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闰年

计算闰年方法如下:

怎么计算是不是闰年_怎么判断闰年的方法怎么计算是不是闰年_怎么判断闰年的方法


怎么计算是不是闰年_怎么判断闰年的方法


怎么计算是不是闰年_怎么判断闰年的方法


计算闰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要计算的年份除以四,如果能够整除,也就是没有小数点,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我们想知道2020年是不是闰年,我们可以用2016除以4,得到结果为504,那么,2016年就是闰年;

我们都知道,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平年就是不能被4整除的年份,如2010年,我们用2010除以4,结果为502.4,有小数点,那这一年就是平年;

平年和闰年明显的区别就是,平年一年只有365天,而闰年一年有366天,这是因为平年阳历2月份只有28天,而闰年阳历2月份有29天,所以,平年就会比闰年的天数少一天;

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普通闰年是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世纪闰年就是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平年比闰年多,一般每四年里就有一个闰年,其它三年都是平年。

闰年:

闰年是历法中的名词,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而设立的。补上时间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月~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凡阳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的时日)。

注意闰年(公历中的名词)和闰月(农历中的名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公历只分闰年和平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月中多一天);平年中也可能有闰月(如2017年是平年,农历有闰月,闰六月)。

如何计算闰年

计算闰年的口诀: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计算方法:除以 4,能整除的一般是闰年,不能就是平年。像 1900年这种末尾有2个0一般也是平年。像 400,800,1200,1600,2000年这种能被400整除是闰年。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实际的时间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我们把平年按365天计算,实际上就少算了5小时48分46秒,四年就相了23小时15分4秒,也就是说4年就少算了近一天。

所以每四年就规定了一个闰年,把这一天加在闰年的二月,以补上少算的时间,也称为“四年一闰”,根据上面的叙述,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时间并不是整整24小时,所以四年一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按这样计算,每一百年就多算了18小时43分20秒,又将近一天。

所以,到公元整百年时,这一年不算闰年,以抵消多算的时间,称为“百年不闰”。按上面百年不闰的计算,每一百年又多出了5小时16分40秒,这样每四百年就多出了21小时6分40秒,不多又是一天。所以,到公元年份是四百倍数时,这一年又是闰年,称为“四百年又闰”。

这就是“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道理,按推2000年是闰年,2100年就不是闰年,同样道理,“四百年又闰”实际上又亏了2小时53分20秒经过八个四百年(3200年),又要亏23小时6分40秒。

因此,当公元年份是3200的倍数时,还要减去一闰(也就是说公元 3200,6400年,都不是闰年)这样,交叉地计算闰年,与公转的实际时间,误就很微小了。

闰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1、闰年是通过计算方式算出来的。公历闰年的计算方法是按一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5.5秒。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2、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1年不是闰年)

3、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此按一回归年365天5h4845.5计算。

怎么判断某年是不是闰年

闰年的判断方法如下:

非整百年: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

整百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

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被3200整除,并且能被172800整除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虽然能被3200整除,但不能被172800整除)。

闰年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普通闰年: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为普通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99年不是闰年)。

世纪闰年:能被400整除的为世纪闰年。(如2000年是世纪闰年,1900年不是世纪闰年)。

闰年产生的原因: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合365.24219天),即一回归年。

公历的平年只有365天,比回归年短约0.2422天,所余下的时间约为每四年累积一天,故在第四年的2月末加1天,使当年的时间长度变为366天,这一年就是闰年。

现行公历中每400年有97个闰年。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这样,经过400年就会多算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400年中要减少3个闰年。

所以公历规定:年份是整百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世纪年,即使是4的倍数也不是闰年。

闰年怎么算?

闰年的判定方法:

①、普通年能被4整除且不能被100整除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③、对于数值很大的年份,这年如果能整除3200,并且能整除172800则是闰年。如172800年是闰年,86400年不是闰年(因为虽然能整除3200,但不能整除172800)

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不是400的倍数的就是平年。比如,1700年、1800年和1900年为平年,2000年为闰年。此后,平均每年长度为365.2425天,约4年出现1天的偏。

按照每四年一个闰年计算,平均每年就要多算出0.0078天,经过四百年就会多出大约3天来,因此,每四百年中要减少三个闰年。闰年的计算,归结起来就是通常说的: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1950-2050年间的闰年:

1952、1956、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2024、2028、2032、2036、2040、2044、2048。

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平年共有365天(1-12月分别为31天,28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怎么计算闰年

关于怎么计算闰年介绍如下:

计算闰年的方法很简单,只需要把要计算的年份除以四,如果能够整除,也就是没有小数点,那么这一年就是闰年。闰年是历法中的名词,分为普通闰年和世纪闰年。

闰年(Leap Year)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而设立的。补上时间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月~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凡阳历中有闰日(2月29日)的年份,闰余(岁余置闰。阴历每年与回归年相比所的时日)。注意闰年(公历中的名词)和闰月(农历中的名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公历只分闰年和平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月中多一天);平年中也可能有闰月(如2017年是平年,农历有闰月,闰六月)。

通常的解释是说一年有多少天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取整数365天后,还有多余的,累积达到一天(24小时)后,就多加一天,多加一天的这一年就是闰年。这个解释只是告诉大家怎么计算,是人为设置的东西。

怎么计算是不是闰年?

闰年计算法闰年是怎样计算的 (1)当年份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00整除的是平年;

(2)当年份不是整百年时,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不能被4整除的是平年。

怎样判断一个年份是不是闰年? 普通情况求闰年只需除以4可整除,即所求年份/4,余数为0,这样,该年份就为闰年。

如果是100的倍数但不是400的倍数,那就不是闰年了,即末两位都是零的整除400才行,像1700、1800、1900、2100都不是闰年,但是2000、2400是的。

另外,2100年不是闰年,闰年并不是仅仅以加4为判断闰年标准的,所以闰年有些4年一次,但是有些是8年一次的.例如:1896年是闰年,但1900年不是,到1904年才是闰年。这项规则是由16世纪格列高丽13世所订,为的是求历法准确.

2015是闰年吗,怎么算出来的。 年份除以4,除尽了就是闰年

闰年是怎么算出来的 数学老师说过,用年份除以400可以得到整数就是闰年

怎么求某一年是不是闰年? 公历闰年判定遵循的规律为: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公历闰年的简单计算方法(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年份即为闰年,反之则是平年)

1.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

2.能被100整除也能被400整除。

农历的闰年怎么计算? 农历的闰年即含有闰月的那个年份。

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而一个朔望月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就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有十天左右的距,如果不弥补的话,那么若干年之后,春节就有可能跑到夏天去了。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其中序数为奇数的(如立春成为节气,偶数的(如雨水)称为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u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闰七月来作调整误。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自然那个月所在的年份就是闰年喽……