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介电常数

物质名 温度 介电常数 物质名 温度 介电常数 物质名 温度 介电常数

常见物质介电常数表 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表常见物质介电常数表 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表


常见物质介电常数表 常见物质的介电常数表


20 1.9 苯乙酮 24 17.3 丁醇(1) 20 17.8

苯 20 2.3 苯甲醛 20 17.8 20 18.2

20 2.3 苯 21 4.5 20 18.3

三甲苯 20 2.3 丁酸乙脂 19 5.1 丁酮 20 18.5

20 2.4 丁酸乙脂 19 5.1 20 18.7

甲苯 20 2.4 丁胺 21 5.4 丙酮 25 20.7

25 2.4 丁酸甲酯 20 5.6 21 20.7

20 2.4 乙酸 20 6.2 19 21

萘 20 2.5 乙胺 21 6.3 甲醛 23

25 2.5 25 6.7 酒精 25 24.3

己酸 71 2.6 甲酸乙脂 25 7.1 20 26

戊酸 20 2.6 苯胺 20 7.3 乙二腈 20 27

乙醛 22 2.9 19 7.8 20 27.7

20 2.9 -7 12 甲醇 25 32.6

丁酸 20 3 20 12 乙二醇 20 37

乙苯 24 3 吡啶 20 12.5 乙二醇 25 37

呋喃 25 3 二苯甲酮 20 13 乙腈 21 37.5

丙酸 14 3.1 苯甲醇 20 13 乙酰胺 20 41

辛酸 18 3.2 丁醛 26 13.4 36 47

脲 22 3.5 戊酮 25 13.9 甲酸 16 58

20 3.7 环己醇 25 15 水 20 80.4

乙酸 2 4.1 戊纯 20 15.8 16~31

20 4.3 茴香醛 20 15.8 25 14

20 4.3 18 16 -4~12.6

24 4.3 甲丙酮 14 16.8 氧化铝 9.3~11.5

14摄氏度时水的介电常数

14摄氏度时水的介电常数为82.04,具体参数查看下表,如下图所示: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粘度、介电常数和离子积常数Kw值不同,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判别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大小。通常,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6的物质为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在2.8~3.6范围内的物质为弱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小于2.8为非极性物质。

介电常数是物质相对于真空来说增加电容器电容能力的度量。

介电常数随分子偶极矩和可极化性的增大而增大。在化学中,介电常数是溶剂的一个重要性质,它表征溶剂对溶质分子溶剂化以及隔开离子的能力。介电常数大的溶剂,有较大隔开离子的能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溶剂化能力。

空气的电介质常数是多少?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物质的电介质常数?

空气1.000585

水1.000785

介质 :

diàn jiè zhì

不导电的物质,如空气、玻璃、云母片、胶木等。

电介质包括气态、液态和固态等范围广泛的物质。固态电介质包括晶态电介质和非晶态电介质两大类,后者包括玻璃、树脂和高分子聚合物等,是良好的绝缘材料。凡在外电场作用下产生宏观上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因而形成宏观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电极化,能产生电极化现象的物质统称为电介质。电介质的电阻率一般都很高,被称为绝缘体。有些电介质的电阻率并不很高,不能称为绝缘体,但由于能发生极化过程,也归入电介质。通常情形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互相抵消,宏观上不表现出电性,但在外电场作用下可产生如下3种类型的变化:①原子核外的电子云分布产生畸变,从而产生不等于零的电偶极矩,称为畸变极化;②原来正、负电中心重合的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电中心彼此分离,称为位移极化;③具有固有电偶极矩的分子原来的取向是混乱的,宏观上电偶极矩总和等于零,在外电场作用下,各个电偶极子趋向于一致的排列,从而宏观电偶极矩不等于零,称为转向极化。

介电常数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终介质中电场比值即为介电常数(permeablity),又称诱电率.

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

常用电介质的介电常数(瓷器,云母,玻璃,塑料等)见于

电介质经常是绝缘体。其例子包括瓷器(陶器),云母,玻璃,塑料,和各种金属氧化物。有些液体和气体可以作为好的电介质材料。干空气是良好的电介质,并被用在可变电容器以及某些类型的传输线。蒸馏水如果保持没有杂质的话是好的电介质,其相对介电常数约为80。

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电容变大ε倍。

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远了一样。

当电磁波穿过电介质,波的速度被减小,有更短的波长。

相对介电常数εr可以用静电场用如下方式测量:首先在其两块极板之间为空气的时候测试电容器的电容C0。然后,用同样的电容极板间距离但在极板间加入电介质后侧得电容Cx。然后相对介电常数可以用下式计算

εr=Cx/C0

对于时变电磁场,物质的介电常数和频率相关,通常称为介电系数。

介电常数又叫介质常数,介电系数或电容率,它是表示绝缘能力特性的一个系数,以字母ε表示,单位为法/米

水的介电常数是多少?

问题一:水的介电常数,什么是介电常数,介电常数大了怎么样???? 25℃时水介电常数

78.36F/m

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原外加电场(真空中)与介质中电场的比值即为相对介电常数(relative permittivity或dielectric constant),又称诱电率,与频率相关。介电常数是相对介电常数与真空中介电常数乘积。如果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放在电场中,电场的强度会在电介质内有可观的下降。理想导体的相对介电常数虽然为1,但是由于无穷大的电导率导致趋肤深度为零,所以内部场强总为零形成电磁屏蔽。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以ε表示,ε=εrε0,ε0为真空介电常数,ε0=8.8510^(-12)F/m。需要强调的是,一种材料的介电常数值与测试的频率密切相关。

一个电容板中充入介电常数为ε的物质后电容变大εr倍。电介质有使空间比起实际尺寸变得更大或更小的属性。例如,当一个电介质材料放在两个电荷之间,它会减少作用在它们之间的力,就像它们被移远了一样。

当电磁波穿过电介质,波的速度被减小,有更短的波长。

根据物质的介电常数可以判别高分子材料的极性大小。通常,相对介电常数大于3.6的物质为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在2.8~3.6范围内的物质为弱极性物质;相对介电常数小于2.8为非极性物质。

问题二:蒸馏水的介电常数是多少? 因为在不同的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不一样的,所以蒸馏水的密度受温度及大气压等的影响,而在一个大气压下我们一般认为是1g/ml的。如果问某个地区的具体密度的话,具体查看一下相关资料。

问题三:水的介电常数是比真空大十几个数量级吗 真空的介电常数:ε0= 8. 854187817 × 10-12F/ m;

水的介电常数(25℃):78.36F/m,你所说的十几个数量级,应该是对的。

你可以这样想,介电常数就是物质对电荷量的储存能力,真空的介电常数非常小。

求水等一些溶剂的介电常数。

water

H-OH

80

manol

CH3-OH

33

anol

CH3CH2-OH

24.3

1-propanol

CH3CH2CH2-OH

20.1

1-butanol

CH3CH2CH2CH2-OH

17.8

formic acid

58

acetic acid

6.15

formamide

109

acetone

20.7

tetrahydrofuran (THF)

7.52

myl yl ketone

18.5

yl acetate

6.02

acetonitrile

36.6

N,N-dimylformamide (DMF)

38.3

diemthyl sulfoxide (DMSO)

47.2

hexane

CH3(CH2)4 CH3

2.02

benzene

2.28

diyl er

CH3CH2OCH2CH3

4.34

mylene chloride

CH2Cl2

9.08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2.24

物质

t/℃

介电常数( )

偶极矩(D)

丙酮

25

20.70

2.88

苯25

2.274

氯苯

20

5.621

1.69

15

4.806

1.01

20

2.016

20

2.228

上注脚表示温度(℃),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