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电动机的功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供电局为了提高他们的成本效益要求用户提高功率因数,那提高功率因数对我们用户端有什么好处呢? ① 通过改善功率因数,减少了线路中总电流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气元件,如变压器、电器设备、导线等的容量,因此不但减少了投资费用,而且降低了本身电能的损耗。 ② 藉由良好功因值的确保,从而减少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可以使负载电压更稳定,改善电能的质量。 ③ 可以增加系统的裕度,挖掘出了发供电设备的潜力。如果系统的功率因数低,那么在既有设备容量不变的情况下,装设电容器后,可以提高功率因数,增加负载的容量。 举例而言,将1000KVA变压器之功率因数从0.8提高到0.98时: 补偿前:1000×0.8=800KW 补偿后:1000×0.98=980KW 同样一台1000KVA的变压器,功率因数改变后,它就可以多承担180KW的负载。 ④ 减少了用户的电费支出;透过上述各元件损失的减少及功率因数提高的电费优惠。 此外,有些电力电子设备如整流器、变频器、开关电源等;可饱和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发电机等;电弧设备及电光源设备如电弧炉、日光灯等,这些设备均是主要的谐波源,运行时将产生大量的谐波。谐波对发动机、变压器、电动机、电容器等所有连接于电网的电器设备都有大小不等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产生谐波附加损耗,使得设备过载过热以及谐波过电压加速设备的绝缘老化等。 并联到线路上进行无功补偿的电容器对谐波会有放大作用,使得系统电压及电流的畸变更加。另外,谐波电流叠加在电容器的基波电流上,会使电容器的电流有效值增加,造成温度升高,减少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谐波电流使变压器的铜损耗增加,引起局部过热、振动、噪音增大、绕组附加发热等。 谐波污染也会增加电缆等输电线路的损耗。而且谐波污染对通讯质量有影响。当电流谐波分量较高时,可能会引起继电保护的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的误动作。 因此,如果系统量测出谐波含量过高时,除了电容器端需要串联适宜的调谐(detuned)电抗外,并需针对负载特性专案研讨加装谐波改善装置。

有功功率:P=UXIXcs0;视在功率:S=UXI;无功功率:Q=UXIXsin0;功率因数:cos0=P/S;母线电压;UV3XUL;母线电流:三L/X3;母线有功:P=3XULXILXcos0;母线视在:S=3XULXIL。

功率因数公式 电路的功率因数公式功率因数公式 电路的功率因数公式


功率因数公式 电路的功率因数公式


三相电的电功如果阻抗为RL,其电阻为Rr,电流的电流为i,则电路的视在功率P1=i×i×RL,电路的有用功率P2等于i×i×Rr.率的计算

1.732线电压U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P=√3×线电压U(380V)×线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三相电电器的总功率等于:3相电压相电流功率因数COSΦ【P=3×相电压U(220V)×相电流I×功率因数COSΦ】

单相电中的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压U电流I【P=U×I】。星形的相电压是每项火线对地线为220V,线电压是ABC三相火线分别间的电压为380V。

三相电的特征

三相电路实际是正弦交流电路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决定于负载每相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的线电压。

由于对称三相电路中每组的响应都是与激励同相序的对称扩展资料量。所以,每相不但相电压有效值相等,相电流有效值也相等。而且每相电压与电流的相位也相等。从而每相的有功功率相等。

功率因数如何计算?

(2)提高异步电动机的检修质量;

在功率三角形中,有功功率P与视在功率S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cosφ,其计算公式为:

cosφ=P/S=P/[(P2+Q2)^(1/2)]

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在电力网的运行中,功率因数反映了电源输出的视在功率被有效利用的程度,我们希望的是功率因数越大越好。这样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可以降到最小,视在功率将大部分用来供给有功功率,从而提高电能输送的功率。

(1)大量的电感性设备,如异步电动机、感应电炉、交流电焊机等设备是无功功率的主要消耗者。据有关的统计,在工矿企业所消耗的全部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占了60%~70%;而在异步电动机空载时所消耗的无功又占到电动机总无功消耗的60%~70%。所以要改善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就要防止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并尽可能提高负载率。

(2)变压器消耗的无功功率一般约为其额定容量的10%~15%,它的空载无功功率约为满载时的1/3。因而,为了改善电力系统和企业的功率因数,变压器不应空载运行或长期处于低负载运行状态。

(3)供电电压超出规定范围也会对功率因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当供电电压高于额定值的10%时,由于磁路饱和的影响,无功功率将增长得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当供电电压为额定值的110%时,一般无功将增加35%左右。当供电电压低于额定值时,无功功率也相应减少而使它们的功率因数有所提高。但供电电压降低会影响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应当采取措施使电力系统的供电电压尽可能保持稳定。

无功补偿通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3种:低压个别补偿、低压集中补偿、高压集中这样,发电机旋转就可以产生满足上述条件的三个单相交流电,由于初相位相120°,在各条导线中流过的电流存在一个时间,这样就不需要六条导线供电,而只需在发电机内部把三个绕组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用三条或四条导线供电。发电机每个绕组发出的一个交流电叫做三相交流电中的一相,就是我们所使用的单相交流电。补偿。下面简单介绍这3种补偿方式的适用范围及使用该种补偿方式的优缺点。

(1)低压个别补偿:

低压个别补偿就是根据个别用电设备对无功的需要量将单台或多台低压电容器组分散地与用电设备并接,它与用电设备共用一套断路器。通过控制、保护装置与电机同时投切。随机补偿适用于补偿个别大容量且连续运行(如大中型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以补励磁无功为主。低压个别补偿的优点是:用电设备运行时,无功补偿投入,用电设备停运时,补偿设备也退出,因此不会造成无功倒送。具有投资少、占位小、安装容易、配置方便灵活、维护简单、率低等优点。

(2)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通过低压开关接在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侧,以无功补偿投切装置作为控制保护装置,根据低压母线上的无功负荷而直接控制电容器的投切。电容器的投切是整组进行,做不到平滑的调节。低压补偿的优点:接线简单、运行维护工作量小,使无功就地平衡,从而提高配变利用率,降低网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是目前无功补偿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3)高压集中补偿:

高压集中补偿是指将并联电容器组直接装在变电所的6~10kV高压母线上的补偿方式。适用于用户远离变电所或在供电线路的末端,用户本身又有一定的高压负荷时,可以减少对电力系统无功的消耗并可以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补偿装置根据负荷的大小自动投切,从而合理地提高了用户的功率因数,避免功率因数降低导致电费的增加。同时便于运行维护,补偿效益高。

提高自然功率因数是不需要任何补偿设备投资,仅采取各种管理上或技术上的手段来减少各种用电设备所消耗的无功功率,这是一种最经济的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1)合理使用电动机;

(3)采用同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消耗的有功功率取决于电动机上所带机械负荷的大小,而无功功率取决于转子中的励磁电流大小,在欠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吸取"无功,在过励状态时,定子绕组向电网"送出"无功。因此,对于恒速长期运行的大型机构设备可以采用同步电动机作为动力。

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就是将异步电动机三相转子绕组适当连接并通入直流励磁电流,使其呈同步电动机运行,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同步化"。

(4)合理选择配变容量,改善配变的运行方式:对负载率比较低的配变,一般采取"撤、换、并、停"等方法,使其负载率提高到值,从而改善电网的自然功率因数。

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除了同步电机外,还有静电电容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以及静止无功发生器,这4种装置又称为无功补偿装置。除电容器外,其余几种既能吸收容性无功又能吸收感性无功。

同步电机中有发电机、电动机及调相机3种。

Q=S×sinφ=P×tgφ

发电机正常运行时,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为主,向系统提供无功,但必要时,也可以减小励磁电流,使功率因数超前,即所谓的"进相运行",以吸收系统多余的无功。

同步调相机是空载运行的同步电机,它能在欠励或过励的情况下向系统吸收或供出无功,装有自励装置的同步电机能根据电压平滑地调节输入或输出的无功功率,这是其优点。但它的有功损耗大、运行维护复杂、响应速度慢,近来已逐渐退出电网运行。

③并联电容器:

Q=U2/Xc

并联电容器本身功耗很小,装设灵活,节省投资;由它向系统提供无功可以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由发电机提供的无功功率。

④静止无功补偿器:

静止无功补偿器是由晶闸管所控制投切电抗器和电容器组成,由于晶闸管对于控制信号反应极为迅速,而且通断次数也可以不受限制。当电压变化时静止补偿器能快速、平滑地调节,以满足动态无功补偿的需要,同时还能做到分相补偿;对于三相不平衡负荷及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由于晶闸管控制对电抗器的投切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为此需加装专门的滤波器。

⑤静止无功发生器:

它的主体是一个电压源型逆变器,由可关断晶闸管适当的通断,将电容上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为与电力系统电压同步的三相交流电压,再通过电抗器和变压器并联接入电网。适当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就可以灵活地改变其运行工况,使其处于容性、感性或零负荷状态。

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相比,静止无功发生器响应速度更快,谐波电流更少,而且在系统电压较低时仍能向系统注入较大的无功。

S^2=P^2+Q^2

所以功率因数就等于48420/(100125^2+48420^2)^0.5=0.43536了。

cosΦ=P/S。

功率因数(Power Factor)的大小与电路的负荷性质有关, 如白炽灯泡、电阻炉等电阻负荷的功率因数为1,一般具有电感性负载的电路功率因数都小于1。功率因数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数据。功率因数是衡量电气设备效率高低的一个系数。功率因数低,说明电路用于交变磁场转换的无功功率大, 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增加了线路供电损失。

功率因数cosφ=P/S=P/[(P^2+Q^2)^0.5]

其中,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S为是在功率

由于P,Q,S组成一个功率三角形,S^2=P^2+Q^2==>S=(P^2+Q^2)^0.5

48420是有功电量 100125是无功电量

我是电气工程专业的,无功和有功是功率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有功比斜边等于功率因数.楼主自己计算一下,验证结果是否准确

cos∮=Q/S,其中S=根号2(Pp+QQ)

你的功率因素太低②同步调相机:,需要用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与无功功率的关系式是什么?

Z总的阻抗;等方式。谢谢采纳!

关系是cosφ=P/根号(PP+QQ)。

1、cosφ:功率因数。

2、P:有功功率。

3、Q: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这里的视在功率可理解为总输入功率,从这一点上来说,功率因数就是总输入功率的有效利用率。

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功率因数也表示了电源功率的利用率。得到功率因数的最直接方法是使用专用仪表进行测量,该仪表被称为功率因数表或相位表;否则,要用仪表测得电路的输入有功功率P、电流I和电压U,然后用公式计算求得。

1、功率因数的影响

在一定的有功功率下,当用户的cosφ比较小,视在功率比较大,为了满足用电的需要,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需要大,这样,增加了供电投资、降低设备利用率,也增加线路网损。

供电系统功率因数低主要是由于负载叠用48420/(100125^2+48420^2)^0.5=0.43536或使用不当(如低负荷使用异步电动机),以及大量用电设备属于感性负载。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改善自然功率因数,减少用电设备对无用功的需要。尽量减少变压器和电动机的浮装容量,减少大马拉小建议:①买一本《常备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词典》9.5一本车现象;调整负荷,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空载、轻载运行的设备;对负载有变化且经常处于轻载运行状态的电动机,采用△-Y自动切换方式运行。

二是采用无功补偿,在用电设备处设置能够提供无功电力的设备,使无功功率就地得到补偿。感性负载电路中的电流落后于电压,并联电容器后可产生超前电压90°的电容支路电流,抵减落后于电压的电流,使电路的总电流减小,从而减小阻抗角,提高功率因数。

参考资料来源:

在excel表格里如何求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计算是:cosφ=p/s

计算数据时,先输入“=”,然后输入计算公式,公式中可以直接输入数字,也可以用单元格。设数据在A1、B1格,在C1格做公式如:=A1B1/3.14。就计算A1、B1的乘积,再除以3.14。你的功率因数公式我不知道,只是告诉你怎样写公式。

扩展资在交流电路中,功率因数定义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即 COSφ=P/S,在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由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φ)角决定,用COSφ表示,在数值上等于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比,或电阻与阻抗之比。 在此情况下,单相正弦电路中,功率因数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它就是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角的余弦值。料

如A1为有功功率,A2为无功功率,A3里写=A1/((A2)^2+(A1)^2))^0.5

可以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功率因数吗

②多看一些书,记笔记有些东西书上未必能有。老师传授的都是他的经验。像这样的公式(比较详细的)老师上课都讲。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公式 -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S(视在功率)是一个,只有正值,没有负值式的应用

功率 p=w/t 单位瓦特

可以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计算功率数的,因为已知一个角的一种三角函数值,根据角的终边的位置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以求出这个角的其他三角函数值.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的理解。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同步发电机是的有功电源,同时又是最基本的无功电源,当其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可以发出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

p:有功功率(瓦)

s:视在功率(伏安)。

无功电度除以的有功电度的比值、直接查功率因数对照表就行了。比如,比值为0.61~0.63时,功率因数是0.85;比值为0.32~0.34时,功率因数是0.95;比值为0.00~0.10时,功率因数是1.00。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分为好几种:1)一般用公式COSφ=P/S

,COSφ是功率因素;编辑本段三者关系P有功;S无功;2)第二种可以用COSφ=R/Z

,R电阻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取值为:0~1.00之间,越接近1.00,说明功率因数越高,设备用电效率就高许多用电设备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配电变压器、电动机等,它们都是依靠建立交变磁场才能进行能量的转换和传递。为建立交变磁场和感应磁通而需要的电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因此,所谓的"无功"并不是"无用"的电功率,只不过它的功率并不转化为机械能、热能而已;因此在供用电系统中除了需要有功电源外,还需要无功电源,两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功率因数计算公式等于电阻除以阻抗

如A1为有功功率,A2为无功功率,A3为你想要的结果,可以在A3里写1/(1+(A2/A1)^2)^0.5

功率因素=P2/P1=i×i×Rr/i×i×RL=Rr/RL

功率因数=有功功率P:视在以可近似认为端电压U由合成磁势F=Ff+Fα所感应。F和Ff之间的空间相角即为励磁电势E0和端电压U之间的时间相角。还可认为功角δ在时间上表示端电压和励磁磁势之间的相位,在空间上表现为合成磁场轴线与转子磁场轴线之间夹角。功率S

计算功率因数?

把三个大小相等、频率相同、初相位相120°的交流电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三相交流电。实际的三相交流电是由三相发电机产生的,在发电机中有三个相同的绕组按空间相120°均匀分布。

首先,确定电路的有用功(P)和视在功(S)。有用功是电路中真正用于产生有用效果的功率,例如用于驱动电动机或产生光照的功率。视在功是电路中所有总功率,即电压乘以电流的乘积。

功率因数是指交流电路中有用功与视在功之比,通常用符号 cosφ 表示,其中 φ 是电路中的相位角。计算功率因数的方法如下:

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功率因数:

三相电机功率计算公式表如下:

功率因数 (power factor) = 有用功(P)/ 视在功(S)

请注意,计算功率因数时需要确保使用相同单位的功率值,例如瓦特(W)或千瓦(kW)。此外,功率因数通常用于交流电路,而不适用于直流电路。

如何计算功率因素和效率,我想要很详细的公式,谢谢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是三角函数的关系,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垂直边。

效率得看具体是什么东西,用词说法不一样,模糊一点说=输出的/输入的总功率。

在感性负载电路中,电流波形峰值在电压波形峰值之后发生。两种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数表示。功率因数越低,两个波形峰值则分隔越大。

p=Fv

变频器是一种用于调整交流电动机运行速度的电子器件,其耗电量与运行状态有关,通常采用视在功率来描述电力设备的功率大小。电力线路的额定电流则是指电力设备在安全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所需要的额定电流值。因此,变频器的功率因数可以通过其视在功率和电力线路额定电流的比值来计算。公式为:功率因数(λ)=电力设备的视在功率(S)÷电力线路的额定电流(I)。

③可以请教同学(如果在老师实在不讲的情况下)

p=Fv

③可以请教同学(如果在老师实在不讲的情况下)

在Excel电子表格中怎样输入求功率因数公式

①同步发电机:

在用Excel中,计算功率因数公式如下图:功率因素=有功功率/总功率。

3.功率因数是指任意二端网络(与外界有二个接点的电路)两端电压U与其中电流I之间的位相的余弦。在二端网络中消耗的功率是指平均功率,也称为有功功率,它等于

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分为好几种:

1)一般用公式COSφ=P/S,COSφ是功率因素;1 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P有功;S无功;

2)第二种可以用COSφ=R/Z,R电阻Z总的阻抗;等方式。

扩展资料:

功率因数表示-一个负荷所需要的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即COSc=P/S。

平常我们说的系统的功率因数是整个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比值,电路的功率因数、线路的功率因数、电机的功率因数等也相同。

在三相对称正弦电路中,各相的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均相同,三相对称正弦电路的总视在功率等于各相视在功率之和,三相对称电路的功率因数等于单相功率因数,因此三相对称电路的总视在功率、功率因数也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各相电压电流有效值的乘积之和,三相功率因数就是等于单相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较低的负荷I作时需要较多的无功功率。嬖如电灯、电炉的功率因数COS4=1,说明它们吸消耗有功功率,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比较低,一般在0.7--0.85左右,说明它们需要一定数量的无功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很低时,所消耗的有功功率减少,但是所需要的无功功率基本不变,所以无功功率所占比例增大,电动机的COSt就更低,甚至低于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