,所以在他的书画落款中,往往写的是"晋昌唐寅"四字。北宋时唐氏家族南迁,开始来到南京、苏州经商。唐寅就出生在苏州府吴县吴趋里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唐伯虎自幼天资聪敏,熟读四书、五经,并博览史籍,16岁秀才考试得名,轰动了整个苏州城。19岁时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先后逝世,妻子在他24岁时病逝、妹妹相继也离开人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枝山的规劝下潜心读书,其间可能又娶一妻,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妻子也因之离去。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佯狂得以脱身而归。后娶沈氏,或名九娘,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

02

祝枝山(1460--1526),字希哲,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明弘治五年(一四九二)中举,任广东惠州府兴宁知县,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官至应天府(今南京)通判。嘉靖二年(一五二三)因病致仕归里。嘉靖五年(一五二六)卒,享年六十七岁。他家学渊源,专攻书法,亦善诗文。其书,隶、楷、行、草诸体均工,尤以草书成就为特别,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其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其文多奇气,潇洒自如。

03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04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四大才子,也就是江南四大才子,指的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周文宾)。

经常在书籍中看到四大才子,也有在电视节目等场景中听到别人说起四大才子,但是可能有些人并不知道四大才子具体指的是哪四个人,来看一下吧。

01

吴中四才子,即江南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江苏苏州的四位才华横溢且性情洒脱的文化人。

一般认为是指唐寅(唐伯虎)、祝允明(祝枝山)、文徵明、徐祯卿。

02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03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04

文徵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05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

古代四大才子分别是谁?

古代四大才子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四大才子通常来说指的是江南四大才子,古时候的江南即指苏州地区,是明朝时期对此四人的赞誉之称。唐寅又叫唐伯虎,学识广博,如诗较深,故题材范围广泛,古今皆可,不拘一格,号称"江南才子"。

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徐祯卿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

唐寅成绩

古代四大才子中唐寅主要在于山水画的艺术成就,一方面在于打破门户之见,对南北画派、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山水画兼收并蓄。

广泛地涉猎北宋李成、范宽、郭熙和元代的黄公望、王蒙诸大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整饬,造型真实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斧劈,笔法劲健,墨色淋漓。

唐寅水墨写意花鸟,墨韵明净、格调秀逸洒脱而富于真实感。古代四大才子的唐寅绘画作品融宋代院体技巧与元人笔墨韵味为一体,呈现出劲峭而又不失秀雅的品貌风骨。

构图简约清朗,画面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清隽,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寓有刚柔相济之美。意境平淡朗逸,清雅幽丽,超凡脱俗。

古代四大才子是谁?

古代四大才子是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即祝枝山、唐伯虎、文征明、徐祯卿。

也称“吴中四才子”,又称“吴门四才子”、“姑苏四才子”、“苏州四才子”,民间戏曲讹称江南四大才子,是明朝吴中(今江苏苏州)地区才华出众的四大杰出人物。

才能:

《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

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唐寅、祝允明、文徵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

四大才子是谁呢?

四大才子是指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

1、唐寅

唐寅(1470~1523年),字伯虎,又字子畏,别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有“江南才子”之美称,苏州人。明代书画家、文学家。绘画与沈石田、文征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

2、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

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3、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年),初名壁,字征明,后更字征仲,号停云,别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之一。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54岁时以岁贡生诣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故称文待诏。

4、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年),字昌谷,又字昌国。常熟梅李镇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文学家。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著《新倩集》,即知名于吴中。但早年屡试不第,读《离骚》有感,作《叹叹集》。

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江行记》。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与文征明合纂《太湖新录》,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闻鞑靼入侵,官兵抗战不力而败,又作长诗《榆台行》。同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大理寺左寺副。明正德五年(1510年)被贬为国子监博士。

四大才子是谁 四大才子是哪四位

四大才子是指明代时生活在苏州的四位颇有才气的文人,因为他们都生活在苏州,所以也被称为吴门四才子。这四人分别是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对于这一位我们实在太熟悉,像唐伯虎点秋香还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虽然和历史会有出入,但至少这个名字我们是记住了。

祝枝山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他的成就主要在书法,其书,隶、楷、行、草诸体均佳,其中又以草书成就为突出,他的狂草颇受世人赞誉。

文征明擅长诗文书画,可以说是样样精通,因此也被称为全才。

徐祯卿和上面三位略有不同,他专攻诗文,他的很多诗歌作品都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徐祯卿的思想历程是与整个时代结合在一起的,时代转变他的其精神结构的随之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